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某有限公司齿轮泵可行性报告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446676 上传时间:2018-05-1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阳市某有限公司齿轮泵可行性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沈阳市某有限公司齿轮泵可行性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沈阳市某有限公司齿轮泵可行性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沈阳市某有限公司齿轮泵可行性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沈阳市某有限公司齿轮泵可行性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沈阳市某有限公司齿轮泵可行性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阳市某有限公司齿轮泵可行性报告(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沈阳市某有限公司齿轮泵沈阳市某有限公司齿轮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姓名:千战璧姓名:千战璧学号:学号:88888888班级:设计班级:设计 1002 班班目录目录第 1 章 总论.1第 2 章 市场分析.4第 3 章 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6第 4 章 项目地区建设条件.7第 5 章 项目工艺技术方案.8第 6 章 厂区建设方案及公用工程.8第 7 章 项目环境保护.8第 8 章 节约能源.10第 9 章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消防.13第 10 章 项目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15第 11 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6第 12 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6第 13 章 项目财务评价及社

2、会效益分析.16第 14 章 项目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18第 15 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建议.20第 0 页第第 1 章章 总论总论1.1 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 1.1.1 工程项目名称 沈阳市刘述庆有限公司液压齿轮泵项目 1.1.2 建设单位沈阳市刘述庆有限公司 1.2 项目背景 液压件是现代机械设备中重要的基础件,可广泛应用于国防,能源,冶金, 交通等诸多领域,对于提高机械设备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提高自动化应用程度都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并将发展新型液压件列入当前国家重 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液压行业取得了很大进步,前五位企业的行业集中度

3、达到 44.6%,同时液压气动元件的主机配套率达到 70%到 80%,重大成套设备的配 套率达到 50%,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 70%。但发展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 在不少差距,特别是产品品种,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产品品种只有国外的 1/3,寿 命为国外的 1/2。为了满足重点主机,进口主机以及重大技术装备的需要,每年 都有大量的液压产品进口。按金额计,目前进口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近年来,我 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已全面铺开,国 内农用机械,工程机械,航空,铁路,公路,能源电力,建筑,汽车,造船等 行业持续发展,旺盛的生产建设需求将带动液压齿轮泵的持续增

4、长。液压齿轮泵 是在原有齿轮泵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同行业的技术特点,对其功能,寿命,噪音, 脉动等指标进行优化设计的新型齿轮泵,是老式齿轮泵的更新换代产品。液压齿 轮泵由于性能独特,使用效果好,可广泛用于国内外汽车运输,矿山机械,农业 机械,工业自动化机械设备,航海船舶,军事上用于坦克,舰艇等,根据不完全 的统计,我国每年齿轮泵的需求量约一千余万台,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其用量将 越来越大。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产业,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与整体水平的重 要标志,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辽宁省制造业呈现 了稳步快速发展的势头,在全省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已经具备了建设制造业 强

5、省的基础和条件。制造业总量得到提升。辽宁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制造 业强省发展纲要提出壮大一批专业配套企业,围绕七个产业链和大企业集团产品 配套要求,找准产业定位,实施专业化,标准化,系列化生产,加快零部件和原材 料生产企业的发展。为促进企业自身可持续快速发展,应对加剧的市场竞争,该 项目公司根据目前的市场发展情况,决定利用有利时机,生产液压齿轮泵,提高产 品科技含量,满足市场需求。 液压齿轮泵项目研究的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适应国家促进产业结 构调整,推动其优化升级的政策要求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 行规定指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 的一项

6、重要举措,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进一步转 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产业结构调 整的目标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 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 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各省、自治区、了 f 辖市人民政府要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第 1 页时期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建立责任制,狠抓落实,结合本地区产业发展实际, 制订具体措施,合理引导投资方向,鼓励和支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限制和淘 汰落后生产能力,防止盲目投资和

7、低水平重复建设,切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 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快制定和修订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相关政策,切 实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体系。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发改委、财政、税务、国土资源、环保、工商、 质检、银监、电监、安全监管以及行业主管等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产业结构 调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机制,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 增强产业政策的执行效力。本项目拟生产新一代液压齿轮泵,项目建设属于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中鼓励类第十二条“机械类”第 17 款 “新型液压、气动、密封元器件及装置制造” ,适应国家促进产业结

8、构调整,推 动其优化升级的政策要求。第二,项目建设有利于加快辽宁省经济增长方式向 集约化转变的进程,满足打造制造业强省的要求,能够推动十一五时期全省经 济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提出:“十一五”期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0%左右,到 2010 年达到 30000 亿元,人均超过 3900 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一、二、三次产业结构调 整为 8:55:37。地方财政收入达到 2000 亿元以上,年均增长 14%。固定资产投 资年均增长 1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川%,物价涨幅控制在书左 右。为应对国内外的激烈竞争,追求更大比较利益,克

9、服资源和环境约束,全 省必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实质性转变,走速度、结构、 质量和效益相统一,低消耗、高产出、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加快推进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建设制造业强省,是发挥辽宁省比较优 势,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的战略选择。 “十一五”期间, 辽宁装备制造业整体发展思路可概括为:围绕一个目标、培育七个优势行业、壮 大十一个产业基地、做强百个大企业(集团)。一个目标:将辽宁装备制造业由大 省建成强省。七大优势行业:汽车、电工电器、机床工具、农业机械、工程机械、 内燃机、大型重型成套设备。壮大十二个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济南重型汽车、

10、 青岛中型汽乍、诸城轻型汽车、烟台轿车及配件、潍坊柴油机及配件、高唐农 业装备、济南发电输变电设备、济南数控机床、潍坊农业装备、济宁工程机械、 日照农业装备和发动机、滕州中小机床等。做强百个大型企业(集团):到 2010 年,培育壮大年销售收入达到 500 亿元的企业集团 2 个(潍柴、重汽),年销售 收入 100 一 300 亿元的重点企业 8 个(时风、山工集团、福田雷沃、福田诸城汽 车、一汽青岛汽车、上海东岳汽车、五征集团、日照威亚发动机),年销售收入 50 一 100 亿元的重点企业 10 个,年销售收入过 10 亿元的 80 个。到 2010 年, 全省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

11、达到 15600 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 4000 亿元,利税达到 1500 亿元,出口创汇达到 250 亿美元,上述指标年均增长都在 25%以上。产品总体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缩短为 5 一 10 年,重点主机产 品研发和制造能力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拥有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 高和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产品:形成特色产品优势突出、配套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骨 干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500/0 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基本实现 企业信息化,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省装备制造业产值的比重达到 300/0;清洁 生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处于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因 此,项目建设有利

12、于加快辽宁省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化转变的进程,满足打造 制造业强省的要求,能够推动十一五时期全省经济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第三,第 2 页符合沈阳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 2009 年是沈阳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 臀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也是“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 展”的关键一年,沈阳市经济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市场需求较快增长,供给支 撑能力不断提高,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社会发展日趋和谐,经济发展活力将进 一步释放。沈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着力统筹经济社 会发展、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推进 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强化资源节约、环

13、境保护、土地集约利用和社会全面发 展,努力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积极 调整工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一是继续做大做强钢铁产业。根据市 场需求和国家钢铁产业政策,坚持走“弃粗增精”的路子,尽快实现由低变高 的产品结构转变,拉长钢铁产业链,提高钢铁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二是大力发 展优势产业集群。要围绕汽车生产及零部件加工、智能车库、环保设备等优势 产品,多途径引进大项目,膨胀壮大现有企业,全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三是 大力发展非钢产业。要通过招商引资、技术改造、靠大联强等途径,努力扩大 纺织、化工_、建材、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规模,加快非钢产业发展, 提

14、高非钢产业的比重,逐步改变沈阳市钢铁产业“一业独强”的局面。四是大 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紧紧围绕建设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扩大型钢、粉末 冶金、新型建材、精细化工四大产业,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 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110/0 以上。五是加快培育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大力 扶持发展规模以上企业,促进企业尽快做大做强。通过上述措施,真正把工业 强市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构建 富有竞争力的工业体系。本项目属于机械装备制造业,它的建设符合沈阳市大 力实施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第四,适应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民 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国家也逐步加大了对民营经济的扶 持和引导。辽宁省委、省政府把民营经济、高新技术和外经外贸一起列为全省 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亮点” ,将民营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07 年辽宁省个体私营经济户数达到 218 万户,同比增长 2.3ry0:从业人员达到 923 万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