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古代汉语中的重叠复合副词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391567 上传时间:2018-05-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古代汉语中的重叠复合副词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议古代汉语中的重叠复合副词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议古代汉语中的重叠复合副词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议古代汉语中的重叠复合副词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议古代汉语中的重叠复合副词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议古代汉语中的重叠复合副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古代汉语中的重叠复合副词(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古代汉语中的重叠复合副词浅议古代汉语中的重叠复合副词摘摘 要要重叠复合副词是指由语素重叠构成的并列式合成副词。只有时间、程度、状态、范围单音节副词能重叠形成重叠复合副词,其它类型单音节副词不能。统计发现,重叠复合副词都有先于它产生的对应的单音节复合副词,且重叠后的复合副词功能趋于单一。通过对比分析分现,在语义上,副词 AA 的义项通常要大大少于副词 A,它们大多是对副词 A 某个语义项的突显,有些语义上与副词 A 有较大差别;在组合功能上,副词 AA 在重叠后,可饰成分的范围趋向窄化;且副词 AA 一般要求所饰成分为多音节形式。由此证明重叠复合副词与其对应的单音节副词在语义和功能上基本相同

2、的传统判断是不准确的。此外,重叠复合副词的大量出现受语义和韵律需求的影响。关键词关键词:重叠复合副词 语义分析 组合功能 产生动因引引 言言重叠复合副词是指由语素重叠构成的并列式合成副词,即由副词 A 重叠后构成的副词 AA。近代汉语中由于受汉语词汇单音节向双音节词汇发展的趋势的影响,重叠复合副词大量出现,成为近代汉语副词的重要特点,但事实上,古代汉语中就不乏这种类型的副词,但因学术界认为“重叠构词后,副词 AA的语义和功能都与副词 A 基本相同”1,所以它们一直未受到关注。其实,重叠复合副词中,副词 A 与副词 AA 是有差异的,需要加以区分。1 重叠复合副词的分类重叠复合副词的分类穷尽式的

3、搜查了何乐士(2006)的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陈霞村(1992)的古代汉语虚词类解 ,王海棻、赵长才(1996)等的古汉语虚词词典以及杨伯峻、何乐士(1992)的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这四本书,统计了古汉语中常用的重叠复合副词,共 46 个。杨伯峻、何乐士按照副词的功能将其分为十一类,即时间副词、程度副词、范围副词、否定副词、疑问副词、推度副词、判断副词、连接副词、劝令副词和谦敬副词。2根据这个分类,对这 46 个重叠复合副词统计如下:时间副词:忽忽 急急 快快 匆匆 徐徐 缓缓 迟迟 慢慢 渐渐 垂垂 常常 时时 日日 每每 比比 频频 屡屡 累累 连连 永永 久久 长长 刚刚 数数程度副词:弥

4、弥 越越 稍稍 略略 恰恰 颇颇状态副词:暗暗 断断 白白 递递 历历 特特 偏偏 刚刚 万万 的的 卒卒范围副词:通通 仅仅 堇堇 各各 两两 刚刚 单单 颇颇时间副词 24 个,程度副词 6 个,状态副词 11 个,范围副词 8 个。副词兼类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是非常常见的,尤其是时间副词和状态副词。但在上面的词语中除了“刚刚”兼属时间、状态和范围副词外, “颇颇”兼属程度副词和范围副词外,其余的都是单一用法。但事实上, “白” 、 “略” 、 “每” 、“颇” 、 “恰” 、 “日”等许多单音节副词都是兼类副词,所以,可以认为单音节副词重叠后所构成的重叠复合副词功能总体趋于单一。通过考察发

5、现,以上 46 个重叠复合副词,无一例外的具有一个相对应的单音节副词 A,且单音节副词先于重叠复合副词而产生和运用。此外,根据杨荣祥(2001)对副词的来源和形成条件的论述,有些合成副词它并不是由实词直接虚化而来的,而是通过间接虚化,即词义由“实”到“虚”的过程不是体现在词的层面,而是体现在构词语素层面。3重叠复合副词就都属于间接虚化的情况,虽然构成它们的副词 A 是通过实词虚化而来,但它们全是由已经完成虚化过程的单音节副词直接组合而成。为了表述方便,以下用副词 AA 和副词 A分别表述重叠复合副词与其相对应的单音节副词。2 副词副词 AA 与其副词与其副词 A 的对比分析的对比分析2.1 语

6、义对比分析语义对比分析传统观点认为副词 AA 与副词 A 的语义基本相同,但对它们的语义进行考察后发现这个观点不尽然。事实上,副词 A 和副词 AA 的语义之间存在如下关系:(1)重叠复合副词与其对应的单音节副词之间,意义上有很密切的联系。副词 AA 通常是对副词 A 的某一义项的重叠和突显,在多数情况下都表示副词A 语义的加重。如下面例子中,b 组中的副词 AA 相比 a 组中的副词 A 语义更重。1永;永永a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诗魏风硕鼠 )b 然后祖宗之功德施于万世,永永无穷。 (汉书景帝纪 )2万;万万a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夏完淳集狱中

7、上母书 )b 不暇春问,万万深察,不敢疏也。 (后山居士文集与鲁直书 )(2)副词 AA 通过重叠后产生副词 A 所没有的新的语义。其中有 6 个副词属于这种情况,它们是忽忽、弥弥、递递、历历、各各、两两。3忽;忽忽a1 于是当春而叩商弦以召南吕,六岁忽至,草木成实。 (列子汤问 )情况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忽然、突然之意。a2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白居易琵琶行 )情况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忽然、突然之意。b1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兮将暮。 (楚辞离骚 )很快、急速。b2 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司马迁报任安书 迷惘、怅惘。4弥;弥弥a 史之记言,既多润色,故前

8、载所述有非实者矣。后之作者又生意改之,于失实也,不亦弥远乎!(三国志武帝纪注 )表示程度进一步加深,相当于“更” 、 “更加” 。b1 弥弥其失,岌岌其国。 (汉书韦贤传 )表示程度逐渐加深,相当于“稍稍” “渐渐” 。b2 其有犯者,便收朝廷。若私遗脱,弥弥不绝,主者髠截,叹无反已。(风俗通怪神城阳景王祠 )表示动作接连不断,相当于“连续” 。b3 罗网翳稻梁,江湖水弥弥。 (黄庭坚放言 )表示水大,相当于“茫茫” 。5递;递递a1 巧谋并行,诈术递用。 (吕氏春秋先己 )表示不同动作交替施行。a2 鲁达等相继递进,弼军屡却。 (隋书贺若弼传 )表示动作依次进行。b 切切百千语,递递三四更。

9、 (杨万里感秋五首 )表示接连不断。6两;两两a 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韩非子功名 )表示施动双方同时施行某种动作或共存于某种状态中, “两边” “双方” “二者同时” 。b 儿又有两两相牵,屈一足而跳曰:“天将大雨,商举齐舞,今齐获之。 ”(说苑辨物 )表示双方共同实施某种动作行为。7各;各各a 且人各有能,有不能。 (左传成公五年 )总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无例外地进行某活动或具有某特征,相当于“都” “皆” 。b 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所作 )表示整体内的每个成员都做出同样的动作行为,相当于“各人自己” 。8历;历历a1 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 (汉

10、书艺文志 )表示动作的连续性。a2 大小之战十百合,而希有功。历察其败,无他故焉,皆将不明于变势,而士不劝告于死敌也。 (潜夫论劝将 )表示动作的周遍性。b 珠历历可数也。 (明 魏学洢核舟记 )表示事情或情况一个一个,清清楚楚地。 (3)一般来说,副词 A 的义项要多于副词 AA。副词 A 的义项相对较多,这符合古汉语一词多义的特点。在 46 个词中,有 12 个单音节副词只有 1 个义项,如快快、匆匆、缓缓、迟迟、慢慢、屡屡、累累、连连、数数、断断、各各、弥弥、两两等。其余的都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的义项,最多的甚至有 7 个义项。但副词 AA 的义项一般是单一的,通过考察,以上 46

11、个副词中除了“刚刚”、 “忽忽”具有两个义项, “弥弥”有 3 个义项, “颇颇”具有 4 个义项外,其余的都只有 1 个义项。2.2 组合功能的对比分析组合功能的对比分析2.2.1 语法属性的选择语法属性的选择杨伯峻、何乐士(1992)认为“副词是谓语的重要标志”4,而杨荣祥认为应该在此基础上略作修改,他认为“副词是指能充当谓词性结构中的修饰成分而从不充当被修饰成分的词” , “副词是谓词性成分的标志” 。此处的谓词性成分就是指能在一个句子中充当谓语、具有表述功能的成分。5所以,我们认为副词可以修饰谓语和其它可以充当谓语的成分,包括动词、形容词、主谓结构以及一些名词和数量结构。以此为标准,对

12、重叠前后副词 A 与副词 AA 的可饰成分对比后发现:副词 AA 在重叠后,可饰成分的范围趋向窄化。具体如下:9“渐”可修饰动词和形容词, “渐渐”只可修饰动词。10“垂”可修饰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 “垂垂”只可修饰形容词。11“常”可修饰动词、形容词还可置于句首, “常常”只可修饰动词。12“时”可修饰谓语,也可置于句首, “时时”只能修饰谓语。13“日”动词、形容词前、句首, “日日”只能修饰动词和形容词。14“比”可修饰动词、谓语,也可置于句首, “比比”只能修饰谓语。15“永”可修饰动词、谓语, “永永”只能修饰谓语。16“长”可修饰动词或形容词, “长长”只能修饰动词。17“稍”可

13、修饰动词、形容词或谓语, “稍稍”只能修饰动词。18“断”可修饰动词, “断断”只能修饰动词否定式。19“特”可修饰形容词或动词谓语, “特特”只能修饰动词谓语。20“的”可修饰动词和谓语, “的的”只能修饰动词。21“卒”可修饰动词和谓语, “卒卒”只能修饰动词谓语。22“各”可修饰谓语,各各只能修饰动词谓语。23“两”可修饰动词, “两两”只能修饰动词谓语。除以上 15 个词,可饰成分趋于窄化外,还有 9 个词与副词 A 可饰成分处于交叉状态,而剩下的 23 个词与副词 A 一致。2.2.2 音节构成的选择音节构成的选择杨荣祥(2001)曾提到,单音节副词对被饰成分的音节构成没有限制,双音

14、节副词则一般要求被饰成分是多音节形式。虽然这一规律并非绝对,但在对重叠复合副词语料的考察中也发现了这一明显倾向。24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如此。 (陶潜杂诗 )25则仁义又奚连连如胶漆墨索,而游乎道德之间为哉!(庄子骈拇 )26饮多时也,天子带酒观师师之貌,越越的风韵。 (宣和遗事亨集 )27峻岭高岭总安安致,恰恰偏布不容针。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 )28着我如今疼痛不止,以此特特托梦与你来也。 (元曲选昊天塔一折)29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战国策齐策 )但也有例外的情况,在诗词中,出于韵律的需要时,它们有时可以修饰单音节。30语东风,共

15、流转,谩作匆匆别。 (清真集看花回咏眼 )31对花情脉脉,望月步徐徐。 (李珣女冠子 )32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苏轼陌上花诗 )3 重叠复合副词产生的动因重叠复合副词产生的动因3.1 语义上的需求语义上的需求语言的表达通常是主观的,人们表达的丰富性常常需要丰富的词汇来支撑,当原有的词汇系统无法满足表达需要的时候,就会有一批新的词应运而生。但受语言的经济性明晰性原则的影响,当语义上有需求时,人们一般不会去重新创造新词增加表达的难度,而会倾向于在原有的熟悉的词汇中去寻求新的表达方式,这同量词的形成过程是类似的。认知语言学上有重叠象似的说法,将两个或多个相同的物体归在一起,或者在一段时间内重复相同的动作,它常常会表达某种状态的程度的加深。若语言在词法和句法构造上用重叠或重复的形式去表达这些意义,我们就可以说这种结构是以象似的方式构造而成的。戴浩一将重叠象似动因定义为:语言表达形式的重叠(重复)对应于概念领域的重叠(重复) 。6如果将其对应到重叠复合副词上来说,这种构词法上的重叠,其形式上的重叠也就意味着语义上的程度的加深。这与我们前面讨论的结果是不谋而合的。当人们需要采用比一般情况更深层次可更高程度的修饰意义时,可能就会采用这种构词方式。当这种需求大时,这种重叠组合方式使用频繁后,就可能从一种临时的组合,转变为固定的组合。另外,前面的对比分析中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