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改造小区】基坑降水(降水井)施工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373676 上传时间:2018-05-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房改造小区】基坑降水(降水井)施工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危房改造小区】基坑降水(降水井)施工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危房改造小区】基坑降水(降水井)施工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危房改造小区】基坑降水(降水井)施工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危房改造小区】基坑降水(降水井)施工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房改造小区】基坑降水(降水井)施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房改造小区】基坑降水(降水井)施工(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危改小区危改小区 203#203#楼楼基坑降水(降水井)施工方案基坑降水(降水井)施工方案编制人: 审批人: 编制日期: 20*年*月*日目目 录录1 编制依据.22 工程概况水文地质条件.223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24 降水设计方案.34.1 降水井井身结构.34.2 降水井布置.34.3 施工技术措施.44.4 降水井施工.54.5 降水井监测.65 施工部署.66.1 施工管理体系.66.2 质量保证体系.66.3 劳动力组织计划.66.4 机械设备计划.76.5 施工工期.77 施工安全及环保措施.77.1 降水安全、环保措施.77.2 土方施工安全、环境保证措施.8附:降水井井

2、身结构图降水井平面布置图降水设计计算书3基坑降水(降水井)施工方案基坑降水(降水井)施工方案1 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北京地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有关场地平面图。、我公司多年来在北京地区的施工经验。、203#楼施工组织设计2 2 工程概况及水文地质条件工程概况及水文地质条件本场地位于东直门内大街北侧,俄罗斯大使馆以南,东直门北小街与北中街之间,拟建的建筑物为11 层局部为6 层的住宅楼,拟建建筑物设置二层地下室,地下室开挖深度约7 米左右,土方开挖量约300000m3。3 3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依据本场地岩土勘察报告,本场地含水层共四层,其

3、中:上层滞水含水层共两层,潜水含水层二层。对基础施工有影响的含水层为上层滞水含水层。、第第一一层层上上层层滞滞水水含含水水层层该含水层地下水位埋深为约2.5m 左右,分布于第一层粉质粘土、粘质粉土杂填土中,地下水主要来此于地下降水入渗补给和地下管线渗漏补给,表现为地下水位及含水量随补给源的变化而变化,无统一地下水位,含水层渗透性较差,渗透系数小于1m/d。4、第第二二层层上上层层滞滞水水含含水水层层该含水层分布于渗透系数相对较高的 的粉土夹层中,含水层性质属层间水。主要特征是含水层水位随含水层层位变化而变化,因此无统一的含水层位和地下水位,含水岩性多为粉土或砂质粉土夹层,水量较小,渗透性较差。

4、、潜潜水水含含水水层层本含水层位于基坑底面以下,地下水位埋深约: 17m 左右,含水介质为第层砂卵石层,其渗透性较好,水量较大,对基础施工不影响。4 4 降水设计方案降水设计方案依据本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基坑开挖深度,结合本公司基坑降水经验,本基坑降水采用大口径井点降水方案。4.14.1 降水井井身结构降水井井身结构降水井深度:1213m 降水井井径:600mm滤水管管径:400mm (无砂管)滤 料:24 mm(细砾石)降水井间距:810m井身结构见附图一。4.24.2 降水井布置降水井布置降水井的布置是保证降水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次降水工程井点的布置一般间距为810m,基于本基坑形状呈“凹

5、”字形,基坑内外侧补给源大小不一。因此,对于补给源较大的基坑外侧(西侧)降5水井间距加密布置,降水井间距 为 8m,其余各侧降水井间距均为10m;降水井距基坑周边距离为1.0m。同时在施工中利用收集到的有关水文地质资料,抽水试验成果 再作适当调整。 具体布置见附图二 降水井平面布置图4.34.3 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技术措施 由于本基坑上部含水层属上层滞水含水层,地下水位较高变化较大,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下管线渗漏补给,其含水介质渗透性差;因此,含水层进行降水具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确保本基坑降水效果,本次降水在布井和施工中采用如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措施:、加深降水井深度从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含水介

6、质为粘质粉土、砂质粉土,渗透性差,涌水量小的特点,因此加大降水井深度以增大渗流梯度,确保降水效果。、合理布井依据本基坑平面形态,基坑内侧地下水的补给源较小,外侧补给源相对较大,因此,布置降水井时,外侧加密布井,内侧可增大降水井间距。、完善成井工艺、确保成井质量由于本次降水涉及到含水层属上层滞水含水层,且各含水层渗透性较差,含水层赋存层位变化较大。因此,只有完善成井工艺才能确保成井质量。在降水井施工过程中,采用多次反复、内部循环洗井法成井。、加设引排设施依据本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含水介质均为粉质粘土、砂质粉土,其持水度大,均匀性差,基于上述特征,在施工中如出现坑壁、6坑底渗水现象,可采用加设

7、引排 设施,以确保基坑及基础施工的正常进行。4.44.4 降水井施工降水井施工4.4.14.4.1 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场地平整测量施放井点钻机对位成孔下放井管充填滤料洗井下放水泵抽水。工艺流程图如下:4.4.24.4.2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1、成孔:采用直径600mm 反循环钻机成孔,泥浆比重1.05。下管前保证井底沉渣厚度不大于20cm,方可下放滤管。2、井管安装:井管安放严格按现场技术交底进行,用4 根竹片,井点定位钻机、成井钻机、成井检查孔深冲洗钻孔下滤水管充填滤料洗 井试 抽安装试抽设备抽水试验验 收安装抽水设备优化设计降水、观测水位场地修整安装钻机材料准备71

8、0 号双铁丝捆绑;管口内壁不错 位,选择透水性良好的滤管安装 于含水层对应部位。3、填砾:填砾前井管必须居中,使填砾厚度均匀,滤料应从井管两侧慢慢对称填入,以防滤料中途卡塞及井管错位,填至井口12m米时用粘土填实。在填滤时如发生井口反砾现象,应及时停止填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4、洗井:洗井为关键性工艺,在滤料充填完之后,要立即进行 洗井,洗井采用井管外注清水循环法工艺,抽、停交替,直至水清砂净为止。洗井结束前测量井深,清理井底,使井底沉淀小于0.3-0.5m。5、下泵:下泵深度距井底1.0-2.0m 左右。6、井点保护:降水井施工完成后,降水井井管应高于自然 地坪 2050cm,并加井盖予以保

9、护,避免杂物落入井内,以免 破坏。7、观测记录:应及时、准确地记录观测井水位,以次检验施工方案的正确性。必要时对方案作适当调整,以确保基坑降水效果。4.54.5 降水井监测降水井监测为了掌握场地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做到降水井点布置合理,达到较好的基坑降水效果,在降水进行施工及降水过程中对降水井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在降水井施工过程中,及时采取含水层岩样,分析含水介质变化,及其水文地质条件变化,为合理布井提供依据。8、在洗井过程中监测井深、地下水位变化,并实时进行试验抽水,确定各单井涌水量,为选择降水泵型据供参数。、降水工作开始后每天早、中、晚对降水井水各测一次,以便及时掌握降水效果。、地下水位达到稳定后确保每天观测一次水位,依据地下水位变化历时曲线,调整水泵投入量,达到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