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知识点识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12523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8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周知识点识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商周知识点识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商周知识点识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商周知识点识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商周知识点识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周知识点识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周知识点识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代主要知识典记备注:三代社会尚处于氏族社会,个人与氏族不可分离。故所追述之三代, 从氏族发源开始。(1)简易时间夏商周夏族发源于农业时代(新石器)黄帝部族颛顼一系商族出于帝喾一系 (假说 1)商祖契协助禹治水有功,封商地(假说2)夏商之际始祖不窋,生当夏夏朝前 2070- 前 1600 商朝前 1600-1046 西周朝前 1046-771 (2)三代世系表附:据夏商周断代工程1966-2000阶段成果报告470 年夏554 年商275 周禹汤武王启代益位、伐有扈氏 启太丁成康之治成王太康失国 太康外丙康王仲康中壬昭王少康中兴 少康阶段 1太甲王室衰微穆王杼沃丁共王槐太庚懿王芒小甲孝王泄雍己

2、夷王不降太戊国人暴动厉王扃中丁共和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前 841厪阶3段 2 外壬宣王孔甲河亶甲幽王“三川皆震”皋祖乙发祖辛夏桀亡国癸阶段 3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中兴武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3)商周更替状况备注:商周国家形态、商周家族形态、土地制度问题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中华古文明的交流融合、中华民族的形成、 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的发端、中国学术文化的起源;对比项目商周王权发展与政治制度王 权 发展分封制度政权机构和官制政权组织 / 社会结构官制军制和刑罚军制 / 军队、兵源、作战、训练、刑罚 / 外部形式内部结构松散的方国联盟宗族政治体制内外服制度宗族政权 (宗族是社会组织,政治

3、与经济实体)内服有官官吏名称职事事务官尹督率农田耕垦、 监管土建工程、出征讨伐、参与祭祀及礼仪活动臣与经济活动能够有关,有具体官职分工,牛臣掌管畜牧小臣领受王命出征、管理马车、参与王室占卜活动武官马亚射箙卫犬与军事活动有关,马亚为较高的武官,掌管军旅、零售王命征伐射猎;射和箙掌管弓箭组成的军队;卫负责王宫都城和边境的守卫;犬掌管田猎和军事训练史官卜、作册、史占卜事宜,参谋决策。掌管典册文书,主持册命典礼总结:西周的官制是在商代内外加完备,这种演变趋势,反应了化。1.商王常备军,军队以“师” “旅”为单位,均分为左中右三部分。各方国和诸侯国拥有武装。2.兵农合一; 国人当兵, 野人不当兵。3.徒

4、兵步战;车兵车战。诸侯国林立宗族社会结构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宗族政权(主要通过分封制度建立起来,结构多层次;宗族具有政权性质;宗族有宗庙, 经济,城邑, 军队,官职 ) 官制完备,机构庞杂,官职繁多官吏名称职事卿事寮“三事“四方”太师,太保(三有司【司徒,司马,司空】;司寇; )掌管军政大权太史寮下设属官册命,制禄,占卜,祭祀,礼制,时令,天文,;历法等注:王室还设有掌管周王衣食住行的宫廷内官。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且更西周国家机器的完备和王权的强1, 周王室有两支常备军:“西六师”“成周八师”。各诸侯拥有自己的军队。2, 族军成为军队的核心力量。3, 甲士即车兵为主,徒兵为辅。4, 田猎。4.

5、田猎即军事演习为主;演练阵法;提高士兵作战能力严刑峻贯穿有商一代。名目繁多; 极其残酷; 设有监狱;枷锁等刑具。刑罚制度完备,制定了系统的法律条文,设有专门的司法机构和专职的司法官吏。五刑;刑罚残酷;法网严密,法律体现贵族的利益。社会经济农业和井田制度手工业和工商食官商业部门生产技术商王室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视。生产工具石器最多,骨器和蚌器比较常见。 石器有石刀石斧石镰。骨器多为骨铲。蚌器多为蚌铲蚌镰蚌刀。耒耜。生产技术规划和整治土地。引水灌溉等田间管理,收获储存。耕作方式集体耕作作物种类黍稷麦稻;桑麻生产部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井田制度1.井田制度是从氏族社会土地公有制转变而来的。 氏族社会末期

6、, 家族从氏族中分解出来, 原有土地的一部分被个家族分别占有,当家族中分解出个体家庭,各个家庭占有一块份地。由于计算土地面积和排灌沟洫的需要,各土地被划分为面积相等的而数目不等的方块。 古代居民聚井而居,井在生活中很重要,凡是重要的事务均有井先关。 将方块田和井联系起来,就称为井田。铸铜业、陶瓷业、制骨业、玉石业、漆木业。纺织业等。青铜铸造业代表了手工业的最高生产技术。人们已经掌握了青铜合金的特点和性能, 不同用途的器物的不同合金比例。 一系列工序, 采矿,冶炼,制模,制范,浇筑,修整等。农业在西周经济社会占据主导地位。除木石骨蚌外, 青铜农具已经普遍。常用农具有耒耜、钱、鎛、铚等。疆理农田;

7、 选择良种; 农田灌溉; 施肥。除草和中耕,治虫。耦耘稻粟黍稷麦种植业,畜牧业,渔业2.井田制度下,分为公田和私田。公田是由氏族社会土地公有制演变而来的。公田由社员共同耕种, 收获全部交给国家。私田是社员的份地,并随着份地的变动迁居。“三年一换土易居” 。3. 孟子滕文公上 记载 : “方里而井,井就白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私田私田私田私田公田私田私田私田私田青铜业仍占重要地位。 陶器仍未人们生活中普遍使用的生活必需品。纺织业在西周时一项重要的手工业。产品种类商业活动商业政策社会阶级构成青铜:生产工具,兵器,车马器和乐器,礼器。陶器:各种纹路,刻纹白陶,骨器:束发装饰品,工

8、具和武器。手工业内部的分工,作坊的出现, 商业活动兴盛。 贝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出现。工商食官1,构成贵族又称为“百姓”,商代的统治阶级,包括商王,王室宗族,官僚和诸侯邦伯等。平民“众“众人”,与贵族有不同程度的血缘关系, 有些是贵族的旁枝远系,有些为个宗族的族人。奴隶战俘。亡宗灭族者奴隶被役使。杀戮奴隶的现象很常见。西周的商业活动十分繁荣。商业活动不仅在民间和贵族, 周王室同诸侯和边远地区的族邦也有广泛的贸易关系。货币使用较商普遍。货币仍然为贝。工商食官。官府设有专门的机构和官吏管理商业。构成更加复杂,有较细的等级划分。贵族 周王,诸侯,卿大夫等平民又称为国人, 他们是自由民, 享有一定的政

9、治权利, 承担一定的义务。 他们是甲士的主要来源,是军队的主力,还被教授六艺。庶民,介于国人和奴隶之间的阶层,是西周社会中人数最多的阶层。奴隶 奴隶有等级之分。战俘,被征服的异族,亡宗灭族者。奴隶被役使,随意杀戮奴隶的现象减少。5 社会生活城市城市的出现,标志着国家的形成 。城市的格局还是功能,都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1.城市分类尚王国的都城,方国的城邑2.城市称呼“大邑” “天邑”“王邑” “商邑”等3.城市遗址偃师商城, 郑州商城, 安阳殷墟西周的国家形态, 表现为周王国的诸侯的不平等联盟。1, 溯源营建都邑古公亶父时期,建筑物包括宗庙,社坛,公室,城门等。2. 著名城邑周原 洛邑(称为成周

10、,亦称东都)诸侯国的都城。注: 1,关于城邑大小。西周的城邑以都城为核心, 遵循一定的制度。 就规模而言天子的都城大于诸侯的,诸侯额都城大 ,小不一,有等级之别。按照周礼记载,天子的都城方十二里,“公之盖城方九里, 宫方九百步; 侯伯之盖城方七里,宫方七百步; 子男之盖城方五里,宫方五百步”。2.城邑结构均为内城外郭的回字形结构3,城功能政治和经济功能明显。因为工商食官制度,城邑内均设有手工作婚姻形态衣食住行一夫一妻制为主,表现出多变的形态。王室婚姻多为一夫多妻,贵族的婚姻政治联姻表现明显。婚姻形式复杂多样。衣服质地麻丝棉皮革等服饰形态交领右衽短衣,交领右衽素长衣,交领右衽素小袍, 交领长袖,

11、直领对襟, 高后领敞襟长袖, 圆领长袖,圆领窄长袖花大衣,圆领细长袖等 10 多种。发饰和冠式发型 20 多种,多以簪插笄,饰发方法两种:依发型为饰,或戴冠增饰。等级分化明显不同等级服饰不同,发饰不同, 与周边部族开衽不同:中原华夏族为右衽,周边部族多为左衽。饮食用器分炊饮食三类。进食方式抓食为主,餐具辅助进食食物种类谷物:粟黍麦稻肉类家畜和野生动物烹饪方法盐和梅两种调味品饮食活动崇尚饮酒居住形式: 居民聚居点称为邑,分为王邑,方国邑,诸侯臣属邑,群体小族邑居住特点聚族而居房屋建筑平地起建半地穴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道路两旁有表道的树木, 交通干道设有馆舍,主要的交通方式为徒步, 拥有相当数量的

12、舟船和车。坊,生产规模大, 门类齐全, 产品精良。一夫一妻制与贵族的多妻制并行,西周的婚姻在礼制的规范下,形成了一系列法定或者约定俗成的礼仪。周人已经认识到近亲结婚的不良后果,实行“同姓不婚”的禁忌。贵族婚姻具有政治性质。服饰发展制度化时期:依礼着服, 等级有序,贵贱有别。服饰从属于礼仪,适应礼仪的需要, 参加祭祀, 朝会,兵戎,丧葬,婚嫁等活动。通过服饰的质地、形状、尺寸、颜色和花纹等体现出来。冕服,弁服,元端,深衣,袍,裘等多种配饰。设有官制,设有礼仪。天子饮食最为丰盛:饭饮膳羞珍酱六类。烹调方法调味品除盐和梅外,还有新味型和严格的伍配方法。饮食礼仪客食之礼,待客之礼,侍食之礼,丧食之礼,宴饮之礼,进食之礼等。饮食活动节制饮酒居住形式与商同居住特点聚族而居和等级化房屋建筑技术提高:瓦的使用还有半地穴,多为平地起建周同。宗教思想天命神学得到充分发展,鬼神观念控制着思想意识的一切领域,迷信气氛极盛。天命思想中的现实因素发展起来,更加重视人的作用。“明德”“慎罚” “保民”的治国思想发展。自然知识和文化艺术天文、立法、数学、医学文字散文和诗歌音乐和舞蹈雕塑艺术注:太过琐碎故不与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