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鲁教版)教案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32810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鲁教版)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鲁教版)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鲁教版)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鲁教版)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鲁教版)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资源的跨流域调配资源的跨流域调配资源的跨流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以南水北调为例以南水北调为例 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1我国的水资源 下面有关水资源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BC ) A我国水资源总量仅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居世界第五 B我国平均年径流总量为 2.711012挖立方米,约占全球河川年径流量的 5.8% C世界水资源总量最丰富的国家是巴西 D我国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居世界前列 2我国水资源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根据教材填写下表。 人口(占全国% )耕地(%)水资源总量人口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人口 (%) 北方44.4%59.2%14.7%(747 立方米) 南方50

2、.6%35.2%80.4%53.5%(3480 立方米)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 多, 少; 多, 少; 多, 少; 3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根据教材内容,填写下表。 衡量指标全国数量北方数量 缺水城市大部分为 城市 严重缺水城市 ( ) 人均综合用水量小于 300m3省市 ( )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小于 300m3 省市(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小于 300m3省市 ( ) 4长江是我国南水北调的 。长江是我国第 大河, 年径流量 季节 分布也较北方各河流相对 ,流经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西北干旱半干 旱旱区,中下游与最缺水的 平原相邻,地理条件有利于调水。调水。 二、南水

3、北调的工程方案 读教材“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 ,并根据教材内容,填写 下表。方案东线工程中线工程西线工程路 线从扬州江都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长 江江水,基本沿 河 输水到地区从长江三峡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水库,沿伏牛伏牛山、太太 行山行山 东麓送水到 、 。从 上游引水到上游水源 区下游 中游、 水 库、水库上游、金沙江金沙江及其及其 支流支流雅砻江雅砻江、大渡河大渡河供水 区下游地区; 下游地区; 流域平原; 地区;下游地区优 点有 可以利用 工程量 较小较小;前期投 资少、工期短,可 供水青藏高原地势高于华北、华北、 西北,西北,可 供水评价 缺点黄河以南地区地势 ,需梯级抽水需抽水北 送,耗

4、能多(流经地区 可能造成二次污染)需挖 , 工程量很大很大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 能为黄河中上游的 、 部分地区供水问题探究 1:南水北调的必要性南水北调的必要性提示:南方地区占有全国 80.4%的水资源,而该地区人口占全国的 53.5,耕地占 35.2%,人均水资源量 3480 立方米,人均年用水量 447 立方米。而分布在北方地区的人口占全国的 44.4%,耕地 占全国的 59.1% ,水资源只有全国的 14.7%,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747 立方米,是人多、地多、经济发达、 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其中以黄河、海河、淮河尤为突出;西北内陆,地广人稀,人均水资 源量较大而亩均水资源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水资源已经成为最大的制约因素。 问题探究 2:华北缺水的主要原因?华北缺水的主要原因?提示:华北地区降水总量不大,地表径流量小,蒸发强;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经济发 展过程中,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因而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 问题探究 3:南方的珠江流域、浙闽台及西南诸河的人均水量比长江要高,为什么要选择 从长江调水?提示:从长江调水,路径较短,投资较少,调水难度较小,长江水量较大。 【发散点 1】解决北方用水问题还有别的方法吗解决北方用水问题还有别的方法吗? 提示:我们在资源利用时经常提到要“开源节流” 南水北调可以作为“开源 的一项重 更措施以解决北方用水的“燃眉之急 。但从“节流”上讲,

6、我们又该如何做才能保护 我们本来就很宝贵的水资源而不被浪费或污染呢?主要有以下措施:修建水库;节约用 水防治水污染;发展节水农业;加 强水资源的宏观调控;海水淡化;工业污水处理后可作为工业冷却水重新利用;保 护生态环境等。 【发散点 2】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的不足除了南水北调外,还有哪些措施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的不足除了南水北调外,还有哪些措施? 提示:修建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发展节水农业;加强水资源的宏观调 控;海水淡 化;工业污水处理后可作为工业冷却水重新利用;提高水价;保护生态环境等。 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1积极意义(1)将有效缓解调入区水资源紧缺效缓解调入区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改

7、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生活用水和地区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 具有巨大的效益、 效益、 效益。 (2)南水北调可以缓解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进一步地扩大,控制地面沉降, 是南水北调带来的 ( B ) A社会效益 B生态效益 C经济效益 D环境问题 。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1)长江径流减少,会引起 ,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水质。 (2)径流量减少会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 。 (3)调水会对江淮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4)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 地下水位较高较高,天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 生 。 (5)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

8、,沿江 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 城镇,大量的 污水排放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3南水北调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华北地区缺水的状况,要想彻底缓解华北缺水的状况, 其有效的措施是 ( AC ) A引长江的水进入华北 B引珠江的水进入华北 C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 D大量开采地下水 E开挖人海新河 F将华北地区的部分居民搬走 4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 ,主要原因是 ( BD ) A东线工程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 B东线工程的工程难度较小 D东线工程受水的黄、淮、海流域缺水最为严 重 C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水量大,北方受水地区可扩展到整个华北

9、和西北地区 E东线工程大量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发散点 l】南水北调对水量输出区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南水北调对水量输出区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提示:(1)调水后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榆水点的本身及其下游。调水后,长江径流量减少主 要是枯季 长江径流量减少后,海水将会上溯,引起河口地区盐水明显增加,并影响下游水质。(2)中线和东线调水,不涉及长江上游的水量,预计不会影响上游的航运。中下游水量虽 然有减少,减少水量不至于对航道产生大的影响。但在长江口由于长江径流减弱,潮流 加强,潮流顶托和盐淡水的相遇,必然加速细粒泥沙的沉降和长江口拦门沙滩的发展,影 响长江口的航运。(3)中

10、线引水从丹江口水库开始,调水将影响水库下游汉江中下游的灌溉和航运。 【发散点 2】南水北调对输水通过区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南水北调对输水通过区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提示:(1)东线调水在黄河以南将通过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等淡水湖泊,这些湖泊是我 国重要的淡 水渔业基地和水生生物(莲藕、芦苇、菱角)的富产区。调水后湖泊维持高水位的时间增长, 湖泊环境 发生变化,对水生生物的生长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库区周围地下水位如不能有效控制,将 会引起土壤盐渍化。(2)东线榆水干渠连通四大水系,干渠线路应与四大水系的全面整治结合进行考虑。(3)中线输水干渠属于新开挖的渠道,将有部分水量渗入地下,预计

11、黄河以南渠道两侧盐 渍化问 题不会太严重。黄河以北地区长期榆水后,地下水位会有所上升,土壤盐渍化问题仍需注 意。 【发散点 3】南水北调对水量输人区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南水北调对水量输人区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提示:(1)东线与中线规划大力发展和改善沿途的灌溉条件,海河平原很容易使地下水位上 升,造成土壤盐渍化。中线灌溉地区由于地势较高,排水条件较好,土壤盐渍化问题较小。(2)缺乏水源或水源不足的城市与工矿区,输入水量后一般对环境会起改良的作用但应 注意合理用水,防止工业造成新的污染。 (3)灌溉面积增加,各种蓄水体的面积也将扩大,这将会使灌溉区及其周围地区的气候有所 变化。(4)调水后会不会引起血吸虫病北移,引起关注。南北大运河沟通也并未曾使钉螺北 移由于北方的气候不适宜钉螺生存,所以南水北调后血吸虫病北移的可能性不大。【发散点 4】假如你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总工程师你将采取哪些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提示:针对调水沿线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按照“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 环保,后用水”的原则,编制全面的治污规划。提出节水优先、治污为本,统筹协调生活、 生产和生态用水问题。为了保护南水北调的取水区,在扬州市划定水资源功能保护区,范 围涵盖南水北调东线取水区、输水干线和支流水体。启动中线工程水源地及沿线生态环境 保护工程,丹江口水源地的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上是比较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