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反”范畴之哲学内涵的生成及流变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25241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反”范畴之哲学内涵的生成及流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老子“反”范畴之哲学内涵的生成及流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老子“反”范畴之哲学内涵的生成及流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老子“反”范畴之哲学内涵的生成及流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老子“反”范畴之哲学内涵的生成及流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子“反”范畴之哲学内涵的生成及流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反”范畴之哲学内涵的生成及流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老子“反”范畴之哲学内涵的生成及流 变摘要:“反”是老子哲学辩证思维的中心范畴。从词义的角度看,老子“反”范畴有“相反”和“返回”两层含义:而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老子“反”范畴则包含“相反相成”和“返本复初”两方面内涵。老子“反”范畴所蕴含的辩证方法对后世哲学和艺术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关键词:老子;反;相反相成;返本复初 “反”是老子辩证思维的中心范畴,它所包含的辩证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不论是在思想文化领域,还是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古至今都无不运用着它。老子辩证思维最著名的一个命题就是第四十章提出的“反者道之动”,这句话在郭店楚墓竹简老子中作“返也者,道动也”,可知在老子古本中“反

2、”是用的“返”字。因此,要厘清这一重要范畴哲学内涵的生成及流变过程,我们就必须从“反”字的源头开始考查。 一、 “反”范畴的词源考察 “反”在甲骨文写作“反”,许慎说文:“反者,覆也。从又。厂反形。 ”“覆”即翻转之意。林羲光文源卷六云:“厂象翩翻形,谓以手反转之。 ”高田忠周古籀编卷五十六云:“说文反覆也。从又厂。象形。盖手所向也。厂以象逆覆之。即反覆之意显然。孟子由反手也。是反之本义。 ”商承祚甲骨文字研究云:“反即扳之初字。象手引门而掩之也。 ”高鸿缙中国字例五篇云:“反当为扳之初字。扳,援引也,挽也。后反通用为覆意,后人乃又加手旁为意符作扳。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释反云:2“反字从又

3、从厂者。厂为山石厓岩,谓人以手攀匪也。凡字先有义而后有形,制字者先制攀引之义于心,因义赋形。乃制以手援崖之反字,可谓深切著明矣。日久而为反覆之义所据。攀引之义渐晦,于是吾先民于有意无意之间以加形旁之扳承受反字扳援之始义。于斯时也,反为攀引之义虽晦。犹未全失也。及扳之通行,遂专据其义,而反之初义遂化为乌有。于是后起之形专据其初义,后起之义专据其初形。 ”戴家祥金文大字典云:“杨树达说详实可信。 ” 从上述一系列论证可知。 “反”的本义原是“攀引”,后引申为“覆”。这一义后来成为“反”的常用义,其本义反而被遮掩了,因此许慎错将“覆”当成了“反”的本义。在先秦时。 “反”除了“覆”义外。还有如下几种

4、常用义:一是相反,与“正”相对。也用于违反义,如论语颜渊载:“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二是返回。也用于往返义。此义后多作“返”,如书五子之歌云:“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 ”三是类推,如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四是反叛,如墨子号令:“诸吏卒民,有谋杀伤其将长者,与谋反同罪。 ”五是反省,如孟子,公孙丑上:“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六是反而,如诗邶风谷风:“不我能恼。反以我为雠。 ” “返”最早见于金文之中,许慎说文:“返,还也。从反,反亦声。 ”何琳仪返邦刀币考:“典籍多以反为返。 公羊传隐公元年公将平国而返之桓。注反

5、还之。”戴家祥金文大字典下亦云:“反返声同字通。 ”可见古代“反”、 “返”二字常可通用。“返”在先秦时期最常用义就是“还”,它本就是“反”字意义中之一种。而从以后“返”字常用义亦可看出两者之间的通用关系。 “返”在先秦以后的常用义有:一是违背。如王充论衡案书云:“言多怪,颇与孔子不语怪力相违返也。 ”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云:“为人争不审思量,岂合将心返父娘。 ”二是反而,如北齐3书清河王劢传云:“王,国家姻娅,须同疾恶,返为此言,岂所望乎?”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三折云:“我劝谏主公,不惟不信,又将我言语对二子说,返被韩魏同谋。里应外合。 ”这两义都是“反”的常用义。可见“返”、 “反”两

6、字在许多时候是具有通用性的。因此。 “反者道之动”与“返者道之动”两者在含义上并不矛盾,这也为后人理解老子“反”范畴提供了思路。 “反”作为一个哲学范畴,首次出现于老子之中。 老子中“反”字共出现四次,即:“大曰逝,逝日远。远曰反。 ”(二十五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四十章)“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 ”(六十五章)“正言若反。 ”(七十八章)在这四个“反”中,除了二十五章和六十五章中的词义明确为“返”和“反”外,四十章和六十五章中的“反”字。后人解释时多有争议。特别是“反者道之动”句。对这里的“反”,有人释为相反、相对之义,如任继愈;有人释为返,去而复加为返,即循环之义,如高亨

7、,王力也认为:“反者,返也。注家或以为正反之反,非也。 ”啦该说这两种解释都符合老子之“反”的内涵。因此。后来学者多认为“反者道之动”中之“反”有“反”与“返”两层含义。如钱钟书云:“反有两义。一者、正反之反。违反也;二者、往反(返)之反,回反(返)也。老子之反融贯两义,即正、反而合。反者道之动之反字兼反意与返意亦即反之反意,一语中包赅反正之动为反与夫反反之动而合于正为反。 ”陈鼓应亦云:“反。通常有两种讲法:一、相反;对立面。二、返在老子哲学中,讲到事物的对立面及其相反相成的作用,亦讲到循环往复的规律性。 ”再如车载认为:“老子说反含有两层意思:一指相反的反说。含有对立否定的意思;二指反复的

8、反说。含有返本复初的意思。老子全书的着重点,发挥对立否定的道理:但是它的归结点。着重归根复命的作用。 ”张岂之说:“反即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而发展到了相反的方向以后。又要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回到复初的状态,因此。 反具有对立转化和返本复初两个含义。 ”“与物为反”中之“反”也可作两解:一、 “反”作相反讲。解4释为“德”和事物的性质相反。如河上公注:“玄德之人,与万物反异。万物欲益己,玄德施与人也。 ”二、 “反”借为返。解释为“德”和事物复归于真朴。王弼注:“反其真也。”即返归于真朴;林希逸注:“反者,复也,与万物皆反复而求其初。 ” 由上述分析可知,老子之“反”范畴从词源上看具有两层涵义:一是

9、正反之“反”。一是返回之“反”。而老子的辩证思维方法也正是从这两个层面来展开的。 二、 “反”范畴的哲学内涵 “反”作为老子辩证思维的代表范畴,其哲学内涵集中体现在了“反者道之动”这句话中。正如此处“反”字具有“反”与“返”的双重含义一样,其哲学内涵也蕴含在这双重含义之中。 作为哲学范畴的“反”的第一层内涵,是指“相反相成”。如何来理解“反”的这层内涵呢?首先我们来理解“相反”。所谓“相反”,是指世间万物都处于相反对立的状态下。老子认为世界万物都处于永恒不息的运动变化之中。 而万物运动变化的动力既非神意。也非外力。这个力量就在事物的内部。它们是自己在运动、自己在变化。万物从“道”那里禀受了形质

10、。同时也从“道”那里禀受了运动变化的本性,这种由“道”赋予的本性就落实和表现在一个“反”的字上。老子在阐述道生万物的过程时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四十二章)指出万物都是一阴一阳、一正一反的统一。因而“相反”的现象普遍地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这种内在的相反双方既互相排斥又互相吸引,由此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 其次我们来理解“相成”。所谓“相成”。是指统一于万物中的相反双方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以至于相互转化的关系。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5前后相随。 ”(二章

11、)老子指出,美与丑、善与恶等一系列相对的概念。都是由于有了相反的方面才得以存在。如果失去了对立一方。另一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老子还指出。万物中相对双方不仅是相依存的关系,而且还相互渗透:“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者新,少则得。多则惑。 ”(二十二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五十八章)对立双方这种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能导致彼此相互转化,所谓“物极必反”就是这个意思。老子曾举出许多这方面的例子。如:“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四十四章)“物壮则老。 ”(五十五章)“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七十六章)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达到顶盛后,必然会开始走向

12、衰落。当然,老子并不认为这种转化是突然完成的,而是有个过程,所以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六十四章) 作为哲学范畴的“反”的第二层内涵。是指“返本复初”。陈鼓应曾指出:“老子重视事物相反对立的关系和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作用。但老子哲学的归结点,却是返本复初的思想。 ”所谓“返本复初”,是指事物的运动发展总要返回到原来开始的状态。这揭示的是事物循环运动的规律。而这一规律则是“道”所表现出来的。关于“道”的循环运动。老子曾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日大。大日逝,逝日远,远

13、日反。 ”(二十五章)对“周行而不殆”一句王弼注曰:“周行,无所不至而免殆。 ”河上公注曰:“道通行天地,无所不入,在阳不焦,詑阴不腐。无不贯穿,而不危殆也”宋林希义老子口义亦日:“周行于万物之中。无不遍及而未尝穷匮,故曰不殆。 ”“不殆”是指“道”可以永恒存在,而“道”之所以能够永恒存在。正是由于它处在“周行”状态。 “周”即循环之意, “周行”即循环运动。 那么。 “道”是如何进行“周行”的呢?老子说, “道”广大无边,万物由“道”生发出来以来,便不停息地运动着,万物的6运动使其离“道”越来越远。剥极必复,最后又回复到原点。这就是老子所谓的“大”“逝”“远”“反”,这就是一个“周行”,这就

14、是“道”的循环运动。老子将这一运动方式称为“复”:“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 ”(十六章)老子指出,纷纷芸芸的万物。最终都会返回到自己的根源之处,而万物的根源之处便是一种虚静的状态。也就是“道”的状态。因此,一切存在的本性,可以说就是虚静的状态,返回到虚静的本性。就是“复命”。那么万物为什么一定要“复命”?河上公对此句的注释可以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万物无不枯落,各复返其根而更生也。 ”万物之所以要“复命”,是为了从本源处“再生”。万物回到本源处后获得新的生命力,然后再次投入到新一轮循环。这种终而复始的

15、循环运动生生不已。永不止息,万物正是在这样一个“复命”的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从上面分析可知,老子“反”范畴向我们展示了世界万物辩证运动的主要规律:一方面,万物的运动都是向相反方向的运动;另一方面,万物的运动又都是循环运动,最终都会返回原点。这既是万物运动的总规律,也是“道”运行的总规律。 三、 “反”范畴的接受流变 老子“反”范畴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对中国哲学中辩证思想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启迪了韩非、扬雄、张载、程颐、王夫之等一系列思想家的辩证思想,而“反”范畴的哲学内涵也在后人的接受中被不断丰富。 先秦时期庄子一书基本继承了老子“反”范畴的哲学内涵。而且在书中成为运用颇为普遍的一个范畴,其应

16、用数量远远超过了老子。有用作“相反”之“反”者,如:“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归,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乎其所穷。 ”(田子方)也有用作“返本”之“反”者,如:“反复终始。不知端倪;芒然仿徨乎尘垢之外,逍遥7乎无为之业。 ”(大宗师)庄子对“反”范畴并未做更多发展,特别是其中蕴含的辩证法思想, 庄子虽也有所继承,但并未做更多发挥,这恐怕与其更加强调和推崇“万物齐一”的相对主义思维方式有关。 先秦时期对老子“反”范畴中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所发展的是韩非子。在韩非子一书中“反”也是一个运用较为普遍的范畴,其内涵多同老子。如:“法型苟信,虎化为人,复反其真。 ”(扬权)“故利在故法前令则道之。利在新法后令则道之,利在故新相反,前后相悖。 ”(定法)不过,韩非对“反”范畴的重要发展,是提出了“矛盾之说”。对辩证法思想作出了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