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诗词三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13968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87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诗词三首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诗词三首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诗词三首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诗词三首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诗词三首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诗词三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诗词三首(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望洞庭求助编辑百科名片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所著的一首山水小诗,该诗通过对 洞庭湖 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彩。目录作品原文注释译文作品鉴赏作者简介作品原文注释译文作品鉴赏作者简介展开望洞庭插图编辑本段 作品原文本文插图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编辑本段 注释译文注释:(1)洞庭:湖名,今湖南省北部。(2)湖光:湖面的波光(3) 相:相互。(4)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5)潭面:指水面。(6)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 ;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

2、糊。(7)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8)青螺:青色田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青山像青螺。(10)遥望洞庭山水色:此句也有“遥望洞庭山水翠”一说。译文:洞庭湖的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 潭面上没有一点风,就像一面未经磨拭的铜镜。远望,洞庭湖的景色十分秀丽。湖中那座君山就宛如白银盘上的一个小青螺。编辑本段 作品鉴赏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ju n)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

3、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细致的描写,又有生动的比喻,读来饶有趣味。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

4、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诗人的视线又从广阔的平湖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

5、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贵的是它所表现的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是难以措笔的。一首山水小诗,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这是很难得的。只有真心观察,才能读出这首诗的情意。1编辑本段 作者简介刘禹锡画像2刘禹锡 (77

6、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朝 文学家,哲学家,著有陋室铭。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 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 ”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 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其间写了著名的“ 汉寿城春望 ”。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与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

7、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词、浪淘沙诸词,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1独坐敬亭山求助编辑百科名片独坐敬亭山诗配画独坐敬亭山 是唐代伟大诗人 李白创作的一首 五言绝句 。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 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 写的是自己的怀才不

8、遇, 但更是自己的坚定, 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此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作品名称:独坐敬亭山 创作年代:盛唐 作品出处:全唐诗文学体裁:五言绝句 作者:李白 类型:山水诗目录作品原文注释译文创作背景作品鉴赏作者简介作品原文注释译文创作背景作品鉴赏作者简介展开编辑本段 作品原文作品原文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1编辑本段 注释译文词语注释独坐敬亭山诗意画2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 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9、尽:没有了。孤云: 陶渊明 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厌:满足。3作品译文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2编辑本段 创作背景詹锳 李白诗文系年系此诗于公元753 年(天宝十二载),并认为与 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为前后之作。3公元 753 年 (天宝十二载)

10、,李白南下宣城。行前,有诗寄从弟宣州长史昭,其中说道:“尔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闲。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 自十年前放还出翰林,李白长期漂泊。长期的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因怀才不遇一直抑郁不平。身心的疲惫,需要得到慰藉。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篇,独坐敬亭山即是其一。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独坐敬亭山的写作年代值得商榷。这首诗写于何年,在李白留存的诗稿中并没有注明,而认为这首诗写于753年只是后人推测所得出的结论。这首诗或许不是作于

11、753 年,而是作于761年的可能性更大。因为:首先,从这首诗的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作者情绪来看,既然是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情写照,那么,李白当时的处境应该是非常艰难的,其情绪也应该是非常低落的。如果这首诗写于753 年,这正是李白初次来宣城的时间,那时的李白正值中年,且诗名如日中天,他来宣城并不是漂泊流离而至,而是应其从弟、在宣城为官的长史李昭多次殷勤相邀的结果。这有李白在寄从弟李昭一诗为证:“尔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闲,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李白到宣城后,受到时任宣城太守宇文先生的热情款待,受到当地文人墨客的追崇和欢迎。他经常与崔侍御、宇文太守、从弟李昭等人对酒酣高楼,散发弄扁舟,“屈盘戏白

12、马,大笑上青山”。经常与诗朋文友“时游敬亭山,闲听松风眠。 ”“送客谢亭北, 逢君纵酒还。 ”他用如花妙笔将宣城描绘为:“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他豪情勃发,心中激荡着“但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冲动,他沉醉在“歌舞共讴吟,欢笑相拜贺”的兴奋之中。不仅如此,李白还在敬亭山下盖起了住房,接来了子女共住以享天伦之乐。有诗为证:“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初到宣城的李白,生活的如此悠闲自在, 称心如意, 怎么可能会有“独坐敬亭山”的孤寂和“众鸟高飞尽”的伤感呢?此外,从这首诗的字面上分析,既然李白对敬亭山达到了相看不厌的程度,应是看了多次,而不会是初次相看,所谓“不

13、厌其烦”、“好书不厌百回看”便是这个道理。由此推测,李白这首诗不太可能是753 年初次来宣城时所作,而应是在多次登临敬亭山后所发出的感慨。公元 761 年,李白已岁逾花甲,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漂泊流离,经历了蒙冤被囚禁的牢狱之灾,经历了带罪流放的屈辱之后,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宣城时,再也没有昔日友朋如云、迎来送往的场面了,再也没有北楼纵酒、敬亭论诗的潇洒了。他兀自一人步履蹒跚地爬上敬亭山,独坐许久,触景生情,十分伤感,孤独凄凉袭上心头,情不自禁的吟下了独坐敬亭山这首千古绝唱。这比较符合李白创作此诗的时空背景。4编辑本段 作品鉴赏文学赏析此诗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

14、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 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

15、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这两句的意象以“众星拱月”式并置,前句中心词“鸟”是中心意象,加上“飞”字形成一个复合意象,强化动态表现意义。“众鸟”原可以让读者联想到山中闲静宁谧的场景,群鸟儿在空山中婉转鸣啼,有一种格外的逸趣,而眼前,众鸟高飞,离人越来越远,“高”字起到一个拓展空间的作用,抬头仰望,空阔的蓝天上,鸟儿在远走高飞,直至看不见。一个“尽”字,增强了此句的表现力度,表现出李白此时的万般惆怅。后句“云”为中心词,与“去”复合,默默的云也在渐渐飘走。而云并非满天白云, 原本就只是“孤云”无伴,偏偏还悠闲地慢

16、慢地飘离。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薄云离散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它们都似乎有灵性,不愿与诗人为伴,远离诗人而去,只留下一个阔大茫茫的空间,诗人坐在这样的空间之中,更显孤独和渺小。其实,山林的鸟是飞不尽的,云也不会飘游到天外。在诗中,众鸟孤云都离诗人而去,这是诗人情感外射的结果,是诗人有意创造为表现自己的孤独情感的茫茫空间。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李白坐在那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眼看着众鸟、孤云渐渐飞去,众鸟和孤云都离开了敬亭山,只有他自己依旧坐在那里欣赏着它,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