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的定义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27348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学案的定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导学案的定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导学案的定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导学案的定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导学案的定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学案的定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案的定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学案的定义及其编写作者:彭娟 2016年9月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配合教师科学的评价,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内容内容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拓展延伸,存在的问题等环节。导学案的编写学案的编写:导学案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从教师备课的角度来看,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创造性劳

2、动。“导学案导学案”编写应遵循的原则编写应遵循的原则1、课时化原则、课时化原则尽可能的将一课时的内容写成一个学案。 按课时内容确定导学案的内容编写。这样,有利于调控课时学习的知识量,加强授课的计划性、针对性、时效性,构建高效课堂。2、问题化原则、问题化原则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德育点隐入创设的一个个具体的材料情景(生活场景)或课堂活动中。通过一个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地学习之中。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问题的设置,应当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和认知规律,学科信息要准确,问题的针对性要强。设置的问题既有利于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有利于加强知识的拓展,强化与生活的联系

3、,具有较强的思考性。从而有效地把学生引入课本,把生活纳入课堂,激发自主学习,引导交流讨论又学会看书。3、方法化原则、方法化原则在学生读书、思考、解答问题等环节的学习中,教师都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以便能够及时适时的点拨学生应该如何去做。学案中学习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4、层次化、递进性原则、层次化、递进性原则导学案的设计,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无论在哪个层面上,都要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设疑应首先考虑其知识的层次性和

4、个性的差异性,导学导练要有适当的梯度。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知识状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使用方式使用方式导学案的使用是导学案实施高级目标(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基础目标(文化知识的掌握)的关键.它的实施可以分为三个环节: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拓展 课堂小结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自学中发现,思考,生疑.再思考,获知. 课堂探究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达成学习目标的关键过程.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合作的乐趣,体验获知的快意,体验方法和技能的重要.教师适时的精点,更能达成教师“导学“功能的落实. 课后拓展是落实基础目标(文化知识掌握)的重要保障.

5、 课堂小结是本课所讲的重点的一个归类,可以更深层次的了解本课。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关注学习方式改善交互环境切实落实构建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构建立体交互环境、做到生生交互、书生交互、师生交互、组内交互、组际交互、生媒交互齐举,倡导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关注课堂教学效益坚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备课模式备课模式“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1、整体备课备知识体系,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情。集体备课集体

6、备课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轮流主备轮流主备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备课组长将一周的“导学案”草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课前备课课前备课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完善。课后备课课后备课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 。6、整理成册备课组长负责将“导学案”整理成册(本组内保

7、留电子稿) ,作为本备课组的教案,每学期交教导处一份,以备检查和存档。导学案导学案(1)应依据学生学习需要增设相应课时学生要形成技能和稳定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中不断总结归纳已有经验,形成概念并同化原有认知结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教材的设定课时中,经常增加习题课,根据学生学习需要补充一些专题课,单元或章节完成后增加复习课。2) 导学案实施的高级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导学案实施的基础目标是促进学生高效的掌握知识,为后续学习奠定文化基础.在导学案的实施中,要两级目标并重.2、理清每课“导学案”各个要素的逻辑关系(1)每课“导学案”的基本栏目之间关系我们一般把每一课

8、时的导学案分为以下栏目:学习目标、导学过程、资源链接、课后作业。其中“学习目标”板块是整篇导学案灵魂,统领整全篇,其他板块均为其它服务,作它的子系统,因此,它在位置上居于篇首,编辑上应用不同字体和横线隔开的方式予以区别对待。导学过程、资源链接、课后作业栏目之间是并列的关系,因此,在编辑上这几个栏目既体现整体,又相对独立。(2) “导学过程”中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程序、问题”之间的关系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 “导学过程”是一篇导学案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达成目标的关键,是导学案的最重要的设计内容。 “导学过程”要实现导学功能,学生首先要知道怎样学和学什么的问题,另一方面,其次,学生要知

9、道具体可执行程序和研究的问题。也就是说,导学过程首先要告“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 ,然后进行的学习活动的设计,把“学习方式”细化为学习活动中具体为可执行程序(包括学习指令或指导语言) ,把学习内容细化为在学习活动中的系列问题。纵向上,把学习方式及程序概括为“学线” ,学习内容及问题概括为问题线索,那么导学过程就是围绕“学线”和“问题线”实现的自主学习,这两条线是并行而又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在导学案的设计中必须从纵向上清晰地展出这两条线索。横向上,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组合成“学习环节” ,学习程序及问题组成学习活动,学习环节分解成若干学习活动,导学案设计中必须从横向上体现出它们的总分关系。具体设计

10、办法见“二(1) (2) ” 。二、重点设计学习目标、学习环节和学习活动1、学习目标的设计方法在教案中,我们经常用了解、理解、掌握来描述教学行为和目标程度,然而在导学案中,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目标来确定学习任务,并通过学习来检测目标的达成程度,因而,学习目标的设定应概括准确、简洁易懂、操作性强等特点。实践中,我们办法如下:(1)学习目标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关健词:用什么具体方式来学,学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如不等关系课的学习目标:知道不等号涵义,说出不等式的意义,会用不等号表示常见的不等关系。其中“知道、说出、表示常见的”等词语既表示学习方式又指出了达标程度。(2)学习目标和“导学环节”大致对应不等关

11、系课中学习目标与下面“2”中所列学习环节大体一致。(3)学习目标和课堂检测及课后作业要求一致我们要求:目标定什么,学什么,练什么,测什么。这样编写使导学案克服了过去习题超前布置的现象,减小了学习难度,减少了作业容量。当然,目标确定的恰当是否致关重要,需要教研集体研究决定。(4)学生重点概括目标中的重要内容2、学习环节的设计方法(1) “双命名”或“三命名”学习环节我们把每课学案划分为3-5个大的环节,采用双命名方式,前面是学习方式,后面跟学习内容。如:在学习不等式关系课的命名如下: 第一环节“自主阅读联系旧知识,认识不等号” ,第二环节“指导学习不等关系的意义” ,第三环节“自主练习列不等式”

12、 ,第四环节“引导探究在应用背景中列不等关系” ,第五环节“归纳总结不等关系回顾” ;有时为了促进学生掌握学科学习方法,也有一些采取三命名的方式。比如在学习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条件一课中的第一环节:“自主阅读类比全等三角形相似条件,思考相似条件” ,其中“类比”一词指明了学科思维方法。(2)根据内容情况选择学习方式 导学案以自主学习为主,辅之以教师指导、引导和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习,具体的学习方式有: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模仿学习、自主练习、实践操作、合作探究、指导学习、引导学习、归纳总结。第一,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选择。一般地,难度较大的可选用指导、引导、合作的学习方式。第二,根据学习内容特点进行

13、选择。概念形成和性质定理探究一般选择自探究、实践操作、合作探究等方式;技能方法学习、综合复习一般选择引导、指导学习,然后模仿学、自主练习、合作探究等方式。第三,根据学习内容的呈现阶段进行适当地选择。一般地,第一个环节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或旧知相联系,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认知注意,采取自主阅读的方式进行;第二环节一般是例题示范、原理探究、方法归纳等其中内容,采取的学习方式可选择:指导学习、引导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实践操作;第三、四环节内容一般是巩固训练、变式训练、方法形成,可选择“模仿学习、实践操作、合作探究、自主练习” ;最后一个环节为归纳总结。3、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法与经验1

14、、指令、指导语言与问题任务的处理方法(1)每一个活动前先指明学习的步骤,用不同的字体加以区别。(2)在问题前用简短的学习动作词语概括并加标识。这些指导语言有:归纳、小结、猜测、验证、证明、例题示范、反思、提示、分析、观察、实验等。下面方框是“单项式概念”的一个学习活动。通过上面两种方式既清楚地展现了学习的程序,又较好地表达要研究的问题。.2、2列代数式观察并归纳共同点写出单项式概念阅读相关概念勾画出关键词(1)火车以 v 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1.5时后火车行驶的路程是千米。(2)某校学生总数为 x,其中男生占总数的 ,男生的人数为。(3)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边长为 a 的正方形,高为 h,

15、则它的体积为。【归纳】以上几个代数式都是,这样的代数式叫单项式。特别地,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阅读】一个单项式中,其中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系数。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的字母指数和叫单项式的次数。一个数字是0次单项式。问题的呈现方式多采用简答或解答的方式导学案重点是展现学生的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知识的构建过程,而不是一味追求答案的准确性,而不是展现各种不同的问题类型。填空题、选择题同属客观性试题,它们共同特点是形态短小精悍,考查目标集中,答案简短、明确、具体,不必填写解答过程,测量的是学生对关键词的知识记忆和结论的准确. 对考生独很难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16、。另外,填空题和选择题由于材料较多,在编辑上占去大量的版面,给阅读者造成阅读困难;问题的零碎呈现也不容易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3、应为问题思考留有空间一是为问题它可以方便学生作解答之用,但更主要的意图是留给学习者思考的空间,既便是这些空白不需要作答,只有留有空白,才能给予学习者思考的空间,就象作画一样,留有“飞白” ,才能给观赏者想象的空间。否则,学生在学案引导学生中不容易把握问题关键和重点。4、每个活动应展现完整认知过程或思维过程概念形成和原理探究的活动,应体现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知规律;例题示范活动,应体现分析过程,解答规范过程和反思总结方法或技能的环节;自主练习活动,应体现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应体现知识的前后联系;对于难度较大又是重点的问题,应遵循低台阶、高密度、缓坡度的原则,步步为营,既展现问题的发展变化,又满足发展水平欠佳学生的学习需要;合作探究活动,应着力设计开放型问题或有认知冲突的问题。三、导学案设计应注意的两个问题1、导学案应是教师集体与个人共同智慧的结晶教案是教师个人的艺术,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