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陕西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上传人:di****ng 文档编号:39493587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陕西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4陕西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4陕西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陕西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陕西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 陕西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发陕西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展历程2014 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共基础、公共行政的功能和原则识考试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经济知识和科技常识、中国近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及其他知识等。下面陕西人事考试网为大家整理了计算机基础知识中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及相关考点,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 1946 年 2 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取名为ENIAC(

2、读作“埃尼克”),即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rnal and calculator 的缩写。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和迅速发展是当代科学技术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自 1946 年美国研制的第一台计算机 ENIAC 以来,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计算机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计算机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 60 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期间,计算机的系统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人们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的物理器件,将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下面就具体介绍。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阶段通常以构成计算机的电子器件来划分,至今已经经历了四代,目前正在向第五代过渡。每一个发展阶段在技术上都是一次新的突破,在性

3、能上都是一次质的飞跃。1.第一代(1946-1957 年),电子管计算机它是一台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取名为 ENIAC。这台计算机是个庞然大物,共用了18000 多个电子管、1500 个继电器,重达 30 吨,占地 170 平方米,每小时耗电 140 千瓦,计算速度为每秒 5000 次加法运算。尽管它的功能远不如今天的计算机,但 ENIAC 作为计算机大家族的鼻祖,开辟了人类科学技术领域的先河,使信息处理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其主要特征如下:(1)电子管原件,体积庞大、耗电量高、可靠性差、维护困难。(2)运算速度慢,一般为每秒钟 1 千次到 1 万次。(3)使用机器语言,没有系统软件。(4

4、)采用磁鼓、小磁芯作为储存器,存储空间有限。(5)输入/输出设备简单,采用穿孔纸带或卡片。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6)主要用于科学计算。2.第二代(1958-1964 年),晶体管计算机晶体管的发明给计算机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第二代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件是晶体管,称为晶体管计算机。计算机软件有了较大发展,采用了监控程序,这是操作系统的雏形。第二代计算机有如下特征:(1)采用晶体管元件作为计算机的器件,体积大大缩小,可靠性增强,寿命延长。(2)运算速度加快,达到每秒几万次到几十万次。(3)提高了操纵系统的概念,开始出现了汇编语言,产生了如 FORTRAN 和 COBOL 等高级程序设计语

5、言和批处理系统。(4)普遍采用磁芯作为内存储器,磁盘、磁带作为外存储器,容量大大提高。(5)计算机应用领域扩大,从军事研究、科学计算扩大到数据处理和实时过程控制等领域,并开始进入商业市场。3.第三代(1965-1969 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伴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发展,已制造出了集成电路元件。集成电路可在几平方毫米的单晶硅片上集成十几个甚至上百个电子元件。计算机开始采用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元件,这一代计算机比晶体管计算机体积更小,耗电更少,功能更强,寿命更长,综合性能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具体如下主要特征:(1)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元件,体积进一步缩小,寿命更长。(2

6、)内存储器使用半导体存储器,性能优越,运算速度加快,每秒可达几百万次。(3)外围设备考试出现多样化。(4)高级语言进一步发展,操作系统的出现,使计算机功能更强,提出了结构化程序的设计思想。(5)计算机应用范围扩大到企业管理和辅助设计等领域。4.第四代(1971 年至今),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随着 20 世界 70 年代初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元件,使计算机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这一时期的计算机的体积、重量、功耗进一步减少,运算速度、存储容量、可靠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主要特征如下:(1)采用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逻辑元件,体积与第三代相比进一步缩小,可靠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性更高,寿命更长。(2)运算速度加快,每秒可达集千万次到几十亿次。(3)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软件配置丰富,程序设计部分自动化。(4)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分布式处理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微型计算机大量进入家庭,产品更新速度加快。(5)计算机在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管理、图像处理、语言设别和专家系统等各个领域得到应用,电子商务已开始进入到了家庭,计算机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文章来源:陕西人事考试网(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