(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摇花船 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35154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摇花船 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摇花船 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摇花船 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摇花船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摇花船 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摇花船摇花船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识记本课生字;联系课文内容及注释理解“娉娉婷婷” 、 “即兴” 、 “火铳” 、 “信天游”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观察图片、表演体验,了解“摇花船” 这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艺术活动,体会集聚百姓乐事,祈祝福寿安康的传 统文化,感受作者那特别的情感。 3.继续学习复述,尝试从“花船的样子、花船姑娘、船老大”等几方面向大家 介绍“摇花船”这种民间艺术活动。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摇花船等民间艺术活动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是一种具有浓郁民间特色的祝福活动。 2.按提示复述摇

2、花船这种民间艺术活动。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 1.52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一、导入课文 1.出示图片,看这一幅幅热闹的场景,你们知道这些都是什么活动吗? 2.学生交流。 (水乡的阿婆在打莲湘,社区的老年文艺队在表演秧歌,朱家角旅 游节上人们在划龙舟比赛) 3.小结:打莲湘、扭秧歌、划龙舟都是传统的民间艺术活动,今天我们还要见 识一种在我们江南不是很多见的民间艺术活动,那就是摇花船。 4.出示课题,读题。 说明:说明: “摇花船”这一传统的民间活动在北方喜闻乐见,而对于江南地区的孩子 比较陌生,教学设计中可以运用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些民间活动引入,比较贴近 学生生活,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

3、趣。 5.了解花船的样子。 (1)花船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板书:花船的样子)看看这幅图,读读课文 第二小节你就会明白了。 (2)出示图片,自由读文,记住内容,等会不看课文,尝试介绍。 (3)自由说,指名交流;指导读准“篾” ,实物出示,认识竹篾,简介其用途。(4)看着图片介绍一下花船的样子,感受花船工艺的精湛。 说明:说明: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进行复述训练,在本设计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 观察图片等方法,在理解、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复述的训练,水到 渠成,学生在交流的同时,教师应随时注意语言的点拨。 二、整体感知二、整体感知1.花船那么漂亮,摇花船一定新奇有趣。在作者的家乡,每年

4、都要举行这种民 间艺术活动,它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有着自己约 定俗成的规矩。今天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的笔触去见识一下。请同学们轻声读 读课文,说说摇花船都有哪些规矩? 2.自由读文。 3.交流,师适时归纳板书:摇船姑娘 船老大 时间、路线、队列 说明:说明:通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使学生对摇花船这一民间艺术活动有一个初步的了 解,更为教学后续的深入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三、深入学文,了解摇花船的规定三、深入学文,了解摇花船的规定 1.在这些约定俗成的规矩中,哪个方面的规定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选择 一个方面,细细读读课文,请具体说说。 2.组织全班交流。 摇船姑娘 (1)默读

5、读第三节,说说对摇船姑娘的规定。 (2)学生交流,教师提炼,板书:漂亮 偶数 站着前行 (3)简要介绍嫦娥、西施。 (4)同桌分工,一位同学演示摇花船的过程,另一位同学在一边做讲解员。 (5)请小组班级交流。 说明:说明:在学习“摇船姑娘”的规定时,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提炼出要点,并 向学生简要地介绍嫦娥和西施,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在学习花船姑娘 是如何行进的过程中,采用由一位同学演示,另一名同学做讲解员的方法,使 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摇花船的乐趣。 船老大 (1)花船好不好,除了花船姑娘美不美,船老大也是很重要的,怎样的人才能 做船老大呢,请你读读第 4 小节,学习刚才的方法,用

6、简洁的语言罗列出三点 要求。 要求一: 要求二: 要求三: (2)自由读文,概括提炼要点,教师板书。 (3)指名交流,理解“即兴” 。 说明:说明:对“船老大”的规定的学习,与前一段内容的学习有所不同,教师不仅仅 要求学生通过读文了解文章内容,更是对学生信息概括能力的训练。用简洁的 语言提炼要点既可以使学生清晰地了解课文内容,又达到了训练语言的目的, 是训练学生复述能力的方法之一。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的同时应注意对学生语 言概括性的指导。 “即兴”一词的理解可以提醒学生联系上下文的意思来理解。 时间、路线、队列 (1)师引读第 5 小节。 摇花船的时间 路线也 队伍的排列方式规定为: 前面开路的

7、是 接着是 最后才是 你瞧,表演队伍浩浩荡荡地来了,这架势多气派, 不过花船进入别的村就必须得 (2)联系注释,观察图片,理解:“火铳” “火流星” 。 3.根据板书要点,复述 3-5 小节,表达时做到通顺、有条理。 说明:说明: 通过提示性引读的方法使学生对“摇花船”的时间、路线、队列有更深入 的了解 。 “火铳” “火流星”的教学通过直观的图片演示以达到教学目标。 在深入学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板书要点复述课文。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 已经接触过复述课文,四年级的要求有进一步的提高,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做 到通顺,有条理。 四、体验四、体验“我我”做花船姑娘的经历做花船姑娘的经历 1.过渡:

8、摇花船有那么多的规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作者小学毕业那一 年做了回花船姑娘,也让她记忆忧新。课文 68 小节就记叙了作者做花船姑娘 的经历,从这段经历当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摇花船的乐趣。自己读读这三小节, 说说为什么作者能成为家乡那一带最美的花船姑娘? 2.交流,概括原因:舅舅唱得好;“我”长得不错。 3.读第六小节,找出具体描写“舅舅唱得好,我长得不错”的句子。 (1)理解“娉娉婷婷” ,突出身材好。 (2)出示小舅舅夸“我”的句子,先引读,再转换人称改说句子,感受舅舅即 兴创作能力的强。 (3)体会省略号的作用,想象小舅舅除了夸我“皮肤” 、 “眼睛” 、 “鼻梁”外, 还可能夸我哪些

9、方面,学着课文中的句式,试着说说?(提示学生可以从头发、 眉毛、手等方面说) (4)理解“信天游” ,播放“信天游”音乐让学生加深感受。 4.指名读 7、8 小节,想象一下,回家以后亲戚朋友,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会对我 或我的父母说些什么。体验幸福的感觉,感受摇花船的意义。 说明:说明: 通过学做“船老大”加强语言的训练,同时加深情感的体验;运用不同的 方式来理解 “娉娉婷婷” “信天游”这几个词语;体会省略号作用的同时,发 挥学生想象力,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体验作者“幸福”的 感受。 四、总结全文四、总结全文民间艺术活动凝聚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是一种祈祝福寿安康的 传统文化活动,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作者更因为有了这样的一次经历,那种幸福的感觉伴随她一生。 请同学们回家,按“花船的样子、花船姑娘、船老大”等几方面向家人介 绍“摇花船”这种民间艺术活动。 说明:说明: 在对全文总结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激发起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 的热爱,并由衷地产生民族自豪感,是进一步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途径。 向家人介绍“摇花船”这种民间艺术活动使课堂上的学习延伸至课外,达到了有效的巩固和加强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