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生活的生产”理论预设的当代意义——关于社会发展理论框架的新建构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419897 上传时间:2018-05-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生活的生产”理论预设的当代意义——关于社会发展理论框架的新建构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马克思“生活的生产”理论预设的当代意义——关于社会发展理论框架的新建构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马克思“生活的生产”理论预设的当代意义——关于社会发展理论框架的新建构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马克思“生活的生产”理论预设的当代意义——关于社会发展理论框架的新建构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马克思“生活的生产”理论预设的当代意义——关于社会发展理论框架的新建构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生活的生产”理论预设的当代意义——关于社会发展理论框架的新建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生活的生产”理论预设的当代意义——关于社会发展理论框架的新建构(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马克思“生活的生产”理论预设的当代 意义关于社会发展理论框架的新建 构内容提要长期以来,具有支配性影响的“马克思学”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做了偏重“物化”观的解读,在实践上产生一系列偏颇和失误。实际上,马克思在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时,有一个“生活的生产”的重要理论预设和理论命题,强调了“生活”的本源性和生活与生产的互动生成关系,从而把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起来。因此,生活、生活方式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 “生活的生产”命题构成最具解释力的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架构。发掘马克思“生活的生产”这一重要理论思想,对于重构科学的社会理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构中国的新型现代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

2、论价值。 在我国现代化进入重要发展机遇的关键时刻,党中央提出了以“人民生活幸福”为宗旨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发展阶段性目标,提出了“三个代表”理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要贯彻好这些战略指导思想和措施,必须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科学理论支持。但是,到目前,在我国具有很大影响的“马克思学”所阐发的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理论存在着对马克思学说误读的问题,需要我们重新加以阐释。 一、 “生活的生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一个重要理论预设和理论命题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是马克思的社会理论基石。我国现行的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或社会理论的阐释仍然没能完全摆脱原苏联教科

3、书理论体系的影响,2并没有完整地解读马克思的思想。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当这些理论在阐释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力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或在阐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时,往往忽略了马克思在表述这些思想时的一个理论预设前提,这就是“生活的生产”。 例如,马克思明确地把自己所建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表述为:“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下面一段话被认为是马克思本人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经典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4、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重点号为本文作者所加)。但是,直到今天,人们根据这段话在概括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时,忽略了“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这一理论前提所包括的深刻内涵。此外,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恩格斯,都多次把自己的历史观、社会观表述为“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 “满足人的生活需要的生产”、“社会生活的生产”以及“生产生活”等等。生产方式是马克思社会理论的重要范

5、畴,马克思把生产方式表述为人们“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或“生活的生产”,而“生活的生产”既包括“自己生活的生产(通过劳动)”,也包括“他人生活的生产(通过生育)”。 马克思的上述理论思想在不同语境中表述有所不同,概括起来就是“生活的生产”。这是马克思在阐述我们所熟知的历史唯物论理论思想时一个预设的重要理论前提和理论内容,其核心就是生活和生产的关系与生活世界的本源性。当时,主要针对3青年黑格尔等学派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的历史唯心论观点,马克思强调“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式”,强调物质生产的决定性作用,并着重阐释了生产方式的理论结构和体系,而对“生活”概念是作为前提性规定加以设定的,所以在特定

6、的语境下并没有充分展开论述。但是,通观马克思的全部哲学思想和社会思想, “生活”范畴、 “现实的生活世界”恰恰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 “生活的生产”实际上是马克思的一个重要理论命题,要深刻地把握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恰恰需要揭示“生活”和“生活的生产”的理论意蕴,否则就不能完整地解读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和社会理论。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上所发生的失误,也大多同忽视了这一重要理论思想有关,正是实践提出了发掘这一重要理论思想的必要性和完整阐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性。 首先, “生活的生产”这一理论预设表明,马克思在同各种“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的历史唯心论的论战语境中,突出

7、强调了物质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且在这种强调中又赋予物质生产以目的性前提,从而把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结合起来。马克思指出, “人们为了能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在这段话中,马克思用普通的常识阐述了一个深刻的思想,即物质生产、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前提,它构成了人的生活实质。在这里, “生产”、 “物质生产”虽然构成生活的基础和前提,却不等于生活本身, “社会生产”的概念也不同于“社会生活”的概念, “生活”包含着“生产”所没有的更丰富的内涵。生活

8、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与文化现象,人类的生活不是简单的动物式生存,而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更重要的是人对自身的生活有需求指向,即不仅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而且也要满足自身丰富的享受、发4展需要。 “生活世界”就是属人的世界,因而包括物质生产活动在内,其产品也必然具有属人性、 “属生活性”(着重号为本文作者所加),即“实物是为人的存在,是人的实物存在”。人“为了生活”, “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这体现了人类历史的“合规律性”;但人类从事生产活动又是为了满足日益丰富的生活需要,这又体现了人类活动的“合目的性”。这就是说,人类的物质生产对人的生活来说具有基础地位,但同“生活”相比又具有工具和手段的性质

9、,这就是马克思“生活的生产”理论命题的内涵和社会理论的重要内涵。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这一重要思想不仅来自对现实理论批判,而且也体现了对当时无产阶级生活的现实关怀,他揭示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生活的非人性,异化的生产与无产阶级生活的对立性,通过现实批判提出了创建新的生活世界的社会理想。 归结起来,通观马克思的学术思想。强调生活世界的本源性,生活与生产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正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特征,也是阐释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阐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和社会理论时,在强调物质生产的重要性的同时,恰恰丢掉了“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 “生活的生

10、产”, “为了生活的生产”、 “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这样一些重要思想,其结果使“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成为“唯物化”、 “见物不见人”、“遗忘生活”的历史观、发展观,并导致在发展实践中摆错了生产和生活、人和物的关系,造成了一系列不良的现实后果。 其次, “生活的生产”理论命题还昭示,由人的生活特质所决定, “人的生产是全面的”,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人的生活和生命活动与动物的适应性生存不同。马克思说:“动物和自己的生活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与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 ”而人的生存是文化生存,人的“活动是自由的5活动”, “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

11、人不断从事创造与生成自身的活动,因而人的生活需要远远超出了动物的“需要”,从而使生活领域不断扩大并日益具有全面性,由此也就决定了人的生产活动领域的不断扩大并具有全面性。人所从事的生活活动不仅包括物质生产,也包括精神生产、人与人关系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马克思强调,动物只在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 “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人的物质生产越发达,其产品越是超出满足直接的生存需要之时,人类对满足享受、发展的需要就越强烈,对非物质的、社会的、精神的需要也就越多,越要求生产的全面性和超出物质需要的范围。以实现人的发展的全面性。这一点已为当今时代人类

12、文明的发展所证明。马克思还特别强调, “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这就是说,人的生产不仅是全面的,也应是和谐的和“诗性”的, “美的规律”就是和谐。而这些正是人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的结果,也就是人的生活需要规定着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生活赋予生产以全面性、诗性和价值导向,而离开了生活谈生产,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必然违背“生活的生产”的内在逻辑而成为异化的生产。 再次,我们还要突出强调, “生活的生产”这一理论预设所蕴藏的内涵,不但标明生产必须以生活来界定自己的合目的性,而且也规定了全部生产活动必须以具体的“现实的

13、个人”的自我性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在谈论马克思的“人学”的时候必须强调,马克思所讲的“人”同费尔巴哈抽象的“人”不同,他是指“现实的个人”,现实的个人是具体的人。一方面, “现实的个人”必然依据自由意志的选择性来从事生产和创造性活动,这一点也就规定了每个人的个性面貌。另一方面,人是生活的主体, “生活世界”只能是特定的个人世界,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天地之中,有着独特的个人生活需要,因而社会生产不能脱离现实的个人来谋求社会的进步6和发展,社会的生产和财富的创造必须具体落实到“我的”、 “你的”、 “他的”每个人的生活需求的满足上,从而使个人真正体现为生活的主人和主体,成为社会生产服务的

14、对象。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个人的个性发展和生活幸福应成为社会生产的目的和社会追求的根本目标。这就是“生活的生产”所包含的题中应有之义。正是基于“生活的生产”思想,马克思预言在未来的社会,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二、 “生活的生产”: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架构 以上我们揭示了马克思关于“生活的生产”理论预设也是重要理论命题的丰富内涵,但是,这一重要理论思想长期以来却受到忽略。这固然同后来阐释者们的理论立场、观点有关,同时也有马克思文本表述上的原因。正如恩格斯晚年所说,当时主要是为了反驳唯心主义历史观,他和马克思“都有同样的过错”,即最初的理论工作是把重点放在作为基础的“经济事实

15、”方面,忽视了、也没来得及对其他方面详加论述。但马克思的全部著作仍留下了丰富的理论遗产,充实了我们对“生活的生产”理论思想的认识,特别是从当代发展的需要出发,我们需要深入发掘马克思“生活的生产”理论思想的巨大价值。 在今天看来,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或社会理论体系中,以理论预设的形式存在的“生活的生产”表述,实质上既是一个理论命题,同时也是理论架构,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把“生活的生产”看做是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架构。 马克思说过, “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人与其他高级动物的生命存在有共同的生物学基础,但人类在自然演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了同动物靠自然遗传编码系统不同的、更为复杂的

16、生命再生系统,这就是文化系统和人的生活世界。7“生产生活”、生产生命、 “生活的生产”构成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在生产与生活相统一的互动生成过程中,人的需求不断扩大,同时生产活动也有了更加全面、复杂的性质。一部人类社会的变迁史就是生活和生产、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互动生成的过程,人类社会中所发生的各种现象不外是人类的两大活动方式即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相聚汇、交织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在人类生活世界的这种本源性存在中,生产的逻辑又是围绕生活的逻辑或作为其基础而展开的。在这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奠基之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作了确切的阐述: “人们用以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这种生产方式不仅应当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来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表现他们生活的一定形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 ” 这段话集中表述了如下思想:第一,生产方式是生产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