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9331026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96 大小:49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编)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编)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编)(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新建项目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目 录第一章 总 论 .4第一节 项目概况 .4第二节 项目背景 .5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7第四节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7第五节 可行性研究的结论 .8第六节 问题与建议 .8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条件 .9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建设条件 .11第三章 项目的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14第一节 建设规模确定依据 .14第二节 建设规模及内容 .15第四章 设计方案 .16第一节 设计原则 .16

2、第二节 建设标准 .16第三节 总平面设计 .17第四节 单体建筑设计方案 .18第五节 建筑结构设计 .21第六节 电气与弱电 .23*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第七节 给水、排水、消防设计 .26第八节 设备方案 .28第五章 环境保护与节能 .29第一节 建设场所的环境状况 .29第二节 设计依据 .29第三节 建设项目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0第四节 节 能.33第六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人力资源配置 .35第一节 项目组织管理 .35第二节 项目组织机构 .35第三节 人力资源配置 .37第七章 安全运行与劳动保护 .38第一节 项目建设期安全管理.38第二节 社会福利中心劳动

3、安全卫生防护措施.39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与质量保证体系 .41第一节 项目实施进度.41第二节 项目建设质量保证体系.43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5第一节 投资估算 .45第二节 资金筹措.46*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第十章 项目的建设招投标 .49第十一章 社会效益评价 .52第十二章 研究结论 .53附件及附图附件及附图*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第一节第一节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1 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2 2、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单位:*省*市*区民政局3 3、项目法人:、项目法人:王 升4

4、 4、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市*大道以西、阳明西路以北、正丙角新村西南、天华山西路以东地块。5 5、建设性质:、建设性质:新建6 6、项目建设期:、项目建设期:2 年7 7、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建设规模为 400 张床位。建设目标为二级社会福利院标准。批准建设用地 38.57 亩,本次规划建设用地 20 亩,其余为预留发展用地。8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 1-1。*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表表1 11 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 目单位数 量备 注1占地面积1333320 亩2建设规模床

5、4003建筑面积160003.1康复护理楼100002 栋3.2食堂10003.3办公楼25003.4门卫、仓库5003.5综合楼2000含文化教育、娱乐健身、洗衣房等4总投资万元24005资金来源万元24005.1申请国家财政资金万元10005.2*市财政资金万元11605.3福利彩票公益金万元240第二节第二节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根据全国民政会议的部署,稳步推进“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根据规划,老年人养老、社区服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护等民政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是主要内容,也是落实的重点。这些服务设施的服务对象包括民政保障的“三个群体”在内的全体社会公众,其

6、中,孤老及孤残儿童是最为弱势的群体,是解决民生问题首先要保障的对象。实施“十一五”规划,要把社会福利服务设施建设,特别是“两孤两院” (福利院、敬老院)建设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首要选择。根据安全、经济、适用、集中的原则,按照集中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人性化、人才市场化的思路,全面实施社会福利中心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基本满足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的需求。长期以来,我市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十分缓慢,基础建设投入严重不足,设施简陋。据统计,至 2009 年,我市仅有老年公寓 3 所,床位 175 张,没有一所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福利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市中心城区*区老年人达 4.36 万人,其

7、中独居、空巢、留守老人达 2 万人,80 岁以上的老年人有 7000 余人,90 岁以上有 1000 余人。依照*市福利事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养老的需要,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发展要求,已严重影响着社会福利事业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为了更好的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条件,提高其生活质量,保证其健康快乐生活,*市人民政府计划在市区新建一所集供养、收养、收治、康复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社会化、开放式的社会福利中心,其主要工作职能是收养城镇“无法定抚养人和赡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孤寡老人、残疾人。计划将其建设成为一*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8所设施齐全、功能显著、环境优美的示范型社

8、会福利事业窗口单位。使综合项目成为*市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三节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 1、编制依据及采用的规范标准、编制依据及采用的规范标准1.1 国家计委颁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002 年);1.2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1.3*区城市总体规划;1.4 民用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1.5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1.6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1.7残疾人社会福利架构基本规范 ;1.8国家级福利院评定标准 ;2 2、编制原则、编制原则2.1 项目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经济建设的法律、法规,贯彻艰苦奋斗、勤

9、俭建国的方针和国家发展卫生事业的方针政策,正确处理现状与发展,需要与可能的关系。2.2 项目建设,应坚持方便患者的原则,在满足各项功能基本需要的同时,做到功能适用、流程科学、安全卫生、经济合理。*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92.3 项目建设,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定额、指标的规定。第四节第四节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可行性研究的范围本项目属一般民用建设项目,是公共福利设施项目,本次可行性研究所研究的范围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市场预测、建设方案、环境评价、管理组织、投资估算、财务评价。其中建设方案按二级福利院进行设计。第五节第五节 可行性研究的结论可行性研究的结论通过对本项目建设的可

10、行性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本项目的建设将改善三无、孤寡老人养老条件,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2、本项目的建成将解决老年人基本生活、精神方面的需要、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社会效益显著;3、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市*区城市总体规划,项目的建成将改善*市的城市环境,对*市城市功能的发挥有着积极的作用。第六节第六节 问题与建议问题与建议1、本项目属于社会公益性项目,其资金来源主要靠国家投资和地方自筹解决。由于地方财力有限,申请国家投资能否成功,成为该项目建设的关键。2、建议*区民政局成立高效、精干的项目工作团队争取项目的实施,早日见效。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全市人口的增加而造*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10成养老需求增加的需要。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条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条件第一节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随着*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福利服务方面的工作已显得尤为突出,而我市在这一方面的工作明显滞后。1 1、从、从*市社会福利设施的现状看市社会福利设施的现状看:目前,*市城区范围正在向周边扩展,常住人口正在不断增多,进一步增强城区服务功能,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服务尤为重要。我市城区的社会福利设施虽有社区家政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所、老人寄养、老年人活动场所等,但都是民办或私营方式,其规模、层次亟待提高,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近几年,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提高我市社会福利整体水平都有提案。因此,建设市级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对加快全市社会福利社会化意义十分重大。2 2、从国家、省和、从国家、省和*市有关部门的具体要求市有关部门的具体要求:2.1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1利化的意见 (国办发【2000】19 号) “到 2010 年,基本建成以政府举办的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其他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福利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供养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网络。 ” “各级政府应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逐年增加对社会福利机构的建设。 ”2.2 省民政厅关于加快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