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伦理导论内部复习资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17397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伦理导论内部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商业伦理导论内部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商业伦理导论内部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商业伦理导论内部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商业伦理导论内部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伦理导论内部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伦理导论内部复习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年商业伦理导论复习资料注明代表历年考过1 第一章绪论 名词解释: 1、伦理:是人与人, 人与世界关系的事实和关系规律的事实,又是从这关系规律中中引申出的法则、法理、道理,以及应当如何的行为规范。2、道德:既指规律、法则、关系之理给人提出的心性、 品行的规范要求;又指将这种规范要求内化于心、得到于己而形成的个人品性、品德。 P1大题:1、伦理与道德的关系我们可以把伦理和道德的关系理解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伦理是整体 ,道德是部分 , 道德是伦理发展的一个环节.(1) 道德的根源深植于客观的伦理关系之中。道德讲的善恶、应当,是根据人与 世界、人与人得关系中所蕴含的内在规律给人提出得客观要

2、求得出的。伦理既是关系事实和关系规律的实施,又是应当如何的行为规范道德也是“应当“如何的行为规范,可是道德的“应当如何”是人得主观能 动性对伦理关系中所蕴含得内在规律提出的客观要求得反映。道德是将客观得伦理得他律转化为个人或 行为主体意志得自律。个人或行为主体自觉将伦理得客观要求转化为内心得道德要求和个人行为应当如何得规范,并作为自己得责任和义务规定下来,就形成了社会得道德原则和规范体系。道德是调解伦理关 系得方式和手段。道德通过一系列得手段、方式、途径,对人们现实得利益关系等进行调节,使其符合客 观得伦理要求。2、道德与法制的关系 P7 二者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相互强化着对方的作用,又相互

3、区别。法律依赖伦理, 法律的制定和变革完全是根据社会的伦理理念。法律本身并没有自己的理念和原则, 它完全是以政治国家所要达到的伦理目标或社会正义的道德标准为根据来建构或变革自己的体系。反之, 法律又是维系伦理的有力工具。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则有相当大的重合,往往是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是 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达到的,这就是要靠动用法律强制手段使道德制度化、法制化。因此,社会伦理关系的维护和调整一般都是由道德和法律共同实现的。总而言之,道德与法律两种手段,一个软约束,一个 硬约束,一个弹性,一个刚性,如能互相配合,相互为用,摆在并重的位置上,对社会伦理关系的调节才 是最佳的。 3、商业活动中的基本伦

4、理矛盾?自利与利他的矛盾经济发展目标与人类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的矛盾4、 解决商业伦理基本矛盾的方法?解决自利与利他这对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社会公正解决经济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的矛盾的关键在于处理好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结论:解决商业伦理矛盾 的总的方法、实现合理的商业伦理秩序和基本原则是,兼顾与结合、最优化妥协。5 商业伦理学的任务: 致力于在商业领域里确立追求经济发展与追求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伦理学,建立经济与正义相一致, 以人为本的 理想秩序 . 研究商业主体应当遵守商业道德原则和规范, 应当树立的优良商业精神等, 指导人们在21 世纪如 何经商如何做人 .第二章交换关系中的伦理名词解释: 1、什

5、么是功利功利是指物质利益,是指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实际利益。2、什么是公正(04 年 7 月多选, 05 年 7 月名词解释) 所谓公正,就是指给予每个人应得的利益,对可以等同的人或事物平等对待,对不可等同的人或事物区别对待。3商品经济:p43 指生产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从宏观上看, 商品经济主要包括两个主要方面;1)是商品关系普 遍化,及经济领域的各种关系都是商品关系, 都是按照商品关系的原则去调节,商品关系及其表现形式 货币关系渗透道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2) 活动市场化,即一切经济活动都在市场并通过市场进行。4市场经济: p43 是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

6、分属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和引导社会经济运行的经济形式。5 商品:就是用于交换并满足某种 需要的劳动产品 .6 交换 :就是人们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相互提供劳动产品以满足各自所需的经济行为.7 商品交换 :就是商品所有者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相互间让渡产品使用价值所有权的经济行为.8 自由 :是没有外在 强制从而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活动.9 所有权 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所有物享有的占有,使用 ,收益 ,处 分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它是一种财产权,所以又称为财产所有权.大题:1、英国的商品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形成,有三大事件起了重要作用新大陆的发现圈地运动殖民贸易

7、、商业战争和产业革命2、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与要求P47 生产要素商品化、产权关系独立化、经济关系市场化、生产经营自由化、追求利益最大化、商品服务价格市场化、企业行为契约化、保障事业社会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济活动法治化 3、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关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客观经济基础,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属经济基础;所有权是所有制经过法律确认和调整后的法律形式,属上层建筑。所 有制存在于一切社会,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所有权只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一种历史现象。 4、怎样理解交换伦理中功利的正当性公正功利是指物质利益,是指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实际利益。所谓公正,就是指给予

8、每个人应得的利益,对可以等同的人或事物平等对待,对不可等同的人或事物区别对 待。公正也可以认为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等利”或“等害”交换。它的核心是均衡和合理,即社会中人们的一种不偏不倚的均衡关系,这种均衡关系说到底就是社会成员之间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公正的原则 有很多具体的表现形式,其中最核心的是分配性公正。商品经济的内容: 从宏观上看, 商品经济的主要内容 包括两个主要方面:商品关系的普遍化,即货币关系的普遍化;经济活动的市场化. 从微观上看,商品经济是等价交换经济、是货币经济、是自由意志的经济、是以市场为中心的经济、是相互竞争的经济。: 第三章契约关系中的伦理名词解释: 1契约的概念P61

9、契约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产物,是当代社会进行经济活动的基本法律形式。它涉及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须臾不可离开的交换工具和法律制度。2 契约自由原则契约自由、选择相对人自由、确定契约内容自由、契约方式自由。 3、公序良俗所谓公序是指公共秩序,即国家、社会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所谓良俗是指善良风俗,即指民间存在的约定俗成的一般道德规范,即我们所说的社会公德。4 法律: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 ,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的,旨在维护统治秩序的特殊的社会规范.5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2011 年商业伦理导论复习资料注明代表历年考过2 然人法人及其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

10、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大题: 1、资本主义以前的契约制度特征p621)对契约的主体由很严的限制,尤其是奴隶社会,法律只是富裕少数有特殊身份的人以订立合同的资格。2)注重形式,程序烦琐。3)国家对契约严加干涉(买卖价格,租赁的租金、借贷的利率、服务的报酬等)4)对违约者的惩罚极其严格。2、资本主义社会的契约特征:P631)立法系统完备。 2)奉行契约自由原则。 (契约自由、选择相对人自由、确定契约内容自由。契约方式自由。3、契约关系的法律属性主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契约关系的法律属性表现在法律对它内涵的界定上契约关系的法律表现在契约必须依法订立受到法律保护得到法律的救济4、契约关系的伦

11、理属性契约关系中的主体地位的平等契约关系的主体是自由的主体契约关系中的诚信契约关系中的公平契约关系中的合作契约关系中对公序良俗的维护5、在现行的合同法中主体自由的表述从交换过程看,自由主体表现在,除法律有强制性规定以外,当事人可以自主的决定是否订立合同,与谁订立合同,合同的条件和是否接受有瑕疵的合同。从交换手段和目的来看,除非涉及公共利益,否则当事人可以自主的决定追求个人利益的方法,以及自行决定价格、让利、回报等。从当事人对合同形式的选择来看,除法律有强制性规定以外,当事人可以自主的决定合同的形式。从合意与法律的关系来看,当事人的合意,具有排除某些法律规范的效力,即“约定大于法定”从合同的效力

12、来看,当事人可以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合意,并主动受其约束。从争议解决来看,当事人可以自主的决定争议解决的方法和机构。6、契约关系的法律属性主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契约关系的法律属性表现在法律对它内涵的界定上契约关系的法律表现在契约必须依法订立契约关系是法律关系,一旦形成就受到法律保护,并产生法的效力一切在契约关系中受到侵害的利益都会得到法律的救济7、合同的四个法律特征?合同的主体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合同是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合同的主体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同是一种协议8、法律的本质和特征? 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法律事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3)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4)法律具有

13、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作用9、法律对伦理关系的维护和调节?1)通过立法手段将重要的伦理关系确认为法律关系,并用法律来保护和调整这种关系2)运用法律意识强化伦理关系10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1)两者产生和存在的历史条件不同(2)二者表现形式不同(3)二者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不同(4)二者实现的手段和方式不同 . 第四章商业主体道德名词解释: 1主体道德的本质: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一个人能够约束、克制、甚至牺牲私利、私欲,以服从社会整体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他律要求。 2商业主体道德:商业活动者在处理与所有者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时候,遵循一定的市场秩序规范和道德准则,对自己的商业行为进

14、行自我约束。3.动机:个体在行为前的意愿、欲望、意图、情感信念等的综合,是推动人采取行动的内在主观的动力,是指导行为的思想动因。是行为的出发点,没有动机就不可能有结果。4. 效果:一个人主观见之与客观的活动以及该行为产生的结果。一般来讲,在伦理学上,当他与动机联系起来考察时他主要指由动机出发所达到的一种对他人对社会有益或有害的客观事实。5.人格 :是一个人的行为所表现和形成的思想自我,是一个人的长期行为所表现和形成的稳定的、恒久的、整体的心理状态。6、品德:是通过一个人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道德状态或道德心理特征。7、 主体品德的结构:知 道德认识、情 道德情感、意 道德意志 8、 品德培养:提高

15、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情操、锤炼道德意志。9、良心的含义与性质良心是指主体自身向善的欲求,是自我意志向善的内在规定。良心是知、情、意的统一(多选)10、商业良心:商人在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从善良愿意出发的诚信为心、童叟无期、满足需要、保障供给的欲求和自我评价,是集体意志向善的自我规定。大题: 1、简述如何看待商业活动的动机与效果的善恶价值?动机:意愿、意图、信念等的综合;效果是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客观效果。动机有善恶之分,动机对行为的善恶有重要的作用。在商业领域中,如果是在守法、遵守规则的范围之内经营和竞争,如果是权衡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以承认和维护他人正当利益为前提,以不损害社

16、会利益为限度地实现自利动机,一切对社会无益的经营一概不做,这就是道德上高尚的行为。2、商业活动的目的与手段的一致性、正当性是什么?在道德上,目的与手段是相互决定、 相互联系的。 目的决定手段, 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目的与手段在道德上的统一,才能最终实现善的结果。在商业领域,道德行为就是用正当的手段获取正当的利益。3、商业良心的特点?P97-P100 重点讲究信用,绝不失信精打细算公正大胆开拓天职意识实干理性 精2011 年商业伦理导论复习资料注明代表历年考过3 明、善于学习坚强厚仁爱物的胸襟和理想主义的视野善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4、良心与商业良心的内容有那些?商业良心包括:诚信、先义后利,以义制利、互利互惠、贵和,宽容、仁爱5、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关系是什么?(道德认识)是道德行为的指导,(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动力,(道德意志) 是驱动我们道德实践的内在力量。它是个人道德行为实现的整个心里过程,是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