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砚的鉴赏与收藏四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486023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48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砚的鉴赏与收藏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端砚的鉴赏与收藏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端砚的鉴赏与收藏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端砚的鉴赏与收藏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砚的鉴赏与收藏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 玩】902004.11交流之窗端砚的鉴赏与收藏( 四)文/ ( 台湾) 吴鸿祥端砚的石疵就新砚而言, 端砚的鉴赏, 主要是针对砚上的名堂进行品 头论足。 端砚上的名堂, 又分石品与石疵。端砚的价值取决于 石质, 以细润利于研者为贵。 凡 有碍研墨观瞻者皆为石疵。一、端砚六大害石疵与石品一样,古来名 称多多, 今揪出恶性重大者, 名 为“端砚六大害” 。依序为:裂纹、 虫蛀、 五彩疔、 铁线、 金银 线、 铁捺等。 这样的归纳划分, 纯属个人主张, 或有耸听之嫌, 但绝非危言。第一害 裂纹裂纹, 古称 “惊纹” , 惊见裂 纹是也。 又称水线, 拭水曝日, 可见隙缝中含水, 故名。 又称

2、“隔” , 隔者,阻断、分离、不相合也。 端石有抗压、 抗刻的特性, 但有不抗击、 不抗震的弱点, 尤 其是石质娇嫩的三大名坑,更 需小心呵护。砚石在开采、搬 运、制作过程中,容易造成裂 纹, 更经不起炸药的爆破, 所以三大名坑的开采,除了开坑去 顶石外, 一般不用炸药, 以免暗 伤累累,制造出更多的裂纹! 三大名坑砚中,都隐藏着不同程度的裂纹。 举凡虫蛀、 铁 捺、 鹤屎、 金银线、 冰纹等, 也 都难逃它的纠缠。砚中有轻微 裂纹, 不影响砚的价值, 怕的是明显的裂纹, 或裂纹环腰透底, 哪天福星不高照,来个撞击意 外,很可能从裂纹处应声而断 将砚一分为二。裂纹是端砚的 头号克星, 是激进的

3、 “分裂主义 者” , 因毁石无数恶性重大, 列为“头号重犯” ,众所唾之。 端砚制作过程中,一发现 有裂纹, 即以快干胶水抢救, 从 砚石开料到雕刻制作完成,随 时检视施行之,以防止裂纹扩 大。 填胶是裂纹的 “回春术” 。 有 金银线、 冰纹的老坑, 更是无法 避免填胶,所以老坑又有胶水坑之称,非褒非贬地道出了真 相。填过胶的砚经不起高温伺 候, 上蜡时如果温度过高, 马上 会 “变脸” 出状况。 填胶的地方 会有反光现象, 逆光检视砚面, 即原形毕露。 (见图1 )第二害 虫蛀虫蛀是砚石松脆的部份, 严 重者指抠即落, 在砚上呈斑驳的 小坑洞,罪大恶极者直透石心, 如树木遭腐蚀虫蛀般,

4、常有绿色 斑染夹杂其中, 如石生苔。 虫蛀 为端石一大害,只要虫蛀一上 身, 只能把砚做小, 或将其置于 不明显处,或雕以纹饰掩其瑕。端砚三大名坑多虫蛀, 而以 麻子坑最常见, 两者形影不离, 成 了麻子坑的头号克星。这是麻子 坑的宿命,几无一幸免,也成了 麻子坑的标志。 虫蛀虽然恶性重 大, 列为 “二号重犯” ;但念麻子 坑出身贵族,地位显赫,对端砚 形象有杰出贡献,人无完人, 砚无完砚, 只要虫蛀的行径不过分 张狂, 不在砚堂正中进行腐化石 心的勾当, 爱砚族们一般都能宽 宏大量, 予以从轻发落。(见图2 )第三害 五彩疔五彩疔为老坑所独有,两 者如影随形,尤其是老坑大砚,一般都难逃它的

5、纠缠, 也成了老 坑的标志。 五彩疔的主要矿物是 绿泥石、 赤铁矿、 菱铁矿、 方解【古 玩】912004.11石、 石英等, 赤黄绿白拉杂成群, 乍看如石生疮。五彩疔色彩斑 斓, 里子奇硬, 雕刻时入刀不易,滑而拒墨, 碍于研, 制砚时避之 于砚背, 或以纹饰掩其瑕。 五彩疔虽然恶名昭彰,列 为“三号重犯” , 但它对鉴别老 坑功不可没, 只要不明目张胆, 招摇过市,一般都不与斤斤计 较。 在市场诡道四伏、 真伪难辨 之今日,五彩疔反而成为鉴别老坑的“定心丸” 。 (见图3 )第四害 铁线铁线是金线的同党,两者 狼狈为奸结伴而行。端石形成 后所产生的隙缝,经长年氧化 铁填充而成金线, 较粗的

6、金线,即称为铁线。 铁线质粗色枯, 抚 之挡手, 不但有碍研墨, 也有碍 观瞻,它是一颗随时起爆的炸 弹, 一不小心受到撞击时, 就很 可能沿线应声而断,断面就像 五色杂陈的石皮 (黄) 。 它也是激进的 “分裂主义者” , 列为 “四号重犯” , 应与之划清界线, 以免误入歧途!( 见图1 ) 生意人习惯称铁线为金线, 铁一经镀金, 身价截然不同, 避 重就轻之伎俩、 起死回生之术, 市场诡道也, 藏家不可不知!第五害、金银线我们的老祖宗早已将金线、 银线列为石疵, 但高举赞同的旗 帜,也需要一份道德勇气。说真 话, 可能得罪一些人, 但说假话, 会误导更多人, 左思右想之余, 我 还是选择

7、说真话。我想,这样的 抉择,在我老来的回忆里,才不会有太多的遗憾! 金线、 银线佳者, 线条细柔, 抚之不挡手,也不影响研墨,我 们就不必鸡蛋里挑骨头。但粗而 挡手的金线、 银线, 不利于研墨, 是不折不扣的石疵, 是铁线同党、 是危险份子,列为 “五号重犯” 。 金线、 银线虽是石疵, 却能“穿金戴银” 风光于世, 缘于它是 老坑的“铁哥们” ,出现率高达 6 0 % ,也成了老坑的识别标志。 说穿了, 金银线乃石之隙缝, 终 然穿金戴银, 名称美妙, 但它毕交流之窗竟是石疵, 它是隐性的 “分裂主 义者” ; 虽然平时潜伏功力一流, 但不小心受到撞击时, 很可能沿线应声断裂, 露出狰狞面目

8、。 我们的老祖宗有先见之 明,将金线、银线列入“黑名【古 玩】922004.11交流之窗单” , 而功利挂帅的今日, 金线、 银线却成为歌功颂德的戏码, 实已是非颠倒、 黑白不分。 金线、 银线浑水摸鱼, 乘机坐大。 为此 短文, 虽不敢妄想拨乱反正, 却 是语重心长, 期待至深。(见图4 )第六害、铁捺与油涎光铁捺是火捺家族的“败家 子” , 颜色比一般火捺要深, 中心 部位颜色更深,因含大量的铁, 所以容易产生氧化, 变成破心剥 蚀的现象, 明显者如虫蛀。 铁捺 中常有油涎光, 呈钢灰色的反光现象, 好像砚上抹了油似的, 两 者如狐朋狗党般形影不离。 老坑砚常出现铁捺,而且 油涎光特别明显

9、。有铁捺的部 位, 因含大量的铁硬度较高, 磨 墨效果多少会受影响, 雕刻时入 刀不易, 制砚时一般都阻止它登 堂入室。它是端砚的美容克星,列为“六号重犯” 。 (见图5 )二、端砚的“小杂碎”端砚除了上述 “六大害” 之鱼脑冻 (碎冻) 混淆, 两相比较, 鱼脑冻色调柔美含蓄, 形态有变 化但不零碎。 鹤涎则是散碎拉杂 斑点,特征有所不同。鹤涎虽然 不影响研墨,但有碍观瞻,若以 实用论, 可以不在乎它的存在, 若 论收藏, 基于石质纯净的要求, 最 好避免它登堂入室。 (见图6 )猪鬃眼又名猪鬃孔,又称 针孔。 它是砚面的细微小孔, 是 矿物颗粒的间隙。相较于其它 石疵的恶行恶状,猪鬃眼实微

10、 不足道, 将之列为石疵, 似乎有 些小题大作。但砚中一旦出现 针孔, 石质的细润度必 “应孔而 落” 。 若以收藏的高标准, 还得留意针孔的存在。端砚收藏常见的错误端砚收藏,有一定的过程, 不可躁进,也无法躁进。艺术收 藏要虚心学习,随时修正,避免 一错再错。 针对新端砚的收藏, 表 列常见的错误, 以资爱砚同党参考( 见附表) 。(全文完) 责任编辑:马继东外, 还存在着一些 “小杂碎” , 常 见的有“鹤涎”与“猪鬃眼” 。 鹤屎,文雅一点又称鹤涎、凤涎。 它是端砚中不规则的浸染 状斑点,色浅白微黄,有痕而无 迹,一般抚之不挡手。鹤涎易与清初顺治康熙此时期 乃清代建国之初,为巩固其政 权

11、, 一切以统治为要, 政务百废待举,对于传统工艺无暇关注, 发展较迟缓。 清初新疆和阗一带 动荡,政治势力未取得稳定控 制,玉料来源受阻,不易获取, 也是阻碍玉雕发展原因之一。 因 此清初所遗留玉器并不多, 以现 今全国各大博物馆所藏清代玉 器中, 能准确指出是顺治康熙时期的作品实在很少。 极少部分有 记录清初所制玉器, 器形作工与 明末玉雕较相近。 清初玉器与明 末玉器之分野探索, 值得专家以 及同好研究论述。 雍正年间政经变动复杂, 宫闲话明清玉器( 上)文/ ( 台湾) 何铭基廷内部斗争暗潮汹涌, 时局不稳, 加上雍正个性对于传统工艺文化 不像乾隆有那样浓厚兴趣, 因此雍正年间宫廷所制玉

12、器并不多。 由现今能确知是雍正时期或落雍 正款之玉器资料来看, 雍正玉器 造型素雅简约,无繁缛饰纹。虽 宫内琢制玉器不多, 但官员及地 方进贡入宫玉器依然不断, 此时 期民间玉器制造较宫廷蓬勃。 乾隆、嘉庆此时期政治稳定, 经济良好条件下, 各类 传统工艺原料获取方便, 技术有 更长足进步。 可以说, 清中期玉 器发展最大关键是玉料来源无 虑。 乾隆二十四年平定新疆准葛 尔部及回部, 此后玉料大量输入北京及江南区域。 不论官民玉作 均快速成长,器形纹饰争奇斗 艳, 民间以苏州、 扬州、 杭州为主,玉器制造贩售一片欣欣向 荣。 当时官方明令禁止私人至新 疆采玉或买卖玉料, 违者以窃盗 论罪。 但

13、由于重利所趋, 仍有大 量玉料流入民间,甚至官民勾 结, 牟取暴利案件层出不穷。 如 官员高朴与玉商张銮勾结, 售银 1 2 万两, 还由陕甘续运玉料4 0 0 0余斤。 由此也可看出乾隆时期玉 器市场繁荣的一面。 乾隆年间是清代官民玉雕 最辉煌的一页。官方主要以宫 廷造办处玉作为主要玉器琢制 中心。乾隆对玉器重视及个人喜好, 可从 清高宗御制诗文全 集及批示有关玉器之奏章资 料反映出来。当时对雕琢玉器 造型、 玉料使用、 画稿修改, 甚 至造办处之玉匠挑选、玉雕师 技术评定、 人员组成, 乾隆都必清中期 象耳衔环玉瓶 高2 5 厘米附表:端砚收藏常见的错误常犯错误 说 明迷信名家盲目崇拜名家

14、, 缺乏艺术鉴赏力, 以致良莠不分, 甚至 吃了冒牌货还沾沾自喜, 令人啼笑皆非。 迷信名坑对砚的石质认识不足, 以耳为目, 盲目追求名坑而忽略石 质的内涵。 其中以追求 “老坑” 与 “大西洞” 之现象最明显。 木声为贵“声辨” 是端砚鉴别的重要一环。 “木声” 多出自老坑, 木 声之砚, 常暗藏着隙纹, 传声迟钝之故也, 不可盲目追求 “木声” 。 有线必佳金线、 银线本是石疵, 因常出现于老坑, 故 “因主而贵” , 不察者趋之若鹜,实已是非颠倒, 误入岐途! 唯眼是求石眼纯为锦上添花。 佳石虽无眼, 但可用, 徒有佳眼非好 石,不可用也,不可本末倒置。石眼贵明媚有神、贵巧, 不贵多。 舍精取大砚之价值, 贵精不贵大, 质佳、 工雅者为上选。 标榜金式 世界纪录之大砚, 纯为噱头, 不知者趋之若鹜, 行家则莞 尔一笑。 弃雅抱俗砚之雕刻工艺,不在简繁,而在雅俗。拙工劣匠难登大 雅, 唯有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出手自见不凡。 造型粗劣未经修饰或造型粗俗的砚, 如莽汉乱头粗服, 难登大雅之 堂。形可怪、可随意,但要怪得自然,随意得不失其雅。 顾前失后砚面精彩绝伦, 砚背却惨不忍睹, 价值必大打折扣。 论一 方砚之优劣, 要兼顾砚背与砚面的条件, 以里外如一者为佳。 单薄无相砚之造型以端庄、素雅、沉稳、 厚重、饱满者为佳, 造型 单薄或畸形怪状者, 予人不安定之感, 经久不耐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