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至里木店火车票张庆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12300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PDF 页数:39 大小:5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至里木店火车票张庆洲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哈尔滨至里木店火车票张庆洲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哈尔滨至里木店火车票张庆洲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哈尔滨至里木店火车票张庆洲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哈尔滨至里木店火车票张庆洲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尔滨至里木店火车票张庆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至里木店火车票张庆洲(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尔滨至里木店火车票张庆洲:唐山警世录七二八大地震漏报始原载: 序(一) 序(二) 大毁灭前的最后一个黄昏唐山地震监测网发现了什么有光就有阴影1967年,地震地质科学家聚焦唐山旱地的龙不再年轻, 依然做着年轻的梦国家地震局隐私一瞥主管华北震情的官员如是说省地震局在一九七六两道深深的辙当官不为民原载:序(一)序(二)大毁灭前的最后一个黄昏唐山地震监测网发现了什么有光就有阴影1967年,地震地质科学家聚焦唐山旱地的龙不再年轻,依然做着年轻的梦国家地震局隐私一瞥主管华北震情的官员如是说省地震局在一九七六两道深深的辙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唐山地震宏观前兆现象扫描唐山悲剧能否不再重演后记附录唐山

2、大地震预测时间表序(一)我与作者从未谋面, 2004年 7 月 25 日收到他的长篇纪实文学唐山警世录,我于8 月 9 日回复,建议他修改一下。 11月,他将修改稿寄来并要我作序,实属盛情难却。本书以唐山地震为例, 提出了在有中长期及临震背景条件下,如何尽最大可能的防震减灾, 以及社会公众如何逃生等重大问题。本书提出的命题开放型防灾备灾ABC ,生命的尊严高于一切,等等,我以为对社会公众是有益的。强烈的地震, 生命线工程毁坏, 房倒屋塌不可避免, 但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是可能的。我相信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不愿意看到地震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死亡和创伤。在上世纪最惨烈的唐山地震中, 重灾区的青龙县人民创造

3、了世界防震减灾的奇迹。但青龙仅仅是个奇迹,他们毕竟得到了临震信息。 更鲜为人知的奇迹是, 大震前被认为最危险的开滦井下矿工震亡率仅为万分之七! 开滦矿务局只知道中长期大震背景,在临震信息不明的情况下创造的奇迹,也许为人类防震减灾指明了一条可行之路。世界各国和地区都承认, 地震预报,尤其是短临预报是人类尚未攻克的难题。所以关于地震预报,我以为在现阶段, 成功也是探索中的成功, 失败也是探索中的教训。 无论海城与唐山, 土耳其与台湾,都是如此。世界各国和地区对空难和海难几乎都进行周密的调查,不断地吸取经验和教训, 尽最大可能地提高安全系数。面对危害最惨烈的地震, 人类却在重复着一次又一次的悲剧。只

4、是把同情心献给不幸者,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的悲哀。一次又一次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地震预报是政府、 社会公众和科学家共同参与的大事情。人类居住的家园,一次又一次地被地震摧毁。 20 世纪过去了, 100 多万人在地震中遇难。 新世纪来临之初,地震活动仍然按照地球活动规律发展而发生。2001 年 11 月 14 日, 中国昆仑山口发生里氏81 级地震;2003年 12 月 26 日,伊朗具有 2500年历史的巴姆古城发生里氏70 级地震, 41000人遇难。特别是2004年 12 月 26 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发生里氏90 级强地震引起海啸, 造成印度洋周边各国空前大灾难,死亡人数已超过2

5、2 万。印度洋在哭泣,各国启动最大规模救援行动。人们在思索,自然科学家努力探索, 社会科学家也在探索。 探索的目的只有一个: 尽最大可能地减轻地震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张庆洲是河北作家,亲历了地震的惨烈。唐山警世录是本土的、浸着血泪的著作。我希望人们多路探索,落实科学发展观,尽最大可能地减少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会长宋瑞祥序(二)我出生在加利福尼亚, 那是美国西海岸一块地震多发地。对我而言,有关地震的体验应该是我青年时代生活的一部分,而我对这种自然灾害却始终怀有一种深切的敬畏。我现在的身份是美国官员。您可能会问:作为一个外国人,是什么力量驱使我花费如此之大的精力去了解和关

6、注有关1976 年唐山大地震的情况呢?从这本新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唐山市与全球各大城市一样, 在经济利益高于一切的情况下,地震的防范问题被放置在一边。 相比之下,开滦煤矿为预防不测, 根据实际情况事先制定出疏散计划和逃逸路线,结果, 1 万名矿工中的绝大多数都在这场毁灭性的灾害中得以生还。由此产生的问题便可见一斑。 那就是,是否可以找到一种办法, 让大城市的人们可以在遭遇类似唐山大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中生存下来,并能生存得很好呢?本书总结了 20 世纪最恶劣的自然灾害,并为我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专业经验书中还记述了在唐山大地震中生还的人们所提供的情况回忆,同时也教授大家在未来可能发生的毁灭性灾情中

7、如何借鉴以往经验,提前预防灾害。作为联合国的官员我们普遍认为,我们的社会能增强人们预知和防范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而此书在以众多历史实例为基础的情况下,为我们提供了人类社会更好防范灾难性自然灾害的各种答案。我相信,此书能够帮助我们增强勇气,并能使大家进一步了解和认知地球发出的各种信号和讯息。纽约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署国际地区问题高级顾问Jeanne_MarieCol 博士大毁灭前的最后一个黄昏1976年 7 月 27 日星期二丙辰年七月初一几天断断续续的连阴雨过后, 火辣辣的太阳照耀了整整一天。黄昏降临的时候, 燥热依然悄无声息地弥漫着。 人疲倦了,树木疲倦了, 整个唐山都疲倦了。 一缕一缕的炊

8、烟像柔柔的黑纱,轻轻融入夏日黄昏迷迷蒙蒙的天空。唐山人无法忘记和亲人生活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过后, 数十万亲人的生命结束了, 还有数十万幸存者由此而改变了一生! 那些与唐山大地震有关的中国地震界的官员、专家以及工作者们, 无论在这一天做了什么,他们都不应该忘记。刻骨铭心的黄昏。千古遗恨的黄昏。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个黄昏!与大地震有关的还有一座美丽的小山城- 青龙满族自治县。 在这个无法忘却的黄昏, 这里是另外一种场景。 远处的山尖缓缓地刺破了夕阳,西边的半个天就被染红了。 整个县城一片悲壮。 路边大喇叭的东方红,太阳升听不见了,滚动播放着的是临震警报,地震随时有可能发生地震县委书记兼县长冉广岐坐阵帐

9、篷,一脸的庄严,指挥青龙满族自治县47万人民创造着人类灾害史上的伟大奇迹!青龙县科委主管地震工作的王春青- 这个大山的儿子, 是他带来了大地震即将来临的信息。信息的来源地在哪里? 9 个小时后的震中区唐山! 通报信息的人是谁?地震科学家汪成民。他是哪里的地震科学家?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青龙距唐山 115 公里。冉广岐指挥青龙人民创造着奇迹,一无所知的唐山人民却面临着巨大的灾难!唐山的夜,出现了一阵一阵的藕荷色的地光。 池塘里的鱼翻白了。 井水改变了少女般内在的性格,不是默默地调剂盈亏的水源, 而是急剧地上升或下降, 有的还疯了似的冒泡翻花! 跟人患难与共上千年的狗声嘶力竭地狂吠不止,俨然得到

10、了天旨,想告诉人们这即将来临的滔天大祸!夜愈来愈深。 一阵阵藕荷色的光仍在闪烁。 乘凉的唐山人陆续走进了自己的家。中外宾客也回到了下榻的地方。渐渐地,唐山市的大街小巷变得空空荡荡。唐山和青龙,同一个月亮,同一片星空。我和数以百万计的唐山人一样,将近三十年了, 多希望这是出自某个大导演杜撰的灾难巨片,我们的亲人有再次醒来的那个瞬间。可是它不是。真实的悲剧比虚构的故事更惨烈!青龙能做到的,唐山为什么不能?七2二八不是一个法定纪念日。新闻媒体总是尽着天职和良心,年年关注七2二八,年年报道七2二八,不忍说又不能不说的七2二八,人类无法忘记的七 2二八。七2二八那个黑色的瞬间,把百万人口的重工业城市骤然

11、变成了巨大的炼狱。幸存者们无法接受这血淋淋的现实,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姐妹之间兄弟之间说笑着睡了,睁开眼睛亲人竟与自己阴阳相隔!数以十万计的遇难者又演绎出了多少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的人间悲剧。亲人们走了,已经走了很远。一日三餐,多少女人吃饭时多摆上一双筷子;漫漫长夜,多少男人给不再回来的亲人开着门;孤儿们一夜之间仿佛都一起长大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为儿孙烧起祭奠的纸钱七2二八,全城自发的悼念日。在我采写本调查的过程中, 脑海中始终航行着一艘船- 泰坦尼克号。它沉入大西洋海域已经将近一个世纪了,不同肤色的人们至今还在怀念它。我相信,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悲凉的爱情故事,人类需要在震撼人心的悲剧中吸取

12、更深刻的教训。我们是水手,是乘客,也是设计者。唐山大地震要比泰坦尼克号惨痛多少倍!人类创造财富的同时, 也应该想一想对于人类生死攸关的问题:在我们居住的星球上, 唐山大地震的惨痛悲剧会重演吗?这是摆在行政管理者、科学家和公众三大群体面前的一道无法绕过去的难题。无论命题多么尴尬,都需要人类去勇敢地面对和思索。人需要生存。人都有生存的权利! 唐山地震监测网发现了什么本章叙述的是工作在地震台、站及监测点的唐山人。在采访中, 我感到了他们对家乡那种深刻的爱。在平时,这种爱或许不怎么明显, 可是当大劫难即将来临之时, 却表现得那么强烈! 唐山,是生养他们的故土。 这里有他们牵肠挂肚的家, 有恋着他们的女

13、人,有血浓于水的兄弟姐妹, 还有静静流淌的陡河, 袅袅升起的炊烟他们像小燕啄泥一样,年年月月辛劳奔波着,构筑了不怎么富有却温馨的小家。一个一个的小家,组成了可爱的故乡。他们一旦得知故乡显现了大震的征兆,便不顾一切地捕捉地震的信息了。故乡不能毁灭, 家不能毁灭,亲人的生命不能毁灭啊!他们捕捉到了临震的信息。他们曾声嘶力竭地告急!这一切没有感动上苍。父老乡亲大都还在睡梦中,一场大毁灭席卷了整个唐山!他们从此沉默。新闻界也从此沉默。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唐山大地震是中国灾害史上不光彩的一页吗?假如唐山大地震预报成功了,新闻界会怎样呢?这不公平。他们是唐山人的骄傲。 尽管他们不是哥白尼也不是海力布,只是一

14、介草民。 草民该做的他们做了,草民不该做的他们也做了。他们很优秀,优秀的事迹却沉埋了二十多年。我寻找他们,从冬天找到夏天,从夏天又找到冬天。面对地震专家的否定,他再次发出临震警报马希融,高级工程师,回族,1933年 7 月生。 1955年参加工作,后进修矿井地质及物探专业,任职于开滦马家沟矿地测科、地震台。河北省人大第六、七、八届常委。马希融身材魁梧, 方形脸透着一股豪气, 性格有点倔犟。 让我想起回民英雄马本斋。 在我众多的采访者中, 他是最难采访的人。 他不愿提及过去。 我顶着寒风三顾茅庐, 老人才向我和盘托出保藏已久的珍贵史料。1976年 5 月 28 日开始,马希融发现,一直平稳的地电

15、阻率值出现了异常变化:北偏西20 度测道地电阻率值大幅度下降,北偏东69 度测道也出现了急速下降现象。他相信他的地电阻率监测系统。这在1976 年是颇为先进的观测设备,是他亲自参与组装和测试的。然而,他还是反复地仔细检查,结果是仪器正常,线路无损,周围的环境也没有干扰。科学严肃地向他昭示: 地电阻率下降, 反应了地壳岩石应变积累的加速发展,预示着近期要发生强烈地震!马希融明白,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一定要慎重,一定要精确。他夜以继日地观测计算,结果:北偏西 20 度测道, 5 月 28 日至 6 月 14 日地电阻率值下降幅度达17;北偏东 69度测道, 6 月 7 日至 18 日累计下降幅度

16、8。马家沟矿地震台毕竟只是一家, 他又与其他台站进行交流, 并且注意了对地下水和动物变化的观察。他最终肯定了自己的结果是准确无误的。1976年 7 月 6 日,马希融正式向国家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和开滦矿务局地震办公室作出短期将发生强震的紧急预报!国家地震局来人了。哈尔滨至里木店火车票7 月 14 日上午,两名地震专家到达了发出紧急预报的地方。专家听了马希融的汇报, 看了监测设备, 又检查了线路, 没发现任何问题。 专家却认为地电阻率下降是由于干扰引起的。国家地震局地震专家和唐山市地震工作者的对话很干脆,也很正常,但却像刀子一样在马希融心里剜了将近三十年。专家:如果按照你的意见,唐山不就在地震中毁了吗?马希融:我是这个看法。专家:如果真是大震,发生前将有很多小震。马希融:如果先发生大震,而后发生小震群呢?专家: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震例。马希融:昌黎后土桥是专业地震台,极距比我台长得多, 探测深度也深得多, 为什么近两个月来曲线形态与我台那么一致?专家:后土桥地震台内外线很乱,现在也不承认是异常了。马希融:您看我们地震台呢?专家:很好。以后我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