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课实施与发展研究——对吉林省语文选修课实施状况的调查研究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24347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选修课实施与发展研究——对吉林省语文选修课实施状况的调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选修课实施与发展研究——对吉林省语文选修课实施状况的调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选修课实施与发展研究——对吉林省语文选修课实施状况的调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选修课实施与发展研究——对吉林省语文选修课实施状况的调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选修课实施与发展研究——对吉林省语文选修课实施状况的调查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中语文选修课实施与发展研究对 吉林省语文选修课实施状况的调查研究作者:杨坤许颖慧董立娜臧伶俐刘博洋 【摘要】:语文课程开发和实施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语文选修课的开设对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开阔学生视野等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吉林省高中语文选修课实施状况展开调查,发现问题并深入反思,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吉林省语文选修课;实施状况;阻力因素;发展研究 21 世纪初的新课程改革号称“建国以来改革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教育变革”,2004 至 2006 年新课程改革在海南、广东、山东、宁夏、江苏、天津、浙江、辽宁、安徽 10 省先

2、后拉开帷幕。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进行,2007 年吉林省成为第三批改革实验区之一。2010 年吉林省首批接受新课程实验的学生进行了高考,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成果受到高考的检验。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公主岭市、松原市、范家屯镇、乾安县 6 个地方 15 所不同层次的高中进行大规模的抽样调查,深入了解了吉林省语文选修课的实施现状。调查显示以吉林省为代表的第三批课改实验区与首批和第二批课改实验区在不同程度上遇到了相同的挑战。 一、语文选修课的实施现状 吉林省语文选修课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体现在语文选修课的开设上。调查显示 9

3、4.1%的学生认为所在学校开设了语文选修课,这一数据比例远远超过认为所在学校没有开设语文选修课的学生,2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一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与地方教育改革政策的成功实施。 其次,语文选修课的实施逐步深入。我们发现,高二学生对选修课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高三学生,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随着语文选修课逐步深入地开展,学生对选修课的了解在逐步加深。 第三,合理正确地开设语文选修课对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扩展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具有积极作用。调查显示,在 1244 份有效调查问卷中 44%的学生认为语文选修课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15.9%的学生认为语文选修课的增

4、设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18.8%的学生认为语文选修课的增设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能力,这无疑说明语文选修课开设的成功之处,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新课程改革方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五大目标“积累整合”、 “感受鉴赏”、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发现创新”。 第四,学生对语文选修课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们发现 69.8%的学生对语文选修课的实施前景满怀信心,绝大多数学生十分看好新课程改革的贯彻,新课程改革有较为广阔的学生基础。 吉林省语文选修课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这也几乎是多数课改试验区遇到的普遍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对语文选修课的了解程度低。调查显示,47%的学生表示

5、对语文选修课不了解,10.4%的学生对语文选修课持无所谓态度,其中持了解态度的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也十分单一。这些现象都说明了尽管多数学校成功开设了语文选修课,但是对语文选修课实施的真正目的并不了解,教育局、学校、教师、学生对新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不够。 3其次,语文选修课教材编写存在缺陷。调查中多数学生反映教材知识冗杂、实用性低、名目繁多、学有所限,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 第三,教师授课方式传统单一。我们发现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传统授课方式都处于主导地位,而探究式、讲座式等学生期待的理想授课方式所占的比重却微乎其微,这种由统一教师单一授课的方式,无疑不利于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 第四,

6、学生缺少选课的主动权。尽管我们对语文选修课实施理念的理解是“把握选修课实质的关键是要以选字为先”“一是选修课的主体应该是学校、是教师、是学生。 ”“二是明确选什么,即学习内容是什么。 ”“三是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1】但我们发现,语文选修课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并没有选课的主动权,而是教师怎么教就怎么学。 第五,对考核方式评价不一。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将语文选修课纳入高考体系加重了他们的学业负担,语文选修课的合理考核方式应该是相关的能力测试。吉林省高中语文选修课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肯定,但我们更多的要看到它在贯

7、彻过程中的缺陷,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的实施过程是与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初衷相背离的。观念、教材、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等多方面的缺陷都有其深刻的根源,这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阻力因素。 二、语文选修课实施的阻力因素 高考制度影响学校、教师和学生对语文选修课的态度,高考制度评价的单一性是阻碍语文选修课实施的最关键因素。高考制度的一大特点就是以分数为录取的单一评价标准, “一切以高考为目的”则成为学校、教师、学生的普遍心理,这就必然导致三者对语文选修课了解程度低、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 师资匮乏是语文选修课实施的重要阻力因素。与传统必修课相比,语文选修课具4有创新性、多样性、可选择性、应用性、拓展性等特点。师资缺乏

8、、教师整体素质低下、教师资源分布不均衡等因素阻碍了语文选修课的顺利实施。 选修课教材自身不足阻碍了语文选修课的顺利实施。 “缺少精品教材”“编写队伍中缺少一线语文教师”【2】等原因导致编写者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使得编写出来的教材脱离实际,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再者,编写过程中的粗糙与疏忽也导致了教材知识冗杂、实用性低、名目繁多、学有所限,这无疑进一步阻碍了语文选修课的实施。 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均衡是语文基础设施在实施过程中的又一阻力因素。一方面,与大学相比,高中场所有限、多媒体等高技术新科技教学成果少,使得语文选修课在实施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基础设施,实

9、施效果水平差。另一方面,地区学校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也阻碍了语文选修课的顺利实施,这种地区间教学基础设施的失衡严重阻碍了语文选修课的开展。 语文选修课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重阻碍值得我们进一步发展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调动各部门的重视,以促进语文选修课的顺利实施。 三、语文选修课的发展研究 观念上,增强对语文选修课的重视。充分了解语文选修课的根本理念“强调个性发 展的观点”“突出地方乡土特色”“确立活动学习的思路”【1】,在此基础上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应试理念,树立持续的学习发展观。 教学方面,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教师在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从必修课到选修课

10、的变革需要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学识,改变传统授课方式,采用灵活、多元的授课方式授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自身角色转变,使自己成为“欣赏者营造自由、自主的课堂环境”5“参与者师生构建学习共同体”“支持者教师对学生的引领和帮助”【3】等多种角色。 教材方面,创建高素质的教材编写团队,研发高品质的教材。高品质的教材是语文选修课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高素质的教材编写队伍是研发高品质教材的前提。教材的编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课程目标等多方面综合因素,实事求是。 基础设施方面,需要国家、地区、学校等多方共同支持。扩大投资力度,不断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

11、,改善落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改变地区教学设施不均衡的局面,促进语文选修课的顺利开展。 评价方式上,建立多元评价体制。吉林省作为第三批新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课程改革还处于初步阶段,还未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出了 6 条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全面提高;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评价应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应注意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联系和区别;评价应根据不同情况综合不同的方式”。 【4】 综上所述,语文选修课程的贯彻实施,其道路是曲折的,但前景是光明。我们相信,通过国家、社会、各教育部门、各教育人员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实现与国家新课程改革宗旨相适应的语文选修课程。 参考文献 1潘冠海.对语文选修课程的在认识.语文教学通讯J.2009 年 07 期 2刘爱霞.试论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2008 年 04 期 3吴欣歆.语文选修课的教师角色变化.河北教育(综合)J.2010 年 09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