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07-0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高三历史科试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495712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5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四中07-0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高三历史科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京四中07-0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高三历史科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京四中07-0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高三历史科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京四中07-0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高三历史科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京四中07-0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高三历史科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四中07-0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高三历史科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四中07-0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高三历史科试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四中 07-08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高三历史科试卷历史试题(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回答1 3 题。1. 春秋时期,促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是A.统治阶级的提倡 B.国家分裂的影响 C.社会人口的增加 D.铁器牛耕广泛使用2. 我国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B.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 C. 防止资本主义的发展 D. 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3. 新时期,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A.实行家庭

2、联产承包责任制 B.乡镇企业异军突起C.单一的所有制变为多种所有制并存 D.农村剩余劳力流向城市宗教对一定的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回答46 题。4. 佛教传入我国是在A.西汉初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初年 D.北魏时期5.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对下列文化领域产生影响。绘画北方民歌石窟雕刻建筑哲学思想A. B. C. D.6. 洪秀全为了宣传拜上帝教,从事宗教理论建设,其中包含的思想有基督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平均主义民主革命思想A. B. C. D.改革与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回答78 题。7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A对于祖宗之法敢于进行变革

3、B保证了地主阶级专政C是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D有利于实现富国强兵8地主阶级在近代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中的表现,说明他们A 顽固坚持反对向西方学习的立场,是实现近代化的障碍B不可能推动中国的近代化C已经成为西方列强的忠实走狗D采用“中体西用”的办法来应对世界的挑战“当代毕升” 王选辞世 (2006-2-13)。挽诗云 “激光照排掀日月,环球重看中华颜。 ”我国古代文化繁荣昌盛,科技成就层出不穷。回答9-10 题。9 齐民要术序 :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果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关于此书,下列评述正确的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含有重农抑商的思想观念总结了6 世纪前黄河中下

4、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A B C D10印刷技术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下列表述未能准确说明这一过程的是A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B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早于欧洲400 年C北宋时已有铜活字印刷的佛经 D王选使中文印刷业“告别铅与火中国近代思想是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回答1112 题。11源远流长的我国文化,基本的价值取向是追求和谐。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和谐”理念的有:“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爱”、“非攻”“仁政”,“民贵君轻”“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A B C D12把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称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

5、想解放潮流是因为A论战最先震动了清朝君臣闭目塞听的无知状态B论战提出了学习西方科技和兴办近代工商业的要求C论战正面抨击了封建信条和阐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D资产阶级在论战中首次提出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要求13、下列货币在我国古代具有开创性历史意义并影响深远的是秦半两钱隋五铢钱开元通宝民国银元ABCD 14、唐德宗曾向长安富商借钱八十余万缗,这些富商开办了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的机构,当时叫A钱庄B柜坊C票号D邸店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卓越科技创新能力的民族,我国科技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回答1516 题。15、我国科技成就领先西方两千年以上的是A铸铁柔化处理技术B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C华佗发明的麻

6、沸散D郭守敬主持编定授时历16、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著作是A 营造法式B 梦溪笔谈 C 资治通鉴D 农政全书中外关系历经了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近代的屈辱,和现代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演变。回答1721 题17、下列关于1689 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的评述错误的是A是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 B是一个平等条约C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库页岛是中国领土 D清政府被迫将尼布楚地区割让给俄国18、破坏中俄尼布楚条约的条约有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订条约ABCD19. 下列有关宋元时期对外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辰韩居民多为秦朝移民后裔,又称“秦韩”B中国文明通过陆、海路开始

7、走向世界,远及欧洲和非洲C天竺政治制度、城市建筑深受中国影响D政府设置“市舶司” ,管理对外事务20美国公使田贝说: “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2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权力制约与平衡”原则的是A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D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权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开创精神、与邻为善的民族。据此回答22 24 题22世界考古工作者在印度洋水域发掘了一批中国古代铁器等文物。中国古代的商船进入

8、该水域最早在A西汉时期B唐朝初期C北宋时期D明朝初期23下列不属于明清时期中外关系新现象的是A西学东渐B外国侵略势力对我国形成威胁 C 政府几度实施海禁 D 大量外国留学生来华24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外交活动是A张骞出使西域B甘英出使大秦 C 玄奘西游天竺D郑和下西洋第卷 (非选择题共 52 分)二、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有 4 小题共 52 分) 25材料一改进生产工具,引进、改良农作物品种,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图12、13、14 为我国先民发明的一系列灌溉工具。(1)请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图12、13、14 所表示的古代灌溉工具的名称, (3分)汉、宋两代还分别从何地引进了哪

9、些农作物品种? (2分)材料二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业立花桥,纱工立广化丰桥。 摘自苏州府风俗考(2) 根据材料 二并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经济发展有何特点?(3 分)(3)回顾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历程,概括有利于上海、武汉两地发展的相似因素,并简要说明由此形成的两地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6 分)26、下图是我国某边疆地区的夏季等温线图。读图请回答问题:(1)根据上图分析,公元 7 9 世纪,这一地区第一次得到显著开发,简述其主要原因,(4 分)(2)我国历史上的(朝代)

10、通过中央机构(名称)第一次对此地区进行有效管辖。 (2 分)(3)清朝时期,对这一地区的统治有什么特点?清朝采取此政策有何积极的意义?(6 分)27康雍乾时期,是清期近三百年历史中最鼎盛的时期,也是两千余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这最后的辉煌出现在世界形势发生空前剧变的大背景下,因此,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并具有比以往盛世更丰富的历史内涵。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 :1750-1830 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部分 ) 摘编自郭成康著康乾盛世的成就与隐患材料二 :军机处名不师古,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

11、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摘自清史稿材料三 :雍正帝:“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摘自清世宗实录卷57 材料四 :(1793年) 乾隆帝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摘自粤海关志卷23 材料五 :(177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受到乾隆帝接见,) 事后,马戛尔尼感慨道:“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 年期间没有沉没” 。摘自 ( 法 ) 阿兰佩雷菲特著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 17501800 年,与欧洲相比,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

12、1750 1830 年,英国的经济发展呈何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6 分) (2) 结合材料二、三、四和所学历史知识说明材料五,为什么在“盛世”的局面下,王朝却被马戛尔尼看成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6 分) 28 (14 分)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是中国正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唐朝初期,统治阶级运用儒家思想治理国家取得了怎样的成就?(4 分)材料一: 康有为用“据乱” 、 “升平”、 “太平”三世说,来解释历史的演进。所谓“据乱世”,就是君主专制时代; “升平世”就是君主立宪时代;“太平世”就是民主共和时代。李侃等编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康有为在

13、一份代拟奏折中说: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强?盖千百万之胜于数人者,自然之数矣。他在日本变政记按语中又说:吾今于此,尚非其时也。(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思想的特点?(1 分)材料二中奏折的主旨是什么?(1 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尚非其时”的社会原因。(2 分)材料三 :对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陈独秀宪法与孔教材料四 :吾人为谋新生活之便利,新道德之进展,加以人为之力,冀其迅速蜕演,

14、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3)材料三中陈独秀所提的与孔教不相容之“新信仰” 指的是什么?材料四中李大钊等人是如何为这“新信仰”而“加以人为之力,冀期迅速蜕演”的?(6 分)20072008 学年度上学期中考 高三年历史科答题卷一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计 48 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题号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二非选择题:(共 4 大题 52 分)25. (14分) (1)请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图12、13、14 所表示的古代灌溉工具的名称, (3 分)汉、宋两代还分

15、别从何地引进了哪些农作物品种? (2 分)(2)根据材料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经济发展有何特点?(3 分)(3)回顾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历程,概括有利于上海、武汉两地发展的相似因素,并简要说明由此形成的两地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6 分)26. (1)根据上图分析,公元 7 9 世纪,这一地区第一次得到显著开发,简述其主要原因,( 4 分)(2)我国历史上的(朝代) 通过中央机构(名称) 第一次对此地区进行有效管辖。(2 分)(3)清朝时期,对这一地区的统治有什么特点?清朝推行这一民族政策所产生的历史影响?(6 分)27.(12 分) .(1) 根据材料一, 17501800 年,与欧洲相比,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 1750 1830 年,英国的经济发展呈何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