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释义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454363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释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释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释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释义(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释义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释义作者作者:崇州市蜀城中学 李 庆 时间时间:2006-11-1 20:19:56 来源来源:会员原创 人人 气气: : 661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真正使阅读教学化繁为简、化知为能、化模糊为 清晰、化无序为有序,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一直是语文教师关心的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由谁生疑呢?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出发,让学生 学会阅读,成为符合对世纪要求的“能力型”的人才,就应该由学生自己质疑、 释疑;而教师只是在何处质疑及如何质疑上加以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 给学生。那么,教师该如何进行引导呢? 1 对文章的主旨性内容进

2、行质疑释疑。 这种质疑释疑,抓住了阅读的关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针对阅读目标和 要求)和集中性(相对集中于阅读的重点、难点),在阅读中起到导向作用。 因为人们阅读文章时,不可能对文章中每一词语、每项内容都进行同等深度的 信息加工,而是选择对文章某些部分(如重要内容)作精细加工,对另外一些 部分(如次要细节)作粗略加工,甚至忽略不作加工。在阅读中,围绕文章的 主旨住内容进行质疑释疑,正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为完成学习任务而需要 深人加工的信息之上,使信息加工更有效。 2 对词语、句子、段落的隐含义的质疑释疑。 一些字、词组成一个能表达意思的句子,再由一些句群组合成段落,最后 由众多段落构筑成一篇

3、完整的文章,这是一个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阅读的过 程。读者阅读文章总是从词语到句子,从一句到一句,从一个段落到另一个段 落,一边阅读,一边把文章的各个词语、各个句子、各个段落的内容联系起来, 形成文章内容的连贯的整体意象。如果对部分词语、句子段落不理解或理解不 透,自然影响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因此,对词语、句子、段落的隐含义的质疑 释疑,无疑是阅读的基础。对词语、句子、段落的隐含义的理解,一不能离开 特定的语境,二不能忽略写作的背景。写作的目的和作者的态度是切不可断章 取义、望文生义的。 3 在文章前后“矛盾”处质疑释疑。 逻辑学要求人的思维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不能前后矛盾。但文学创作有 时为一

4、定的需要会“违反”这种规律。看鲁迅祝福中一段祥林嫂与“我” 的对话: “一个入死了以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也许有罢。”“那么也就有 地狱了?”“论理,就该也有。”“那么,死掉的一家入,都能见面的?” “实在,我说不清。” 这段对话展示了两个人物的矛盾心理。祥林嫂的心理矛盾是既“希望其 (指灵魂)有,又希望其无。”“我”的心理矛盾是:既不愿使她想与儿子 “团聚”的希望失落,也不愿让她再背上死后被“阎王锯开”的恐惧。因此, 一个一问再问,越问越实;一个愈答愈虚,终于陷入了“说不清”的两难之中。 通过质疑释疑,不仅能加深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理解,而且还能品味作者在塑造 人物时把握人物心理进行对话描写

5、的高超技巧,而这正是阅读应达到的目标之 一。 4 在言尽而意未尽处质疑释疑。 文学创作讲究“空白”艺术,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在笔墨未染处包含丰富 而深刻的意蕴,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这些“空白”的地 方,正是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的地方。教师引导 学生在“空白”处进行质疑释疑,可以促进学生积极的信息加工活动,提高对 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利于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莫 泊桑项链的情节设置可谓峰回路转,一波三折,更妙的是它的收尾,于高 潮处嘎然收笔,堪称余意未尽,余味无穷。对结尾的质疑而思,对情节的重新 续写,显然能起到上述功效。 5 从不同的角度质疑释疑。 人往往会困于思维定势,习惯于沿着常规的方向思考问题。在引导学生质 疑释疑时,教师要敢于打破常规,独辟蹊径,获取独到的见解。比如,关于 项链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一直被视作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小资产阶 级妇女典型,是否能摈弃阶级分析的种种偏见,发现人物性格的另一闪光面 格守信誉,自尊自强,吃苦耐劳?教师就是要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能力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质疑释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