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新理念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25141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教育新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际教育新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国际教育新理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国际教育新理念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国际教育新理念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教育新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教育新理念(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教育新理念顾明远 孟繁华 主编目录:1 宏观教育理念1.1 终生教育思潮1.2 学习化社会2 一般教育理念2.1 合作教育:塑造新型的师生人际关系2.2 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2.3 创业教育:第三本教育护照2.4 范畴教育: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2.5 多元智力理论:素质教育的最好诠释2.6 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2.7 全民教育:满足所有人的基本学习需要2.8 教师专业化:以高标准求高质量2.9 后现代主义教育:对现代教育的深刻反思3 教与学的理念3.1 发展性教学理论: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3.2 掌握学习理论:让差生得到同样的发展3.3 学科基本结

2、构理论:以学科结构发展儿童智力3.4 范例教学:举一隅以三隅反3.5 交往教学:个性的 “ 自我实现 ”3.6 情商说:对智力本质的追问3.7 认知学习:当代学习理论的主流3.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合理选择3.9 最近发展区:儿童在与成人的合作中发展3.10 教学过程最优化: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大的效果3.11 智力操作图式说:在活动中成长3.12 发现教学: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3.13 暗示教学:无意中的收获3.14 校本课程: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国际教育新理念(摘要)1、终身教育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 郎格郎论终身教育“教育并非终止于儿童期和青年期,它应伴随人的一生而持续地进行。教育

3、应当借助这种方式,满足个人及社会的永恒要求。”美国于己于 1976 年通过了终身学习法,日本于己于1990 年颁布了关于终身学习振兴措施与推进体制等的整备法律,简称终身学习振兴法。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内在的财富“教育在个人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为它在促进现代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 通常把一生划分为几个不同时期的做法不再符合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更不符合未来的要求。今天,谁都不能再希望在自己的青年时代就形成足够其一生享用的原始知识宝库。, 今后,整个一生都是学习的时间,而每一类知识都能影响和丰富其他知识。”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由于科学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人口问题,民主化的

4、需求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终身教育提出了需求。学习内在的财富:“终身教育是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过程。”将学校教育定位于人生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具有基础性的组成部分。郎格郎:终身学习是为了“努力建设更美好的新生活“”吸取一切有益的因素去帮助人们过一种和谐的与人性相一致的充实生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作为肉体的、智力的、情感的、性别的、社会的,以及精神存在的个人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范围的需要。”使教育成为生活的工具,成为使人们成功地履行生活职责的工具。学习内在的财富:“终身教育建立在4 个支柱的基础上”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根据对

5、未来的展望,仅从数量上满足对教育的那种无止境的需求(不断地加重课程负担),既不可能,也不合适。每个人在人生之初积累知识,尔后就可无限期地加以利用,这实际上已经不够了。他必须有能力在自己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即更多的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与方法的学习,而不是只求获取经过分类的系统知识。发展人的注意力、想象力、和记忆力及思维能力。只有这些能力的综合发展和获得,才能保证人在离开学校后,能自主地进行学习,从而达到改变自身知识结构的目的。学会做事:更多地与职业技能相联系。要求如何教会学生实践所学的知识,或者在不能完

6、全预计未来工作变化的情况下,如何使教育与未来的工作相适应。学会共同生活:在多元的社会形态下,学会如何与人沟通、相处。(培养具有合作精神的人而不是培养封闭心态的人)认识他人,理解他人,与他人共同工作,获得他人的支持。学会生存:是在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培养人的人格,以不断增强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情况下做他认为应该

7、做的事情。”(发展人的想象力、培养人的创造性)学习化社会把教育看成是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建立在教育生活基础上的社会就是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了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学习化社会和终身学习具有平等性、空间上的开放性与时间上的终身性、生活性、发展性、理想性、主体性等特征。学习化社会与终身学习要求改传统的封闭、垄断和终结性的学校教育体系,实现学校与社会的相互开放与合作,以使教育的发展可以被整合为一体化教育发展,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分解传统的由学校完全承担教育职责的做法,赋予家庭和社会以相对于传统而言更大的教育责任,使人的发展在空间上有连续性。要求改造传统社会以实现社会整体的学习化,整个

8、社会无处不具有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教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成为社会的普遍行为方式和价值选择,要求社会勇于承担起相应的教育责任,为教育和学习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要求传统教育中的重视人的“受教育权”向重视人的“学习权”转变,以确立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突出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学习者在教学中作用的发挥,成为衡量和评价教学的重要指标,在这种背景下要求改变教育者、管理者、教授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定位,而实现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平等性合作。要求教育者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人格、个性和主动性,教学便成了教育者和学习者合作完成的一种过程。全民教育教育对象的全民化。在信息社会,贫富的差距取决于对信息的占有,

9、而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较好现代技能的人将容易占有有价值的信息。一部分人的灾难性的落后状态,会使所有人的生活受到威胁。同时,人类遇到许多共同的问题,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枯竭问题,这些问题足以威胁到整个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教育必须为全球性问题解决作出贡献,只有通过对人类所有成员施以诸如和平与合作教育、参与和团结教育、生态与保护环境教育、同情与理解的教育等,才能培养人们的全球意识,提高世界公民的整体素质,才能有助于更有效地解决那些人类共同面临的严重问题。教育尤其是全民教育,不仅是实现社会平等的重要途径,是社会和国家走出危机、摆脱贫困、实现繁荣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全球性问题、消除各地区各民族之间

10、不平等、不稳定因素的重要途径。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多元、反对同一、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去掉本质和必然。“后工业社会”时期,最值得注意的转变就是以制造业经济占主导地位转向服务性经济占主导地位,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代表的中产阶级取代企业主成为支柱。解构性后现代主义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以“建设性”为特征,倡导开放、平等,注重培养人们倾听“他人”、学习“他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的美德,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倡导对世界的关爱,对过去和未来的关心,提倡对世界采取家园式的态度。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课程是一种发展的过程,而今不只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载体,因而课

11、程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课程是师生共同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课程目标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可以根据实际加以调整;课程的组织不再囿于学科界限,而向跨学科和综合化发展;课程从强调积累知识走向发展和创造知识;承认和尊重价值的多元化,不以权威的观点和观念控制课程。后现代主义师生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持续变化,时而作为一个教师,时而成为一个与学生一样聆听教诲的求知者。教师一一个“节目主持人”而非“教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向与情景共存,权威也转入情景之中,教师是内在于情景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忽视了

12、教育活动中一些共同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合作教育思想主张在师生关系上摒弃权力与服从,建立平等、健康的师生关系,学生没有强制地学习。在教育中应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将发挥人的潜能,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放到重要的地位;认为教师是创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实现师生合作学习的关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师生之间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健康的人际合作关系。范畴教育理论由克拉夫基所创建。 “实质教育论”在教育过程方面只强调客观方面,即教学材料;“形式教育论”在教育过程方面只强调主观方面,即受教育者、学生。前者偏重知识,后者偏重能力。范畴教育理论是指主客观

13、同时得到开发的教育。100多年来,教育在实践上常常出现偏向,在一个时期片面强调向学生灌输知识,抓学生的知识质量,忽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而在另一时期,又偏向片面发展学生能力,却忽视知识的质量。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获得包括“实质教育”论主张的传授知识和“形式教育”论主张的培养能力这两个方面统一在一起的一种范畴。创业教育:学术性教育、职业性教育、创业教育(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第三本教育护照)一个人要想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就必须是具有“开拓性”的人。广义的创业教育就是要培养这种具有“开拓性”的人,使之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创业型就业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这是因为创业是经济发展的

14、主要动力;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不断变革的技术,庞大的企业常因不能及时跟上技术和市场的变化而失去活力,通过创业而形成的中小企业乘机切入市场,广泛存在。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创业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的形成与培养,创业自我意识与创业社会意识,形成青少年社会义务感、社会道德感、社会责任感、社会使命感;培养创业心理品质,包括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合作性、缜密性、外向性,尤其是独立性、敢为性、适应性、合作性。提高创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职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性能力(创业教育的核心与重点)形成创业知识结构(重点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而非知识本身;重点是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15、和程序;重点是帮助学生树立主动学习的观念)基础教育阶段的创业教育:培养受教育者初步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传授初步的创业知识,使之在毕业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一定的独立生活、学习的意识与本领。选修科目:演讲与口才、旅游商业英语、金融债劵、股票交易、市场预测、广告创意、国际贸易惯例、常规决策与非常规决策、生产规划与计划、生产流程与操作程序、营销对策、谈判技巧学习型组织:优质学校的组织模式组织概念中的两种观点:“科层观点”(告诉型模式)“人力资源开发观点”(学习型组织模式)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组织和工作设计为基础,通过人力资源规划进入人力资源管理各分系统(程序),主要包括招募、甄选、调

16、动和岗位配置程序、引导培训和开发程序、绩效评价和绩效改进程序、报酬认可程序以及贯穿始终的沟通程序。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组织追求的是高工作效率和业绩、畅通的运作体系与发展的潜力、员工的忠诚以及组织的良好声誉等目标;员工追求的是与组织的稳定关系、报酬的认可、尊重及良好的社会交往、自身价值的实现。绩效评价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枢纽,是组织内许多人事决策如报酬计划、人事调整、绩效改进和培训计划的基础。未来的绩效评价体系的重点转移与调整:一是由过去导向转变为未来导向,重视员工对团队的长期价值,而不是既往和目前的业绩;二是由强调每个团队成员的个人绩效,转变为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并重;三是在评价要素中侧重团队导向的行为,引导成员追求“团队产出”最大化。学习型组织的五大要素(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望、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其中,系统思考是灵魂。校本管理:教育行政部门下放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