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学习资料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455574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团结学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民族团结学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民族团结学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民族团结学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民族团结学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族团结学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团结学习资料(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治多经杂多至囊谦公路工程治多经杂多至囊谦公路工程 SG5SG5 标段标段民族团结学习资料(民族团结学习资料(1 1)中国水电建设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电建设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治多经杂多至囊谦公路工程治多经杂多至囊谦公路工程 SG5SG5 标段项目部标段项目部二二一四年四月二十日一四年四月二十日民族团结学习资料(1)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 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

2、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 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基本内涵反对民族压迫和歧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新中国成立 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 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此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 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民族团结的主要范围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最后就是 中华民族的团结,各党派之间的团结。如何使各民族共同发展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

3、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 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 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 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 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怎样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 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 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重要意义“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这首著 名的团结就是力量,

4、曾经擂响了各民族团结救亡、打败日本侵略者的铿锵 战鼓,吹响了各民族团结建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激越号角,时至今日,仍然激 励着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 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 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各民族团结友爱,是 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 的重要保证。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一个家庭不团 结,可能亲人反目;一个民族不团结,可能一盘散沙;一个国家不团结,可能分崩离析。我国各民族在历经数千年的迁徒、贸易、婚嫁、交融中,形成了你 中有我、我中有你,交错杂居、共生互补的格局,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5、。 特别是近代以来,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欺凌。当时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必 然像奥匈帝国等多民族国家一样,分裂为无数的单一民族国家。但是,他们的 预言失败了。中华民族不仅没有分裂,反而“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民族的独立、自由和统一。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浴血 奋战、浴火重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各民族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形成 了休戚与共、荣辱一体的命运共同体。在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过程中,不仅 民族团结友爱的优良传统得以空前的光大,而且中华民族从自在的联合走向自 觉的联合,团结一致走上了通向伟大复兴的崭新征程。 中华民族繁荣富强, 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新中国的成立

6、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各民族 团结友爱的新纪元,中华民族展现出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展现出无比的自 信心、自豪感。60 年来,各族人民高举民族大团结的伟大旗帜,和衷共济、和 睦相处、和谐发展,携手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谱写了中华民族 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壮丽史诗。60 年来,中华民族在前进过程中克服了来自 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自然界的种种困难和考验,顶住了来自国内外的种种压 力和挑战,使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航船乘风破浪、胜利前进。其中,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同心同德、并肩 战斗。今天,“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

7、间也 相互离不开“的理念已经成为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 展的主题已经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这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前进的 力量源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要靠各民族团结友爱。今天,各族人民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往开来、意气风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中华 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把各民族紧紧地凝聚在一起。讲任务,是 56 个民族共同的任务;讲成绩,是 56 个民族共同的成绩;讲 困难,是 56 个民族共同的困难;讲前途,是 56 个民族共同的前途。只有 56 个 民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携手并肩、团结奋斗,中华民族才能焕发出无比磅 礴的伟大力

8、量,民族复兴的伟业才会展现出宽广灿烂的光明前景。治多经杂多至囊谦公路工程治多经杂多至囊谦公路工程 SG5SG5 标段标段民族团结学习资料(民族团结学习资料(2 2)中国水电建设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电建设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治多经杂多至囊谦公路工程治多经杂多至囊谦公路工程 SG5SG5 标段项目部标段项目部二二一四年五月二十日一四年五月二十日民族团结学习资料(2)民族团结 - 词义概述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 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民族团结 -

9、 基本内涵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此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 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 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

10、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民族团结 - 重要意义“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这首著名的团结就是力量,曾经擂响了各民族团结救亡、打败日本侵略者的铿锵战鼓,吹响了各民族团结建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激越号角,时至今日,仍然激励着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 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

11、利。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一个家庭不团结,可能亲人反目;一个民族不团结,可能一盘散沙;一个国家不团结,可能分崩离析。我国各民族在历经数千年的迁徒、贸易、婚嫁、交融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错杂居、共生互补的格局,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特别是近代以来,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欺凌。当时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必然像奥匈帝国等多民族国家一样,分裂为无数的单一民族国家。但是,他们的预言失败了。中华民族不仅没有分裂,反而“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民族的独立

12、、自由和统一。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浴血奋战、浴火重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各民族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形成了休戚与共、荣辱一体的命运共同体。在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过程中,不仅民族团结友爱的优良传统得以空前的光大,而且中华民族从自在的联合走向自觉的联合,团结一致走上了通向伟大复兴的崭新征程。 中华民族繁荣富强,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各民族团结友爱的新纪元,中华民族展现出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展现出无比的自信心、自豪感。60 年来,各族人民高举民族大团结的伟大旗帜,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携手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

13、进的壮丽史诗。60 年来,中华民族在前进过程中克服了来自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自然界的种种困难和考验,顶住了来自国内外的种种压力和挑战,使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航船乘风破浪、胜利前进。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同心同德、并肩战斗。今天,“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理念已经成为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已经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这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要靠各民族团结友爱。今天,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往开来、意气风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中

14、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把各民族紧紧地凝聚在一起。讲任务,是56 个民族共同的任务;讲成绩,是 56 个民族共同的成绩;讲困难,是 56 个民族共同的困难;讲前途,是 56 个民族共同的前途。只有 56 个民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携手并肩、团结奋斗,中华民族才能焕发出无比磅礴的伟大力量,民族复兴的伟业才会展现出宽广灿烂的光明前景。民族团结 - 辉煌成就建国 60 年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的 60 年。“同心掬得满庭芳”。60 年来,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得到扎实推进,法制化建设成效显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确立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得到坚持和完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15、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民族团结的观念牢牢扎根千家万户,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处处绽放。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三个离不开“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各族群众建设现代化的热情空前高涨,祖国大家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国务院先后召开了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了 56 个民族的 4000 多名先进集体和个人,在全社会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各族人民好、伟大祖国好、民族团结好的时代主旋律。民族团结 - 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

16、本观点,是我们党民族政策的基石。在中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居住地域大小,经济发展程度如何,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是否相同,社会地位一律平等,享受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汉族和少数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一律平等;任何民族都没有特权,任何民族的权利也没有被限制。 各民族没有高低优劣之分,都为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做出过自己独特的贡献。每个民族所以能够作为一个民族而长期生息繁衍,都有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优点和特点。社会发展阶段的差别,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的差别,是历史形成的。改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的状况,既需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更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发达地区的支援帮助,经济发达的民族有责任和义务帮助经济落后的民族,以使他们得以实现法律所赋予的平等权利,否则就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差距,无法达到真正的事实上的民族平等。 党和国家把民族平等作为一项基本原则载入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贯穿于其他各项法律法规之中,并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各种平等权益的实现。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和有关法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