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热点:让责任重回正义身边

上传人:di****ng 文档编号:39512687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热点:让责任重回正义身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热点:让责任重回正义身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热点:让责任重回正义身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热点:让责任重回正义身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申论答题技巧热点:“抢孩子”网络谣言警示净化网络环境导语:2016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话题:治理网络谣言,稳定社会秩序。随着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台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快,参与人群多,给 网络谣言滋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网络谣言造成公众人心恐慌,污染网络环境, 扰乱社会秩序,危害甚大,应予以重视并及时整治。“抢孩子”、“拐孩子”谣言甚嚣尘上,“朋友圈”是重灾区最近,网络上“抢孩子”、“拐孩子”的谣言甚嚣尘上,尤其是在北京,孩子 被抢的消息在微博、微信屡屡刷屏。这些谣言往往对事件的时间、地点等要素 言之凿凿,并且声明是警方证实的消息,从信息形式上看十分逼真。这些

2、涉及儿童人身安全的造谣者往往是利用家长爱子心切的心理状态,故意营 造紧张氛围,发布不实信息。有些谣言是以“善意提醒”的外衣来包装散布出 去的,迷惑性极强。微信朋友圈的快速发展,使网络谣言多散布在朋友圈,朋友圈熟人社会的属性 使人们失去戒备心,转发散布速度较快,在社会上造成一定的恐慌,影响社会 秩序稳定。网络造谣的危害:引发社会恐慌,扰乱社会秩序第一,网络谣言造成人心恐慌,使公众尤其是家长精神紧张。“抢孩子”事件 的造谣者正是利用家长爱子心切的心理,肆意造谣传谣,吸引人们注意力,造 成公众“精神污染”。第二,网络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网络造谣造成人心惶惶, 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

3、严重时可引发公众辨不清真伪,由恐慌演变成仇视 社会,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威胁。第三,网络谣言损害政府和国家形象。网络谣言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即使公安 机关及时辟谣,但公众的注意力依旧在谣言上面,而不相信政府和国家的真实 信息,长期下去不利于政府和国家形象的维护。对策:群众擦亮眼睛,政府及时辟谣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第一,网民树立网络信息辨别意识,理智客观对待网络信息,主动求证、自觉 抵制网络谣言,对真相不明的言论客观评论,不跟贴、不转发。对于漏洞百出的谣言更要及时向警方举报。第二,公安机关、信息网络部门时刻关注网络舆情,维持好网络秩序,对于不 实信息及时辟谣,第一时间调查和澄清,控制事态的发展,安抚公众的情绪。第三,创新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加强网络平台屏蔽机制的技术研发。对于谣言 及时跟踪并快速屏蔽、删帖。用技术手段追踪谣言信息首发者,将其绳之以法。第四,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对于造谣传谣扰乱社会公共秩序者,及时给予治 安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公安部门侦办追究其刑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