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性自命出》对儒家人学思想的转进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52501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性自命出》对儒家人学思想的转进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性自命出》对儒家人学思想的转进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性自命出》对儒家人学思想的转进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性自命出》对儒家人学思想的转进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性自命出》对儒家人学思想的转进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性自命出》对儒家人学思想的转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性自命出》对儒家人学思想的转进(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论性自命出对儒家人学思想的转进内容提要:性自命出意在调和心志与性情的矛盾,解决心无定志的问题,是孔子心志之学的自然延伸。但是,它却空前地注重了“性”、 “情”的天赋性、本原性;性是情的本原、依托,情是性的激发、摇荡,二者互为表里,内外摩荡,构成了生命的活性之泉。正因为把性情视为生命的基质、根据和前提,所以, 性自命出超越了孔子“与命与仁”的理论构架,而以性情为基础,以天命为归依的“反善复始”思想,刷新了儒家心志之学的风貌,发展了儒家人学的理论,为思孟学派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关键词:儒家人学;主体性;性;情;反善复始荆门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一文的人学思想来源于孔子,但是,却是对孔子思想的本质

2、性深化和转进。它依托于天命,生发于心志,摩荡于性情,在各个实践层面的道德践履和人生“反善复始”的追求中,调节、补充和丰富了儒家人学的思想。它不仅透露了从孔子向孟子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本身就系统地论述了“性”、 “情”在道德践履的各个层面上存有的状态,加强、巩固和提高了人的主体性在儒家哲学理论框架中的地位。这对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来说,都有至深至远的影响。一孔子的人学思想主要是以“与命与仁”的总框架构成的。 “命”,就是把人的主体性来源,神秘化为一种异己的“天命”力量,或者说是由上天下注于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天赋本原。这当然是对主体性从生发、存有到终极关照的深刻把握。它解决了人与天

3、的关系问题,也解决了人的灵魂依处的问题,给世俗的哲学中注入了“相当深2厚的宗教内涵”,1 是天命下注于人,人上达于天的理想境界,是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其意义是巨大的。 “仁”,是一种道德规范。 “克己复礼为仁。 ”(颜渊)“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学而)而且也具有一种先验的本原性质:“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尧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宪问)“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阳货)另外,仁学还具有一种下学上达的功夫:“我欲仁,斯仁至也。 ”(述而)“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因此, “仁”就成了一种主观修养、完善、提高自我的精神,在人的主体性中,亦即

4、从人的思想内部宏扬了“仁”的力量:“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使中国数千年来的知识分子都有了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 “舍我其谁哉”的担待感,以及“舍生而取义”的崇高气节,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但是,孔子“与命与仁”的主体性构架是有缺陷的。这就是对人的“性”、 “情”,亦即对人所具有的最初始的自在本质、本性,敬而远之,从而使“仁学”在实践层面上失去了主体性存有的个体支持:“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公冶长)“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阳货)这是论语仅有两次提到“性”的地方。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第一,孔子认为“性”是先

5、天性的东西,因此, “不可得而闻也”;第二, “性”是人的主体性之先验本原,每个人的“性”都是一样的。后天的教养与学习,只能改变人的道德,并不能改变人的“性。 ”论语论“情”,也只有两次:“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子路)“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子张)严格地说,这里的两个“情”字,都与“性情”的“情”无直接的联系。2 我们如果站在人的“性情”这一特殊视点来通观论语,就会更为清晰地发现,孔子的理论,确实是要把“仁义礼智”,君臣父子的道德戒律,灌注到人的主体性之中去,或者说,与人的主体性融为一体, “学而时习之, ”(学而3)“举一反三, ”(述

6、而)以致于“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以一种高度的主体自觉,取代人的天性,从而达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强化政治集权、实行思想钳制的目的,这就是“与命与仁”的本质。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一文的卓越之处,就在于系统地论述了人的“性”“情”,正视了人的原初本质、本性,从主体性的高度,为儒家哲学的理论框架奠定了一个坚实的人性基础,从而调节、补充和完善了上述孔子的“人学”思想。作者开宗明义地写道:凡人虽有性,心无定志,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定。喜怒哀悲之气,性也。及其见于外,则物取之也。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 (第1、2、3、简)3在性自命出这

7、篇不到 1600 字的文章中,作者就至少提到“性”字 24 次,提到“情”字 21 次,从各个层面全面论证了“性”、 “情”在人性中的地位。作者强调了每一个人都有天赋的“性”、 “情”,它们具有由天而降的先验性、本原性,是生命的基质、根据和前提。 性自命出对此还有许多精彩的论述:“虽能其事,不能其心,不贵;”“凡人伪为可恶也;”“凡人情为可悦也;”等等,全面提高了“性”、 “情”在儒学体系中的份量。在郭店楚简中,与性自命出的竹简形制相同的有成之闻之、 尊德义、 六德、唐虞之道和忠信之道,抄写的字体也相近。笔者以为,至少这六篇的思想可以互相参照。在成之闻之中,作者写道:“圣人之性与中人之性,其生

8、而未有非之节於而也, 4 则犹是也。虽其于善道也,亦非有译娄以多也。及其专长而厚大也,则圣人不可由与之。此以民皆有性,而圣人不可莫也。 ”应该说,这是一个有力的佐证,进一步说明了性自命出加强了儒家“仁义礼智”的道德框架体系中人性的基4础,也是孟子“民本思想”, “仁政”学说的先驱。性自命出虽然大谈性、情,但是作者的主观用意,仍然是沿袭孔子的“心志之学”,试图调和心志(仁义礼智信)与性情的矛盾,谈性论情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心无定志”的问题,是儒家“心志之学”的自然延伸、发展、深化。也就是说, 性自命出的作者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儒家哲学仅仅用仁义礼智信来界定人的一切,用“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9、子罕)来限制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符合实际的,也不利于人类自身的成长和社会前进。就连孔子自己也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罕)因此,不能不面对人的性情,以及各种天生的欲求。但是,同时又必须解决人性中理性与情感的关系问题。没有理性的情感,是野兽式的情感;没有情感的理性,是对人的扭曲,使人成为非人。于是, 性自命出提出了几个意味深长的哲学命题:“所善所不善,势也。 ”人的好恶意向,是由人的情感所决定的,情感所及,是不得不发的必然选择;“礼作于情。 ”人类的社会群体用礼仪、道德来协调、控制人的欲望、情感,是有必要的,但是,一切礼仪、道德戒律的制定,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强制推行扭曲人、作践人,把人不

10、当人的“礼”,就是“以礼杀人。 ” “道始于情,情生于性。 ”一切人类的情感都来自人类本身的天性,是人类天赋的权力;所有的社会法规都必须以此为出发点,以此为归依。 (4)“爱类七,唯性爱为近仁。 ”只有以“性”为出发点的“爱”,只有发自真情的人性之爱,才是对仁最诚挚的追求。这是对孔子亲亲之爱的超越。 (5)“凡性为主,物取之也。 ”人的主体性是根据,外在的万事万物是条件,是“物”取“性”,还是“性”取“物”, 性自命出的作者有十分深刻的系统探讨。总之,上述命题都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即便是在今天,也有借鉴意义。虽然作者的著文目的在于调和心志与性情的矛盾,但是他却空前地给予了“情”以5巨大的空间和

11、篇幅。在中国哲学史上,很多人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对人的“情”,特别是个体之“情”应有的重视。从礼记檀公上的“有直情径行者,戎狄之道也”到荀子的“一民心”、 “统天下”,至李翱把情与性对立起来“弗虑弗思,情则不生;情既不生,乃为正思。正思者,无虑无思也”(复性书中),程朱理学之后,更是要“灭私欲则天理明矣。 ”(遗书卷二十四) 林林总总,草蛇灰线,都是在宗法制的千丝万缕中、集权制大一统超稳定的社会结构下,所必然要引发出来的结果。从这个角度上说, 性自命出可谓一支独秀,溢彩流芳。然而,在性自命出中, “情”的阐述是充满生机、充满生命的底蕴的。它内在地依赖于性命,外在地牵发于万物,从而使这种生命的活性

12、之泉激扬着温润的浪花。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它始终都是与“性”胶着在一起的。亦即,性是情的本原、依托,是生命的力量;情是性的激发、摇荡,是性命的飞动。它们相辅相成,内外摩荡,构成了儒家人学极富生命力的重要基础: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其用心各异,教使然也。 (第 9 简)凡声其出于情也信,然后其入拨人之心也厚。 (第 23 简)凡至乐必悲,哭亦悲,皆至其情也。哀、乐,其性相近也,是故其心不远。哭之动心也,其恋恋如也,戚然以终。乐之动心也,深舀,其则流如也以悲,然以思。凡忧思而后悲,凡乐思而后忻。 (第 29、30、31、32 简)仁,性之方也;性或生之。忠,信之方也;信,情之方也。情生于性。 (第 39

13、、40 简)休谟说:“情感是一种原始的存在。 ” 5性自命出就是准确地抓住了人性中这种本6质性、天赋性、根源性的东西,作为立论的前提。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是一种有情感的灵性之物,杜绝了情感的外发,人何以为人?斩断了情感的鼓荡,性何以存有?性自命出的作者对此已经具有了深刻的认识。二从上文的叙述中,我们已经明确的感到, 论语也是十分重视人的地位的,具有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先进)“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乡党),更有一种“仁者爱人”的博大胸怀。但是,孔子重视的是关系中的人,是社会群体中的人,是伦理道德中的人;并且,在现实生活的关系、社会群体和伦理道德中

14、,人的主体性几乎完全被淹没了:“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 ”(学而)“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里仁)“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子罕)“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君子思不出其位。 ”(宪问)这种论述在论语中,可谓俯拾即是。人是社会中的人,当然不能不讲关系、群体以及伦理道德,而且有时还十分重要,但是,笔者以为,它们与人的主体性是两码事,决不是人的主体性本身。孔子哲学的根本缺陷,在于根本没有主体性的概念,人作为“自在”的人来说,在孔子那里没有存有的独立空间,完全被视听言动各个方面的戒律所

15、束缚、覆盖或淹没。在人类社会的早期,这种“人”的观念,也许有它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在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中,我们必须对它进行甄别、整理、超拔。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一方面注重仁、义、礼、智的践履,是对孔子“人学”思想的承续,但是另一方面,又极为注重人的主体性以及主体性的追求目标,是对孔子的超越。笔者以为, 性自命出的关键,并不仅仅在于论述了“性”“情”的来龙去脉,至7为重要的是,它深刻地认识到了,人,首先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存在,有它来源于天命,生发于心志,摇荡于性情的内在本原、根据和依托,一切道德层面的磨砺,都只是完善本原之“性”的手段、途径,而决不能取而代之。这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本

16、质上为思孟学派的诞生奠定了丰厚的基础:凡性或动之,或逢之,或交之,或厉之,或出之,或养之,或长之。凡动性者,物也;逢性者,悦也;交性者,故也;厉性者,义也;出性者,势也;养性者,习也;长性者,道也。 (第 9、10、11、12 简) ,义之方也。义,敬之方也。敬,物之节也。笃,仁之方。仁,性之方也。性或生之。忠,信之方也。信,情之方也。情出于性。 (第 38、39、40 简)闻道返上,上交者也。闻道返下,下交者也。闻道返己,修身者也。上交近事君,下交得众近从政,修身近至仁。 (第 55、56、57 简)把性的动、逢、交、厉、出、养、长,等人生各个层面的实践活动都看成对人性的锤炼,以及完善主体性的途径和手段,人的主体性始终处于人的核心地位;人生的一切活动,也都是主体性内在张力的物化释放、能动超越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