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考点整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25879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08.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考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国际贸易考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国际贸易考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国际贸易考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国际贸易考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考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考点整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国际贸易A.名词解释 +填空题(一) 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其表现形式是各国货物、服务和要素的交换。(C3 p45)(二) 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进行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领域,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表现。(C4 p85) (三) 商品交易所 商品交易所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它是在指定的固定地点,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方式,由特定的交易人员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专业市场。 (C4 ppt) (四) 博览会 博览会是一种定期的在同一地点、规定的期限内举办的有众多

2、国家、厂商参加展、销结合的国际市场。(C4 ppt) (五) 补偿贸易 是指在信贷基础上进口设备,然后以回销产品或劳务所得价款,分期偿还进口设备的价款和利息的一种贸易方式。(C4 p101)(六) 加工贸易 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部分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贸易方式。(C4 p102)(七) 国别价值 国别价值量是由该国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C5 ppt)(八) 超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借助垄断实行补贴,倾销等方式扩大出口,以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达到垄断国内市场,争夺世界市场,追求贸易顺差,带有进攻和垄断性质的贸易保护主义。 (C

3、6 p162)(九) 贸易条约 是指国际条约中的一种契约性条约,泛指国家间在经济贸易关系方面规定相互权利与义务的各种书面协议的总称。(C6 ppt)(十) 最惠国待遇 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同样给予对方。 (C7 p178)(十一 )国民待遇 是指一个国家对外国自然人或法人在某些事项上(如在民事权利方面)给予不低于本国自然人或法人的待遇。(C7 p181)(十二 )经济外交 包含两个实质性内容:其一,它是有国家 (国家间的国际组织)或其代表机构与人员以本国经济利益(本组织的经济宗旨或经济利益)为目的,制定和进行的对外交往政策的行为;其二,它是由国家(国

4、家间的国际组织)或其代表机构与人员以本国(本组织经济力量为手段或依托,为实现和维护本国(本组织)战略目标或追求经济以外的利益,制定和进行的对外交往政策的行为。(C8 p193)(十三 )出口信贷 是一种国际信贷方式,是世界各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的出口,加强国际竞争能力,由该国的出口信贷机构通过直接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或其银行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或者是通过担保,保险或是给予其满足国外进口商对本国出口商支付货款需要的一种融资方式。(C8 p197)2 (十四 )商品倾销 是指出口商以低于国内市场出售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出售商品,其目的是打开市场,战胜竞争对手,扩大销售或垄断市场。(C8

5、p199)(十五 )外汇倾销 是指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以扩大出口的措施。当一国货币贬值后 , 出口商品以外国货币表示的价格降低, 提高了该商品的竞争能力, 从而扩大了出口。 (C8 p200)(十六 )经济特区 是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在其关境以外划出的一定范围内,建筑或者扩建码头,仓库,厂房等基础设施和实行免除关税等优惠待遇,吸引外国企业从事贸易与出口加工工业等业务活动的区域。(C8 p200) (十七 )普遍优惠制 是发达国家对进口原产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半制成品和某些初级产品给予降低或取消进口关税待遇的一种关税优惠,简称普惠制。普惠制有单个基本原则:其一,普遍性原则;其二,非

6、歧视性原则;其三,非互惠原则。(C9 p217)(十八 )反倾销税 是为抵制外国商品倾销进口,保护国内相关产业而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即在倾销商品进口时除征收进口关税外,再征收反倾销税。(C9 p219)(十九 )正常价值 正常价值的确定: 一是按正常贸易过程中出口国国内的销售价格二是按出口国向第三国正常贸易中的出口价格,三是结构价格。 (C9 p219)(二十 )反补贴税 是指为抵消进口商品出现禁止性或可诉性补贴对产业构成伤害而征收的关税。(C9 p225)(二十一 ) 非关税壁垒 是指各国政府与关税以外用以限制进出口的措施。(C10 p244)(二十二 ) 进口配额制 进口配额制又称进口限

7、额制,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以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不准进口,或者征收更高的关税或罚款后才能进口。(C10 p247)(二十三 ) 外汇管制 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的汇价的一种制度。(C10 p252)(二十四 ) 进口押金制 又称进口存款制。在这种制度下进口商在进口商品时,必须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和规定的时间,在指定的银行无息存入一笔现金,才能进口。这样就增加了进口商的资金负担,影响了资金的周转,减弱进口的动力,从而起到了限制进口的作用。( C10 p252)

8、(二十五 )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各国为了保证其进出口商品的质量,或保护人类, 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及保护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而设立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C10 p255)(二十六 )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各国为了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而对进出口的农,畜,水产品采用或实施必要的卫生措施。(C10 p259)(二十七 ) 知识产权 是指公民或法人对其在科学,技术, 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发明,成果和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也就是人们对自己通过脑力活动创造出来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权利。 ( C11 p268)3 (二十八 ) 假冒 假冒是一种行为,其性质和潜在的影响是要欺骗公众

9、,使其将某人的物品当作是另一个人的物品。(C11 p277)(二十九 ) 仿冒 仿冒是属于一种严重的商标侵权行为。美国商标法第45 条认为,仿冒是指一种伪造标记,它与一个已经注册标记完全相同或者无实质性区别。(C11 p277)(三十 )盗版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指出,“ 盗版货物 ” 指任何如下货物:未经权利持有人同意或未经在生产国获得权利持有人充分授权的人同意而制造的复制品,及直接或间接由一物品制成的货物,如此种复制品在进口国法律项下构成对版权或相关权利的侵犯。(C11 p278)(三十一 ) 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个国家的投资者输出生产资本直接在另外一个国家的厂矿气运瓦进行投资,并由投资

10、者直接进行该厂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C13 p309)(三十二 ) 独资经营 指投入企业的资本完全由一国的投资者提供,投资者对投资企业的股权拥有的比例在95以上的企业。 (C13 ppt)(三十三 ) 合资经营 是指两国或两国以上的投资者在一国境内根据投资所在国的法律,通过签订合同,按一定比例或股份共同投资建立,共同管理,共享利润,分担亏损和风险的股权式企业。 (C13 ppt)(三十四 ) 内部贸易 指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产品,原材料,技术与服务的贸易活动。(C13 p327)(三十五 ) 转移价格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价格,通常称为转移价格,即公司内部总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在进行商

11、品和劳务交易中,在公司内部所实行的价格。转移价格是根据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目标,由公司上层制定的。转移价格可分为转移高价和转移低价两种。 (C13 p328)(三十六 ) 非价格竞 争指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性能,增加花色品种, 改进商品包装装璜及规格,改善售前售后服务,提供优惠的支付条件,更新商标牌号,加强广告宣传和保证及时交货等手段,来提高产品的素质、信誉、知名度,以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扩大商品的销售。4 B.问答题 +论述题(一) 国际分工深化阶段特点,必要性,p49-50 1.世界性产业结构在扩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辰社会化和专业化大大发展,产业结构出现高技术、服务、融合和国际化的趋势。使整

12、个社会分工向纵深发展,一方面, 各国国内分工在细化,另一方面,细化的国内分工加速向国外延伸。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以现代化技术、工艺为基础的分工。2.经济全球化快速进行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a)建立起全球性的生产体系和贸易体系b)金融、货币和投资市场囊括全球c)出现世界范围的人力资源流动。世界性移民, 人才跨国培养, 公开和隐蔽性流动在加大d)建立起地区和全球性的管理和协调机构和机制。前者如各种经济贸易集团的大量出现和完善。 后者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三大经济贸易组织的建立与加强。大国首脑顶起举行高层会议,商讨国际大事,共商对策。3

13、.市场经济体制普遍接受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市场经济体制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导致对外开放政策成为各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主流。它们为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结果,将会加速世界社会分工向广化和深化发展。4.国际分工参与度扩大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和地区遍及世界,包括各种类型的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在加深。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低收入国家从1990 年的 30.6%提高到 2004 年的 47.2%,中等收入国家该比重同期从39.5%提高到 71.6%,高收入国家同期从 40.3%提高到 52.0%。(二) 社会生产力是决定性因素,自然条件是基础,p53

14、 55 i. 自然条件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自然条件, 进行任何经济活动都是困难的。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并不是绝对的。自然条件的优劣,能促进或限制一个国家发展某种产业,但这种促进或限制的作用不是决定性的。因为人类的生产力,即人类利用和开发自然的能力在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因素的作用在逐渐下降,建立在自然条件上的国际分工的意义也随之减弱。ii. 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促进国际分工的发展生产力的增长是社会分工的前提条件。一切分工,其中包括国际分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突出地表现在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上。迄今为止出现的三次科

15、学技术革命,都深刻地改变了许多生产领域,不断地改善生产技术、5 工艺过程和生产过程,使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随之发生变革。2.决定国际分工地位历史上, 英国最早完成产业革命,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使其成为 “世界工厂” ,英国在国际分工中便居于主导地位。继英国之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产业革命相继完成,生产力迅速发展,他们便与英国一起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国家与支配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努力发展经济,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它们过去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得到逐步改善。3.影响国际分工参与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种经济类型的国家都加入到国

16、际分工行列,国际分工已把世界各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世界性的分工。随着各国生产力的发展,各国参加国际分工的形式从“垂直型”向“水平型”过渡;从国际货物分工向国际服务业延伸;从单一类型的国际分工向多层次的国际分工形式发展。4.提高国际分工层次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知识作为一种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更是大大超过了自然资源,使各国的经济活动在更大程度上依靠科学技术和人的智力,推动国际分工向更高层次发展。第一,科学技术具有不断创新的潜力和可能性。第二,人类掌握科学技术,并把它应用于自然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上,自然资源才得以为人所用。第三,科学技术使一部分天然原材料得以用人工合成原材料所代替。第四,科学技术使新产业、新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而原材料含量则不断降低。第五,科学技术使生产工艺日益改进,单位产品的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日益减少。(三) 开拓世界市场的准备工作。P9596 i. 调研国家市场环境(1) 经济因素:要进入国家的市场和地区经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