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工作典型案例之一 让“问题导向”成为服务群众的桥梁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381947 上传时间:2018-05-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众工作典型案例之一 让“问题导向”成为服务群众的桥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群众工作典型案例之一 让“问题导向”成为服务群众的桥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群众工作典型案例之一 让“问题导向”成为服务群众的桥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群众工作典型案例之一 让“问题导向”成为服务群众的桥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众工作典型案例之一 让“问题导向”成为服务群众的桥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群众工作典型案例之一让“问题导向”成为服务群众的桥梁xx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善于做群众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近年来,xx 市 直机关工委及各级机关党组织在开展群众工作的实践中,探索以“问题”为导向,通过不断发 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找准服务群众的方向,铺设服务群众的桥梁,既解决了一大批 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又促进了机关作风的明显好转,取得了良好成效。一、背景与起因一是人民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必须直面和解决。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 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和诉求呈现量多、面广、复杂化的趋势,从我市近年情 况看,不仅体现在就业、社保等传统领域,与

2、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窗口单位服务效率、 出租车营运秩序、湖泊污染与治理等,亦日益成为市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民生问题。人民 群众反映的问题在哪里,我们的群众工作就应该做到哪里。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需要 我们把群众的问题作为第一信号,认真地去对待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真正为老百姓办实 事、解难事、做好事。二是机关干部存在的作风问题,应该重视并改进。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效率,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机关干部的作风状况。尽管我们在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上有一定成效,但市民群众对机 关工作依然存在一些不满,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华而不实、高高在上、奢侈浪费甚至腐化堕 落等脱离群众现象,破坏了党和政府形象,拉开了与人

3、民群众的距离。从我市近年的发展看, 企业和市民主要的意见和诉求还体现在对优化发展环境和生活环境上,特别是软环境,不作 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依旧存在,亟待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强化机关作风建 设。三是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需要创新方式方法。如何发挥好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 例赋予我们的协助和监督职能,抓好机关作风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关键在于设计有效的载 体,并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出实招、动真格、见实效。因此,我们认为,必须牢牢把 握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这一突破口和贯穿主线,通过有效的问题发现和监督倒逼机制,解 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作风不实、服务不优和阻碍发展、困扰百姓生活的问

4、题。可以说, 坚持问题导向,就能纵向深入、逆向寻源、倒逼整改,取得推动机关更好服务群众的实效。二、做法与经过坚持问题导向,服务人民群众,我们重点抓好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市民体验”和群众一起找问题。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突出问题?机关在服务群众工作中到底好不好?这样的 问题,绝不能仅仅满足于机关自身的“自说自好、你好我好、总体良好、越来越好”,而必须去感受群众的感受、体验群众的体验。为此,市直机关工委站在市民视角,组织机关干部、两代 表一委员和监督志愿者,以普通市民身份,通过实地查看、现场咨询、询问服务对象、追踪办 事经过等“市民体验”方式,到市、区、街三级机关作明查暗访,从而获得

5、第一手材料。“市民 体验式”查访已持续 3 年,从深入基层站所、“窗口”服务单位,到深度查访湖泊污染、“打的” 难、交通秩序混乱、窗口地带周边环境整治,让一系列问题及时曝光于媒体。“市民体验”找问 题,为问题整改提供了真实有效的评价和依据,形成有效的问题解决倒逼机制,效果真实可 见。(二)“承诺整改”回应群众最关注的突出问题。从民众最不满意的方面着手,从民众反映集中的领域改起,选准选好问题分批分阶段 解决,这是我市连续几年分批公布“十大突出问题”并承诺整改的基本原则。通过市民体验查 访、媒体广泛征集、万人电话抽访等信息渠道,我们归纳出一批群众关注度高,与民生、社会 管理、经济发展、文明城市建设

6、等息息相关的突出问题。如今年公布的“十大突出问题”,就包 括公务活动中的奢侈浪费、中心城区与新城区结合部乱象、城市公共设施维护不及时、水电 气公共服务企业服务水平不高、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功能较弱等。所有问题全部进行职 责分解、进度公开、承诺整改,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上一一公布。对整改效果通过明察暗访评 价、群众投票评议等多样化评价方式,实现硬考核、硬结账。(三)“电视问政”让群众参与直面问题。针对“十大突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市领导和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走进直播间,登上问 政台,接受公众面对面考问。今年上半年的 5 场电视问政就曝光了 90 个典型问题,曝光短 片 70 多个,包括 2 位市委

7、常委、4 位副市长在内的 53 人次领导干部接受问政。政府官员向 市民群众报告、检讨工作,民众面对官员询问、质疑政府工作,这种双向的交流与沟通,直接 推动问题的解决。在直播中,群众现场举起“笑脸”和“哭脸”的牌子直接表达是否满意,不少 领导说“被问得汗直流”。电视问政以后,90 个曝光问题全部分解至责任部门,限期调查整改 到位,并再次一一公开发布。我们认为,电视问政考问的不仅是承诺兑现情况,更重要的是 唤醒政府官员的责任心,变压力为动力,促进政府部门更好地服务群众,提高工作效率,同 时也激发群众关注力,促使更多群众参与其中,督促各级机关解决实际问题。(四)“流程再造”化解群众办事难的问题。为切

8、实解决服务不优的问题,改善发展软环境,我们选择各级各类政务服务中心、服务 窗口及服务热线等进行重点暗访,坚决问责在岗位工作中对群众态度冷漠、办事推诿、有诺 不行、效率低下等问题。各机关纷纷拿出硬措施,开展服务流程再造,提升服务质量,如以 “首问责任制”应对“门难进、脸难看”,以“AB 岗责任制”应对“办事找不到人”,以“限时办结 制”应对办事拖沓,以“服务承诺制”应对办事不公开等。我市还强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精简审批事项、时限和费用,行政审批事项从 748 项直减至 339 项。建立工业项目代办制度, 从市直相关部门抽调 30 名处级后备干部,组建代办员队伍,为企业“跑腿”办事。同时,高

9、度 重视选树服务人民、群众公认的普通党员先进典型,及时召开全市“立足岗位、争创一流”先 进典型事迹报告会,机关干部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持续营造,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五)“走出机关”解决群众身边的现实问题。“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屋舍中,收获的才不只是建议” 。为此,我们组织、引导机关党员干部走出机关,走进企业车间、项目工地、居民社区、田间 地头,问政、问需、问计于民。市直机关工委连续 6 年 21 次组织“农村行”、“社区行”、“企业 行”系列活动,带着感情、解决问题、赢得民心。为了全面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水平,解决农村 水利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状况较差的问题,我们先后

10、启动“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万 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等三轮活动,从市、区两级机关派出 1968 个工作组 1.2 万余名机关干部,进驻全市行政村,走村入户、宣传政策,调查研究、协调资金, 走访慰问、参加劳动,全市累计投入资金 12.52 亿元,共整治塘堰 14681 口,清理暴露垃圾 12 万余堆,修建道路 1800 千米,安装路灯 2.4 万盏,许多村湾的面貌焕然一新。三轮“三万” 活动把机关干部的脚印印在了农户家中,留在了田间地头,解决了群众最直接的现实问题, 受到了群众交口称赞。三、成效与反响一是服务意识不断加强,服务群众的质量不断提高。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

11、问题、解决 问题,建设一流服务机关的过程中,全市各级机关党组织化压力为动力,服务意识和效率明 显提升。以问题为导,深化治庸问责,涉及到全市上上下下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角落、每一 个岗位、每一个干部,致使各级机关干部如履薄冰,普遍反映压力不小。某区政务中心主任 说,如今中心的工作人员,工作更加认真守纪、严谨规范、积极主动,经得起随时暗访和市民 监督。与优化服务行为相呼应,我市还建设一流标准的市级行政服务中心“市民之家”,实现 市民“一站式”办事,硬、软环境的改善不断释放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正能量。二是机关干部对群众的感情加深,自觉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干部纷纷走进基层群众, 深切感受群众诉求和疾

12、苦,换位思考,触动很大,很多同志讲: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亲身感 受到农民的勤劳、热情和善良,比比自己的生活条件应该很知足,下去后确实学到了一些机 关里学不到的东西,受益匪浅。在几轮“三万”活动中,各级机关党员干部住农家屋、聊农家事、 吃柴火饭、干田里事,一篇篇民情日记流露真情,走基层、访民情、解民难、惠民生,各级干 部与群众结下深厚情谊,并将这份对群众的真情带到平时工作中,体现为在岗用心、热情、 高效服务群众。三是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解决。“市民体验式”查访、电视问政等硬措施,使干 部随时随地或者在聚光灯下直接接受公众的检验和考问,“报喜不报忧”、“造假”、“糊弄”、 “混日子”成为不可能,干部的责任心和务实担当意识唤醒,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阻碍发展 和困扰百姓生活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今年重点对奢侈浪费问题进行了多次查访,产 生重要的震慑作用,各机关在组织领导、内部控制、践行落实、建章立制上认真着力,“三公” 经费明显下降,文件简报明显精简,会务活动明显减少,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展现出一派勤俭 务实、高效服务的新气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