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作业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454428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我的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我的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我的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我的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作业(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话,让语文课堂如此精彩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领生本对话在阿尔卑斯山的入口处,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一句“慢慢走,欣赏啊!”这句话朴素而又深刻,值得回味。世间有很多美丽的事物,不仅需要我们用眼睛去看,还需要用心去欣赏、去感悟。如果游客只顾匆匆忙忙地赶路或者只是走马观花式的一览而过、浅尝辄止,那将会与美景失之交臂。由此,让人不禁联想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有关问题。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活动的主体,也是阅读教学的中心。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巨大的空间,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

2、” ,越俎代庖只能适得其反。在指导学生阅读秋天的雨一课时,我先播放秋雨的美丽场景,创设了学生深入文本阅读的情境,让学生对秋雨有一个整体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内容,在读文的过程中圈圈画画,写出自己的感悟。在精读感悟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难点,抓住自己不懂的地方质疑,标记问号。我给学生充分读书、思考和小组讨论的时间,使他们自主参与到学习中来,解决这些小问号。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以图画、诗歌等多种方式反馈出来,达到了阅读教学的一般性目标。“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 ”思维,只有在对话中才会迸发出火花;认识,只有在对话中才会得到提升;情感,只有在对

3、话中才会得到融合;智慧,也只有在对话中才会得到生发。生本对话,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激荡灵性!正确处理识字写字的关系正确处理识字写字的关系 奠定学习语文的基础奠定学习语文的基础识字写字教学的目标一、总目标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小学阶段认识 3000 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第一学段(1-2 年级)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 1600-1800 个,其中 800-1000 个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年级 要求认识的字 要求学会的字 识字能力 1-2 16001800 800-1000 学习 独立识字 二、识字写字教学的意义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培养语文综合素养的前提和保障,是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手段。学生不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就无法阅读和写作。只有当儿童学会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并且牢固地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才能阅读,才能运用所

5、识汉字表情达意。因此,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三、识字写字教学新理念1、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识字、写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 。在各学段教学要求中从情感、态度、习惯等方面提出明确的目标。如一、二年级强调“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 “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识写分开,低年级多认少写所谓识写要求分开,是指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要求不同,要区别对待。对于会认的字,要求见其形读其音,即只要求认识,在课文中认识,在别的地方也认识。对于会写的字,不仅要会认、会写,还要懂得其意思,并要在口头

6、和书面表达中学习运用。低年级学生少写一些汉字,可以腾出一些时间多认字,以便尽快地凭借汉字阅读。3、识写结合,引导学生走开放式识字之路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汉字更是到处都有,随处可见。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科书以外的学习资源,课堂以外的学习渠道,综合运用各种识字方法,在生活实践活动中自主识字。引导学生走开放的识字之路,一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形成良好的识字定势。二是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独立的识字能力。四、识字教学汉字是音、形、义有机统一体。学生学习汉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

7、字形,了解字义。从这个角度来看,识字教学包括字音教学、字形教学、字义教学。从教材的编排体例上看,识字教学还应包括归类识字和随课文识字。(一)字音教学、字形教学和字义教学1、字音教学字音教学是学生识字的基础。识字教学的重点是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汉字是表意文字,其读音和形体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字的形体不能把读音直接标示出来。即使是形声字,也不像拼音文字那样,把读音标示得很清楚。这就要求教师教会学生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并恰当地利用汉字字音上的一些特点进行教学,引导他们仔细分辨同音字和多音字,提高识字效果。字音教学的常用方法有:(3 种)1)借助拼音学字音 2)形声字利用声旁学字音 )同音字、音近字用比

8、较法学字音2、字形教学 汉字的数量以“万”为单位来计算,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独特的形体,各不相同。有些字的形体十分相似,读音和意义却完全不同,如“末”与“未” 。还有些字笔画繁多,不容易记住它们的字形。从这些方面来看,字形教学是学生识字的难点。1)用笔画部件分析法记字形 汉字尽管形体各异,但是总离不开近三十种基本笔画,百余个偏旁部首,八条笔顺规则,七种基本结构。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是先学独体字,再学合体字。开始教学简单独体字的时候,一般都用按笔顺分析笔画的方法识记字形。如:乃、皮、九、山、出等字。教学合体字或者结构比较复杂的独体字的时候,往往要用分析部件或者分析笔画与分析部件相结合的方法来学

9、习字形。如:“岁”由“山”和“夕”构成,“乱”由“舌”和“乚”2)利用造字规律记字形。教学时,可以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想像,把无意识记变成有意识记,增加识字的趣味性。如象形字“日” “月” “舟” “水” “火” “石”等可以结合看图,告诉学生这几个字是怎么来的3)利用儿歌、字谜记字形读儿歌、猜字谜是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老师可以根据汉字字形特点,采用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联想方法,编成歌诀让学生读,或者编成字谜让学生猜,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如“渴”与“喝”容易混淆,可以让学生读歌诀“渴了要喝水,喝水要张嘴” ,以区分它们的偏旁

10、” 。如“夜”字容易写错,可用歌诀帮助学生记忆:“一点一横长,左下单人旁;右下有个夕,再加一捺要拉长。恰到好处地运用字谜帮助学生识记字形,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 , “宋家有女坐当中案” ,“牛走独木桥生” , “二月空中贯长虹册”等。3、字义教学字义教学是识字教学的核心。正确地理解字义是发展学生语言、培养读写能力的起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汉字字义方面的特点,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领会字词的意思和用法。一年级上册识字(二)1 比一比中有关水果名字(杏子、桃子、苹果、红枣)的汉字时,可引导学生观看这些水果的实物或图片,一年级下册识字 3 “对

11、子歌”时,可以用多媒体将云、雾、雪、霜、朝霞、夕阳、蓝天、碧野、万紫千红、山清水秀等景色展现出来,以增强直观性、形象性,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归类识字归类识字是突出字形或字义特点的集中识字形式。(1)突出字形特点的归类识字象形、会意归类识字。象形字归类教材往往有图象形字楷体字。既有形象,又了解了汉字的起源。会意字常用“三字经”如“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等形式出现,这种方法能见形知义,有利于理解字义,建立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探究字理,掌握特点。(2)形声字归类识字。这种形式的归类识字,是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加以归类。教学时,可利用形旁理

12、解字义,利用声旁记住字音,并注意区分基本字与声旁读音的异同。形声字归类识字又有基本字带字、形声字带字、形声字比较识字等多种类型。形近字比较识字。将字形相近的字归类,如“乌鸟,广厂” 。教学时从区别字形的异同入手,引导学生注意区分汉字的细微区别,减少错别字。(3)以字义为主线的归类识字这是从字义的理解入手识记汉字,通过理解汉字的意义,将字义与字音、字形紧密联系的集中识字形式。有以下几种基本形式:韵语(文)识字。这种识字形式吸收了传统的启蒙识字课本以韵语排字的经验,将有一定意义联系的词组成短语构成押韵合辙的韵语(或文)形式进行集中识字。如:“看图韵文识字” (蓝天、大雁、秋霜/棉花、稻子、高粱/柿

13、子、苹果、丰收/桂花、菊花、飘香) 。这类归类识字,重点要教学字形,同时要在帮助学生理解字(词)义的基础上,将韵文熟读成诵,丰富语言积累,感受语言美。按事物的类别归类识字。如按“节气” , “姓氏” , “鸟类” , “反义词”等归类识字。这类归类识字,字形教学是重点,引导学生利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字形(4)随课文分散识字随课文分散识字是以应用为线索展开识字教学,把生字分散在各篇课文中,结合词句,通过语境,寓识字于阅读之中的一种识字教学形式。这种形式的识字,往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边阅读边识字,识字和阅读紧密结合。随课文分散识字,生字的教学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边读课文边识字,这种形式适

14、用于生字较少、课文篇幅较短的课文;二是先识字后读课文,这种形式适用于生字较多、篇幅较长的课文。三是两者结合,即把一部分生字先提出来教学,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再学另一部分字。随课文分散识字要依据课文内容和生字的特点,灵活安排音、形、义的教学。如那些成为学生阅读课文障碍的字词,其意思通过上下文也难以理解的字词或文章的关键词,可以在阅读的初读阶段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记忆字形。而那些与上下文联系紧密的字词,字音、字形的教学安排可较为灵活,字义的教学则可安排在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理解。总之,随课文分散识字应该因文而异,根据生字的多少、课文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灵活安排五、写字教学(一)写字教学

15、的内容和要求(1)铅笔字的教学铅笔字是学生正式接受写字教育的开始,教学要进行细致、科学的指导。 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坐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要讲明正确姿势对写字、对学习、对身体的好处。正确的写字姿势靠长期养成,教师要经常检查纠正。 教给运笔的方法。铅笔字的笔画平直,变化不大,因此在书写时运笔方法比较简单。一般在起笔、转折、提、钩时稍重,稍慢;在运笔过程中用力均匀,速度适当;在写撇、提、钩时的收笔和写其他尖状笔画时,要稍轻、稍快。 教学生使用田字格。低年级学生要指导使用田字格,帮助他们掌握好笔画的位置和字的间架结构。在有了一定的写字能力后,再在方格中把握生字笔画之间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照顾上

16、、下、左、右,找到笔画安排的位置,把字写端正。 指导学生掌握汉字的笔顺规则和间架结构。学会和掌握笔顺规则,可以把字写得规范,使笔画之间搭配合理,有利于提高书写速度。学生初学写字时,可以先书空,掌握了正确的笔顺后再练习写字。遇到笔顺容易写错的字,教师必须加以指导。 (二)识字写字教学的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兴趣、习惯、数量、质量、能力、方法等内容: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 “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 “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 “会使用字典、词典” ,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 “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识字和写字教学的评价应该关注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识字兴趣、识字数量、识字质量、识字能力、写字能力。评价要点是:1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2识字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