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制备习题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447117 上传时间:2018-05-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体制备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气体制备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气体制备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气体制备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气体制备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体制备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体制备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按下述实验方法制备气体,合理又实用的是A.锌粒和稀硝酸反应制备 H2 B.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制备 HClC.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 SO2 D.大理石和浓硫酸反应制备 CO2 答案为:C解析:A:实验室制 H2都不能用硝酸,因为硝酸体现氧化性是 N 原子而不是 H+ 所以得不到硝酸。 B:实验室制 HCl 是用浓硫酸和氯化钠固体,条件为微热,这里利用浓硫酸的难挥发性或者叫高沸点(这个经常考) ,题目中用的是氯化钠溶液有问题,因为 HCl 极易溶于水,所以不行 C:要说明一点是:这里的浓硫酸一般为 70%左右,而不是 98%,实际上稀硫酸也可以,不过由于 SO2 在水里溶解度也较

2、大 1:40 所以一般用 70%左右的浓硫酸 如果用 98%的,会使得反应速率很慢,反应实质为强酸制弱酸,所以需要浓硫酸提供 H+,而 98%的浓硫酸中 H+浓度相当低 D:大理石与浓硫酸反应很慢,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浓硫酸中 H+浓度低;第二个:大理石与硫酸反应后得到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在大理石表面,使得里面的大理石很难再反应。所以实验室一般用稀盐酸跟大理石制二氧化碳。 2、可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的是A用少量 MnO2和 H2O2制取 O2 B用浓硫酸和浓盐酸制取 HClC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制取 NH3 D用铜片与稀硝酸制取 NO答案:C解析:A、D 中O2 和 NO 的制取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3、。B 中 HCl 的收集应该向上排空气法收集。3、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C 解析:A 中收集装置密封,未与大气相通;B 中通过盐桥把两个断开的溶液连接起来,形 成闭合回路,但是 Zn 极对应的溶液应为 ZnSO4溶液,Cu 极对应的溶液应为 CuSO4溶液。 C 选项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长颈漏斗内的液面高于烧瓶 内的液面,存在一段水柱,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高度差不变则气密性好。 4、 (07 江苏)10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巳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 是答案:D解析:A、气体干燥装置的特点是长导管进气短导管出气,故 A 错误;B、氯化

4、氢极易溶于水,如果把导管直接插入水中容易产生倒吸现象,故 B 错误;C、石油的分馏是根据馏分的沸点不同分离的,所以温度计测得温度应是气体的温度,故 C 错误;D、氨气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四氯化碳和氨气不反应,且稀硫酸和四氯化碳不互溶,虽然氨气在稀硫酸中的溶解度较多,但因为在四氯化碳中不溶解,所以不含产生倒吸现象,所以能用该装置吸氨气,故 D 正确。5、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瓶中盛满水,从 B 口进气,用排水法收集 NO2 B瓶中盛适量浓硫酸,从 A 口进气来干燥 NH3 C从 B 口进气,用排空气法收集 CO2 D瓶中装满水,A 口连导管并伸入量筒中,从 B 口进气,用

5、排水法测量生成H2的体积答案:D解析:A二氧化氮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故不能用排水法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故 A 错误;B氨气与浓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故 B 错误;C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应用向上排空气法,对此图应该从长导管(A)进,短导管(B)出,故 C 错误;D测量氢气体积,瓶内装满水,因为氢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氢气应从短导管进,长导管接量筒,故 D 正确;6、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 Cl2的性质。(1)图圆底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图中退色的是_ (填“a”或“b”),图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将铜丝换成铁丝,做实验,结果也能点燃,你

6、认为铁丝也能点燃的理由是_ (填选项字母)。A.Fe 与 Cu 都是金属元素 BFe 的熔点比 Cu 高 CFe 的密度比 Cu 小 DFe 的金属性比 Cu 强(4)将装置放置在光亮的地方(日光没有直接照射),一会儿后,观察到量筒壁上有油状液滴生成,饱和食盐水中有少量固体析出,量筒内黄绿色气体颜色变浅,量筒内液面上升等。油状液滴的成分可能是(写分子式) _ _ 。水槽用饱和食盐水而不用水的原因是 。饱和食盐水中有少量固体析出,其原因是 。(5)将硫酸溶液滴入图实验后的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也有 Cl2生成,其原因是(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 。答案:(1)MnO24HCl(浓)MnCl2C

7、l22H2O (2)b =Cl22OH=ClClOH2O (3)D (4)CH2Cl2、CHCl3、CCl4 降低Cl2在水中的溶解度,抑制 Cl2和水的反应 反应中有 HCl 生成,使溶液中的 Cl浓度增大,促使 NaCl 的溶解平衡向生成 NaCl 固体的方向移动 (5)ClClO2H=Cl2H2O7、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装置用于制备纯净的氯气。(1)装置中有六处错误,请指出。 , , , , , 。 (2)在更正后的装置图中,洗气瓶(净化气体)中的饱和食盐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的作用分别是: 饱和食盐水的作用 ; 浓硫酸的作用 ; 氢氧化钠的作用 。答案:(1)烧瓶下面缺石棉网; 铁圈

8、下面缺酒精灯; 原料使用了稀盐酸; 不应使用长颈漏斗; 盛浓硫酸的洗气瓶和盛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位置颠倒了 洗气瓶 D 的气体入口导管应深插在液面下,而出口导管应靠近瓶塞(2)吸收未反应的氯化氢 吸收水蒸气 吸收多余的氯气 8、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是初中非常重要的一组实验,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6 题(5)题图(1)仪器 a 的名称是 。 (2)在初中可同时用来制取 O2、CO2和 H2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3)写出实验室用 KClO3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4)用 KClO3制氧气需加 MnO2作催化剂。若在 KClO3中加少量的 KMnO4,也能加快 KClO3的分解。用文字说

9、明其原因 。(5)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Na2SO3)固体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取 SO2。已知:SO2是一种没有颜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常温下在空气中不反应。制取 SO2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 SO2的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 。在收集 SO2,为了避免 SO2对环境的污染,对 SO2的收集装置作了改进(见下图) ,请你把集气瓶内的导管补充完整(图中“”表示气体流向) 。答案:(1)铁架台 (2)B (3)2KClO3 = 2KCl+3O2 (4)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了 MnO2,可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5)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

10、 D 见右图(以导管长短位置作为得分点) 。评分说明:第(1)小题有错别字不给分,写“带铁圈的铁架台”不扣分;第(4)小题意思相近即给分,给分点为“产物为 MnO2”;第(5)小题第题未写“浓”也给分,第题以导管长短以及位置作为得分点,有不到位的地方(如导MnO2管不够长)适当扣 0.5 分,要求“短导管不超超中间,长导管超中间,长短导管长度有一定差距”。9、实验室用来制备和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为;己(1)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选用该装置的理由是 。为了更好地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该装置应如何改正? 。(2)能用丁装置收集的气体应具有的性质是 。收集结束后集气

11、瓶应 放水平桌面上(填“正”或“倒”)(3)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易燃,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晶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可以选用的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序号),理由是 ;若选用己作为收集装置则从 端(填 a 或 b)通入。理由是 : 答案:(1)乙 反应物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属于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型 将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 (2)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倒(3)甲 反应物氯化铵晶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属于固体和固体加热型a 理由: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要采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10、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是初中非常重要的一组实验,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6

12、题(5)题图(1)仪器 a 的名称是 。 (2)在初中可同时用来制取 O2、CO2和 H2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3)写出实验室用 KClO3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4)用 KClO3制氧气需加 MnO2作催化剂。若在 KClO3中加少量的 KMnO4,也能加快 KClO3的分解。用文字说明其原因 。(5)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Na2SO3)固体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取 SO2。已知:SO2是一种没有颜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常温下在空气中不反应。制取 SO2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 SO2的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 。在收集 SO2,为了避免 SO2对环境的污染,对 SO2的收集装置作了改进(见下图) ,请你把集气瓶内的导管补充完整(图中“”表示气体流向) 。答案:(1)铁架台 (2)B (3)2KClO3 = 2KCl+3O2 (4)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了 MnO2,可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