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相关法律法规模拟试题一

上传人:qiuji****ngye 文档编号:39492735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相关法律法规模拟试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相关法律法规模拟试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相关法律法规模拟试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相关法律法规模拟试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相关法律法规模拟试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相关法律法规模拟试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相关法律法规模拟试题一(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相关法律法规模拟试题一前言:2012 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将于 2012 年 5 月 12-13 日举行,学易网校编辑团队位 考生搜集整理备考资料供您学习使用。另外,学易网校 2012 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网络辅 导课程正在招生,详情请查阅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频道。一、单项选择题(共 100 题。每题 l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l 个最符合题意)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 的保护,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沼泽化、地面沉降化和 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种源灭绝以及其他生态失调现象的发生 和发展,推广

2、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及( )。 A转基因药物 B转基因植物 C动物生产激素 D植物生产激素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在国务院、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 的区域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 )。 A农业生产设施 B工业生产设施 C第三产业生产设施 D建筑生产设施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规定:新建工业企业和现有工业企业的 技术改造,应当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设备和工艺,采用经济 合理的( )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处理技术。 A废弃物 B噪声 C大气 D水资源 4、 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

3、部门同意,擅自拆除或者闲置防治污染的设施,污 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 A责令限期治理,并处罚款 B责令重新安装使用或处于罚款 C责令重新安装使用,并处罚款 D责令重新安装使用,并处行政处分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的具体办法由 ( )规定。 A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国务院 D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6、 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规定被淘汰的设备,( )给 他人使用。 A可以限期转让 B可以无偿 C不得转让 D可以租赁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

4、:国家推行( ),降低煤的 硫份和灰份,限制高硫份、高灰份煤炭的开采。 A煤炭脱硫脱灰加工 B固煤加工 C煤炭洗选加工 D型煤加工 8、 国家采取有利于煤炭清洁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使用( )的 优质煤炭,鼓励和支持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A高硫份、低灰份 B低硫份、高灰份C低硫份、中灰份 D低硫份、低灰份 9、 炼制石油、生产合成氨、煤气和燃煤焦化、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排放含有 硫化物气体的,应当配备( )或者采取其他脱硫措施。 A除尘装置 B脱氮装置 C除臭装置 D脱硫装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禁止向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 )的 水体排放污水。 A三级保护区 B

5、二级保护区 C一级保护区 D四级保护区 11、 建设项目在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之前,其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 )的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 A当地 B县级以上 C市级 D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施工单位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因特殊需要必须昼夜连续 作业的,必须有( )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 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部门 D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部门 13、 建设经过已有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轻轨道 路,有可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应当设置( )或者采

6、取其他有效的控制环 境噪声污染的措施。 A绿化带 B相应的高度 C相应的宽度 D声屏障 14、 新建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的( )噪声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 标准,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核发营 业执照。 A两侧 B内部 C夜间 D边界 15、 对确有必要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的,必须经所在 地( )核准,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环境保护行政

7、主管部门 16、 国家建立并实施( )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确定主要污染物排海总量控 制指标,并对主要污染源分配排放控制数量。 A所有海域 B重点海域 C重点大陆架 D重点毗连区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严格限制向海域排放( ),确 需排放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辐射防护规定。 A高、中水平放射性废水 B低水平放射性废水 C含病原体的医疗污水 D含有不易降解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废水 18、 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的单位编报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经( )提出审核意见 后,报( )审查批准。 A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B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海事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

8、护行政主管部门 D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海事行政主管部门19、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在申请领取核设施建造、运行许可证和办理退役审批 手续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 )审查批准;未经批准,有关部门不得 颁发许可证和办理批准文件。 A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地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20、 开发利用伴生放射性矿的单位,应当在申请领取采矿许可证前编制环境影 响报告书,报( )审查批准。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地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21、

9、 产生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按照( )的规定,对其产生的放射性 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后,送交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处置,并承担处置费用。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地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22、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充分考虑( )需要。 A城乡居民生活用 B农业用水 C工业用水 D生态环境用水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规定:禁止( )的工业项目。 A新建技术落后、耗能过高、严重浪费能源 B扩建技术落后、耗能过高、严重浪费能源 C改建技术落后、耗能过高、严重浪费能源 D新建

10、技术中等、耗能一般、严重浪费能源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所称土地沙化,是指主要因( )所导 致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土壤上植被及覆盖物被破坏,形成流沙及沙土裸露的 过程。 A气候变化或人类不合理活动 B气候变化 C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活动 D人类不合理活动 25、 对水土流失严重、有沙化趋势、需要改善生态环境的已垦草原,应当有计 划、有步骤地( );已造成沙化、盐碱化、石漠化的,应当( )。 A退耕还牧,限期治理 B限期治理,退耕还草 C限期治理,退耕还牧 D退耕还草,限期治理 26、 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 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 )农用地

11、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 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A建设用地转为农用地 B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C未利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D农用地转为未利用地 27、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要加强城市基 础设施建设,到 2010 年,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 )。 A70,60 B80,70 C80,60 D60。50 28、 跨地(市)和县(市)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应建立( )。 A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B地(市)级和县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C省级和地(市)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D省级和县(市)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29、 钢铁投资建设项目的最低条

12、件之一为:烧结机使用面积达到 180m2 及以 上、焦炉炭化室高度达到 43m 及以上、高炉容积达到 1000 m。及以上、转炉 容积达到( )及以上、电炉达到 60t 及以上。 A200t B300t C150t D100t 30、 焦化行业准入条件规定:新建和改扩建机焦炉炭化室高度必须达到 43 米以上(含 43 米),年生产能力( )及以上。 A30 万吨 B40 万吨 C50 万吨 D60 万吨 31、 对未划定为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区域的大、中城市市区内的其他民用炉灶, 限期改用( )或者使用其他清洁能源。 A燃气 B低硫型煤 C燃油 D固硫型煤 32、 运输、装卸、贮存能够散发( )

13、或者粉尘物质的,必须采取密闭措施或 者其他防护措施。 A有毒有害气体 B硫氧化物 C重金属 D氮氧化物 33、 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 ( )的声音。 A干扰周围工作环境 B超过国家排放标准 C超过地方排放标准 D干扰周围生活环境 34、 “噪声排放”是指噪声源向周围( )辐射噪声。 A工作环境 B生态环境 C生活环境 D自然环境 35、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城乡建设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建设项目和区域 开发、改造所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功能区 和建设布局,( )环境噪声污染。 A防止或者减轻 B防止 C减轻 D防治或者减轻

14、 36、 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 )进行产生环境噪声 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 须连续作业的除外。 A白天 B夜间 C人群多时 D人群经过时 37、 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因抢修、抢险作业和生产工艺上 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夜间建筑施工作业的,必须( )附近居民。 A按抚 B赔偿 C逐户通知 D公告 38、 除起飞、降落或者依法规定的情形以外,民用航空器不得飞越( )上 空。 A城市市区 B城市郊区 C农村村镇 D农村农业区 39、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在航空器起飞、降落的( )划定限制建设噪声敏感 建筑物的区域。 A两侧 B周围 C净空周围 D区域 40、 建设占用土地,涉及( ),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A建设用地转为农用地的 B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 C未利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 D未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