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题型归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495920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凸透镜题型归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凸透镜题型归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凸透镜题型归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凸透镜题型归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凸透镜题型归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凸透镜题型归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凸透镜题型归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透镜及其应用第一部分知识点5.1 透镜1)三条特殊光线作图2)会聚作用与会聚光线是不同的,发散作用与发散光线是不同的,要区别开,即会聚作用射出的不一定是会聚光线,发散作用射出的不一定是发散光线。5.2 生活中的透镜像变大和放大区别缩小和变小区别成像规律物距 (u)像距 (v)像的性质像物应用异侧照相机u2f v2f 倒立、等大的实像异侧异侧投影仪u f 平行光不成像uu 正立、放大的虚像同侧放大镜(3)透镜成像规律分析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实像皆倒立,虚像皆正立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2f 像特点像距物距焦距关系F 2f 像特点像距物距焦距关系F 2f 像特点像距物距焦距关系F 2f

2、像特点像距物距焦距关系F 2f 像特点像距物距焦距关系F 2f 像特点像距物距焦距关系F 第二部分考点点击5.1 透镜考点 1 判断透镜种类的方法考点 2 透镜对光的作用【例】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形成的光束()。A一定是会聚的B一定是发散的C可能是会聚或平行的,不可能是发散的D可能是会聚的,也可能是平行或发散的例 盛有清水的封闭试管水平放置,内有一较大的空气泡,如图13所示,阳光垂直照射试管,在空气泡下方的白纸上出现一椭圆形的“阴影”, “阴影”形成的原因是_,_阳光透过试管的其它部分会在白纸上形成_。考点 3 区分会聚光线和会聚作用,发散光线和发散作用考点 4 对焦点焦距的认识例

3、有一凸透镜,一平行光源经凸透镜后,在凸透镜另侧的20cm 和 40cm 处汇聚成两个大小相等的光斑,问凸透镜焦距例 如图所示,将平面镜放在垂直于凸透镜主光轴的位置,凸透镜和平面镜相距为 d,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射向透镜,经平面镜反射后会聚于两镜的中点 A,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A. d B. d2C. 32dD. 23d考点 5 平行光聚焦法测凸透镜焦距例 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不小心将透镜掉在地上碎成三块。他们不知道碎镜片的焦 距是否与原透镜相等,于是选取其中一块镜片,准备测量其焦距。(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量所选镜片的焦距。所用的主要器材有_;在图中虚线框内画 出你所

4、设计的实验示意图。(图中镜片已画出) (2)测量后,发现这块镜片的焦距与原透镜相等,由此他们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透镜相等”的结论。 他们这种推断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 。考点 6 关于透镜的基本作图1 根据下列四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例如图所示, L1 为入射光线, L2 为出射光线请在图中添加合理的光学器件;(注意所添加的器件位置要正确)考点 7立体思维认识通过透镜的光线例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5、A一定小于L ; B一定大于L;C 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 可能大于L 5.2 生活中的透镜考点 1照相机例 小明用照相机给同学小宇拍照时,发现了一些特点,请根据你的经验和知识,帮他完成下列填空。(1) 小宇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底片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2) 小宇离照相机镜头越远,小宇在底片上所成的像越;(3)照相机底片上所成的像一定比小宇本人;(4)人和像在凸透镜( 镜头 ) 的侧( 填“同”或“异 ) 。考点 2投影仪如图所示是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按要求回答(1)平面镜的作用是:_ 。(2)灯泡的作用是:_ 。(3)若在屏幕上的像比较模糊(与投

6、影片无关 ),调整方法是:_ 。 考点 3放大镜透镜成像规律(一)、像的性质讨论例 1一束平行光沿透镜主光轴射向凸透镜,经透镜折射后会聚于透镜另一侧主光轴上距透镜中心 15cm 处。若将一枝点燃的蜡烛分别置于该透镜主光轴上25cm 和 35cm 处,两次的像分别是什么样的?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位置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离透镜10 厘米的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缩小的像。当把物体移至镜前 10 厘米主轴上时,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_。(二)、计算焦距例 2一物体位于凸透镜一侧80cm 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60cm 处的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大约在多大范围?例 3 小民将一枝蜡烛点燃后放在离一架

7、老花镜30cm 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离透镜18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做成这个老花镜的透镜焦距可能在什么范围?(三 )、调节物距和像距例 4 初二( 1)班的同学们利用星期天出去春游,在照集体照时发现有几个同学在画面外,于是同学们请教在场的物理老师,老师说根据我们刚刚学过的透镜知识,同学们自己想想看,该如何调节?(四)、求解物距和像距例 5如图, MN 是凸透镜的主光轴,A B是物体 AB 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小红将该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发现在凸透镜另一侧10cm 处有一个很小的圆形光斑,请结合图判断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大约是什么范围?(五)、特殊点的应用例 6 一物体在

8、离凸透镜40cm 处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等大的像,问当物体移至离凸透镜焦点外15cm 处时,此时通过凸透镜能成什么样的像?(六)、关于实验的问题例 7 如果无论怎么调节光屏和透镜的距离,光屏上都找不到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评注由以上例题可见,只有准确把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特点,然后根据题目中所提供的信息,如物距u、焦距 f、像距v 的相互间关系,以及像的正立与倒立,放大与缩小,虚与实,以及应用场所等等,才能熟练准确快捷的解题。针对训练1(多选)、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10 厘米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透镜

9、的焦距是10 厘米B、该透镜可作为放大镜使用C、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20 厘米时,光屏上可得到一个缩小的像。D、 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5 厘米时,在光屏上得不到烛焰的像。2 如图 (10)所示, 物体 AB 置于薄凸透镜前, 则 AB 的像的位置在 A E 点附近B G 点附近。CC 点附近 D.CG 之间3发光体从距凸透镜很远的地方向焦点移近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得到像,像距和像的大小的变化是 A像距变大,像变大B像距不变,像变大C像距变小,像变小D像距变大,像变小 (武汉)4关于凸透镜成像的正确说法是 A只能成实像B只能成虚像C可以成实像或虚像D不能成像 (宁夏)5如图 (15)所示为凸透镜成

10、像的一种情况,AB 代表物体, AB 代表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这种情况 A可用于放大镜观察物体B可用于幻灯机放映幻灯片C可用于照相机拍摄照片D可同时用于照相和放映幻灯片6幻灯放映员想调整一下幻灯机,使银幕上原来较小的像再大些,下面的操作中可行的是 A幻灯机远离银幕,镜头移近幻灯片B幻灯机移近银幕,镜头远离幻灯片C幻灯机远离银幕,镜头远离幻灯片D幻灯机移近银幕,镜头移近幻灯片(青岛)7.使用幻灯机放映时,幻灯片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8、用凸透镜观察物体时,要看到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A、小于焦距B、

11、等于焦距C、小于 2 倍焦距D、大于焦距小于2 倍焦距9( 2013 ?巴 中 ) “ 探 究 凸 规 律 ” 中 , 置 于 前 30cm 处 , 另 一 侧 得 了 一 个 倒 立 、 放 大 , 现 保 持 位 置不 动 , 位 置 对 调 , 则 ()A 无 法 成 像 B 呈 现 正 立 、 放 大 的 像 C 呈 现 倒 立 、 放 大 的 像 D 呈 现 倒 立 、 缩 小 的 像10在凸透镜成实像时,若在透镜中间贴一不透光的小纸片,剩下上、 下两部分透光, 则原来的像的变化情况是:A像的中间部分消失B将成两个实像C原来的整个像依然存在D 所成的像比原来暗些11有一凸透镜f=15

12、cm,若物体放在焦点外5cm,则像一定是()A正立放大虚像B倒立放大虚像C倒立缩小实像D倒立放大实像1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屏上得到了烛焰的像,恰有一小虫飞落在透镜的中间部分,那么在屏上所成的像() A.变成了小虫的像;B像的中间没有了;C比原来暗了;D与原来一样。8答案: (1)平行 光源光屏刻度尺实验示意图如图所示:(2)只测一块镜片焦距具有偶然性 解析: 要测量镜片的焦距,则需要测出镜片的焦点,焦点是由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需要平 行光源、刻度尺及承接会聚光的光屏;凸透镜的一部分仍可会聚光,只是透过它的光线减少,会聚后的焦点亮度 减小,取平行光垂直于镜片,用光屏在另一侧移动,找到最小最亮的点,并测出光屏到镜片的距离即焦距,实验 中只测了一块镜片的焦距就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透镜相等的结论缺少说服力,这里存在偶然性,需多测几 块以验证猜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