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氟病简答论述题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23653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氟病简答论述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氟病简答论述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氟病简答论述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氟病简答论述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氟病简答论述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氟病简答论述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氟病简答论述题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简述地方性氟中毒的概念?地方性氟中毒, 简称地氟病, 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现的一种地球化学性疾病,它是在自然条件下, 人们长期生活在高氟环境中,主要通过饮水、空气或事物等介质,摄入过量的致病因子 -氟,而导致的全身慢性蓄积性中毒。2.简述氟元素的主要特征?卤族,非金属元素,负电性最强,强氧化性,常温下容易与许多金属元素化合,高温下几乎能与所有元素化合。自然界中的氟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易溶于水。化学地理迁能力极强。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易被人体获得。3.简述地方性氟中毒在我国的分布?参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手册第3 页。地方性氟中毒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除上海市和海南省目前尚未见到有关地方性氟中毒的报

2、道外,其他各省份均有病区分布。饮水型是最主要的病区类型,分布范围很广,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的省份,东北三省一直是深受高氟危害严重的地区。另外,在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河北、河南、山东、天津、北京也分布有大范围的病区。除饮水型氟病区以外,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和饮茶型氟中毒病区还是我国的特有病区,前者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地,后者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和内蒙古等地,其余省份分布范围较小,病情较轻,危害不大。4.简述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状况?参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手册第4 页。截止到 2010 年底,基本完成已知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中、重病区的饮水安全工程和饮水工程建设。 在燃煤污染型

3、地方病氟中毒区全部落实改炉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居民正确使用炉灶率达到92.5%以上, 降低了室内外的空气污染。基本查清饮茶型地方病氟中毒的流行范围,有效落实低氟砖茶,各种除氟、固氟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控制了其危害,降低人群氟摄入水平。 “十二五”规划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地方病防治长效机制,全面落实防治措施,基本消除重点地方病危害。饮水型氟中毒病区预防的根本措施是降低水氟含量,使之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一)改换水源。在有条件的地区采用引水、打深井等措施,使病区群众改用低氟水源。(二)在干旱地区,找不到可利用的低氟水源或无条件引水、打深井的地区,可利用物理、化学方法除去水中过量的氟

4、,使之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常用的方法有混凝沉淀法、活性氧化铝吸附过滤法、骨炭过滤法等。饮茶型氟中毒病区要大力宣传高氟茶的危害,使病区广大群众认识到高氟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严重性,自觉改变不良的饮茶习惯,少饮或不饮含氟量高的茶,增强自我防病能力。5.我国地方性氟中毒的分类?参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手册第7-10 页。地方性氟中毒在我国分布面也是非常广泛 ,是世界流行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到目前为止,除上海市、海南省 以外,其余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均有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存在。在我国主要有3 种类型;(1)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 (2)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3)饮茶 型地方性氟中毒。(1)饮水型地方

5、性氟中毒的分布浅层潜水高氟区这种高氟地区在地球分布极为广泛,在我国分布在长白山以西,长江 以北的广大区域内,包括东北西部平原、华北平原、西北干旱盆地 以及华东、中原、新疆、青海、西藏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主要特点是形成带状形流行分布,从黑龙江省西部起, 经吉林省的白城地区,辽宁省的朝阳,内蒙赤峰,河北的怀来、阳原,山西的大同、运城,陕西的榆林、定边,宁夏的盐池、同心,甘肃的河西走廊,青海的紫达木,延伸到西藏的盐湖。构成由东北向西北、西南的广大病区带。深层高氟地下水地区这类地区特点通常是存在分散型分布,但也有连结成片的, 最典型的就是渤海湾一带。如天津的塘沽、大港,河北的沧州,南至山东的德州,北至

6、辽宁的锦县等一些流行省市。据调查发现天津市700 米深的地下水氟含量仍然很高。河南开封市、宁夏同心县等个别地区亦有深层高氟地下水存在。富氟岩石和氟矿床地区这类地区主要是与当地存在的萤石矿、磷灰石矿或冰晶石矿有直接关系,如辽宁义县、浙江义乌市、武义县,河南洛阳市、信阳市,内蒙赤峰市,山东烟台,四川的石祁、冕宁,云南的昆明市,贵州的贵阳市以及新疆的温宿、拜城等地区。地热和温泉高氟水地区主要是地壳环境中的地热和温泉水含氟量几乎也都很高。在我国从东北到南方沿海地区几乎都有散在的分布。辽宁兴城、熊岳、锦县等,河北的怀来和遵化县,山东的临沂,内蒙的宁城、敖汉旗,陕西的临潼,新疆的温泉地区,湖北的英山,广东

7、的丰顺,福建的龙溪,西藏的左贡县等。病区是散在型分布在温泉的周围一带。(2)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的分布这种类型也是我国存在的“ 独有 ” 的一种病区。是当地居民长期使用“ 无排烟道 ” 的土炉或土灶,燃烧的含氟量较高的石煤:取暖、做饭或烘烤粮食、蔬菜等,导致室内空气受到严重的氟污染,如家中的粮食、蔬菜、饮用水等主要食物,长期接触,导致使人体摄入过高的含氟量,而引起发生的确良慢性氟中毒。这类病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两岸附近及以南的边远山区。重病区集中在云南、 贵州、四川省交界的山区。目前发现的病区有: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湖南、陕西、河南、江西、山西、广西、浙江、辽宁、北京 14 个省、自治

8、区、直辖市。(3)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的分布这种类型也是近年来才被引起重视的一种病区类型。它是由于居民习惯饮用砖茶或用砖茶泡成的奶茶或酥油茶。由于砖茶中的含氟量很高,长期大量饮用,造成体内氟大量蓄积,而引起慢性氟中毒。这类病区主要分布在四川、青海、西藏、新疆、内蒙、云南等省、自治区的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民族包括: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芜族、部分汉族等。6.地方性氟中毒的人群分布特征有?参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手册第11 页。年龄由于乳牙和 恒牙 以及各个 牙齿 的造釉 细胞 的发育时期不同,所以对氟斑牙发病也存在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乳牙氟斑牙:乳牙钙化始于胚胎 期,生后 11 个月内已完全发

9、育成熟 ,所以乳牙氟斑牙发生在11 年月以前的 婴儿 。恒牙氟斑牙: 78 岁以前在高氟区出生的儿童 ,均可受到氟的影响,发生恒牙氟斑牙,一旦形成,终生不能消退。当恒牙萌出以后迁入病区的儿童不会再发生氟斑牙。氟骨症:主要发生在成年人,特别是20 岁以后 患病率 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儿童也可发病,但很少。重病区出现氟骨症的年龄可以提前。性别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氟斑牙和氟骨症发病一般无性别差异。但在氟骨症的类型中男女间有所不同,一般来说, 女性骨质疏松 ,软化型较多,男性 硬化型较多。民族饮茶型氟中毒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它主要发生在少数民族 人群中。习惯饮用砖茶、砖茶泡成的奶茶或酥油茶。人群在

10、病区居住年限氟斑牙与在病区居住年限无关。而与在高氟区出生及生活的年龄有关。恒牙萌出以后迁入病区的儿童基本不受影响。氟骨症与在高氟区居住的年龄有关,因为居住时间越长,接触高氟环境的时间就越长。发病的潜伏期一般在 10 年以上。非病区迁入病区的人群更易患氟骨症,潜伏期缩短,有的23 年内即可发病,一般5年左右发病。1、氟斑牙由于乳牙和恒牙以及牙齿造釉细胞发育时期不同,故氟斑牙发病有明显的时间(年龄 ) 特征。乳牙的钙化始于胚胎,出生后11 个月内已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出生11 个月以内在高氟环境发育、出生的婴幼儿可发生乳牙氟斑牙,但较恒牙氟斑牙轻得多,仅有白垩样改变。这与婴幼儿的氟摄入量主要来自于

11、母乳,从食物和饮水中摄取的氟量少有关。恒牙氟斑牙发生在78 周岁以前一直生活在高氟环境的儿童,因体内摄入过多的氟导致牙齿造釉细胞损伤而出现的牙齿钙化障碍、牙釉质或牙本质损伤。恒牙氟斑牙一旦形成,终生不能消退。当恒牙萌出后迁入病区或接触高氟环境的儿童不再发生氟斑牙。氟斑牙无性别差异,亦无种族差异。2、氟骨症主要发生在成年人,16 岁以后特别是30 岁以后明显增加,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因生活在高氟区的人群随年龄增加,接触高氟环境时间越长,机体内蓄积的氟量增加,故危害重。非病区迁入病区的人群,更易患氟骨症,潜伏期短,35 年即可发病,可能与机体适应能力和敏感性有关。氟骨症一般认为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12、,但不少地区有女多于男的现象,特别是重症氟骨症患者多为女性,且以骨质疏松软化型为主,这可能与妇女生育有关。在四川饮茶型氟中毒病区,有男多于女的现象,这与男性饮茶量较大有关,但从全国大规模的人群调查数据来看,男性和女性在X线氟骨症检出率方面差别并不明显。在相同暴露条件下,氟骨症也无种族差异。7.地方性氟中毒的时间分布特征?参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手册第12 页。地氟病的发生主要与氟对人体的作用机理、机体内蓄积量、 生长发育规律、 个体易感性及生活习惯等有关,而与季节、年份没有明显关系。不过该病的发生与气候关系密切,饮水型地氟病一直被描述为一种热带气候地方病, 虽不准确, 寒冷的高水氟地区亦流行该病,

13、但气候炎热高水氟地区,人们饮水量大, 摄氟量多,病情重于水氟含量相同的气温较低地区; 燃煤型地氟病恰相反,高海拔、气温低的地区,病情重,这与燃煤量多,户外活动少,从空气、食物摄氟量较多有关。8.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影响因素有哪些? 参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手册第13 页。1、营养条件除致病因子氟的摄入量外,营养因素对病情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已获得研究人员共识。最近研究表明,在全部营养物质中,钙对地氟病的拮抗作用是最重要的。2、饮水中的化学成分在实际调查中,常发现在水氟含量相同、营养条件相似地区,其患病率可以相差很大。人们对水氟以外的化学成分做过许多分析,包括总硬度、钙、碱度、氯化物、铝、碘、钠和钾

14、、硫酸盐以及硝酸盐等,仅发现水的硬度、钙、镁、碱度与地氟病的病情有关,其中水的硬度、钙和镁都有降低氟的吸收,促进氟从体内排出的作用,而碱度正相反。3、生活、饮食习惯燃煤型和饮茶型氟中毒属于典型的生活习惯病。没有使用无排烟道“土灶”的习惯,就不会发生燃煤型地氟病,即使使用“土灶”,但是如果不使用其烘烤辣椒、玉米,或烘烤的辣椒、玉米不作为自己的主要食物所食用, 那么病情也不会很重。没有大量饮用砖茶习惯,便不会发生饮茶型地氟病; 即使大量饮用砖茶,病情严重程度也受砖茶的熬煮与饮用方式的影响。4、个体差异一家人或同一病区的人群均生活在同一个高氟环境中,有的病情较重,有的轻微,这可能与个体的敏感性、生理

15、、健康条件有关。在相同病区条件下,儿童及孕妇,营养状况差、免疫力低下者易患病或病情重。9.简述氟化物的吸收途径?参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手册第15 页。消化道是氟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10.简述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的目的和意义?掌握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及变化动态、防治措施落实进度、防治措施的效果等,从而为政府部门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地氟病监测是地氟病防治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长期、连续、系统地调查收集病区与地氟病有关的资料,掌握地氟病病情及变化动态、防治措施落实进度、防治措施的效果等,从而为政府部门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11. 简述氟斑牙的主要表现?参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手册第31 页。氟斑牙

16、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1) 白垩样变:牙齿表面部分或全部釉面失去光泽,出现不透明的白垩样或粗糙似粉笔样的条纹、斑点、斑块,或整个牙面呈白色大理石样改变。(2) 着色:牙齿表面出现点、片状浅黄褐色、黄褐色、深褐色病变,重者呈黄黑色,着色不能被刮除。(3) 釉质缺损: 牙釉质破坏、 脱落,牙面呈点状甚至地图样凹坑,缺损呈浅蜂窝状, 深度仅限于釉质层,严重者釉质大片缺失。12. 氟斑牙要和那些常见的牙齿疾病进行鉴别?参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手册第40 页。注意与釉质发育不全症、四环素牙、遗传性乳光牙本质、色素沉着、龋齿等疾病的鉴别诊断。13. 氟骨症的概念?参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手册第32 页。地方性氟骨症 (endemic skeletal fluorosis)是指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居民,因摄入过量氟化物而引起以颈、腰和四肢大关节疼痛,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以及骨和关节X 线征象异常为主要表现的慢性代谢性骨病。14. 地方性氟骨症要和那些常见的骨关节病进行鉴别?参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手册第34 页。地方性氟骨症更多地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