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15782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5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第一章内容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囿是在(B )形成的。A、春秋B、商周C、战国D、秦朝2.区别园林与天然风景区的主要标志是(C ) 。A、水体的大小B、植物的分布C、建筑的有无D、土地的状况3.(D )是中国皇家园林建设的第一个高潮。A、西苑B、大明宫C、阿旁宫D、上林苑4.(C )中国风景式园林开始形成,这一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的一个转折。A、秦朝B、商周C、魏晋南北朝D、隋唐5.园冶的作者是(B ) 。A、姚承祖B、计成C、李诫D、李渔6.“ 台地园 ” 是(A )园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A、意大利B、法国C、伊斯兰D、日本7.设计法国凡尔赛宫的是(D )

2、 。A、弗雷德里克 劳 奥姆斯特德B、彼得 沃克C、雅各布 维德曼D、勒诺特8.流水别墅是(A )的设计作品。A、赖特B、柯布西耶C、密斯D、格罗皮乌斯9.纽约中央公园是(C )的设计作品。A、雅各布 维德曼B、彼得 沃克C、弗雷德里克 劳 奥姆斯特德D、佐佐木英夫10.枯山水起源于(C ) 。A、中国B、法国C、日本D、印度11.欧美园林的起源可以上溯到(A ) 。A、古埃及和古希腊B、古埃及和古罗马C、古希腊和古罗马D、古伊斯兰12.(A )是日本枯山水的代表。A、京都龙安寺石庭B、桂离宫C、茶庭D、修学院离宫13.下列选项中(A )是颐和园的构图主体和重心。A佛香阁B画中游C昆明湖D万寿

3、山14.清代北方园林建设的主流是(B ) 。A江南园林B皇家园林C寺观园林D官府园林15.颐和园曾名(B ) 。A畅春园B清漪园C静宜园D静明园16.辋川别业是由(A )所设计。A王维B杜甫C白居易D孟浩然17.造园的主要内容有(A ) 。A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B筑山,理水,植物配置C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D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园路铺设18.古今中外的园林,如果按照山、水、植物、建筑四者本身的经营和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来加以考查,则不外乎以下几种(B ) 。A规整式园林、自由式园林、风景式园林、混合式园林B规整式园林、风景式园林、混合式园林、庭院C规整式园林、自由式园林、混合式园林

4、、庭院D规整式园林、风景式园林、混合式园林19.园林建筑大致可以分为(A )几类。A园林建筑装饰小品、游憩性建筑、文体娱乐建筑、服务性建筑、园林管理建筑B园林建筑装饰小品、庭园建筑、建筑小品、服务性建筑、文体娱乐建筑C庭园建筑、园林建筑装饰小品、交通建筑、园林管理建筑、文体娱乐建筑D园林建筑装饰小品、庭园建筑、游憩性建筑、交通建筑、文体娱乐建筑二、多项选择题1、园林的构成要素有(ABCE ) 。A、水体B、植物C、土地D、道路E、园林建筑2、软质环境设计包括(AE ) 。A、水体设计B、汀步设计C、土地设计D、园林建筑设计E、植物种植设计3、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包括(BCE ) 。A、东亚园林体系

5、B、欧洲园林体系C、西亚园林体系D、美洲园林体系E、中国园林体系4、唐代著名的皇家园林有(CDE ) 。A、西苑B、上林苑C、大明宫D、华清宫E、兴庆宫5、明清比较有代表性的造园著作有(ACE ) 。A、园冶B、考工记C、一家言D、营造法式E、长物志三、判断正误1.布局是园林建筑设计方法和技巧的中心问题。( )2.园林建筑中的虚实分别指的是窗和墙。( )3.故宫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4.峨眉山牛心亭属于山顶建亭。( )5.拙政园的香洲和怡园的画舫斋堪称舫之佳作。( )6.山、水、植物和建筑是构成古典园林的四大物质要素。( )7.园林的四种基本要素是土地、

6、水体、植物、建筑。( )8.西湖属于风景式园林。 ( )9.建筑空间的明暗关系,有时候又同时表现为虚与实的关系。( )10.中国古典式园林的形式以规整式为主。( )11.我国古典庭园,在布局上惯用“ 抑” 、“ 扬” 、“ 藏” 、“ 露” 的对比手法来塑造庭园空。( )四、名词解释1、园林: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登途径创作而成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2、园林建筑:是指在园林中具有造景功能,同时又能供人游览、观赏、休息的各类建筑物。五、简答题1、简述园林的类型。答:以历史来区分有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以

7、地域来区分有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以规模来区分有森林公园、城市公园和庭院;以功能来区分有综合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儿童公园和城市绿地等;以地理位置来区分有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2、园林建筑在园林景观创造中起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哪几方面?答: (1)点景,即点缀风景。建筑与山水、花木种植相结合而构成园林内的许多风景图画,有宜于就近观赏的、有适合于远眺的。(2)观景,即观赏风景。以一幢建筑物或一组建筑群作为观赏园内景物的场所,它的位置、朝向、封闭或开敞的处理往往取决于得景之佳否,即是否能够使得观赏者在视野范围内摄取到最佳的风景画面。(3)划分园林空间,即利用建筑物围合成一系列的庭院;或者以建筑为

8、主、辅以山石花木将园林划分为若干空间层次。(4)组织游览路线,以道路结合建筑物的穿插、“ 对景 ” 和障隔,创造一种步移景异、具有导向性的游动观赏的效果。3、简述园林建筑的分类。答:按照使用功能分:园林建筑小品服务性建筑游憩性建筑文化娱乐性建筑园林管理用房。按照传统形式分,有亭、台、楼、阁、廊、榭、舫、厅、堂、宫、殿、轩、室、馆、塔等。4、中国园林与园林建筑的关系。答:中国园林与园林建筑的关系可以说是水乳交融的。园林中因为有了精巧、典雅的园林建筑的点染才更加优美,更适合人们游玩、观赏的需要。建筑的多少、大小、式样、色彩等处理,对园林风格的影响是很大的。园林建筑是由于园林的存在而存在的,没有园林

9、与风景,就根本谈不上园林建筑这种建筑类型。5、园林建筑的特点。答: (1)园林建筑特别重视总体布局,既主次分明,轴线明确,又高低错落,自由穿插;既要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又要满足景观构图的要求,遵循章法,各得其所。(2)在基址选择上,因地制宜,巧于利用自然又融于自然。(3)强调造型美观是园林建筑的重要特色,在建筑的双重性中,有时园林建筑美观和艺术性,甚至要重于其使用功能。(4)小型园林建筑因小巧灵活,富于变化,常不受模数的制约,就给设计者有更多的艺术发挥的余地,正所谓构园无格。(5)园林建筑色彩明朗,装饰精巧。北方古典园林建筑色彩鲜艳,南方宅第园林色彩淡雅。六、论述题1、中西方古典园林的对比。答

10、:古典园林有西方古典园林和中国古典园林两大系统,规整园林和风景园林两种基本形式。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方园林在各自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独有的形态。中国古典园林按照使用者的不同划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及其他园林(包括寺庙园林、衙署园林、书院园林、祠堂园林等)这三大类。而西方古典园林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从整体上看,中西方园林由于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式、风格差别十分明显。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文化历史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园林艺术风格。最根本的源头是来自中西方人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西方规则式园林追求的是秩序与控制,是一种人工化的

11、自然;中国自然是园林追寻的是天人合一,是自然的拟人化,不同的追求和理想,使得中西方园林在艺术形式上有着很大的差别。(1)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人重视整体的和谐,西方人重视分析的差异。而西方哲学主张客观世界的独立性,主客观分离。(2)艺术形态的差异由于中西园林艺术具有不同的精髓,追求各自的理想,因此,在艺术形态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中国园林的象征手法,无论是用山石,或用水池,或通过花木的选择培植,总是存在,且总是有意识的,而这一方式,在西方并不普遍。相反,中国园林也缺少西方人希冀找到的成分,特别是缺少规则、对称的规划布置人工操纵水源组成喷泉,以及对草坪的大量使用。(3)发展路线的差异西方造园艺术的发展轨

12、迹,虽然其风格是多变的,但总体风格一直是规则几何型,崇尚理性主义, 以形式的先验的和谐为美的本质;这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主流,表现了以人为中心、以人力胜自然的思想理念。与西方不同,中国古典园林生成以来,一直沿着“ 崇尚自然 ” 的道路一直走到封建社会结束。中国园林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发展、完善,终于形成了形成自然写意山水园的独特风格,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4)中西方园林形成过程的差异中国以汉字为主体的文化在几千年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孕育出中国园林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园林体系。从可考的历史看,西方园林始于古埃及与古希腊。2、陈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过程。答: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

13、汉起称苑。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汉高祖的“ 未央宫 ” ,汉文帝的 “ 思贤园 ” ,汉武帝的 “ 上林苑 ” ,梁孝王的 “ 东苑 ” (又称梁园、菟园、睢园),宣帝的 “ 乐游园 ” 等,都是这一时期的著名苑囿。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后期的战乱状态,社会经济一度繁荣, 加上当朝皇帝的荒淫奢靡,造园之风大兴。在城市与乡村日益隔离的情况下,那些身居繁华都市的封建帝王和朝野达官贵人, 为了逍遥玩赏大自然山水景色,便就近仿效自然山水建造园苑,不出家门, 却能享 “ 主入山门绿,水隐湖中花” 的乐趣。进入了盛唐时

14、代,宫廷御苑设计业愈发精致,特别是由于石雕工艺已经娴熟。宫殿建筑雕栏玉砌,格外显得华丽。禁殿苑、东都苑、神都苑、翠微宫等等,都旖旎空前。宋朝元朝造园也都有一个兴盛时期,特别是在用石方面有较大发展。宋徽宗在“ 丰亨豫大 ” 的口号下大兴土木。这期间,大批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进一步加强了写意山水园的创作意境。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为最活跃当时社会的稳定、经济的芳容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私家园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代表,如沧浪亭、拙政园、寄畅园等等。同时在明末还产生了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他们在创作

15、思想上,仍然沿袭唐宋时期的创作源泉,从审美观到园林意境的创造都是以“ 小中见大、须弥芥子、壶中天地” 等为指导思想。大型园林不但模仿自然山水,而且还模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自然风景以山、水地貌为基础,植被做装点。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的摹仿这些构景的要素,而是表现精炼概括的自然。它既有“ 静观 ” 又有 “ 动观 ” 从总体到局部包含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这种空间组合形式多使用某些建筑如亭、榭等来配景,使风景与建筑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优秀的园林作品虽然处处有建筑,却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盎然生机。到了清末,造园理论探索停滞不前,加之社会饱受外来紧缺,西方文化的冲击,国民经济的崩

16、溃等等原因,使园林创作由全盛到衰落。但中国园林的成就却达到了它历史的巅峰期,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模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 中国园林热 ” 。中国园林艺术发扬到西方,成了被全世界所公认的园林之母,世界园林艺术奇观。中国造园艺术,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的境界。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早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和发展的瑰丽事业。3、中国古典园林按照地域风格划分主要有哪些形式及其各自的特征。答:我国古典园林因其建筑风格和特点,一般分为三大类型:北方型、江南型、岭南型。北方型,以北京为主,多为皇家园林。其规模宏大,建筑体态端庄,色彩华丽,风格上趋于雍容华贵,着重体现帝王威风与富贵的特色,如:颐和园 ;北海公园;承德避暑山庄;等,其中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江南型,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多为私人园林,一般面积较小,以精取胜。其风格潇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