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4.记金华的双龙洞 2_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27472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4.记金华的双龙洞 2_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4.记金华的双龙洞 2_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4.记金华的双龙洞 2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4.记金华的双龙洞 2_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4.记金华的双龙洞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记叙的金华双龙洞的奇异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的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给课文分段,写出课文的提纲,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过渡句在课文中的作用,了解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认识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了解段之间的关系,知道课文是怎样连段的成篇的。2.能给课文分段,写出课文的提纲,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游览顺序生动具体地描述景物的写作方法。2.结合课文特点,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教学时间:教学时间:2

2、 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理清游览顺序 1.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 解题:“记”是什么意思?较“记”的是什么? (记是“记载”的意思,本文记的浏览胜地,固而是一篇游记。并告诉学生,这篇游记是顺圣陶先生 1957 年游览金华双龙后写的。 ) 教师:去双龙洞洞途和洞内的景致非常美的奇特,吸引中外游客,同学们也想双龙洞吗?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游览好吗?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胳。 读后提问:按游览顺序,全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 讨论后确定:全文按游览的顺序可分为六段。 第一段(1)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及地点。第二段(2、3)介绍沿途所见景物。 第三段

3、(4)介绍外洞洞口及外洞。 第四段(5)介绍孔隙。 第五段(6、7)介绍里洞。 第六段(8)游览完毕出洞。 3.结合分好的段落,要求学生按顺序说说作者浏览了几个景点。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 4.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问:这段向我们交代了什么? (浏览时间人物、景点。 ) (2)用编句法概括段意。 4 月 14 日,我去游览浙江的金华双龙洞。 5.学习第二段。 过渡作者在去双龙洞途中,沿途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观赏。 (1)默读第二自然段,从课文中标画出不沿看到的景物,及这些景物的特点,再体会一下作者看到这些学后有什么感受。 (2)学生回答,老师边板书: 景物映山红 油桐 砂土 新绿 特点各色 白色粉红色 或浓或淡 感受一片明艳 (3)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听到了什么?溪流是怎样往下流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作者听到山中溪流的声音,看到了溪流沿山而下的景象,并听到不时变化的溪声。 ) (4)有感情地齐读第二段,同时边读边想象沿着途明艳的南方山景,并思考,课题是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笔墨去沿途景色呢? 沿途景色已如此美丽,双龙洞位于其中,自然更值一游;沿途美景成了双成洞奇特景象的衬托;作者游兴很高,心情舒畅,借途中所见抒发对祖国河山的喜爱之情。 总结第二段段意; 从金华过罗旬入山,一路上景色明艳迫溪流到洞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