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当年生产队种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23667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想当年生产队种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回想当年生产队种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回想当年生产队种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回想当年生产队种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回想当年生产队种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回想当年生产队种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想当年生产队种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回想当年生产队种麻立秋过后, 北方的天气便开始凉了,一些一年生植物也开始收割了。每当这时,我总会回想起儿时割麻的情景。那是人民公社时期, 生产队种的麻有两种。一种是种在地头一段的叫线麻,因为这种麻较玉米、大豆的生存能力强,所以把这种麻种在地头,既能防止当时的牛马犁杖在“抹牛地”抹弯时刮倒庄稼造成田垄“断空” ,还能起到保护里面庄稼的作用。因为线麻有轻微的毒性, 所以一般家畜家禽都不去吃。偶尔听说谁家的小鸭小鹅因为去“杵杵”了小麻叶或喂食了采自麻边的野菜“药着了”而打蔫或抽搐的,还有哪个孩子被麻“熏着了”而皮肤发红发肿脑袋发热的,这就是中了线麻的毒所致。线麻,也叫野麻、北麻,其植物皮旧时可织布制

2、衣,称麻衣,可搓绳, 叫麻绳。它是一种古老的栽培植物,属于桑科大麻,属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曾被列为“五谷”之一。线麻雌雄异株,雄株只开花不结籽,被叫做“花麻”,我儿时居住在农村,那时我缺烧柴,每年暑假我都要打柴禾,于是经常到地头去“提花麻” ,将其背回家,晾干当柴禾烧。雌株结籽,其籽就是我们要谈到的“麻籽” 。雌株枝条上端以及叶、种子、茎中可以提取大麻毒品,这就是臭名昭著的三大毒品:罂粟、古柯、大麻之一。麻籽它也是一种油料作物,大小似高粱粒(比绿豆小一些),外壳为灰色,去壳后就是中药的麻仁, 有轻度泻下作用。 有些地方小贩挑担卖炒熟的麻籽,供人闲食,味如葵花籽。但不宜多食。麻籽,入药能刺激肠黏

3、膜, 使其蠕动加快、分泌增多, 有润燥、滑肠、消渴等功效;麻籽还可榨油,麻油很香很香,比一般的豆油还香,但不可多食用,在过去贫困的年代,还是有一些人食用,有人家用来点灯,所说的“麻油灯”就是这东西。麻油虽然香,但不可大量的食用, 如果大量食用麻油会出现头昏口干等类似于“中毒”的现象,故麻油多用于工业用途。我的记忆中,还有一个被称为“麻籽拍豆香”的往事。生产队时期,社员干活时间长,每当下午接近收工前1 个小时左右,人们由于干活累, 都要歇一会再干。 而此时人们也开始有些饿意,这时有人便捡来柴禾, 将柴禾点燃,而后割几颗即将收获的大豆,放在火堆上烧, 等到大豆烧熟的时候,拿一颗大麻子向火堆里扑打,

4、豆粒从豆荚上掉进火堆里,有的麻籽粒也掉下,这时人们捡食着豆粒,而或吃两粒烤熟的麻籽,那种带着野味的馨香,只有在野外才能品尝的到。麻籽也可以做麻籽豆腐,而且制作过程也不复杂,普通的农家就能办到。将麻籽用簸箕簸干净, 放在石碾子上碾碎压成饼状,用抢子取下后放到铁锅里用水煮,再用勺子将浮在水面的麻籽油撇出。或将麻籽用清水洗净,再泡泡,然后和着水用小磨研碎,再用纱布过滤, 除去碎的麻籽硬皮, 放在盛水的锅里用帘子蒸熟,就做成了清香诱人的麻籽豆腐。麻籽豆腐可以单吃, 也可以炖鱼炖白菜萝卜土豆吃。而今,农民耕地用的牛马犁杖已经不多见了,大都使用机械耕种,过去的“抹牛地”也被种上了庄稼,地头种麻籽的也渐渐少

5、了。生产队种的另一种麻是黄麻或红麻。这种麻的纤维很有特色,有不少用途,可用于制作麻布、麻绳、麻袋等,再有,城镇家庭或工厂用来接水或其它液体的管道,在管子拐弯和接水龙头的地方,丝扣处缠上麻再拧紧,水管就不漏。生产队种这种麻主要为了扒麻匹子,纺绳子。麻绳结实,有弹性有韧性,抗摩蹭抗拉拽,易于弯曲便于携带,那时期的生产队以畜力为主,得用它做各种绳套,车套、犁杖套、磙子套、碾子套、磨套、爬犁套,还有缰绳。使用绳子要学会系各种扣,单扣、双扣、链马扣、猪蹄扣、死扣、活扣、秃噜扣等等。春天往垄中散播,出苗后再间苗,不能稀也不能密,太稀麻秆长得太粗、枝杈大,太密则相互萋萋着长不高长不大。一般间苗后,再铲一遍趟

6、一遍自由生长就可以了。立秋过后农事就多了,“处暑把麻拦”,农历处暑时节前后,就到了割麻的时候了,先将麻割下晾晒一下,扦下或摔下麻籽,然后等着下水沤麻。沤麻就是将麻放在事先钉了好多个木桩的水坑子或泡子里,再用泥土将其压上, 防止麻漂浮上来, 木桩起到固定麻防止其移动串位的作用,同时也是标志物。沤麻,是利用水和泥中的微生物起作用使麻脱去胶质,以去除麻秆与四周麻纤维组织的粘连,使之易于分离剥皮。 沤麻一般要半个月到二十天左右,也可以看坑里水的颜色,麻沤里后,水面上就长出绿醭, 有经验的人看绿醭的厚薄和颜色深浅就能断定出麻是否沤好。沤好了,要及时捞出来,否则,沤过劲了,麻就自动离皮“脱裤子”了,乱蓬蓬

7、的,也没那么结实了。沤麻是一项很辛苦的活,因为此时野外沟里的水已经很凉了,人要占到水里去把麻一捆捆的摆好,而后沉到水里。我记忆中屯里每年这时都要给干活的社员弄点好吃的,还要少喝点酒,为的是给下水的人暖暖身体。麻从水里捞出后,铺在地上晾干,再捆成小捆,分给队里的各家各户。沤过的麻有种特殊的味道,会散发很久,所以一般麻是不招虫子的。入冬,人们进入农闲时节,社员家就将分到了麻捆打开,立在屋里的墙角炕边上,开始一根根的扒麻。若麻没有沤好,如时候不到或个别的地方飘出了水面,秆就发愣发青,护皮不好扒,只好把麻秆撅成一节一节的,很费劲,扒下的麻匹子发硬不好使。而沤好的麻,就比较好扒,顺着头就能扒到梢,剩下直

8、溜溜的麻秆,细白,人们形容谁不健康,就好说“瘦得像麻秆”,也不结实了,所以有俗语“麻秆打狼,两头害怕”,但这样的麻秆点火到是很好的材料,非常容易着。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我家每年都要分到 30 到 50 多捆麻杆, 一入冬就要开始扒麻, 母亲每晚领着我们姐妹都要扒上两个多小时,那时还没有电灯, 记得我家点一盏带灯罩的油灯,每天扒完麻,灯罩的上部都被煤油熏得漆黑。每年冬天都要扒上一个多月的麻。将扒下的粗麻匹子的头上,麻匹成一绺一绺的, 用木棍再砸一砸,再用手搓一搓,去除零星的麻秆屑,再揉揉,必要时再用梳子梳梳,让麻匹子更细发更柔顺些,然后绕成圈存放好。生产队有人会用秤定量收回各家扒好的麻,剩下多余的

9、部分就算分给社员了。生产队用麻纺大绳, 当然是男人的活计了,而且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每年春节刚过,社员便在生产队院子里找一块空地,架上挡板,插上摇把子,这边有人摇,那边有人续麻,先一股一股的纺,再一股一股地上劲,然后在往一起组合成绳子。有二股三股的,还有四股的。 这头挡板两人, 分别摇着两到四个摇把子,一个摇把子挂一股, 另一头一个人摇摇把子,挂的就是将要合好的绳子了。中间有一个人在“走瓜”,这“瓜”是一个小木锥,纵向带有三(或四)个豁槽,中间有一个横向方孔,孔中插一个小木棍,麻股在豁槽里走,人的双手就握住小木棍,依据每个麻股的劲,掌控着“瓜”的前进速度,“瓜”的后面三或四股就合扭在一起,拧成

10、“一股绳”了。上劲的大小和“走瓜”的速度,决定绳子均匀密实程度,“走瓜”时,绳子会因上劲而收缩变短,所以,有一头的穿摇把子的挡板是活的(可前后移动),我记忆中我们屯有一次,就是因为把两头都固定上了,结果合成绳子时,绳子越收缩越短,最后将绳子拉断了,还险些抽打上周围的人。 人们通常是让一个人的那面可移动,但又不能让其轻易快速移动, 于是就做成了底部像爬犁翘式的,顶上压个石磨盘或磙子,一个人再站在上面,如若不然,这边移动的太快,绳子就纺不好。刚纺出的大麻绳刚劲有力,用手举着都能立起来老高,大绳用多长就纺多长, 很少割断了用, 纺绳时要把两个头处理好,以保证使用时不开花。绳头怕开花,绳子怕破劲,绳子

11、在使用时不能向一个方向过分扭转,以免扭劲或破劲, 绳头开了或中间局部受损的绳子要由会干活的人及时修补,以免使用时出问题, 一股断了, 一根绳子都会有危险, 无论是自家用的细麻绳还是生产队用的大绳,都要纺的均匀细致,避免毛糙不均。农家闲暇的时候, 女人就盘腿坐在炕上,拽下一根根的麻匹儿,用拨浪槌来纺麻绳了, 这简单小巧的拨浪槌在心灵手巧的女人手里“滴溜溜”地转,纺出细致均匀的两股麻绳。看似不起眼的麻绳是农家的必备物品,谁家都得备上几团子, 需要时就用剪子剪一股截(剪完后要将绳头系一个疙瘩),用它缠点什么、系点什么、绑点什么,因为农家用麻绳的时候,太多了。但轻易舍不得用的,要用它纳鞋底和上鞋帮,做传统的布鞋,那千层底的鞋人们穿了多少代, 也成为多少人的记忆了。如果社员家还有多余的麻匹儿,就到供销社买了,换个零花钱。麻是经济作物,可以直接卖钱,但经济收入不高,所以现在很少有种植的了。 现在用的绳子多数都被塑料绳取代。那时家乡的生产队种麻,主要是为了自给自足。巴彦县康庄中学于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