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窃读记 3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33777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窃读记 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窃读记 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窃读记 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窃读记 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窃读记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窃读记 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窃读记窃读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2重点感悟描写“我” 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2亲近语言,感受母亲在美妙月夜下启蒙儿子的浓郁亲情,体会作者对已故母亲的感激、爱戴和怀念。【课

2、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相关资料相关资料】一、作者简介一、作者简介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 1918 年 3 月 18 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在北京度过的 25 年时间,被林海音称作“金色年代” ,影响了她的文学创作,她的作品中具有浓厚的北平味。1948 年 8 月她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 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

3、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 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林海音将北京的生活点滴写成城南旧事一书,深得读者喜爱,被译成多种文字。该书后来拍成电影,也改编成儿童绘本。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散文集窗 (与何凡合作) 、 两地 、 作客美国 、 芸窗夜读 、 剪影话文坛 、 一家之主 、 家住书坊边 ,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 ;短篇小说集烛心 、 婚姻的故事 、 城南旧事 、 绿藻与咸蛋 ;长篇小说春风 、晓云 、 孟珠的旅程 ;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 、 林海音自选集 、 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 ,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一、直奔直奔

4、“窃读窃读” ,整体感知,整体感知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 ,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整体感知课文。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认读生字词。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 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二、品味二、品味“窃读窃读” ,感受渴望,感受渴望边默读课文边用“_”画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 (小组交流、汇报)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a “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

5、来了。 ”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什么?b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根据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c “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还像在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神态和内心是相违背的。

6、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 “窃读”,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a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c相机指导朗读。三、深悟三、深悟“窃读窃读” ,回归整体,回归整体出示课文插图,激情: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 ,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

7、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投入地捧起书,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以及“窃读”的滋味,请同学们把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 再读一读。生自由读文。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课件显示):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b交流课前搜集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汇报交流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诵读句子。三、回归整体,理清层次三、回归整体,理清层次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尝试分段。四、积累内化,课外拓展四、积累内化,课外拓展自选感兴趣的、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