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454207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科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环境科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环境科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环境科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环境科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科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科学(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人口与环境人口与环境人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自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人与环境辨证发展的 新阶段。对环境的适应,创造和发展了人类;随着人类的产生和发展,又使全球性的环境面积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变了原始自然环境,形成了日益复杂的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生态影响生态影响生态适应生态适应生态反作用生态反作用 人口的科学定义人口的科学定义 人口: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同各 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 人口是数量特征和质量特征数量特征和质量特征的统一体

2、,人口既具有自然属性,但不是单纯自然生物的,人具 有社会属性,是两者的统一。但人口本质在于它的社会属性,因此,人口增长的规律与自然规 律有很大的不同。 一、世界人口增长的状况一、世界人口增长的状况 全球人口持续增长全球人口持续增长 1999 年全球人口突破年全球人口突破 60 亿亿 全球人口目前每年净增全球人口目前每年净增 7700 万万 全球人口每增长全球人口每增长 10 亿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亿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 世界人口每增长世界人口每增长 10 亿所用时间亿所用时间 世界人口增长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随经济的发展而有所不同 年龄结构两极分化年龄结构两极分化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市人口急剧膨

3、胀 受到疾病威胁(受到疾病威胁(HIV)的人群在增长)的人群在增长All World Regions Except Europe Will Continue to Grow. The World.s 10 Largest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Birth Rates Range Dramatically From 1.2 to 8 Children per Woman 人口结构老龄化人口结构老龄化Across World Regions, Contrasting Age Structure Will Lead to Sharply Different Demo

4、graphic Futures.(2004) 城市化与人口增长城市化与人口增长 Globally, from 2001 to 2003, the number of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continued to rise, from 35 million to 38 million. 二、我国人口增长现状二、我国人口增长现状 当代中国人口发展的基本特点当代中国人口发展的基本特点 1.人口基数庞大,总量增长迅速。人口基数庞大,总量增长迅速。 2.增长率上下波动,变化幅度剧烈增长率上下波动,变化幅度剧烈 3.年龄结构属年轻型,但也出现老化趋势年龄结构属年轻型,但

5、也出现老化趋势 4.农村人口比重大,但城市化发展迅速农村人口比重大,但城市化发展迅速 5.人口分布不均衡,东西部差异很大人口分布不均衡,东西部差异很大 6.人口素质有所好转,但整体水平不高人口素质有所好转,但整体水平不高 我国面临五大人口难题我国面临五大人口难题 人口总体素质不高人口总体素质不高 流动人口规模庞大流动人口规模庞大 出生性别比持续攀升出生性别比持续攀升 艾滋病呈蔓延之势艾滋病呈蔓延之势 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增大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增大 我国面临五大人口难题我国面临五大人口难题人口总体素质不高人均受教育年限为 7.85 年,仅相当于美国 100 年前的水平,2564 岁人口中具 有大专以上

6、学历的比例仅 4.63,不到 1999 年欧盟的 1/4。2000 年全国 15 岁以上文盲、半文 盲达 8507 万。劳动力技能素质偏低。残疾人口约 6000 万余,其中痴呆和弱智者约 1200 万人。地 方病患者约 6000 万人,全国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 46,每年实际发生出生缺陷在 100 万左右。 我国面临五大人口难题我国面临五大人口难题 流动人口规模庞大2000 年流动人口约为 1.44 亿,其中由乡村流入城镇的占 78.6,达 1.1 亿。据测算, 2020 年前,人口城市化将以每年 1 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 出生性别比持续攀升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 11

7、7,少数省份高达 120 130。 我国面临五大人口难题我国面临五大人口难题 艾滋病呈蔓延之势2003 年,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 84 万,其中艾滋病病人约 8 万例。中国艾滋病 病毒感染者的数量已居亚洲第 2 位,全球第 14 位。艾滋病的蔓延已从输血、吸毒传播为主转 向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为主。中国正处在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大面积扩散的临界点,如 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2010 年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将达到 1000 万。 我国面临五大人口难题我国面临五大人口难题 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增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人口由 2.5 亿人口减少到 3000 万人口,但这 3000 万人口

8、由于生存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劣,脱贫任务艰巨。加上因病、因灾返贫的人口,导致贫困人口 有回升之势。城市贫困人口增多,2003 年的政府低保人数达 2235 万,占城镇人口的 4.5。三、人口对环境的影响(压力)三、人口对环境的影响(压力) 人类活动必然引起自然环境的变化,而且随着人口的增长率和生产规模扩大,引起环境的变人类活动必然引起自然环境的变化,而且随着人口的增长率和生产规模扩大,引起环境的变 化也越来越大,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人类活动引起自然环境变化,却不一定要破坏自然界化也越来越大,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人类活动引起自然环境变化,却不一定要破坏自然界 的生态平衡。因为自然生态系统有一定

9、的容量,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平衡。因为自然生态系统有一定的容量,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而言不一定是最理想的,人类运用自己的智慧,通过劳动,按照生态规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而言不一定是最理想的,人类运用自己的智慧,通过劳动,按照生态规 律,可建设起比原自然生态系统具有更高生产力的人工或半人工生态系统,人类破坏大自然的律,可建设起比原自然生态系统具有更高生产力的人工或半人工生态系统,人类破坏大自然的 原有平衡,建立有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新平衡,这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原有平衡,建立有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新平衡,这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人口激增,人类活动违背生态和环境规律,则会给环境带

10、来不良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但是人口激增,人类活动违背生态和环境规律,则会给环境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 的污染和破坏。的污染和破坏。 1.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压力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人口人口粮食粮食土地土地 压力指标:压力指标:“人均耕地人均耕地” 土地少的两种途径:土地少的两种途径:开荒、围湖、填海 集约经营 带来环境生态问题带来环境生态问题 2.人口对森林资源的影响人口对森林资源的影响 森林是保持人类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森林破坏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环境质量退化,野 生动植物物种减少,自然灾害增多。 目前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为 20.3 % 。18.2 % (第六次) , 16.55%(第五

11、次) ,13.42%(第四 次 1993) 。 日本 66.3%,美国 31.3%。在世界 160 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到 100 位后。人均森林仅 0.11 hm2,是世界人均的 18%。 3.人口对能源的影响人口对能源的影响如果不考虑原有人口耗能水平(其实生活水平提高能耗上升) ,按照近几年人均接近 1 吨标准 煤的实际能耗水平计算,每年新增人口 1500 万,最近人口会议 1300 万/年,能源需求量年增 1500 万标准煤,若按照小康生活水平(1000 美元)人均耗能约 1.5 吨标准煤,那么每年增能 源 2250 万吨标准煤,这种能耗增加量大大超过了生产增加和供给能力。 我国的能源结构

12、是以煤为主的,煤被称做“不清洁”燃料,燃烧排放大量的 CO2和 SO2。 农村人口众多,还以薪柴、秸杆、畜粪等非商品能源为主,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 肥力下降。 4.人口对水资源的压力人口对水资源的压力随着人口膨胀、生活水平提高,人均耗水量上升人均耗水量上升,公元前 12L/人.天,中世纪 20-40L/人.天, 18 世纪 60 L,当前欧美一些大城市 500 L/人.天,年人均100m3。 我国水资源压力相当严重。我国水资源压力相当严重。 中国是全球最缺水国家之一。中国是全球最缺水国家之一。 造成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造成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水资源不足浪费严重利用率低围湖造田水污染

13、 5.人口膨胀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人口膨胀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城市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象征,它不仅是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人类进 步的主要动力。 城市化导致城市环境问题 目前世界平均城镇人口比例为 42.2 % ,发达国家则达 75 %以上,我国目前在 40 %以上。 梅托斯 Meadows 著名模型什么是生态足迹?什么是生态足迹?生态足迹也称生态占用,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指定的生态足迹也称生态占用,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指定的人口人口单位内(一个人、一个单位内(一个人、一个城市城市、一、一 个个国家国家或全人类)需要多少具备生物或全人类)需要多少具备生物生产力生产力的土地(的土地(bi

14、ological productive land)和)和水域水域,来生,来生 产所需产所需资源资源和吸纳所衍生的废物。和吸纳所衍生的废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由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规划与资源生态学教授里斯(William E.Rees)提出。生态足迹通过测定现今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自然的量来评估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比如说一个人的粮食消费量可以转换为生产这些粮食的所需要的耕地面积,他所排放的二氧化 碳总量可以转换成吸收这些 CO2 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意义:意义:通过测量人类对自然生态服务的需求与自然所能提供的生态服务之间的差距,就可以 知道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

15、用状况以及该区域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对淡水资源的影响对淡水资源的影响 对淡水资源的影响对淡水资源的影响四、人口与发展四、人口与发展发展发展-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四、人口与发展四、人口与发展 2.人口高速增长,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人口高速增长,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对淡水、粮食、森林、空气的污染和过度消耗对淡水、粮食、森林、空气的污染和过度消耗 城市化、全球化、大规模移民进一步恶化环境质量城市化、全球化、大规模移民进一步恶化环境质量 高度消费、高度浪费的消费和生活方式高度消费、高度浪费的消费和生活方式四、人口与发展四、人口与发展 3. 有效的

16、控制人口规模有效的控制人口规模-地球发展的基本保障地球发展的基本保障4.积极提高人口素质积极提高人口素质-人口控制的基本保障人口控制的基本保障 五、环境对人口的承载力五、环境对人口的承载力(一一) 地球的人口环境容量地球的人口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在一定时期、范围和自然条环境承载力:在一定时期、范围和自然条 件下,维持人件下,维持人-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 环境功能不遭到破坏的前提下,人环境功能不遭到破坏的前提下,人-环境系统环境系统 所能承受人类活动的阈值。所能承受人类活动的阈值。在一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全球或者地区在一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全球或者地区 生态系统所能维持的最高人口数。所以有时又生态系统所能维持的最高人口数。所以有时又 称之为人口最大抚养能力或最大负荷能力。称之为人口最大抚养能力或最大负荷能力。国际人口生态学界曾提出了世界人口容国际人口生态学界曾提出了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