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备考策略(有课件)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365013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备考策略(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备考策略(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备考策略(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备考策略(有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备考策略(有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备考策略(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备考策略(有课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想引领行动思想引领行动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成败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备考策略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备考策略依据之一依据之一命题指导思想命题指导思想山东卷: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注重考查考生所学历史学科基 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 思考和解决问题。关键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解题能力依据之二依据之二山东卷的试题特征山东卷的试题特征1、试题主导形式仍是试题主导形式仍是“三新试题三新试题”2011 年的试卷是以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为特征的“三新试题”为主。8 道选择题均为材料式选择题, 其中 2 道题为

2、图片材料、2 道题为图表材料,其他 4 道题为文字材料。这不仅是山东文综卷,也是全国各地 高考试卷近年共同的特点。从表面上看,其发展趋势非常明显:过去那种考查再认再现课本知识的试题已经 被淘汰,高考命题不再拘泥于课本,已经与课本渐行渐远 。2、试题考查重点仍是主干知识试题考查重点仍是主干知识2011 年山东文综卷考查的知识点有:科举制度、铁器牛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经济体制改 革、雅典民主制、欧美资本主义经济、七十七国集团、黄宗羲、孟德斯鸠与近代民主革命、1861 年俄国农奴 制改革等,全是立足于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的主干知识、基础知识。 3、注重阶段特征的把握注重阶段特征的把握从 200

3、7 年至今,全国大部分新课程试卷依然按照大家所熟悉的中外两个通史的顺序编排试题,很多试 题的落脚点仍是横向的阶段特征,注重考查一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如山东文综卷 2010 年第 14 题,考查的是新中国四个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2009 年第 14 题是通过一组关键词考查“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2008 年第 15 题考查的是 20 世纪 70 年代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今年,第 15 题考查的是 16001913 年 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第 16 题考查的还是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格局呈现多 极化趋势”;第 29 题则以武汉钢铁厂为切口,考查了新中国成立

4、后五十年代的“时代背景”。4、注重学科价值观的引领注重学科价值观的引领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中学历史教学的归宿不是培养专业人才,而是提高公民的人文素养。因此,课程改 革后,高考命题已从过去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转变为学科价值观立意。近五年来,山东文综卷一直保持 着这个鲜明的特色,精彩纷呈,亮点多多。例如,2011 年第 9 题突出了公平、公众的人才选拔制度有利于全 国的团结统一和人民参政的热情;第 12 题突出了民族主义;第 14 题突出了司法的公平公正;第 27 题突出 了全球视野下的民主、传统和交流问题;第 34 题突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建设等。5、在史学探究方法的探索方面锐意创新、在史学探究

5、方法的探索方面锐意创新 山东卷 2011 年 27 题也突出了史料解释、史论结合能力、历史评价能力的考查、成为试卷的一大亮点。 第 35 题“(2)丘吉尔的回忆录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史料,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则突出了史料 辨别、史料运用的能力。同时,选择题第 12 题也渗透了“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的史学探究 原则。6 6、在原有特色上有所弱化、在原有特色上有所弱化地域特色方面的弱化地域特色方面的弱化 思思维维开放方面的弱化开放方面的弱化 史史观转变观转变方面的弱化方面的弱化 值得注意的是,近五年的实践告诉我们:高考试题的命制不会守成不变,会不断创新突破,而那些被人值得注

6、意的是,近五年的实践告诉我们:高考试题的命制不会守成不变,会不断创新突破,而那些被人 们所认可的、成功的命题技术中还会在今后循环出现。们所认可的、成功的命题技术中还会在今后循环出现。依据之三依据之三二轮复习的特点二轮复习的特点二二轮轮复复习习担担负负着承前启后、着承前启后、继继往开来、巩固提高的重任,是高三往开来、巩固提高的重任,是高三备备考复考复习习的关的关键阶键阶段。段。结结合一合一轮轮复复习实习实 际际和学生已有的学和学生已有的学习习水平,以提高学生的水平,以提高学生的应试应试能力能力为为中心,突出重点,中心,突出重点,讲讲求求实实效,巩固一效,巩固一轮轮复复习习成果。成果。基本策略基本

7、策略一、搞好专题复习一、搞好专题复习1历史专题的设计历史专题的设计 (1)专题设计方法:)专题设计方法:专题复习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根据自身实际和高考要求设计具体的专题。 要选好专题,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以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为参考,将三大知识板块划分成若干小专题 进行教学;二是掌握基本史学理论观点,纵横联系教材知识点,理清思路,注重史论结合;三是关注社 会热点,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联系,寻找专题突破口。(2)历史专题设计要勤于四种思考:)历史专题设计要勤于四种思考: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中外问题的对比 思考;热点问题的综合思考。(3)历史专题要体现切口小、视野大、程度中、知识

8、全的特点:)历史专题要体现切口小、视野大、程度中、知识全的特点:专题设计应突出主干知识,突出重 点知识,突出规律性的东西,考虑到时间因素和复习特点,不宜搞太多专题,不宜搞大专题,而采用大 知识块小专题复习,并把每个小专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做到“以小见大”,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思维 过程,对提高复习效率大有益处。 2、基本专题举例、基本专题举例 (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思想文化)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思想文化 包含三本必修的的第一单元,重点突出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2)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与思想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与思想 包含必修一的第二单元和必修三的第三单元,重点突

9、出雅典民主政治。 近代史近代史 2 个个 (3)近代欧美的近代化历程(包含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思想理性化)近代欧美的近代化历程(包含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思想理性化) 包含必修一的第三单元、必修二的第二单元和必修三的第三单元,重点突出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和 人文主义的发展。(4)近代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包含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思想解放潮流)近代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包含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思想解放潮流) 包含必修一的第三单元、必修二的第二单元和必修三的第五单元,重点突出工业化和近代中国 (5)现代世界的政治与经济发展、科技文化)现代世界的政治与经济发展、科技文化 包含必修一的第七单元

10、、必修二的第三第五单元和必修三的第六单元,重点突出经济全球化和各国经济 体制的调整。 (6)新中国的现代化历程(政治民主化、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指南)新中国的现代化历程(政治民主化、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指南) 包含必修一的第六单元、必修二的第四单元和必修三的第五单元,重点突出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7)史观教学史观教学 (8)史学研究方法教学史学研究方法教学 3、基本专题示范、基本专题示范国际格局下的中国外交策略与成就国际格局下的中国外交策略与成就 以课件为例以课件为例二、纲举目张,整体把握,凸出知识结构的系统性,适当培养学生的通史能力。二、纲举目张,整体把握,凸出知识结构的系统性,适当培养学生

11、的通史能力。从宏观上和整体上帮助学生理清每一个专题的历史线索、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发展的走向,总结每 一专题历史知识给后人的启示。 举例举例 世界近代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发展线索世界近代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发展线索中国近代化的发展线索中国近代化的发展线索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基本脉络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基本脉络 突出三条主线:即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文化文明。突出两个视野,从世界看中国,从中国看世界。突出三条主线:即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文化文明。突出两个视野,从世界看中国,从中国看世界。三、注意阶段性特征的把握。三、注意阶段性特征的把握。 要求:一要“准确” ,即能在全面认识历

12、史知识体系基础上,作出准确的归纳概括;二要“延伸” , 既要注意以阶段特征为切入点,加深对阶段内容的理解,也要注意阶段特征间的联系与区别,要把某一 历史阶段特征纳入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加以动态考察和把握,使历史阶段性特征成为通向历史规律的“阶 梯” ;举例: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就可引导学生概括出如下特征:一是战国家分裂,诸侯混战,并帮 助学生理解:为什么战?有哪些主要的战争或战役?性质和影响怎样?二是变社会变革,帮助学生 理解变什么?为什么变?怎样变的?三是民族融合;四是思想活跃,形成百家争鸣等。其中前两个是基 本特征,其他就是一般的特点(如开始进入铁器时代、文化异常繁荣、科技世界领先等)四、注重历

13、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四、注重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新课程认为: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要比学生掌握若干现成的结论更重要。所以,近年广东、 上海、北京等地的高考试卷特别强调史学探究能力,其突出的表现是:注重区分史料、史料解释、历史 叙述、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等基本的史学要素,注重信息提取、史论一致、孤证不立、史料辨伪等原则 和方法,注重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历史解释等基本环节等,注重史料的真实性、针对性和 充分性。以课件为例说明。五、加强史料辅助教学,尽量采用一些原始材料进行教学。五、加强史料辅助教学,尽量采用一些原始材料进行教学。已有学者指出,近年来,史料教学已经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

14、。史料教学,就是把史料作为 学生学习的基础及探究历史的证据,目的在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所以史料也就成了历 史教学的基础。另外以材料作为试题的载体,既可以避免各版本的差异,又可以较好的考查学生的解题 能力。所以我们要重视。特别是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比较差。以课件为例说明。 六、注意新的史学动态六、注意新的史学动态 教学中要适当地介绍、引入史学动态教学中要适当地介绍、引入史学动态史学动态从哪里来?史学动态从哪里来? (1)丛书)丛书如如“二十世纪中国人文学科学术研究史丛书二十世纪中国人文学科学术研究史丛书” (2)单书)单书如二十世纪的唐研究 、 明清江南史研究三十年(19782008

15、) 、 戊戌维新运动专题研究 、 欧 洲文艺复兴史:总论卷 、 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等。 (3)杂志历史教学:该刊特色之一即是致力于沟通学术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注意约请专家撰写此 类文章。如 2010 年 3 月上半月刊发表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学术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 ,对“中国资本 主义”“民族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等概念进行了学术史的梳理,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也介绍了 新说,即一战结束后民族工业没有陷入萧条。 历史学文摘: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系季刊,涵盖中 国历史、世界历史、史学理论、考古学和各专门史等。每期从上百种学报、专业期刊的历

16、史文章中筛选 观点突出、有一定新意的文章汇集成刊,便于读者把握历史学科研究的动态。优点是:一年只有 4 期, 不会造成阅读的压力,而信息量又大。 (4)报纸中华读书报章开沅辛亥革命研究 60 年:从无到有,从宏观到专精 , 如何评价辛亥革 命仍无定论 ,朱英从单一政治史走向政治、经济、文化史综合研究 ,马勇应重建构我们的问题意 识 。 (5)网站)网站中国历史课程网中国历史课程网:其中的“历史研究”栏目有一些介绍史学研究动态、新成果的文章。七、注意分层次能力的培养七、注意分层次能力的培养能力考查是高考测试的落脚点(也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察的载体) 。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都注 重考查考生在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调动所学知识、运用基本历史观点和方法阐释历史结论、 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初步学科能力,充分发挥了试题本身在测试过程中的生成性功能几乎没 有简单的记忆再现,不仅是知识的简单“搬家”和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