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南海·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10249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质南海·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品质南海·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品质南海·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品质南海·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质南海·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核心提示:家住千灯湖旁丽景花园的范叔,是一名退休的国际海员,1994 年因工作变动,从广州来到南海。这座城市陪伴了他21 年,他在这座城中老去,但这座城却仿佛被施了魔法,在岁月的涤荡中返老还童,焕发出新的光彩。新光彩的背后, 是南海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今日中国的发展要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领悟和实践。在南海经历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粗放式发展后,“只见工业不见城”的恶果日益显现。宜居城市,成为一个城市发展到后工业时期的必然选择,南海也不例外。近年来,在区住建部门牵头下,公园化战略、创宜居城市、古村活化相继展开,逐步构建一个与经济形态相适应的城乡

2、环境“宜居南海”,城市更宜居、宜业、宜游,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开门见绿,园在城中央开门可见绿,四季花满城,这是生活在南海的人们最常见到的景象,谁也想不到,今日的南海经历了怎样的蜕变。范叔至今记得,1994 年他第一次来南海时,“比起广州,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广州是个大都市,南海就是一个落后的农村”。当时的佛平路是连片的农田,一条河从田间淌过,“当地人划着艇仔割禾(水稻)”,而“千灯湖是一片烂地,公交总站那边原先有一条河,河两边是养猪场,很臭。”1998 年,范叔搬进了丽景花园,2002 年,千灯湖开建,一片烂地华丽变身为都市生态公园, “真是赚了,好像天上掉下了一个后

3、花园”。出门200 米就是千灯湖,范叔每日早晚都会逛逛这个“后花园”,早上在那运动,晚饭后去那散步。当然, 千灯湖不仅仅是丽景花园住户们的“后花园”,还是千千万万南海市民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当华灯初上,千灯湖畔,流光溢彩,男女老少在这里各得其乐,唱歌跳舞、骑车划艇、溜冰散步 ,在南海,像千灯湖这样的公园不止一处,随着公园化战略的持续推进,利用镇街内山体、水体及绿地资源,南海建设了一批舒适悠闲的城市、社区、街心公园。沿着灯湖中轴由南至北,千灯湖公园、沥桂滨水空间、大沥九龙公园、雅瑶湿地公园等多个“南海绿肺”连成一线,各镇街、村居也相继建起大大小小的公园。在里水,流潮水口村昔日荒芜的小山丘摇身一

4、变,成了四季皆有花可赏、有景可观的 “水口公园”。朝着“生态新城,梦里水乡”的目标,里水相继打造了宏鹰、泥浦涌、西华寺等十多个特色生态公园,让市民在里水每一个角落都过上“公园式”的生活。在大沥,寸土寸金的大沥核心区上,占地 140 亩的九龙公园从一片低矮厂房中脱胎而出,与桂城的千灯湖以及里水的展旗峰遥相呼应,共同构筑南海东部的生态轴线。随着大沥镇“千亩公园战略”的推进,今年年初,蟾兴公园、岐东公园、沥雄公园、康乐公园等16 个新建公园相继开放,加上此前建成使用的拱北公园和在建的16 个公园,大沥生态绿色新格局已现雏形。在南海 1150.51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村级公园629 个,共 266

5、公顷,其中2014 年建成社区公园26 个,今年又建成40 个。南海在公园建设路上脚步不止,计划在2015-2017年,用 3 年时间再建设101 个社区公园。 南海这个工业之城,已经不再是冰冷的钢筋水泥密布的牢笼,而是“开门可见绿”的生态之城。(人均 18.06 平方米的公园绿地面积为建成区面积,非全区人均面积,建议不要采用这个数据。)牵手宜居城市陪他慢慢变老一座城市, 像是一个心灵的道场,工作和生活在这里的人找得到归属感。这几年南海的变化, 范叔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随着这个城市的宜居指数不断提高,他的归属感也越来越强。范叔的户口在广州,也有一套房子在广州,但他却选择在南海养老,让这个城市陪

6、着他慢慢变老。一个城市宜居与否,只有居住在此的人才有发言权,2015 年 10 月中旬,为了让市民真正切切感受南海宜居城乡创建带来的变化,区住建部门组织了一场“南海宜居城乡魅力游”。走进九江烟桥古村,老人坐在古榕树下,闲话家常,小孩们在燕桥上蹦蹦跳跳,自得其乐;走进下北社区, 小伙们在村民筹资自建的文化大楼前拼着球技,汗如雨下, 游客们在河涌荡舟,欢笑不断;在松塘古村,村民们围坐广场的石桌前,打牌消遣,月池的鱼儿在荷叶下,游来游去 , 这些,只是南海宜居城乡的一瞥,随着南海创宜工作的推进,在越来越多的镇街和村庄里,这将成为习以为常的场景。随着城市升级概念的提出和创建宜居城乡工作的开展,南海科学

7、规划城乡建设,以点带面,层层推进,逐步打造一个安居、康居、乐居、具有岭南特色的宜居城乡。目前,南海共有 6 个镇、 49 个社区、 134 个村庄创建为佛山市宜居城镇、宜居社区、宜居村庄。里水镇、西樵镇、九江镇、狮山镇、丹灶镇等5 个建制镇创建为省级宜居示范城镇,狮山镇石泉村等41 个村庄创建为省级宜居示范村庄,大沥镇嘉怡社区等41 个社区创建为省级宜居社区。 (前面的数据已经包含了2015 年的数据,没必要再单列出来。)这些数字背后,是南海创宜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行动。在生态建设方面,南海提出了“三年河水变清”和“活化水资源、整治内河涌”战略,铺开全区八大水系全面治理。“暴雨不捞,水清岸绿”的

8、阶段性整治目标已基本实现,水清鱼跃、河涌荡舟、林荫漫步的美好景象在南海得意重现。在交通建设方面,南海逐步形成由轨道交通、公交、 出租车和公共自行车构成的立体公交网络,地铁的建设更是缩短了广佛两城的距离,市民出行更加多样便捷。在社会治安方面,南海开展“平安细胞”工程建设,完善治安防控网络,市民的安全感有了保障 ,守住传统,记得住乡愁一个人,在岁月的沉淀中有了积累,一座城, 在历史的年轮中,渐渐攒下了许多文化宝藏,而古村落正是千百年来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良性循环的现实载体。在历史深远的南海,古村落像碎玉般散落在镇街各处,烟桥村、松塘村、汤南村、平东村等一个个古村落,各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然

9、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时下不少古村落出现了空心化,破败不堪、 人烟稀少, 更谈不上宜居了。 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如何活化古村的文化传承、活化人气聚集?2014 年,佛山市提出,力争用两年时间,以点带面打造一批融“宜居乡村示范、公共服务完善、环境生态优美、岭南文化传承、乡村休闲旅游”五位一体的、各具特色的古村落活化升级示范点。在全市百村升级计划中,30 个古村落南海独占了10 个。在松塘村,新铺就的旧石板路从广场延伸到村中小巷,清淤后的池塘连成“玉带”,一步一景,风格统一的灰色民居错落有致。除了“表”的更新,还有“里”的挖掘,在对古村的翰林文化进行挖掘后,松塘每年举办翰林文化节,祭拜孔子、赏

10、六佾舞、品翰林宴,让这个千年文化名村,年年翰墨飘香。墙内开花两头香,游客慕名而至,村民回村建屋,松塘成了南海“乡愁”的名片。在里水镇汤南村,活化建设如火如荼进行中,古村新貌指日可待。由区住建部门牵头,按一村一策的活化升级规划设计,汤南村将结合周边万顷洋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基地的“百合花节”和中信山语湖的“九龙山公园”等资源组成旅游链带,打造成里水创建“国家4A 级旅游景区”中的农家观光悠闲娱乐节点。如今,已完成8 个工程项目,另外有12 个工程项目正在施工建设,今年年底将初见成效”。在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教授周超看来,城市品质是一座城市发展水平和城市魅力的综合体现。南海欲打造磁聚力城市,宜居是其重要维度。只有当城市客观功能满足各类主体的需求,让人们感到便利、舒适、安全、 幸福等无形价值时,这样的城市才可以称得上具有磁聚力的城市。而南海, 在打造宜城乡的路上,正一步步向磁聚力城市靠近,日渐成为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