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民间文化的宝藏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457134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河,民间文化的宝藏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天河,民间文化的宝藏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天河,民间文化的宝藏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天河,民间文化的宝藏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天河,民间文化的宝藏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河,民间文化的宝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河,民间文化的宝藏(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河,民间文化的宝藏天 路民间文学大师钟敬文先生说过:“人民口头创作,是每个民族的珍贵文化财产,也是现代国民的精神滋补剂。 ”民间文学只能植根于民族生活的肥壤沃土之中,凌驾于一切民族之上的民间文学实际是不存在的.然而,每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它自己的、只属于它而为其它民族所没有的本质上的特征。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歌谣、民风民俗是民间文学的生力军,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并传播的 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地方古迹、自然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故事,它只能是口传的历史、民间的艺术创作,并不等同于历史。但是,只有这种“口传的历史”,才能显示出民族的历史渊源和社会风貌,人民在聆听这种传统的教诲中会受到莫大

2、的精神启迪,这种潜移墨化的教育作用是任何枯燥的说教所不能取代的。郧西的历史文化渊远流长,它地处鄂陕交界,吸秦风楚韵之精华,纳秦岭汉江之灵气,创造了古往今来的辉煌文明。早在一百万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打造石器、刀耕火种,创造了“郧西猿人之家”的古文化先河。郧西黄龙洞猿人遗址填补了智人时代的古文化空缺。屈原离骚 、 楚辞 、 诗经的国风里的“关关睢鸠”篇就诞生在这片热土上。汉民族史诗的创世歌发源于古老的郧西。远古先祖“女娲补天” 将余石寄存于悬鼓观, “盘古战雾神” 、 “五龙斗法”等开天僻地的故事就演绎在五龙河畔,闻太师战死绝龙岭,姜太公大战金鸡岭,黄天化战死何家井等“封神文化”至今在五龙河

3、流域广为传颂,天河口牛朗织女的传说故事和歌谣给人民留下了美丽的诗篇。 一、天河流域的民间传说故事一、天河流域的民间传说故事优秀的历史传说故事,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主要是认识历史的本来面貌的史学价值和反映生活的真实的文学价值,而且二者往往是紧密结合着的。中国远古的“女娲补天” 、“盘古开天僻地” 、 “斩将封神”等神话传说都在郧西留下印痕,中国最著名的四大传说牛郎织女 、 孟姜女 、 梁山伯与祝英台 、 白蛇传 ,其中的“牛郎织女”的相会地就在我们的天河流域,在这条天河中到处留下了印证的痕迹。郧西山城天河两岸山头的“石公公”与“石婆婆”就是牛郎织女的化身,他们隔着天河水,相望数千年,每年的七月七

4、日“七巧会”才能相会顷诉衷肠。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郧西家喻户晓,广为传唱,据不完全统计,郧西有民歌手三千余人就有二千五百人会唱山伯访友 、 英台读书 、英台闹五更等民歌。由此可见,郧西这块古老的土地,不仅是“郧西猿人之家” ,而是诞生古代文明的摇篮,(一)天河民间传说故事的历史渊源(一)天河民间传说故事的历史渊源1古人类流下的痕迹古人类流下的痕迹距今约五十至一百万年的“白龙洞猿人之家”比北京“山顶洞人”还早,考古专家们在洞里发现了猿人的牙齿和动物化石以及人工打造石器的痕迹,被称为“郧西猿人文化” ,且“白龙洞”座落在神雾岭上,天坑密布,云雾盈绕,盘古战雾神,五龙斗法等神话传说这诞生在

5、这里。 “黄龙洞”里发掘的人类化石填补了五万至八万年以前的智人时代的空缺。金银山发掘的恐龙蛋化石群,足以说明在这块热土上以至生活着远古人类,居住着人类祖先。近年发掘整理出版的创世歌里传唱的开天僻地、女娲炼石补天、牛郎织女、美女河等神话传说就是郧西远古人类创造的远古文明。2、 “古文化驿道古文化驿道”传播的文明传播的文明郧西地处鄂西北边陲之巅,古为麋、商、绞国所治,介乎秦楚之间,秦岭阻西北,汉水贯西南,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成化年间置县迄今 500 多年,且据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仅 300 公里,据中原楚文化名城武汉 450 公里。西安是唐代都城,是当时世界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从西安至襄樊、武汉等地,

6、郧西上津乃必经之地。古代陆路不发达,必走水路,汉水流域就成为水上黄金通道。据专家考证,从西安至商南至漫川至上津至景阳兰滩渡口,是一条古文化驿道。当年杨贵妃要吃荔枝就是从这里一站一亭地送去的。近年来在景阳兰滩渡口发掘的古籍图书,如诗经 、 楚辞 、 论语 、孟子 、 全唐诗 、 大八义 、 蜜蜂记 、 龙马奇案 、牛郎织女手抄本等一百多部文化典籍,充分证明了这条古文化驿道的历史功绩。早在唐代时,兰滩渡口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小镇,商铺林立,驿站印刷都具特色。我国伟大的圣僧陈玄奘的父亲陈光蕊考取状元,携妻去江洲赴任,行至兰滩渡口刘洪寨时,突遭强人刘洪袭击,刘洪冒官上任,陈妻阿娇忍辱生下陈玄奘 放至江上,

7、倒流三十里至百佛寺,被方丈救起,后来,殷小姐认子,陈玄奘报仇立志西天取经。这个故事在景阳家喻户晓,且刘洪寨山顶上至今还保留着一人多高的寨墙,山顶古寨遗址至今还在向人们叙说当年“刘洪滚鼓”胡敬德火牛攻山的传说故事。西安至景阳的古文化驿道,演驿了多少人间悲欢离合的故事,那些从西安出发到江南的游人,达官贵族,流放犯人,商旅过客,都在这里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创造了多许多美丽的传说。3、 “移民文化移民文化”的结晶的结晶翻开郧西的历史,其实是一部移民发展史。一百万年前的郧西猿人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演绎进化,后来形成了独立的氏族部落。据专家考古发现,郧西最早的祖先是三苗部落联盟一部分,他们是鄂西北的土

8、著居民,三苗被夏灭掉以后,整个鄂西北先后历经先秦、魏晋南北朝宋金元、明清和现代五次移民高潮。郧西移民的祖先大多是宋代移民。现在到民间查访,他们大多数都说祖先是陕西大槐树人,是经宋代移民至武昌,后又经武昌移民至此地。郧西最早的古国麋国,被楚国打败后流散于秦岭汉江一带,后代又建立绞国,据考古专家在汉江肖家河、天河口一带发掘的春秋古墓考证,这里的居民已进入新石器时代,出土的铜器、玉器都有篆体铭文,记载了绞国姜姓的远古文化传说。人,是社会文化与经济生产的承载体,个体或群众居住地与生产区域的变化,对于社会文化与经济生产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移民改变了文化的时空分布。长期积累的文化传说相互影响,相互交流,

9、就形成了现有的文化传说。如“女娲补天”寄余石于悬鼓观的传说, “盘古战雾神” 、 “五龙斗法” 、 “封神文化”传说等都在这里形成了新的风貌,注入了新的活力。从都城长安移来的居民带来了创世歌传说故事,从河南移来的居民带来了“封神文化” ,从武昌移来的居民带来“牛郎织女”的传说,从洛阳移来的居民带来了“杨家将”的传说故事。但是,这些故事都在当地找到了历史的印证,好象远嫁的姑娘回到娘家,真是历史的巧合、文化传说的佳话。 “女娲补天”有余石为证;“封神文化传说”有闻太师墓、绝龙岭、金鸡洞、黄天化墓碑、练兵场、跑马川为证;创世歌的传说有“古文化驿道”为证;唐僧出世的故事有刘洪寨古寨墙为证;杨家将的传说

10、有六郎关、焦赞孟良寨为证;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古老的天河口、 “石公公” 、“石婆婆”为证。所以说,郧西的民间传说故事渊源流长,是移民文化的结晶,是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丰硕成果。(二)(二) 、天河民间传说故事的类说、天河民间传说故事的类说高尔基指出:“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从劳动和社会经验中抽取出来的知识的总汇这是牧人、猎人、农人、铁匠、养蜂人、陶匠、木匠、渔人及其他古代全人类文化奠基者们的知识” 。它同鲁迅把民间文学称为“生产者的艺术” ,并且指出其与“高等有闲者的艺术对立”的卓越见解是完全一致的。古老的郧西,古老的天河,地处秦楚交界,其远古至今流传的民间传说故事是秦楚文化的精英。秦文化发源于黄河流

11、域,而楚文化且发源于长江汉水流域,其主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祝融部落,干流是夏文化,支流是荆楚文化,巴楚文化、秦楚文化、房陵文化、蛮夷文化、移民文化等,繁衍于秦楚交汇的郧西天河民间故事是秦楚文化和移民文化的结合物。它种类繁多,且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郧西民间故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显示其劳动人民歌颂美德,劝喻世人,鞭挞丑恶,寄托理想的主题情怀。1、神话故事类:、神话故事类:郧西的神话故事大多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里许多开天僻地、人们战胜自然、人神之恋、神龙斗法之类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认识自然艰苦奋斗的勤劳智慧。如:女娲补天寄悬石 , 盘古战雾神 , 五龙斗法 、 赵老送灯台 、牛郎织

12、女、封神传说、 白龙洞的故事等。2、传说故事类:、传说故事类:传说与历史的关系极为密切,但又是十分复杂的。其中既有真实史实的传述,又有与特定的历史有关联的,附合捏合上去的人物或事象,还有较多地属于艺术虚构的成分。它不同于神话,它有其独特的历史性、地域性和艺术性。郧西民间传说故事大致可分为三类:、历史传说(包括人物,史事等)如王聪儿就义莲花台 杨八姐大战较肠关 , 活捉艾光清 清官翁太爷等。、风物传说(包括地方,风学,物产等)如:火车岭的传说 龙潭湾传奇 刘洪寨传说 奇景双龙吐雾等。习俗传说:(包括风俗和节日)如:翁太爷斩龙求雨 门神的事历 彭法官的故事 湖北口回民的风俗习惯等。郧西民间传说故事

13、其中不少是优秀的历史传说,不但具有重要的史观意义,体现了人民群众进步的历史观,而且还有宝贵的史科价值。如:王聪儿传说故事,杨家将传说故事等都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反映了一定历史的时代风貌。3、生活故事类、生活故事类郧西民间生活故事赋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它是秦岭汉江流域劳动人民最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生活类故事题材比较广泛,常见的有:反映人民群众劳动生活,爱情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这类故事讴歌劳动生活的欢乐、风趣,表现对劳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热爱、深情,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美好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有表现人们鞭挞丑恶的观念。如苕婿气岳丈痛斥嫌贫爱富, 才女巧责负心郎反映农村少妇的机智才华;渔翁

14、应对表现渔翁机敏;聪明媳妇中巧媳妇形象;梁启超智答张之洞中的神童形象;宰相肚子能撑船中生活现象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精神佳酿,有的读了让人启智,有的读了让人成才,有的读了是一种艺术享受。4、幽默笑话类:、幽默笑话类:笑话是一种蕴含嘲讽训戒于谈笑娱乐之中的口头故事,具有浓烈的喜剧性和幽默讽刺意味。在很早以前,郧西的民间就流传着一本宋代的笑林广记 。里面记载着许多令人捧腹大笑的笑话故事。郧西人民继承了笑林广记的衣钵,创造了数以万记的幽默笑话故事。如阿 Q 讳秃 ,故事讲叙道:阿 Q 在街上买了一只猫,高兴抱回土谷祠里。谁知猫饿了,跳到地上对着他叫道:“没毛儿,没毛儿” 。阿 Q 一听,整个头皮都气红了,

15、骂道:“你也嘲笑我没毛” 。心一气拿起夜壶朝猫打去,猫吓得跳窗逃走,谁知夜壶被甩进后面水塘里,沉下去时发出“吐、吐、吐”的陷水声。阿 Q 一听更加气愤,夜壶也笑我是秃子。气愤地跑到后面将夜壶捞起朝石凸上惯去,夜壶被摔时发生“咣铛”的响声,粉身碎骨了。阿 Q 自言自语地说道:“倒也是条硬汉,临死也不低头,还说我是一个光蛋”这则故事听了真让人捧腹大笑,从中受到生活的启迪。不要秃子怕见光,不让别人说坏话。5、童话寓言类:、童话寓言类:苏联民间文学家纳吉什金指出:“童话是把许多寻常的,司空见惯的人物、现象、概念综合为具有不同寻常的特性的形象” 。童话借助幻想的彩翼,让美丽艺术形象在太空自由飞翔。郧西的

16、童话寓言不多,但件件都是艺术珍品,如宝石与珍珠 、 骄傲的孔雀 、 红老鹰 、 皇帝封鼠 、 猎和狗的故事等都是值得欣赏的好作品。(三)郧西天河民间故事的艺术特征(三)郧西天河民间故事的艺术特征1、秉承秦风,显露楚韵,彪炳汉族传统的郧西天河民间、秉承秦风,显露楚韵,彪炳汉族传统的郧西天河民间故事故事郧西天河民间故事凝聚秦楚山水之精华,秉承汉族日月之遗风,创造了许多先进的文化遗产。如盘古战雾神 、女娲补天寄余石 、 牛郎织女的故乡天河口 、 封神的故事 、 姜子牙大战金鸡岭 、 杨家将的故事 、 王聪儿的故事等,这些故事与其它地区的历史传说故事相媲美,形成了独领风骚的秦风楚韵格调,她并存于秦巴文化、巴楚文化、荆楚文化、房陵文化之间,形成了自己传统的风骨。显示出不凡的艺术魅力。2、史学与文学的高度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