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7542的gcms指纹图谱研究毕业设计王艳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9373527 上传时间:2018-05-1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6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洱茶7542的gcms指纹图谱研究毕业设计王艳昌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普洱茶7542的gcms指纹图谱研究毕业设计王艳昌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普洱茶7542的gcms指纹图谱研究毕业设计王艳昌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普洱茶7542的gcms指纹图谱研究毕业设计王艳昌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普洱茶7542的gcms指纹图谱研究毕业设计王艳昌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洱茶7542的gcms指纹图谱研究毕业设计王艳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洱茶7542的gcms指纹图谱研究毕业设计王艳昌(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设计)题目: 普洱茶 7542 的 GC/MS 指纹图谱研究院 系: 理学院化学系 专 业: 化学 年 级: 2010 级 学生姓名: 王艳昌 学 号: 201002050453 导师及职称: 刘卫(教授) 日 期: 2013 年 11 月 7 日 目目 录录一、开题报告二、开题记录表三、任务书四、指导记录五、指导教师评定表六、专家评定表七、答辩委员会评定表八、答辩记录表九、诚信承诺书红河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红河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姓名 王艳昌性别男学号201002050453院系理学院化学系专业化学年级2010 级论文题目普洱茶 7542 的 GC/MS 指

2、纹图谱研究教师推荐题目 自拟题目题目来源教师科研题目类别理论研究指导教师刘卫选题的目的、意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普洱茶,是以云南特有的大叶茶为原料,经特殊后发酵下艺加工而成的我国特种茶,口感滑嫩,汤色红浓明亮、独特陈香、滋味醇厚、甘滑、具有降血脂、降血压、助消化、解毒、防癌与抗癌、健齿护齿、抗衰老、美容等多种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被公认为绿色保健食品饮料1。 目前世界上约有 30 多个国家种植茶叶,但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2,是茶文化的发祥地。普洱茶主产于云南澜沧江流域,在贵州、广西、福建、广东和海南也有分布,是由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经缓慢自然后发酵和人工促成固态发酵

3、制成的发酵茶,包括普洱散茶和以普洱散茶压制成型的各种紧压茶。“陈香”是普洱茶的主要特点,不同品牌、不同产地的普洱茶其色、香、味有不同特征,相同产地、相同品牌的普洱茶因放置年限的不同,也会呈现出色、香、味的不同变化,普洱茶的这种变化被人们称之为越陈越香。它的“越陈越香”特点已成为引导普洱茶消费的主要指标;是普洱茶被品味及感受的主要特征,但是对这些变化的原因并没有深入的系统研究。目前对普洱茶的研究工作大多是围绕其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微生物学过程,及其对某一药理动物模型的作用等,人们对普洱茶的质量评价一直以外观、口感、视觉等描述性评价为主,由于评审人员的生理条件、工作经验及环境条件等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4、,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感官审评方式的局限性,缺乏客观、统一、科学的量化依据,不能全面而准确的反应茶叶质量3,而且,茶叶成分多而复杂,质量控制单一的选用几种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建立质量评价体系,难以实现质量控制。指纹图谱作为区分和鉴别不同研究样本的有效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药质量控制、环境保护等方面,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普洱茶 7542 指纹图谱的研究少见报道,指纹图谱是指物质经适当处理后,在固定的实验条件和方法下,得到同种物质不同批次样品的能够标示其化学特征的色谱图或光谱图,经对比分析,得到能够确定该物质共有峰的图谱信息,作为同种物质之共性以鉴别该物质的品质4。茶叶指纹图谱是一种

5、可量化的鉴定手段,能反映出茶叶的主要成分的种类和指标;能特征的区分产品的真伪与优劣,成为茶叶自身的“化学条码”5;是一种茶叶质量控制模式和技术,是一种进行茶叶理论研究和新产品研制的技术方法,不仅可应用于茶叶真伪鉴别及质量评价,还可以应用于功能性成分的测定,茶叶化学指纹图谱的建立,为实现科学、有效、全面、标准的茶叶质量控制、加工技术的创新、新品种的研究与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论文以普洱茶 7542 为原料,采用超声提取方法对不同年限、不同批次的普洱茶 7542进行提取,得到的提取液于 HS-GC-MS 上检测,找出活性成分最多的研究方法,在此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不同年限、不同批次的普洱茶 7542

6、 系列的挥发性、水溶物挥发性、醇溶物挥发性成分 GC-MS 指纹图谱,对 GC-MS 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计算、系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并比较不同色谱柱对普洱茶 7542 系列挥发性、醇溶物挥发性、水溶物挥发性成分的影响及不同提取普洱茶 7542 挥发性成分的比较,通过文献报道确定检测到的挥发性成分中的香气物质,为普洱茶提供鉴别信息丰富的检测方法 ;将有利于促进普洱茶产业的提质升级,促进普洱茶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普洱茶的质量的客观评价提供参考。选题的研究现状(理论渊源及演化、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现代指纹鉴定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范罪学和法医学,而指纹图谱技术应用于植物质量控

7、制,是从20世纪70年代随着薄层色谱技术的发展开始受到关注。20世纪70年代及80年代,出现薄层扫描仪,日本和我国部分学者用薄层扫描仪得到复方成药扫描图作为色谱指纹图尝试应用于药材及成药分析。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高效液相技术得到发展,逐渐成为当前研究指纹图谱的主要手段。发展至今,指纹图谱技术已涉及众多方法,包括薄层扫描(TLC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和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等色谱法;紫外光谱法(UV)、红外光谱法(IR)、质谱法(MS)、核磁共振法(NMR)和X射线衍射法等光谱法以及气质联用、液质联用等联用技术。其中色谱方法为主流方法,尤其是HPLC、

8、TLCS和GC已成为公认的三种常规分析手段6。指纹图谱研究包括获得图谱信息和处理图谱信息,即通过现代分析技术获得与茶叶品质有关的化学成分的图谱信息,进而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对图谱进行“过滤”和“简化”,它要求关键峰和主要峰峰值应相对稳定,峰间相对比例也应相对稳定,“次要峰”是指纹的一部分,其积分值和峰间比值允许有较大浮动,指纹图谱方法的建立包括指纹图谱信息化和知识化。指纹图谱信息化包括数据的获得和数字化,主要过程为针对某类样品和要求,确定合适的获得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如色谱或光谱等),建立整个分析方法的各种操作条件,进行测试,以获得不同样品的指纹图谱,即数据的获取。对所得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确定其

9、数字特征。如对红外指纹图谱、可用峰的波数和强度作为其数字特征来表示某个峰。指纹图谱知识化包括信息解读、比较和判断,化学信息和药效信息相关性研究和信息的利用,即从大量指纹图谱数据中得到有关规律和知识。采用的方法有聚类分析、遗传算法、相似性判别、关联度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等。随着指纹图谱技术的日益发展,指纹图谱技术已在环境保护、石油勘测、食品评价、中药质量控制和鉴别、种子检测和鉴定、电子技术和生物化工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7。目前,国内外对茶叶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茶叶品种及产地识别、加工过程以及终端产品的香气成分和理化品质鉴定、功能性成分特征和呈味物质的组成、含量、转变规律和协调性、相关性等方面8。

10、自 1893 年 MKBamber 就开始研究茶叶香气成分;1896 年PVanRombargn 用蒸馏法提取茶叶中的香精油;1920 年荷兰学者从茶叶中发现青叶醛(反-2-己烯醛);1933 年日本京都大学和台湾台北大学开始对煎茶和红茶香气进行研究,已做了大量工作,因为技术落后,每次研究必须消耗 1 t 茶叶来抽提香气,且对香气组成的研究还很肤浅。从此以后,在日本、美国掀起了研究茶叶高潮,特别是日本的山西贞博士和田中协和博士,他们不但研究鲜茶叶中的青叶醛和青叶酮的形成机制,还研究了其他香气物质及其形成机制和综合利用等9。国外将指纹图谱技术运用对普洱茶研究的报道相对较少,主要还是以化学成分鉴定

11、、特征成分及香气成分研究等为主,系统全面地对普洱茶生茶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研究及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偶见报道。在国内,对茶叶方面指纹图谱研究的报道相对很多。如:宋冠群等10利用胶束电动色谱法建立了茶叶的指纹图谱并用于分析 10 种中国名茶,实现了图谱的数据化;成浩等人11利用多元化学指纹图谱和逐步判别技术对茶叶进行判别,使不同产地属性的扁形茶得到了有效的分离;宁井铭等人1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云南普洱茶晒青毛茶的主要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为普洱毛茶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顾睿等人13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普洱茶香气成分的分析,研究普洱茶香气成分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对普洱茶7542

12、 而言在运用 HS-GC/MS 法对不同年限、不同批次的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研究方面的报道相对较少。GC/MS 联用充分发挥气相色谱法高分离效率和质谱法定性专属性的能力,气相色谱作为进样系统,将待测样品进行分离后直接导入了质谱进行检测,即满足了质谱分析对样品单一性的要求,还省去了样品制备、转移的繁琐过程,不仅避免了样品受污染,对于质谱进样量还能有效控制,也减少了质谱仪器的污染,极大的提高了对混合物的分离、定性、定量分析效率。质谱作为检测器,检测的是离子质量,获得化合物的质谱图,解决了气相色谱定性的局限性,质谱法的多种电离方式可使各种样品分子得到有效的电离,所有离子经质量分析器分离后均可以被检测

13、,有广泛适用性。而且质谱的多种扫描方式和质量分析技术,可以有选择的只检测所需要的目标化合物的特征离子,不仅能排除基质和杂质峰的干扰,还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灵敏度。自动化静态顶空方法是指在已达平衡的密闭容器中液体或固体的顶部空间取气态(或蒸气)样品,并与气相色谱质谱结合对气态(或蒸气)样品进行分析的一种特殊的分析技术,针对挥发性成分,直接采集样品上方气体,可以避免基体成分对样品分析的影响14,样品消耗量少、操作简单,条件温和,能杜绝溶剂带来的污染,并且所得到的香气成分与人体嗅觉所感觉到的气味最接近,能够最大程度的表达出茶叶的香气特征,已成为指纹图谱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本实验采用自动化静态顶空(H

14、S)与气质联用仪(GC/MS)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年限、不同批次的 7542 普洱茶的提取液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建立普洱茶 7542 挥发性成分、水溶物挥发性成分、醇溶物挥发性成分 GC/MS 指纹图谱。论文(设计)主要内容(提纲):1. 样品的来源:从勐海茶厂购买的实验所需的不同年限、不同批次的普洱茶 7542。2. 样品预处理:将普洱茶 7542 研磨粉碎备用。3. 普洱茶 7542 提取液制备:采用超声波提取制备普洱茶 7542 的水溶物挥发性成分和醇溶物挥发性成分。4. 提取液的净化:将超声波提取得到的普洱茶 7542 提取液过中速滤纸过滤处理。5. GC/MS 条件选择:通过普洱茶

15、7542 提取液多次进样找出 GC/MS 检测条件。6. 顶空(HS)进样条件的选择:通过多次动态顶空进样,找到不同挥发性成分进样的最佳条件。如:振荡箱温度、振荡时间、进样量等。7. 检测:采用 HS-GC-MS 检测各个提取液得出相应的 GC-MS 图谱。8. 结果:找出检测分析普洱茶 7542 挥发性成分、水溶物挥发性成分、醇溶物挥发性成分的 HS 条件、不同色谱柱对普洱茶 7542 的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研究不同年限、不同批次的普洱茶 7542 的之间的差异性和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建立不同年限、不同批次的普洱茶 7542 的 GC/MS 指纹图谱,对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系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9. 聚类分析:结合样品数据采用聚类的方法分析不同年限、不同批次的普洱茶 7542,建立 GC/MS 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对不同年限、不同批次的普洱茶 7542 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别。10.主成分分析:结合样品数据对不同年限、不同批次的普洱茶 7542 指纹图谱特征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为用计算机解析与评价图谱、建立标准的指纹图谱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探索。11.相似度计算:结合样品数据对不同年限、不同批次的普洱茶 7542 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