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近五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373715 上传时间:2018-05-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近五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南省近五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南省近五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南省近五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南省近五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近五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近五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近五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河南省近五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一、试卷特点1、2007 年试卷特点(1)通过增加历史图片量,考查学生从中提取信息的能力。选择题有 6 道题中都引入图片(第 2 题、7 题、10 题、12 题、17 题、20 题),其中第 2、10、17 题引入的是单幅图,第 7、12、20 题引入的是双幅图。(2)非选择题考查学生从具体的文字叙述中提取历史事件的能力。例如:22 题材料题中给出四则材料让学生从这些文学叙述中提取历史事件,并从中筛选出哪些事件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走向。23 题通过三小道文字叙述题,让学生从中提取它们所反映的的重大历史事件:俄国的十月革命,八一南昌起义,七

2、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3)非选择题考查学生从表格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例如:25 题给出美国的发展壮大简表让学生从中提取信息并让学换角度思维设计表格美国发展壮大的过程,这又考查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26 题给出欧美与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对比年代尺表格,让学生从中提取信息并进一步自已动手完成表格2、2008 年试卷特点(1)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重要人物的重大贡献。例如:试题涉及到的重要人物有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孔子;建国后工人阶级的代表铁人王进喜;有功勋卓著、品德高尚、用巨大的人格魅力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周恩来总理;还有美国人民心目中的改革英雄罗斯福。(2)

3、贴近现实,不避热点。08 年发生在国内的热点一是改革开放30 周年,二是百年奥运会,还有一个就是周恩来庭辰 110 周年,还有另外一个当前社会重大问题即抗震救灾这一热点问题。这四大热点问题,在中考试卷中涉及到了三大热点问题。如第 23 题涉及改革开放30 周年;选择题第 8 题,非选择题第 21 题涉及到奥运会。第 22 题要学生写出周恩来的主要功绩。(3)突出专题性。例如:第 24 题以一系列国际会议为线索,考查国际会议对世界局势产生的重大影响。第 25 题把中外思想家的重要理论及产生作用作为一个专题进行考察。(4)以知识为依托,联系河南文化,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如:第 21题把奥运火炬与河南

4、历史文化元素融为一体(5)引入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查。例如:第 23 题,让学生动手设计会标,这是 07 年中考历史题中学生动手设计年代尺的一个延续,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考查的一大突破。(6)识图量增强,体现图片上的历史。全卷共有 16 幅图片,在去年的基础上又有增强。图文并茂,可读性强,直观性强。3、2009 年试卷分析(1)立足基础,重视主干,问题设问新颖,有时代感。如选择题第3 题,虽然是对近代西方侵华史的考察,以图示的方式表达,形式新颖,直观简洁的表达了中招所要考察的内容,材料题 23、26 题是对建国 60 周年成就和经济全球化等重点基础知识的考察,但用了图表形式,让

5、学生耳目一新。 (2)坚持注重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理念。例如:材料题第 23 题对建国 60 周年的感悟。 (3)关注热点。史为今用是近几年历史命题的主线,也是 09 年中招命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选择题 14 题对权利法案材料题第23、25 题对建国 60 周年和巴黎公社、巴黎和会、中美关系的考察,都是这方面的体现。 (4)重视对历史知识的总体把握,加强对专题历史知识的综合能力考查方向不变。如选择题 15、16 对 20 世纪 50 年代90 年代苏联和东欧巨变的认识,对三次科技革命的整体认识等。 4、2010 年试卷分析(1)地方特色与时代特征鲜明。河南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第

6、1 题和殷商文化中心安阳、21 题与大运河的中心在洛阳。10年是鸦片战争 170 周年。第 2 题考查鸦片战争背景,第 8 题考查了鸦片战争的影响。(2)关注民生,学以致用。如 21 题从现实水利工程联系到历史上重要的水利工程,但对当时政权产生不同影响的例子,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民生,用意深刻。(3)注重学习能力的考查。如 22 题利用学生熟悉的大事年表筛选信息找出有因果关系的事例、归纳历史发展线索。25 题考查考生大跨度整合专题知识进行分析探究的能力。(4)注重主干知识和学习方式、情感态度的考查。如近代化的探索、新中国的内政外交、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纵向发展等都是主干知识。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

7、,都不能直接查阅资料找出答案,需要进一步思考才能作答,只顾死记硬背不注重改进学习方法会感觉无从下手。试题通篇能感受到昂扬进取的积极态度,如关注民生、借鉴别国发展经验、探索创新等理念跃然纸上。5、2011 年试卷分析 (1)着眼基础。 11 年中考试卷承袭了“紧扣课标,立足基础”的命题原则,中外历史知识考查比例分配合理,既覆盖全面又突出重点。试题中侧重考查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容及其影响:如第 21 题“指南针与新航路开辟的内在联系”、第 23 题“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等,都直接考查历史基础知识。(2)注重能力。试卷坚持了能力考核为主的命题导向,突出了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历史基本技能实际运用。 尤其是

8、在非选择题中突出考查学生对历史史料的分析、归纳和整合的能力,如第 22 题第1 问“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具有什么特点?”就注重体现考查学生的历史读图分析能力;第 23 题的第 2 问“结合材料,指出毛泽东和孙中山面临的共同时代任务是什么?”就突出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概括能力。(3)紧扣热点。 试题关注时政焦点和“周年”纪念等热点问题,体现历史试卷的现实性。如第 23 题是综合考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的两个热点,将社会热点、现实问题与学科知识有机联系起来,体现了历史学科贴近社会、关注现实的新课改理念。试题通过设置合理的情景,鼓励学生多角度回答问题。如非选择题第 23 题第 3 问

9、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和毛泽东思想都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角度立意命题,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力和以史为鉴的运用能力。试卷还注重乡土历史的考查,充分挖掘反映河南省区域特色和宝贵精神遗产的命题素材。如选择题第 1 题将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建筑和河南省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巧妙地结合起来,这种运用时政焦点、社会热点为主要情境的命题手法,不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还要关注省情等身边大事,使得整个试卷凸显出浓厚的时代信息和乡土气息。二、2012 年中考备考策略首先、了解开卷考试的特点1历史开卷考试坚持一个标准。在教学中坚持从课程标准出发,避免人为地加深

10、知识点的难度。不管是中考还其他考试,减轻难度是历史考试的总体趋势。2把握四个意识,即基础意识、专题意识、人文意识和创新意识。所谓“基础意识”就是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课标中属于理解层次的知识。“专题意识”就是充分重视专题教学,把握专题的特点和综合性,通过理顺专题达到理解历史全貌的目的。“人文意识”就是注重历史知识的人文性,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创新意识”就是学生能创造性的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注意学生的质疑能力。3抓住一个变化。开卷考试必然会减少客观性试题数量,加大主观题的考查力度。教师要加强训练主观题(与热点、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解答能力和方法。另外,历史小(论)文章也将出现在传

11、统的问答题范围内,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训练。4避免一个误区。有些教师认为,开卷考试没有什么意义了,反正学生查资料都可以找到。于是教师不再重视课堂教学,有的忽视教材主题活动的教学。虽然历史开卷考试答案简单了,但是,高超新颖的设问同样会让学生无所适从。因此,历史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是课标中要求的主题活动等其次,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建立开放性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的开放性是应对开卷考试的前提,在新课程背景下,命题人必然要向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角度倾斜。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能力培养,突出创新理念,着重于对学生理解、迁移、运用能力的培养,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题、探

12、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新教材要求采用新的讲课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些都比较好的体现了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在平时就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教学,才能让学生适应开放式的开卷考试的要求。3、要研究开卷命题的开放性。开卷考试命题也是有根有据的,这一个根是课程标准,这一个据就是与课标相关联的,如教材、材料、社会热点问题。开放性的试题,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结合学生思考问题,试题的答案要求多层次、多角度,平时练习的时候,不能太死板。4、要善于开发课堂资源。开卷考试注重对学生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要具有开放性教学理念,不拘泥于单一的教材,要善于挖掘课堂资源,关注社

13、会热点问题。要挖掘课程资源,善于发现有用的材料,关注社会的焦点。见到好材料、好文章注意积累,开卷考试的命题与时事有关,与社会热点问题有关,所以平时积累的这些材料,都便于教学,便于把握住命题的脉搏,来应对考试。5、注意学法与教法的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学会阅读教材。即使是开卷考试,学生主要的参考书还是教材,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教材很重要。首先读目录,包括单元题、课题、每课的小标题,这不仅有利于理解历史过程、历史主题和历史线索,而且有利于快速查找知识。同时,阅读教材时,善于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即哪些是背景,背景中哪些是原因,哪些是时间、人物、经过、结果和意义,意义又是分哪几

14、层叙述的,其中哪些是性质,哪些是国内影响,哪些是国际影响,等等。一般来说,每课内容讲一个历史事件,可用上述“概括法”阅读,如果是两个事件,就要注意进行比较。同时,阅读教材要多注意教材中的细节知识,包括小字内容、课下注解、自由阅读卡、课中文献资料等等这些材料有助于理解正文内容、理解历史过程。(2)学会构建知识。学生要想在历史考试中游刃有余,就必须学会构建知识网。如我们学习八年级上级历史,学生应该从宏观上把握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大事:八年级下册历史,学生应该从宏观上把握中国现代史的重大历史事件先后顺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土地革命、抗美援朝、一五计划、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A

15、PCE 会议等。开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理解知识、整合知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与复习中,要善于活化教材知识,从不同角度整合教材知识。例如,对每课所讲述历史事件,可以从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整合;也可以从时政热点出发,整合知识,如从“十一五规划”看中国和苏联历史上的计划经济发展。对于中日关系,我们可以对其从古到今的关系系统总结,可以从从唐朝鉴真东渡、日本大化改新近代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1972 年中日建交当前日本国内的右翼思潮。如 2006 年十大新闻中一项是青藏公路通车,我们由此从古到今引出唐朝、元朝、清朝、以及现今政府是如何处理与西藏的关系的。如今年中招试题 26 题,

16、就是以时间为线将中国与欧美的不同情进行对比。要善于引导学生以时间为经纵向联系、以地点为纬横向联系,构建立体的多面的知识网络。(3)学会拓宽知识面。活动课的开设,不仅在于促进学生运用知识,还应该促进学生拓宽知识面。一些试题的创意,就是从活动课中激发出来的,例如 2007 年河南省中招试题,25(2),26(3),设计表格与认识年代尺都是由七年级上册的活动课引出的。另外,多注意各学科交叉知识,比如政治课学习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可以联系运用到解释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用地理知识理解巴尔干半岛为什么会成为火药桶、长征的艰险等;用语文的修辞手法,对历史事件或概念换种表述方式,提高思维灵活性。如 07 年中招历史题选择题 8 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地理方位知识,知道位于郑州西北的城市应是四个选项中哪一城市。(4)学会一定的应试技巧。让学生控制好时间、通观全卷、审清题意、先易后难、把会做的做完后再翻书。答题观点明确,层次分明;要认真审题,抓住题干里的中心词,弄清试题的意思,防止片面性,其次,认清干肢关系,抓住题干对题肢的要求,避免所答非所问的错误;要认真阅读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