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447612 上传时间:2018-05-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向日葵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向日葵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向日葵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向日葵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向日葵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向日葵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日葵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 地方标准DB XX/ XXXXXXXXX代替 DB 向日葵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green control of sunflower moth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13 年 1 月)XXXX - XX - XX 发布XXXX - XX - XX 实施内蒙古 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XX/ XXXXXXXXXI前 言本标准是针对内蒙古自治区的自然条件,依据内蒙古自治区向日葵螟发生规律以及其防治技术的 研究成果,并结合地区向日葵的种植特点和要

2、求制定的。 本标准由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白全江、杜磊、徐利敏、云晓鹏 本标准首次发布DBXX/ XXXXXXXXX1向日葵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向日葵螟绿色防治技术措施。1.2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宁夏、新疆以及黑龙江等向日葵生产省份(自治区)的向日葵螟防治。1.3 本标准适用的防治对象为欧洲向日葵螟(Homoeosoma nebulellum)。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3、(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393-2000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3 术语和定义小日期向日葵品种:泛指生育期较短的向日葵品种,多为杂交品种,通常生育期小于120天。 大日期向日葵品种:泛指生育期较长的向日葵品种,以常规品种及部分杂交品种为主,其生育期 一般大于120天。 热水葵花:由于地域性供水分配不足或压碱需要等原因而在春季进行灌溉,导致播期被推迟到6月 中下旬以后种植的向日葵。 筒状花R5时期:向日葵生殖生长中开花的起始阶段(Hein& Seymour, 2006),在这个阶段中,舌 状花完全展开,筒状花也明显可见,根据花头上完全开放的筒状花所占百分率,该时期可分为R5.

4、1- R5.99个时期。4 技术适用条件由于向日葵螟具有一定的飞行能力,且不同世代的向日葵螟具有转移危害的特性。因此,本项技 术规程需要在大面积的区域内进行统防统治,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另外,防治中需要使用生物 农药时,应遵守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的要求,禁止使用化学农药。5 适用种植品种本项技术适用于目前所有的栽培向日葵品种,其中绝大部分油葵品种因对向日葵螟具有较高的抗 性,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一般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而食葵品种中目前没有高抗向 日葵螟的品种,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要综合采取一至多种防治技术措施,控制向日葵螟的危害。6 适用向日葵栽培模式DBX

5、X/ XXXXXXXXX26.1 适时播种模式秋季灌溉,春末夏初播种,品种以杂交向日葵为主,品种为小日期品种,生长期短,播期可变动。6.2 早播模式秋季灌溉,春末播种,品种以小日期杂交食葵为主,依据市场需求适当提早播期,使向日葵产品 能够提前上市,从而获取较好的市场价格。6.3 晚播模式主要为黄灌区内种植的热水葵花,播种时间推迟到6月中下旬以后,品种以小日期杂交食葵为主。6.4 短无霜期地区栽培模式高纬度地区的向日葵田块,无霜期较短,只能选择小日期杂交向日葵作为主要栽培品种,播期固 定不可调整。6.5 大日期品种种植模式种植常规食葵品种的地块,地况较好,秋季灌溉,品种以三道眉、黑大片等大日期品

6、种为主,生 育期长,播期固定不能调整。6.6 应急栽培模式遇突发性自然灾害之后进行的一些补救性种植以及移栽向日葵,多为小日期品种,播期不固定。7 防治技术选择的防治技术以农业、生物防治技术为主,物理防治为辅。具体包括:7.1 调整播期避害根据向日葵螟成虫发生时期,通过调整播种时期,避开向日葵花期与向日葵螟成虫发生期的重叠 时间,从而减轻危害。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短日期杂交花葵播种期安排在5月25日-6月5日,可有效 躲避或减轻向日葵螟的危害。7.2 人工消灭虫源清除田间野生向日葵以及刺儿菜等寄主、清理残留的向日葵植株以及收获时清选出的带虫籽粒, 在向日葵螟发生严重的地块实行秋翻冬灌,消灭部分越

7、冬虫源。7.3 选择抗虫品种在向日葵螟发生程度较轻的地区,可种植科阳1号、RH118、LD9091和SH909等具有一定耐受性的杂 交食葵;在发生严重的地区,可种植油葵品种,减轻向日葵螟造成的损失。7.4 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DBXX/ XXXXXXXXX3在向日葵现蕾前,在田间按棋盘式等距离放置性信息素诱捕器25-30个/hm2大量诱杀成虫,可选用 水盆式诱捕器,盆内盛有0.2%洗衣粉水溶液,水面中央上方1-2cm处用铁丝悬挂诱芯。根据盆中水量的 多少,一般每隔2-3天补充水1次。另外也可采用干式诱捕器。7.5 释放赤眼蜂在向日葵螟产卵期释放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一般向日葵筒状花R5时期前为释放

8、赤眼蜂的最佳时 期。在向日葵开花量分别达到20%、50%和80%时3次放蜂,分别放蜂2.4万头/亩、3.2万头/亩、2.4万头 /亩。放蜂时蜂卡要均匀分布于田间,放置在葵盘下面1-2片叶子的背面。7.6 悬挂杀虫灯从向日葵现蕾期开始,以每4hm2一部的密度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杀虫灯悬挂高度要超过 向日葵的高度,开启时间为每日傍晚至次日凌晨。7.7 种植诱虫植物诱杀在向日葵田的四周种植诱虫作物茼蒿,将向日葵螟集中诱集在茼蒿田内,然后对其中的幼虫统 一进行化学农药扑杀,降低下一代虫口密度。7.8 应用生物农药在向日葵花期开始时,应用有效剂量为16000IU/毫克的BT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幼虫,

9、使用剂量为 0.75-1.5kg/ hm2。8 防治技术组装针对不同向日葵种植模式选则不同防治技术,在实现有效防治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降低防治成本。8.1 播期可调整栽培模式下的防治技术组装主要适用于适时播种模式,以调整播期避害及人工消灭虫源为主要防治措施。通过适当推迟向日 葵播期,可以成功的降低籽粒的受害程度。目前巴彦淖尔地区将播期推迟在5月25日-6月5日可以规避 第1世代幼虫的危害,但如果播期在6月15日以后,随着播期的推迟,籽粒受害率则会因第2世代幼虫的 危害而逐渐加重(如图1所示)。因此,选择的播期必须依据当地向日葵螟发生时间严格控制在一定范 围之内。另外,在最佳播期的两端进行播种(如

10、图1 a、b所示区域),籽粒受害率会因受偶然因素的 影响而出现变化,因此需补充使用性信息素诱捕器或释放赤眼蜂等防治措施。8.2 播期不可调整栽培模式下的防治技术组装8.2.1 晚播模式下防治技术的组装通常情况下晚播模式下种植的向日葵,主要受到2代幼虫的危害,其危害程度与1代幼虫相比较轻, 同时,由于1代成虫发生动态变化程度较大,因此,在虫口量较小的情况下,主要选用种植抗虫品种以 及针对卵和幼虫的生防技术(7.5、7.8),从而降低防治成本。8.2.2 早播、短无霜期地区以及大日期品种等栽培模式下防治技术的组装DBXX/ XXXXXXXXX4早播、短无霜期地区以及大日期品种等栽培模式的一个共同特

11、点就是它们主要受到第1代幼虫的严 重危害,在这种栽培模式下,通常至少需要同时采取3-5项的防治技术,在进行种植抗虫品种和采取常 规农业防治措施之外,优先考虑选择性信息素诱捕器以及悬挂杀虫灯等针对越冬代成虫的防治措施, 同时采取针对卵和幼虫的生物防治技术(7.5、7.8),以保证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在虫口危害极为 严重的地区,建议种植油葵,从而避免防治成本过高。 上述向日葵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的技术路线见图2。播种日期籽粒被害率最佳播期ab第 1 代幼虫危害第 2 代幼虫危害图 1 向日葵播种日期与向日葵螟危害程度关系示意图DBXX/ XXXXXXXXX5向日葵螟绿色防控技术向日葵螟绿色防控技术油葵食葵常规品种杂交品种适时播种模式早播模式晚播模式短无霜期地区栽培模式大日期品种播期固定应对灾害的应急种植无法调整播期调整播期、错峰避害种植抗性品种释放赤眼蜂悬挂杀虫灯悬挂诱捕器生物农药无防治措施农田清理、秋翻冬灌种植诱集植物向日葵种植品种向日葵螟防治技术向日葵种植模式防治技术优先使用顺序防治技术优先使用顺序图 2 向日葵螟绿色防控体系技术流程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