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三观”教育研究》研究计划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389865 上传时间:2018-05-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学生“三观”教育研究》研究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学生“三观”教育研究》研究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学生“三观”教育研究》研究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学生“三观”教育研究》研究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学生“三观”教育研究》研究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学生“三观”教育研究》研究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学生“三观”教育研究》研究计划(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学生“三观”教育研究 研 究 计 划一、指导思想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德育为统帅、为灵魂,全面落实中学生德育大纲 “以德治国”基本方略,增强高中学生的德育素质,加强对学生的“三观”教育,荣辱观教育,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三观”观念,正确的荣辱观、道德观,促进我校德育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从而为我国德育建设创作新局面。二、实验原则一)方向性原则“三观”教育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社会理想,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向,符合新时期德育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劳动及思想修养联系起来。二)尊重热爱与严格要

2、求相结合的原则爱是青少年的基本心理需要,是教育的前提,教育不应该是强制的,命令的,而是在爱的基础上进行的、民主的、平等的指导和帮助。强调学生主体笥,要求承认和尊重学生个人的自主性、自律性、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及选择自由,诚心帮助学生增强自主、自立、自强、自律的能力。严格要求是三观教育成功的必要条件。信任和尊重并不是对学生放任,爱是和合理的、严格的要求结合在一起的,严格要求是在尊重与信任前提下提出的,是尊重热爱的体现。只有当教师真诚地的热爱和关心学生的成长,信任学生的力量和能力时,才会向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严格要求是在学生已有的思想和道德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要求,保证“三观”教育实施的预期效果

3、。三)集体教育与发展个性相结合原则学生集体是教育影响个体的强大力量。每一个学生都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之中。他们的活动和交往都是在集体中进行的,对于学生来说,最基本,最直接的社会环境就是学校和集体,良好的集体具有强大的教育,既可以培养学生各种优良个性品质,还可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荣誉感,也都是在集体活动和教育中培养形成的,学生“三观”教育在注重集体教育的同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依据学生个别差异,因势利导,因人施教,反对“一刀切”和“一锅煮” 。四)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德育工程,是一个社会化的系统工程。高中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建立及巩固也是一个“百年树人”

4、的系统工程。这就是按照系统内部的发展规律性,制定一套相应的工作步骤及程序,对学生实施系统而不是零碎的教育。五)提高认识与指导实践结合原则在“三观”教育实施过程中,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三观”理论知识的灌输,提高思想觉悟,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锻炼,使学生成为知行一致,言行一致的人。全面评价学生的思想行为,既要看动机,又要看行动;既要看认识,又要看实践,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知行统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优良品质。六)正面教育与纪律的约束相结合的原则高中学生朝气蓬勃,相信科学,追求真理,积极向上永远是他们的主流本质,他们的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迅速增长,生活面更加开阔。他们开始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观点去分析一

5、切,解释一切。教师善于利用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并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观点,激起学生内部思想斗争和自我教育的愿望,如果采取简单粗暴的训斥、讽刺、辱骂或变相体罚等不当方法,不但达不到教育目的,反而给学生身心造成重大伤害,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拒绝老师的教导。七)针对性原则我校进行的“三观”教育,是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的品德实际情况和特点提出来的,也是针对当前学校重智轻德的现状提出来的,在进行“三观”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研究学生,要针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年龄特点,针对高中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高中学生思想特点和品德实际状况进行教育。三、实验内容一) 、研究目标“三观”

6、教育坚持集体主义原则,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要落到为人民服务上,落实到学会做人上。要让学生学会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建构切实可行的、贴近中学生特点和社会发展的“三观”教育目标体系。这一目标的构建,既区分于小学的品德教育,又区分于“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目标,贴合高中生的“三观”初步形成特点。这个目标的建构也是整个“三观”研究的基石和活动目标,也是高中学生“三观”教育、活动的指导蓝本。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面(1)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

7、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2)初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观察分析社会现象。(3)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拥护党的基本路线。(4)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学会创新。在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方面(1)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2)学会关心,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3)树立正确的义利观。(4)要有正义感、公正感、责任感。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方面(1)初步树立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理想志向。(2)热爱生命,尊重人权,要有自立心,自制力。(3)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4)具有奉献精神、宽容精神、艰苦奋斗精神。(5)热爱关注公共利益,要具有基本权利和义务意识。高中学生其基本的道德守则是:“乐

8、群、好学、创新、坚忍、自律” 。2、明确学校各类组织及机构的德育职责、整合“三观”教育的整体功能,树立“大德育”的整体观念。学校机构设置中, “育人”的德育职责,不是非常明确、明确各类组织机构在“德育”工作中的分工、合作,整合学校管理资源,形成“大德育”的整体功能,就成了课题组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3、探究高中政治课改中课堂教学与德育的结合,强化新课改的德育理念。2007 年秋季,新课程改革在全省范围内铺开,新课程改革中进一步强化了教改的“德育”理念和“实践活动”特点。鉴于此,课题组在学校校务会的领导下,设立了一个“学校德育实践活动”负责组,既负责实践活动的实施,又负责德育实践活动形式的探究。课

9、题组结合教改要求,又新辟了一个研究内容, “探究高中政治课改中课堂教学与德育的结合,在高中教师中强化新课改的德育理念。4、坚持“以人为本” ,探索学校教育与管理的结合,形成“管理育人”的新理念。5、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环境育人”的新理念。6、注重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突出乡土资源在“三观”教育中的利用。为了使校本课程贴近时代脉博,与时俱进,课题组试行、修订校本课程“德馨园” 。修订后的课程更注重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增强了德育活动的认知性、活动性。同时又为学校的“德育实践活动”提供一个参考蓝本。二) 、研究内容1、建构切实可行的贴近中学生特点和社会发展的“三观”教育目标体系。2、

10、明确学校各类组织及机构的德育职责,整合“三观”教育的整体功能,树立“大德育”的整体观念。3、探究高中政治课改中课堂教学与管理的结合,强化新课改的德育理念。4、坚持“以人为本” ,探索学校德育与管理的结合,形成“管理育人”的新理念。5、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环境育人”的新理念。6、注重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突出乡土资源在“三观”教育中的利用。7、转变观念,树立德育教育新理念,更好地整合“八荣八耻”教育。8、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的理念,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理念。杜威说过“学校中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关于知识和行为的关系” 。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学生优良思想品德形成的标志,是中学生德育的落

11、脚点,所以实际锻炼法有利于学生对“三观”的认识落实到自己的思想品德行为上,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知行合一、表里如一。(六)自我教育指导法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教育,也离不开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能力强弱是一个人觉悟高低的重要标志。教是为了不教。在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只有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五、研究步骤(一)准备阶段(2006.32007.12)成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制定研究方案,研究计划。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三观”上存在的问题,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分期分批培训课题研究教师,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开题论证,并报省教科院审批立项。(二)研究阶段(2008.12009.

12、12)按照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高中学生在“三观”教育方面按感受认知、理论提高、观念形成的教育过程,系统地进行教育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定期交流、总结、分析、形成合力,同时做好研究资料的收集、统计、整理、搞好信息交流工作,科学调控研究实施过程,并经常组织专家学才会诊,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确保教育研究顺利开展。(三)总结验收阶段(2010.12010.11)根据研究收集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总结经验,形成总的课题研究报告,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评审验收,以便以后的成果推广。六、组织机构1、顾问:湖南师大教育系教授 涂光辉湖南师大教育系教授 郭亚玲湖南省教科院副书记 卢国良湖

13、南省教科院德育室主任 严伯霓湖南省教科院德育室 曹汉庆原衡阳市教委副主任 夏年生衡阳市教科所 陈坚衡阳市教科所 廖淑英原常宁市教研室主任 袁谋俊2、领导小组组长:封红伟副组长:易昕 滕仲春 袁诗军成员:胡绳 董先河 王 磊3、课题小组:组长:李建华成员:刘 乐 廖小芬 余 兵 龙玉荣 陈荣林 邹次飞尹晓春 周云理七、保障措施1、加大财力投入,对研究所需经费,学校应优行入,重点保证,并设立研究专项基金。2、重视人才的支撑,充分保证研究队伍的稳定性、积极性,特别是第一线的研究教师,应优先解决其实际问题,将其在研究过程中的贡献与年终考核、评比、晋级、职称评定挂钩。3、经常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活动,加大交流,合作的力度,确保研究站在时代前列。4、严格研究经费的预、决算,充分保证资金的合理配置,秉着艰苦创业的原则全力进行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