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法《中国结》“同课异构”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411483 上传时间:2018-05-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法《中国结》“同课异构”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学法《中国结》“同课异构”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学法《中国结》“同课异构”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学法《中国结》“同课异构”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学法《中国结》“同课异构”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法《中国结》“同课异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法《中国结》“同课异构”(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国结中国结课例课例思维导图法教学法一思维导图法教学法一问题式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 确定问题 自主学习 协作学习 效果评价中国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科是手工制作和设计的综合课。通过对中国结的制作和设计,加强学生对动手能力,并能参加设计制作。本课以制作新春礼物为切入口,以学生过春节拜年为线索,将制作中国结、欣赏中国结、设计中国结以身临其境的故事形式展开,让学生领略中国结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让学生能理解中国结是形和意的结合,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传统和现代的中国结欣赏启发学生设计是应该不拘一格、勇于创新。安排学生分组活动,尝试自己设计。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了解中国结的基本制作方法,并

2、尝试自己设计。通过与同学的分工合作,提高集体合作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对中国结的欣赏和分析,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同时学习用中国结的制作,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分工、合作地进行中国结的制作和设计,也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集体的方式参与中国结的制作、欣赏、分析、再设计,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参与创意与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教学思路:分二课时,第一课时,介绍中国结的历史,安排学生学习和动手制作几种简单的中国结,启发学生如何合理运用各种物品和中国结来表达自己的心愿。第二课时,通过对传统和现代中国结在形式和

3、意义上的变化了解中国结的设计和运用手法。教学方法:思维导图教学法、分工合作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的:通过对中国结有关资料的介绍,让学生领略中国结的历史,同时掌握中国结的几种制作方法,并让学生理解中国结的特点,尝试性的设计不同含义的中国结。教学重点和难点:2了解中国结的历史,掌握中国结的制作方法,认识中国结的运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中国结编织绳、中国结成品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授课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中国结 1 导入:同学们,今年过年我们班受到了一位同学得邀请,但他要求大家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中国结。介绍中国结的历史哪位同学来介绍介绍中国结?中国结渊源久远,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

4、清。史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唐代的铜镜图案中,绘有口含绳结的飞鸟,寓意永结秦晋之好。经过几千年时间,绳早已不是记事的工具,它从实用绳结技艺演变成为今天精致的艺术品。绳结在中国古代生活中的应用相当广泛。最早的衣服没有今天的纽扣、拉链等,系衣服多借助衣带打结之法。中国人一向有佩带饰物的习惯,饰物基本上都靠穿绳打结系在衣服上。古人有将印鉴佩挂在身上的习惯,所以流传下来的汉印都带有印纽。而古代铜镜背面中央都铸有镜纽,可以系绳以便于手持。古人喜欢用锦带编成连环回文式的结来表达相爱的情愫,并美其名曰:“同心结” 。(3)关于中国结,你还想问老师什么问题?思考答疑介绍中国结的基本技法和

5、窍门7、教师介绍中国结编制的基本技法和小窍门。A、编结:一根线按一定线路走,要注意挑和压这两种线的走法,具体介绍挑和压。B、抽型:中国结里紧外松。C、整理:把结型固定下来,可以用针线暗缝和少量喷发胶加固。D、接线:绳子对接用打火机或酒精灯烧一下接头,把接头连在一起即可。8、学编中国结:(1) 激发兴趣,师问:同学们,我们对中国结了解了这么多,接下来准备干什么? (2) 中国结的编制变化无穷,我们选择一种比较简单的结来学习。(3) 学习“双钱结”的编制。1观摩2练习3思考3出示“双钱结” a. “双钱结”的含义:双钱结形似两个重叠的铜钱,故取名“双钱结”。b. 出示“双钱结”编制图解。c. 教师

6、教学生编制“双钱结” 。(4) 学生编制,教师巡视。(5) 中国结的历史、种类、基本技法等。(6) 编制“双钱结”。2、新授:(1)编制三色“双钱结”胸饰。a.出示胸饰。b.这个胸饰也是由“双钱结”组成,它是如何编制的呢?c.我们来看一下。 (边看边思考编制的要领)d.归纳总结步骤和要领。(2)学生编制,教师巡视。(3)学生谈谈自己编制的体会(成功或不成功) 。拓展教师提问:(1)中国结一般和什么搭配使用,为什么?怎么样使中国结产生不同的意义?1. 讨论2设计4、教师小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在第一课的基础上,引申“结”的深远寓意,在广义的文化情境中认识中国结,学习“并置法”、“谐音法”

7、等象征手法,并鼓励学生在创造和独具匠心的个性设计,达到对文化的重新认识和现代意义上的结构,释放创造、沟通的欲望,在评价、练习和作业中达到增进友谊、完善人格的目的,更进一步继承、弘扬中国文化。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传统中国结和评价两个知识环节 2、难点:将设计、应用领域的手工艺制作基础逐步拓展、并提升到综合、探索层面,同时关注欣赏、评价领域,逐步涉及造型、表现领域。 教具与学具: 1、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国结、绳材。4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授课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中国结,营造课堂气氛。1 导入:播放一段有关过年的动画2 过年了,由于一位同学的邀请,我们今天一起去这位同学家做客?过年

8、是我们的传统佳节,我们一般用什么来装饰?(引出中国结,交代传统中国结的使用环境)思考答疑欣赏传统中国结,了解中国结的含义和文化背景,学习“并置发”、“谐音法”等象征手法。活动一:猜门联1我们到了这位同学的家门口,看见两边没有传统的帖上春联,而是挂上了结,现在大家猜猜这些中国结都是什么意思?(鱼虾满仓、五谷丰登、岁岁平安、金玉满堂)活动二:猜成语1.在这位同学家里也挂着各种各样的中国结,大家也来看看!(春临福到、五福临门、辟邪)活动三:家人的中国节(中国结制作象棋、母亲的中国结服装)1 讨论欣赏2 分析3思考答疑欣赏在新的时代中国节随着时代的变迁,引申“结”的深刻寓意。活动一:1.让世界震惊的中

9、国结 申奥标志2.最感人的中国结SARS 期间用来代替隔离带的中国结3.世界小姐选美的选手制作的中国结 4.世界上最大的中国结1讨论欣赏 2分析 3思考答疑引导学生达到对文化的重新认识,释放创造、沟通的欲望活动一:1.爷爷希望祖国统一制作了一个什么样的中国结? 2.我希望祝愿 2008 年奥运会举办成功制作了一个什么样的中国结?1 . 讨论2 设计、3欣赏 学生再设计 活动一:为母校献礼设计一个中国结? 鼓励中国男足设计一个中国结? 为在国外读书即将毕业的姐姐设计一个中国结? 1设计2讨论3互评 5小 结1 评价学生作品 2 总结; 中国结中国结课例课例思维导图法教学法二思维导图法教学法二问题

10、式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 确定问题 自主学习 协作学习 效果评价事后而思,知而有得 中国结教学案例一一案例研究背景:案例研究背景:中国结是一堂设计应用课,本课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教师在上课时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制作中国结,而且要使学生能很好的将这一传统文化应用到生活中,所以上起课来有难度。我在教学研讨会中经常听到有些男老师抱怨:中国结很难编,教学活动不好开展,只好让学生自己去做对于出现的这些问题,我将自己的教学心得总结了起来,请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批评指正!二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学习领域学习领域本课是一堂集动手、合作、创造等活动于一体的美术课。 “中国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产物,它象征着

11、团结、和谐、温暖的人际关系,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中国民间手工编织装饰品。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可以了解制作中国结的方法,培养他们设计制作和美化环境、装点生活的能力;发挥个性,学会合作,自主创新,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他们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有了亲身的体验。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新课程强调学生要能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养成健康的情趣,结合学生和教材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认知领域:使学生了解有关中国结的特点及作用,体会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情感领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在学习中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团结协作,互相学习、竞争,体验成功的喜悦 。

12、技能领域:学会几种基本结的制作,把握作品造型美,通过学习简单结,为复杂结的编制奠定基础;能将中国结的元素运用到生活中设计出新颖的作品,以此拓展学生思维创造能力,使他们不仅仅局限于制作中国结,而且把它变为一个开启想象力的“钥匙”。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中国结制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发散他们的思维,了解相关的设计知识,并能运用到生活中。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学生制作中国结有一定的难度,在设计时不能很好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三三教学方式和特色:教学方式和特色: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学习中国结这一课,我选用了两个不同的侧重6点来进行教学:前两节课我具体教授学生们怎样制作中国结,等他们对中国结

13、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再用一节课的时间请他们利用思维导图和设计来拓展中国结在生活中的运用,用笔将他们的想法记录下来。四四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科书、多媒体课件、彩线珠子之类装饰物、泡沫、大头针等。五五教学片段与两个侧重点的比较:教学片段与两个侧重点的比较:教学片段一教学片段一课前设想教学的第一个阶段是制作中国结,我的设想是:学生在制作好基本结的基础上,能有部分学生做出复杂结,掌握一定的中国结制作方法。课堂效果第一堂课学习的是两种最简单的挂带结和太阳结,我自己先示范制作了一遍,哪知道学生嫌太简单了、不好看,我只好请那位说“不好看”的同学来做做看,结果是打了个“蝴蝶结”出来,这才让其他学生知道其实没

14、那么简单,教学也才能够继续下去。接下来学生们按三个或四个人分小组,每个组派组长先和我学习,其他的同学可以看黑板上的示例图来制作,等组长学会了,再去教其它的组员们,这样就保证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学会了。这节课同学们都玩得很开心,他们还教会了我几种编织的方法。在第二节课正式上课之前,有学生交了上节课的作业上来。他们的作品做工精致,造型美观,并且非常有创意的在结上增加了装饰品!(见图)可见他们的积极性很高,并且为了做得漂亮自己在动脑筋、想办法。其中有位女同学做了一只美丽的蜻蜓,我问她准备送给谁,她高兴的说:“妈妈平时辛苦的养育我们,现在母亲节快到了,想送给妈妈做礼物,告诉她自己想感恩的心情!”我听后非常

15、的感动,其实有很多同学在学会做中国结之后,都会把它当做一份礼物送给自己想送的人,使中国结成为了传递自己美好心愿的使者。第二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做盘长结,比起上节课的那两种简单结,盘长结的制作方法要难很多,所以在课前也要学生自带了泡沫和大头针,用来制作的时候固定住绳子,也方便造型。我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详细的制作步骤,讲解需要注意的事项,在课堂上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但是,盘长结的制作过于繁复了,居然没一个同学做的比较好的!有的就算绳子穿插对了,也会在最后的收耳上出现问题,看上去美感全无,我只好指导他们重新做了。这堂课的整体效果明显没有上堂好,最主要的问题是结的编织方法比较难掌握,有部分同学的积极性

16、因此而降低了,虽然我多次鼓励,并采取的比赛的办法,但是成效不大。教学片段二教学片段二课前设想 为了使学生们不局限于制作中国结上,我将第三课的内容定为思维拓展和设计课,让他们通过这节课打开想象力的大门,把中国结运用到生活中去。7课堂效果上课的内容是通过中国结为中心的思维导图展开的,我先举出由中国结所能想到的几个例子,再请学生们在黑板上自由发挥,让他们由一个词组联想到其他的很多词组。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积极,思维也活跃了起来,看到他们都渐渐进入状态,我便在课堂上布置他们自己找一个主题来做思维导图,看那位同学写的最新颖,最独特;同时,我也提问学生,看他们能不能把中国结作为设计元素运用到生活中去,并将自己的创意画出来。结果,学生们的作品让我感到非常的惊喜,思维导图想象力丰富、中国结设计也很有新意, (见图)原来只要给学生们一定的空间自由发挥,他们就可以做出这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