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钱塘江流域分水江干流(桐庐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桐庐县富春江干堤加固一期工程)施工图说明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457293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桐庐县钱塘江流域分水江干流(桐庐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桐庐县富春江干堤加固一期工程)施工图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桐庐县钱塘江流域分水江干流(桐庐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桐庐县富春江干堤加固一期工程)施工图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桐庐县钱塘江流域分水江干流(桐庐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桐庐县富春江干堤加固一期工程)施工图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桐庐县钱塘江流域分水江干流(桐庐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桐庐县富春江干堤加固一期工程)施工图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桐庐县钱塘江流域分水江干流(桐庐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桐庐县富春江干堤加固一期工程)施工图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桐庐县钱塘江流域分水江干流(桐庐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桐庐县富春江干堤加固一期工程)施工图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桐庐县钱塘江流域分水江干流(桐庐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桐庐县富春江干堤加固一期工程)施工图说明(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桐庐县钱塘江流域分水江干流(桐庐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桐庐县富春江干堤加固一期工程)施工图说明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勘测设计院 1桐庐县钱塘江流域分水江干流(桐庐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桐庐县富春江干堤加固一期工程)施工图总说明1 总则总则1.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分水江流域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是钱塘江下游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安徽省绩溪县的山云岭,于杭州市桐庐县与富春江汇合,流域面积3444km,河道全长 164km,总落差 965m,主流以紫溪、横村镇方埠为界,分为上、中、下游河段。主流的上游河段(山云岭紫溪)长度106.9km,河道平均坡降 8.6;中游段(紫溪横村镇方埠)长度44.8km,河道平均坡

2、降 0.8。下游段(横村镇方埠桐君街道)河长12.5km,河道坡度减缓(平均坡降 0.5) ,为感潮河段,洪水时受富春江河道洪水顶托影响明显。本工程涉及的分水镇五里亭至桐君街道段长 42km,平均比降0.52,除瑶琳镇毕浦处河道较窄外,两岸均有河谷平原分布。分水江流域早在 1998 年就制定了分水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 ,随后因流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域内土地利用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等原因重新编制了分水江干流(桐庐段)河道治理规划(2006-2020) ,对以流域防洪安全为基础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进行了规划。桐庐县钱塘江流域分水江干流(桐庐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桐庐县富春江干堤加固一期工程

3、)施工图说明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勘测设计院 22008 年, 浙江省桐庐县钱塘江流域分水江干流(桐庐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得到浙江省发改委审批通过。2009 年 6 月桐庐县钱塘江流域分水江干流(桐庐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也得到浙江省发改委的批复。2010 年 1 月初,我院完成的桐庐县钱塘江流域分水江干流(桐庐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也经浙江省发改委评审通过。因初步设计报告中的东溪堤、上王家堤、瑶林三期堤、上浦滩堤和旧县三期堤均已实施完成或正在施工,本次施工图设计仅包括城东干堤、孙家干堤和浮桥埠堤。各堤段的设计标准及范围见下表。施工图各堤段的设计标准及范围表编号堤名

4、位置防洪标准堤防等级长度 m)1城东干堤上段九岭溪出口(方埠村)支流出口5%413062城东干堤下段横村二桥徐家埠5%410693孙家干堤上段孙家横村新大桥5%421274孙家干堤下段独山机埠龙伏溪出口处老横村镇段5%45835浮桥埠堤桐庐化工厂分水江大桥5%41030本工程所涉及的桩号均为各堤段自编桩号。高程均为 1985 国家高程基准,坐标为北京坐标系。本工程主要项目有:1、堤基;2、堤身填筑;3、砌石;4、三维土工网植草护坡;5、砼及钢筋砼浇筑;桐庐县钱塘江流域分水江干流(桐庐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桐庐县富春江干堤加固一期工程)施工图说明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勘测设计院 36、路面工程;7、

5、草皮护坡;8、无纺布铺设;9、荣勋生态挡墙和护坡;10、 石笼挡墙和护垫;11、 绿化砼护坡;12、 无砂砼生态球等。1.2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1、桐庐县钱塘江流域分水江干流(桐庐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桐庐县富春江干堤加固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报批稿) ,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勘测设计院,2010.1;2、浙江省发改委对桐庐县钱塘江流域分水江干流(桐庐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桐庐县富春江干堤加固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报批稿) 的批复,2010.1。1.3 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技术规范本工程施工主要参照下列规范执行:1、堤防工程施工规范 (SL260-98)2、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 (DL/T5129-

6、2001)3、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SL/T225-98)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桐庐县钱塘江流域分水江干流(桐庐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桐庐县富春江干堤加固一期工程)施工图说明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勘测设计院 4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034-2000)6、水工混凝土试验规范 (DL/T5150-2001)7、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J052-93)8、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DL/T5144-2001)9、普通砼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3-92)10、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

7、-92)11、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SL223-2008)12、 工程用机编钢丝网及组合体 (YB/T4190-2009)2 工程水文工程水文分水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34 月初春季节,地面盛行东南风,一般多降连绵细雨。57 月春末夏初,暖湿太平洋高压气团渐向大陆推进,锋面常在流域上空滞留或摆动,由于受地形影响,很容易造成全流域性的连续降水过程,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俗称梅雨期。79 月盛夏季节,湿热多雨,盛行偏南风,多雷阵雨和台风雨。1011 月秋季,天气以晴朗少雨为主。12 月次年 2 月为寒冬季节,地面盛行偏北风,天气干燥偏冷,有时出现雨雪天气。流域多年

8、平均降水量 15001600mm,径流深 952mm。根据分水站实测流量资料表明,年最小流量一般出现在 102 月,其中以 12 月为最常见。多年月平均最小流量为 10.6m/s,历年月平均最小流量仅 1.80m/s。5 年一遇施工水位分二种潮洪组合进行计算,成果供施工方参考:分水江 10 月4 月 5 年一遇洪水遭遇桐庐站 10 月4 月平均高潮位;桐庐县钱塘江流域分水江干流(桐庐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桐庐县富春江干堤加固一期工程)施工图说明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勘测设计院 5分水江 10 月4 月平均洪水遭遇桐庐站 10 月4 月 5 年一遇设计潮位。两种组合的 5 年一遇施工水位表 单位:m

9、104 月 5 年一遇标准断面名称5 年一遇洪水遭遇 平均高潮平均洪水遭遇 5 年 一遇水位孙家村11.9610.05方埠村11.8310.03横村11.8110.02横村二桥11.6710.00横村11.139.92横村一桥10.599.86横村10.089.82旧县9.509.78西武山大桥9.419.77大弯里8.809.73桥北村8.799.73分水江大桥8.709.72汇入钱塘江口8.589.723 工程地质工程地质1、 城东干堤根据钻探揭露,城东干堤地层分述如下:-2 层:素填土,灰黄色,稍湿,松散。主要成分为碎石土混杂粉细砂及粘性土,成份杂分选性差,为人工新近加高回填形成,未经压

10、实。揭露层厚 0.703.70m,局部分布。-3 层:耕土,灰色,稍湿,松散。主要成分为粘性土混杂植物桐庐县钱塘江流域分水江干流(桐庐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桐庐县富春江干堤加固一期工程)施工图说明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勘测设计院 6草根等有机质组成,成份杂,性质差。揭露层厚 0.500.60m,局部分布。-1 层: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很湿饱和,以粉质粘土为主,含云母,见较多的铁锰氧化斑点。层厚 1.209.50m。-3 层:粘质粉土,灰黑、灰绿色,松散稍密,湿。含大量的有机质,该层仅在 CDK06 孔有揭露。层厚 1.20m。含粘土粉细砂,灰黄色,很湿饱和,松散。主要成分为细砂和少量的粉砂,见

11、少量的团块粘性土及圆砾,层厚 1.32.50m。-2 层:卵石,灰灰黄色,中密,主要成为卵石和少量圆砾,充填物为中粗砂和粉质粘土。卵石 2040mm 含量约 60%,圆砾的含量约 10%、其分选性好,磨圆度好。圆砾、卵石其成分母岩以泥质粉砂岩、花岗岩、凝灰岩等硬质岩为主。局部本次钻探该层厚度未揭穿,钻厚大于 2.20 米。-1 层:全风化熔结凝灰岩,灰灰黄色,岩石大部分风化呈砂土状,风化裂隙发育,岩石结构构造模糊,岩芯样以砂土状为主,该层仅在部分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 1.204.60 米。-2 层:强风化凝灰岩,灰灰黄色,岩石大部分风化呈破碎状,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岩石结构构造较模糊,岩芯样以破

12、碎状为主,仅在部分孔钻至该层,揭露厚度大于 1.60 米。-3 层:中风化熔结凝灰岩,灰、灰黄色,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岩芯样以短柱状、柱状为主,节理裂隙较发育。仅部分孔钻至该层,揭露厚度大于 1.60 米。桐庐县钱塘江流域分水江干流(桐庐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桐庐县富春江干堤加固一期工程)施工图说明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勘测设计院 72、 孙家干堤上段根据钻探揭露,孙家干堤上段地层分述如下:(1a)素填土,灰黄色,稍湿,松散,主要成分为粘性土混杂角砾组成,成份复杂,为人工近期回填形成,该层土在在拟建防洪堤堤基的南端和老堤基沿线被揭露。层厚 1.504.10 米。(1b)耕土,灰色,稍湿,松散,主要

13、成分为粘性土混杂植物草根等腐质,成分杂,土体多空洞,该层土在拟建防洪堤堤基沿线均有分布。层厚 0.500.50 米。(2)层:粉质粘土,灰灰黄色,稍湿,软塑可塑。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局部位置混杂粉细砂,呈团块状产出,土体具不明显的氧化特征。该层土在防洪堤南段缺失。层厚 0.504.90 米(3)层:细砂,灰黄色,稍湿,松散。主要成分为细砂和少量的粉砂,含少量的圆砾,由上至下,土体颗粒粒径渐大,土体的成份以长石和泥质粉颗粒为主,分选性好。该层土在拟建防洪堤堤基沿线均有分布,在堤基北端缺失。层厚 3.207.20 米(4)层:圆砾,灰灰黄色,中密,湿,主要成分为圆砾和少量卵石,充填物为中粗砂。圆砾、

14、卵石含量约 56.4%,其分选性好,磨圆度高。圆砾、卵石其成分母岩以泥质粉砂岩、凝灰岩岩、凝灰岩等硬质岩为主。该层土在拟建防洪堤堤基沿线均有分布,在堤基北端缺失。层厚 2.303.50 米。(5)层:卵石,灰灰黄色,中密,湿,主要成分为卵石和少量的圆砾,局部见漂石,充填物为中粗砂。卵石含量约 52.1%,卵石粒径桐庐县钱塘江流域分水江干流(桐庐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桐庐县富春江干堤加固一期工程)施工图说明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勘测设计院 8在 411之间,分选性好,磨圆度高。漂石、卵石其成分母岩以泥质粉砂岩、凝灰岩岩、凝灰岩等硬质岩为主。该层土在拟建防洪堤堤基沿线均有分布,在堤基北端缺失。层厚 2.402.40 米。(6a)层:强风化花岗岩,灰黄色,湿,岩石部分风化呈砂土状,风化裂隙发育,岩石结构构造清楚,岩芯样以砂土状和碎块状为主。该层岩石在堤基南北两端被揭露。层厚 2.303.20 米。(6b)层:中风化花岗岩,灰黄色,湿,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岩石结构构造清楚,岩芯样以短柱状、柱状为主。该层岩石在堤基南北两端被揭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