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考博答题技巧招生人数复习规划专业课笔记-育明育明考研考博

上传人:tian****ren 文档编号:39484836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考博答题技巧招生人数复习规划专业课笔记-育明育明考研考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考博答题技巧招生人数复习规划专业课笔记-育明育明考研考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考博答题技巧招生人数复习规划专业课笔记-育明育明考研考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考博答题技巧招生人数复习规划专业课笔记-育明育明考研考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考博答题技巧招生人数复习规划专业课笔记-育明育明考研考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考博答题技巧招生人数复习规划专业课笔记-育明育明考研考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考博答题技巧招生人数复习规划专业课笔记-育明育明考研考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育明育明 北京校区北京校区资料来源:考博资料、辅导课程 咨询育明考博陈老师2016 北大国际政治专业考博参考书专业课题型专业课复习资料北大国际政治专业考博参考书专业课题型专业课复习资料一、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考博一、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考博部分部分参考书(育明课程中心推荐)参考书(育明课程中心推荐)育明考博课程中心陈老师解析:育明考博课程中心陈老师解析:1、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初步将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对应到答题中,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建议考生可以在专业课老师的指

2、导下来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这项工作,为整个备考的成功构建基础。2、 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使用相关的参考书笔记、导师课件讲义、各专题总结。读哪一些资料有用、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育明教育针对北大国际政治专业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有:考博英语课程班专业课课程班视频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 80%以上。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考博信息获取、高分辅导课程咨询陈老师扣扣:伍四七.零六叁.八六贰)二、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考博专业课题型(育明课程中心)二、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考博专业课题型(育明课程中心

3、)国际政治专业课都有三种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专业一的命题时政性是非常强的,在复习中一方面要对国际政治的基本理论熟捻于心,另一方面也要关注时政热点和导师论文精选。像 2015 年真题中名词解释考到了“米尔斯海默” 、 “无政府状态” ,简答题考到了“亲诚惠容的外交思想” ,论述题考到了“一带一路对中国政治经济的影响” 。专业二的试题都是选做题,基本上都是每个导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出的题,考生只需在每个题型中选够既定的分数即可。所以在专业二的复习中就业根据自身的擅长领域和专业课老师对试题难度育明育明 北京校区北京校区资料来源:考博资料、辅导课程 咨询育明考博陈老师的分析来确定准备的方向

4、。15 年真题中非洲地区研究这个方向考到了简答题“非洲大湖地区的冲突” ,亚太地区研究考到了名词解释“中日韩 FTA” ,中东地区研究考到了名词解释“巴勒斯坦白皮书” ,南亚地区研究考到了简答题“印度宗教问题” ,环境气候与国际关系方向考到了简答题“环境外交” 。三、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考博考试复习资料(2-4)-育明课程中心三、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考博考试复习资料(2-4)-育明课程中心四、建构主义(一)温特与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兴起1、兴起: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施动者结构问题提出了施动者和结构互相建构的基本论断,为从社会互动角度研究国际关系做了铺垫。开始系统地

5、提出国际政治社会特征的具体研究问题,为博士论文打下基础。2、开始形成并受到学术重视: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 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建构主义学派的正式宣言。奠定温特社会建构主义学派领军人物地位,认识到符号互动理论的重要意义。对“无政府状态”提出质疑,强调无政府状态的社会建构特征,否定存在单一无政府逻辑假说。3、成为强劲的理论学派: 90 年代中后期,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借鉴了哲学和社会学理论,全面提出了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理论,标志着社会建构主义在理论体系上趋于成熟。4、学问环境:名尼苏达学派的年轻学者齐心合力,不畏权威,执着认真,相互启迪的精神。80 年代国际关系理论的

6、发展和实践。(二)建构主义产生的背景:国际关系学理论战1、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理性主义理论A新现实主义:结构选择B新自由制度主义:国际制度C世界体系理论:只有把世界政治置于全球资本主义的框架之中才能使其实质和内容得以揭示,国际体系的产生和延续是为全球资本主义服务的,核心、边缘、半边缘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阶级之间的剥削关系。反思主义理论:否认理性的核心作用,反思主流理论作为给定因素的概念。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范式之争A辩论重点: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育明育明 北京校区北京校区资料来源:考博资料、辅导课程 咨询育明考博陈老师B世界体系理论处于边缘地位。C非主流理论派别的状况更是如此。2、主流学派的辩

7、论:由不可通约到理论趋同不可通约: (核心)是否国家是单一性的、理性的国际行为体。(1)国家中心理论 国家是否是国际体系中惟一具有意义的单一性和理性行为体;(2)多员中心理论 国家是是具有天生的身份和利益。转折点:不可通约的现象逐渐淡化。(1)沃尔兹: “结构选择” ,把国家定义为单一的理性行为体,高度科学性。A基本变量:国际体系结构与国家行为B变量关系:国际结构体系影响国家行为(2)基欧汉: “制度选择” ,承认国家单一和理性特征,无政府状态基本特征,发展体系理论。A基本变量:国际制度与国家行为B变量关系:国际制度影响国家行为理论趋同(1)理论框架相同:理性主义把国家定义为利己的、单一的理性

8、行为体,国家的利益和身份完全是由内部因素预先给定的。(2)世界观趋同:物质主义A新现实主义: “国际体系结构”指的是国家物质力量在国际体系中的分配状态,主要以军事力量定义的国家权力和以物质收益为主的国家利益也反映出单纯物质主义的浓厚色彩。B新自由制度主义: “国际制度”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非物质的,但其作用取决于制度能够提供的物质回报,物质性权力和利益仍然是国家行为的主要动因。(3)认识论趋同:科学实证主义都坚持科学实证主义原则,反对任何诠释理论。(4)研究方法趋同:起点都是国际体系无政府状态,承认无政府状态是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A无政府状态是给定因素;B无政府状态是恒久的基本特征;C无政府状态只

9、有一种逻辑。(5)研究层次相同:国际体系。都认为只有体系理论才能称为国际政治理论。90 年代二者主要分歧:无政府状态下国家的合作问题。(1)新现实主义:无政府状态使国家在整体上趋于不合作,相对收益是国家考虑的主要问题,国际制度不能从根本上减弱无政府状态的负面影响,因此不能导致稳定和持久的国际合作。育明育明 北京校区北京校区资料来源:考博资料、辅导课程 咨询育明考博陈老师(2)新自由主义制度:承认无政府逻辑和体系结构重要性的同时,强调国家可以以绝对收益为考虑,国际制度可以调节国际体系中信息分配状态,降低交易成本和减少不确定性,增强合作。3、非主流学派的挑战:批判与反思反思主义和理性主义形成的鲜明

10、对照:(1)理性主义理论属于因果性解释理论;反思主义各派基本上都强调建构作用。(2)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坚持认识论基础主义,反思主义则基本上是反基础主义的。(3)主流理论信奉实证主义,反思主义否认实证主义假定的合理性。(三)建构主义的理论体系与学术意义1、建构主义的理论体系理论基底:整体主义/理念主义整体主义:强调整体对个体的作用,以整体为基本分析单位,根据整体特征解释个体特征。理念主义:重视观念的作用,强调物质因素是通过观念因素而产生意义的。(1)温特理论的基本构架:A方法论:呈明显的社会性质,强调整体对个体的作用。B世界观:否定纯粹物质主义,提倡重视观念作用(2)建构主义的两个重要原则:A 反

11、理性主义: 国际政治的社会性结构不仅仅影响行为体行为, 更重要的是建构行为体的身份和利益。B反物质主义:国际政治的基本结构不仅仅是物质性建构,它更重要的是社会性建构。认识论基底:科学实在论(1)强调建立严格的科学研究议程,提出能够证伪的科学假设。(2)社会建构主义承认客观存在的重要性,以观念为核心的社会类别仍然具有客观性。A社会类别的存在首先是有其物质性基础的,这种物质性基础是实在的。B社会类别的自行组织能力决定其客观存在的特征。C研究主体和研究客体之间的区别虽然不像自然界那样清楚,但仍然是可以区分的。2、建构主义的理论定位建构主义是体系结构理论:建构主义结构包含三个主要因素:(1)最根本的因

12、素:共有知识。共有知识指行为体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共同具有的理解和期望, 在这个环境中,共有知识建 构行为体的身份和利益。(2)物质性因素的作用:建构主义认为结构包含物质性因素,但物质性因素本身的意义是有限的,物质性因素只有通过社会性结构才能对行为体行为起到有意义的影响。育明育明 北京校区北京校区资料来源:考博资料、辅导课程 咨询育明考博陈老师(3) 社会结构存在的条件: 行为体的社会实践。 建构主义的结构是动态的, 行为体可以建构一种结构,也可以分解这种结构,并建立另外一种结构,新的结构是由完全不同的观念构成的。建构主义是重视实践活动的理论:强调施动者和结构的互构(1)施动者对结构的作用:

13、施动者的互动导致了结构的形成。初始行为通过互应机制会使互动中的双方产生并加强一些观念,并开始拥有这些观念,于是便产生文化。(2)结构对施动者的作用:施动者造就结构,结构也建构是施动者。体系结构有两种作用,一种是因果作用,二是建构作用,即:体系结构不仅对行为体行为产生影响,也塑造了行为体的身份,身份决定利益,利益决定行为。建构主义是进化理论:假定国际体系结构是可以变化的。(1)权力政治和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是国家建构的,国家身份和利益是国家体系建构的,这些观念结果是由社会建构而成,是施动者时间活动的结果。如果施动者的互动进程发生变化,国际体系 的结构也就会发生变化。所以,从根本上说,变化是可能的

14、。(2)变化是可能的,但并不容易改变。3、建构主义的学术意义:开始重新设定国际关系研究的议程。建构主义把哲学和社会学问题引入国际关系研究议程,引起了国际关系学界的反思。建构主义以科学的方法对待国际政治的建构问题,沟通理性主义和反思主义,并创建国际政治社会理论的研究议程。4、建构主义的理论局限理性主义对其批判(1)现实主义:批判主要基于物质主义本体论,认为偏重观念作用的理论无法解释国际政治,物质条件仍然构成国际政治的实质。(2)新自由主义:一方面承认观念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认为对本题论问题的深究对国际关系学没有意义,真正意义的问题在于观念起到什么样的作用,通过什么因果机制起作用。反思主义对其批判:主要是针对建构主义认识论,反思主义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实证主义认识论与后现代本体论是不可协调的。两者共同批判:体系理论。没有对施动者和施动性予以足够的重视,没有提出施动理论。资料来源: 育明考博分校陈老师编辑考博信息、课程辅导可咨询陈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