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隐形主旨题

上传人:shuim****xiang 文档编号:39493988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隐形主旨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年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隐形主旨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年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隐形主旨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隐形主旨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隐形主旨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8 年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隐形主旨题在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片段阅读是考试的重点题型,这类题目在考试过程中有些时候题目行文脉络会比较明显并且很好选择出正确选项,但是有时作者也会和我们开玩笑,让我们去猜测他的言外之意,这时我们可能会觉得有些难度,其实这类题目本质也是对行文脉络的一个分析,只不过题干当中没有明显表示观点的句子,需要我们按照作者的意思去在选项中选择一个观点,因此这类题目也是有方法可寻的,没必要恐惧。中公教育总结,这类题目的行文以及正确选项类型主要有一下四种。一. 问题-解决问题题干会给我们描述一个社会问题,或者是为了解决某种问题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却又带来了其

2、他问题。对于公务员考试来讲,为什么会出现片段阅读主旨观点类的题目?这不仅仅是为了凑题量,而是说它会和我们将来的工作有关系,作为一名未来的公务员,我们要明白自己的岗位职责,公务员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是帮老百姓解决问题的,所以对于一个问题来讲,我们不仅看到问题的本身,更应该去想如何才能解决问题,帮老百姓谋福祉,所以对于题干中给问题的这种文段,我们应该选择的是能解决问题的选项或者是一些正确做法的选项。二. 问题+危害-解决问题题干会给我们描述一个问题,同时也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带来的严重危害,以此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引起我们的重视。所以我们应该选择的选项是能解决问题的选项。【例题】目前,流动人口虽然进

3、入城市工作生活,但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制度的隔离客观上强化了人口的地缘、乡缘、亲缘关系,加剧社会分化,在城市内部出现了新的二元结构。一些城市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倒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存在经济利益冲突,极易激发社会矛盾。流动人口家庭成员长期分离,造成儿童监护失责、情感缺失、婚姻不稳定、留守老人和妇女受侵害等问题,影响家庭幸福和社会长治久安。以上文段意在说明( )A.制度的隔离使流动人口不可能融入城市社会B.流动人口的进入会导致市内部出现二元结构C.让流动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才能长治久安D.解决流动人口家庭成员分离问题是瓦解城市二元结构的关键所在【答案】C【中公解析】题干首先给了一个流动人口不

4、能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的问题,这个问题带来了下面很多的危害,比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存在经济利益冲突,影响家庭幸福和社会长治久安等。这些问题很严重,不解决会影响整个社会发展,所以我们要去解决。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针对成因,造成这些危害的主要原因是流动人口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所以我们最先应保证的是让流动人口能融入城市社会,这样一些危害就可以迎刃而解,故答案选择 C。三. 错误认识-正确认识题干中会有一种大众的认识,接下来会用一定的事实或者一些科学道理来说明这认识其实存在错误,而我们要传达给大众的应该是正确的一些想法。所以我们要选择的选项是正确的观点。四. 两者对比(类比)-补齐不完整的一方文段有

5、时会给出两种事物的特征之间的类比,两类事物在某些特征方面很相近,同时也会给出其中一个事物的发展趋势或者针对这事物我们采取了什么措施等。有时文段也会出现两类事物之间的对比,两类事物的特征不同或者针对这两类事物采取的做法不同,并且会给出其中一类事物的结果。这两种文段的本质就是隐形主旨,作者没有直接表明针对主要事物的观点或者需要采取的措施,而是通过说其他比较类似的事物给我们以参考,所以这类文段我们应该依据全面的一方去补齐题干没有说完全的一方。20182018 江西公务员行测考场作答顺序有讲究江西公务员行测考场作答顺序有讲究: :首先,各位考生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先确保自

6、己能拿到的分数都落入自己的“口袋”,因此在考前进行多次实战模考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利用模考更明确自己在哪个部分的实力比较强。其次,在模考过程中要培养自己的时间意识,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做不上的题目上,每个部分可以合理安排用时,除了时间意识,还要有学会“放弃”。很多考生因为过于执着,对于难题有种要与它拼个“你死我活”的架势,这种坚持钻研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但在考场上就不太明智了。说“放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因此也要在模考中逼迫自己暂时“放弃”思考后并没有找到解题思路和方法的题目。第三,尽量在模考时按考试时间进行。有些考生由于每天复习较晚,早上起床时间也比较晚,这样不利于考试时的现场发挥。模考时按考试时间进行可以有利于考生调整生物钟,这样在考试当天才能更好地发挥。当考生能做到以上几点,准确把握个人特点,才能更好的完成考试。另外对于行测考查题目的特点考生也要有明确认识。例如,判断推理部分需要清晰的思路,不建议考试在考试后半程完成,尤其是接触判断推理时间不长的考生,避免出现一些客观规律或规则的错记。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内容并不难,但阅读量比较大,而当时间比较紧张的时候,也容易出现漏读、错读的现象。所以这部分尽量不要放在最后一部分来解答。当各位考生了解自身优势和题目特点后,适合自己的“私人订制”答题顺序就此诞生了。愿广大考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在考场上正常发挥,取得优异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