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恩的“范式”与夏皮尔的“背景信息”的比较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19276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库恩的“范式”与夏皮尔的“背景信息”的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库恩的“范式”与夏皮尔的“背景信息”的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库恩的“范式”与夏皮尔的“背景信息”的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库恩的“范式”与夏皮尔的“背景信息”的比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库恩的“范式”与夏皮尔的“背景信息”的比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库恩的“范式”与夏皮尔的“背景信息”的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库恩的“范式”与夏皮尔的“背景信息”的比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库恩的“范式”与夏皮尔的“背景信息” 的比较提要 “范式”和“背景信息”分别在库恩和夏皮尔的科学哲学理论中居于基础和核心的位置,本文详尽地分析和比较了这两个概念。尽管库恩和夏皮尔共同以批判逻辑经验主义的静态科学知识观为出发点,建立了范式和背景信息这类随科学发展而变化的哲学概念,但是,由于两位哲学家的哲学目标不同,两个概念的涵义区别很大。背景信息只是在科学活动中被当作“理由”使用的科学知识,而范式则涵盖了科学理论要素、社会心理要素和形而上学要素;范式在科学发展中的变化方式类似一种突然的和格式塔式的,背景信息则是局部的、具体的和多样化的;范式在科学活动中具有决定性和至高无上作用,它与观察之间是决

2、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背景信息则源于观察并需经观察所检验,背景信息与观察之间是双向渗透的关系。关键词 范式 背景信息 库恩 夏皮尔库恩的科学革命论蜚声学术界,夏皮尔的科学合理性理论也因别具一格受到广泛关注,这两个理论各有一个中心概念,这就是“范式”和“背景信息”。范式和背景信息分别是库恩和夏皮尔科学合理性理论,也无法辨认两个哲学家的主要哲学目标,在反对仅把科学看成是静态的逻辑结构方面,夏皮尔和库恩持有共同的历史主义的立场,但他们的历史主义各有特色,因而分别被称为新历史主义者和老历史主义者;两位哲学家都不赞成观察决定理论的命题,却对于观察与理论的关系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尽管共同批判逻辑经验主义的元科学

3、意义不变的观点,然而两位哲学家批判的目的和方法却大相异趣,所有这些都体现于范式与背景信息这两个2概念的异同之中。本文仅就以上几个方面,对范式与背景信息的主要异同点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一、两个概念的界说夏皮尔认为,背景信息既是科学发展的成果,又是科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可以说它是科学发展链上重要的环节。背景信息就是在科学活动和科学说明中被当作“理由”使用的背景知识或背景信念1。 那么,什么叫背景知识呢?夏皮尔说,不是所有的信念都有资格成为背景信念或背景知识的,只有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信念可以称为背景信念或背景知识,这三个条件是:(1)“成功性”;(2)“无具体的、令人信服的怀疑”;(3)“相关性”2。

4、所谓成功性是说一个信念、理论相对于研究领域(简称“域”)是成功的,它能很好的说明有关的域,或者说它不仅说明了、而且是精确地说明了该域的所有项。一个信念和理论如果能无遗漏地、定量地说明、解释域中的项,那么,就这个域而言,该信念、理论就是成功的。如果一个信念、理论能说明、解释域中的一些项而不能解释另一些项,它就是不完备的,是不成功的,或者一个信念、理论只能定性的、大致上描述相应的域,那它也不是一个成功的科学信念或科学理论。所以,理论的成功是相对域而言的。牛顿力学的成功就在于它可以以精确的数学语言描述和说明所有的宏观、低速的机械运动。但是,在一个域中是成功的信念对另一个域可能就不是成功的。随着人的认

5、识范围的扩展,对于低速宏观领域的机械运动是成功的牛顿力学,在描述高速微观粒子的性质、质量和运动时就是不成功的。可见,夏皮尔的成功性条件与域密不可分,什么是成功什么是不成功的标准也是变化的,一个曾经是成功的信念、理论后来可能是不成功的。无具体的、令人信服的怀疑这个条件是指信念或理论本身的恰当性。理论的恰当3性包括以下四方面:(1)该信念、理论与其它的、 已成功的信念和理论是相容的,或者说,该理论、信念不仅对一个域给出的说明、解释与其它理论和信念对同一域所作出的解释是相容的,而且与其它域的理论也是相容的或相通的;(2)该信念、 理论是关于“实体”的而不是“概念工具”的;(3)该信念、理论是自洽的,

6、 前后一致的而不是前后矛盾的;(4)该理论的基本参数不是任意的, 它的基本观点是清晰而不是笼统和含糊的,它是相对完备的。如果一个信念、理论满足以上四点,就是无具体的、令人信服人的怀疑的。但是,夏皮尔说,一个不存在具体的、令人信服的怀疑的理论、信念并不意味着它是无可怀疑的,事实上,怀疑的可能性总是存在,哲学中的普遍或一般怀疑对任何东西都是普适的,只是,怀疑的可能性并不能构成怀疑的根据,并不等同于现实的怀疑。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从来不会因为理论和信念具有怀疑的可能性而去怀疑它、不信任它,也不会因此不依靠它们建立新的理论。相关性。相关性意指该信念、理论与所研究的主题(可能是域、理论、方法、信念、标准

7、、概念等等)是相关的。对相关性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相关性是一个随着科学与非科学渐渐分化而出现的问题。科学史的研究表明,科学的发展部分就在于这种相关关系逐渐被发现、被明朗化、被组织起来,因而也就在于研究对象及其相关信念与不相关信念的逐渐分离。科学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在其历史发展中越来越明确的表述及修改其研究范围和领域,逐渐将科学与非科学区分开。在开普勒时代,为了探讨宇宙中数学的和谐关系,开普勒以宇宙间“所有的经验细节”为研究对象,他最初认为,不仅行星绕轨道运行的速度、行星与太阳间的距离与他的研究相关,而且两颗行星在一个人诞生时所形成的角度与这个人后来的命运也与他的研究有关。后来,他才认

8、识到行星的相对位置与人的命运完全无4关,才把行星的位置与人的命运关系问题排除在科学问题之外。在科学发展的相对原始时期,科学不可避免地把现在看来是外在的东西当作是“相关的”,并凭借这些相关的东西来发展自身。随着科学发展,外在东西的不相关性渐渐被发现,不相关的东西渐渐被排除在科学以外。其二,相关性强调与研究主题相关。与研究主题不相关的信念、理论即使相对于它的“责任域”而言是成功的、无可怀疑的,也不能作为背景信息。以上三个条件被夏皮尔称为背景信息的充分条件。它们是夏皮尔对背景知识的严格的约束和限定。在他看来,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的理论和信念,才能叫做背景信息,才有资格被称为科学知识。范式是库恩在科学革

9、命的结构一文中提出的术语,原意是语法中的词尾变化,库恩借用来表示范例、模式、模型等,文义又扩大到表示包括范例等在内的重大科学成就,以致于表示某一科学共同体成员共有的一整套规定之类。它也指科学共同体的共有信念,这种信念建立在某种公认的并成为传统的重大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能为共同体成员提供一种把握研究对象的概念框架,一套理论和方法论的信条,一个可供仿效的解题范例,它也规定了一定时期中这门科学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途径,同时决定着共同体成员的某种形而上学信念和价值标准,即决定着他们的自然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可见,范式概念非常宽泛并且具有模糊性。根据英国语言学家玛格丽特马斯特曼对库恩科学革命结构中范式概念的分

10、析,库恩在该文中使用了范式的二十一种不同的用法。大致说来,库恩的范式由三个部分组成:(1)科学概括(包括定律、 理论等)、模型、范例部分。它们是根据科学史上重大的科学成就来确定的。如果一个科学成就能把一些坚定的拥护者吸引过来,而且能够为这些重新组合起来的科学工作者留下各种有待解决的问题,则可能成为范式;5(2)社会心理部分, 指各种对科学发展产生影响的社会心理因素,包括历史、经济、文化、民族传统和社会心理等,特别是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和心理特征;(3)形而上学部分,这是范式的核心,包括某些基本原则、科学信念乃至世界观等。可见,范式是由科学理论要素、社会心理要素和形而上学要素所组成的结构复杂的网络。

11、按库恩的说法,范式有两种主要的用法,一个是总体意义上的,可称之专业母体(disciplinary matrix), 包括科学共同体的一切共有的信念;另一个则是把其中一种特别重要的信念抽出来,构成前者的一个子集,称之为范例。库恩认为范式在科学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范式的形成,标志着从原始科学到成熟科学的重要转折。在常规科学时期,范式决定科学的各个方面,科学共同体在范式框架内从事高度定向的解难题活动,这些活动标志着科学的进步;当旧范式面临反常和危机,为新范式所取代时,便导致科学革命,科学革命标志着科学发展的又一重大转折,标志着科学共同体以一种全新方式看待世界,同时意味着新的常规科学的到来。从以

12、上对范式和背景信息的界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两者至少有如下几点区别:第一,两个概念所涵盖的范围不同。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和结晶,我们可以把范式和背景都称为“知识”,背景信息的“知识面”显然比范式的“知识面”窄。范式指的是一般的知识,背景信息只涉指科学知识。夏皮尔的背景信息是科学工作者认识世界的成果,库恩的范式则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知识体系,不只是科学工作者共同认识世界的成果。夏皮尔明确规定,如果一个科学信念或理论或科学说明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成功的、无具体的和令人信服的怀疑以及相关性,那么,它才有资格被称为背景信息。与库恩的范式相比,夏皮尔的背景信息比较严格、清楚,也比较单一,它不包括科学外部的东西,

13、6即社会心理部分和形而上学部分,而只是指科学的东西。库恩的范式概念的含义则丰富而庞杂,范式不仅包括科学内容,而且兼顾了人文社会因素,具有多义性。因此,可以说背景信息概念更富有科学性,而库恩的范式概念则更富有哲学性。库恩在考察科学变化时有着更宽广的视野,他从更广阔的领域即科学史、科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科学知识的发展。夏皮尔对范式概念的如此广泛颇有微词。他指责库恩的范式是一个“大杂烩”,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他说,库恩走向相对主义, “主要是使用了普遍适用的术语的缘故。因为他用来说服人们相信他的观点的方法,不过是通过扩大范式的定义,使这个术语变得如此模糊不清以致难以拒绝,使它变得如此抽象以致难

14、以轻易应用;使它变得如此神秘以致不能不要求作出解释;使它变得如此令人费解以致成为理解科学的某些重要方面的一个实际障碍。最后,这些过激之处就必须用与它们完全相矛盾的限制来平衡”。在夏皮尔看来,这种限制就是建立一个约束性较强的、只包括科学的因而能够很好的抓住自然科学的发展性质的、而不是泛指一般知识发展性的概念,这个概念就是背景信息。第二,范式与背景信息是两个不同的科学哲学理论的核心。库恩认为,含义丰富的范式的嬗变就构成了科学理论发展的模式;科学发现和选择首先是社会学和心理学的问题而不是科学的逻辑论证问题。一种新理论的提出和评价,首先取决于整个文化背景,科学共同体的偏好,甚至科学家的个人癖性。所以,

15、他的范式远远超出科学理论的内容,而将文化价值和社会心理作为自己的重要支柱,库恩说,关于范式替代的“解释归根结底是心理学或社会学的”。这样一来,科学就表现为一种“以价值为基础的事业”, “不同的创造性学科的特点,首先在于不同的共有价值集合”;在库恩那里,以研究科学发展为重要内容的科学哲学不7再是那种与社会学、心理学完全脱节的纯而又纯的“科学逻辑”,而是与全部的科学史、科学社会学及心理学有密切的关系。由此,我们可以说,库恩是在科学哲学中第一个把科学从认识论推到社会历史领域,并以历史主义补充了科学哲学中传统的逻辑主义不足的科学哲学家。在夏皮尔看来,背景信息在科学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说明科

16、学的合理性,它是科学发展的“理由”。科学是一种人们根据理由所从事的事业,科学建立在已习得的东西的基础上;科学中出现的域以及与之相关的背景信息越多,它就越具有继续前进的基础,科学发展就是以理由为基础的自足自助的内在化过程。只有当被使用的背景信息严格的满足三个条件时,科学才具有客观性和合理性。因此,他认为背景信息概念既从根本上避免了绝对的、逻辑主义的科学观,又避免了库恩的相对主义倾向。他说“背景信息的三个条件是科学中“理由内在化”的原则,按照这些说明“我们便能看到为什么科学无需求助于一个超验的和不可改变的合理性原则就能说明在科学变化中出现的合理性和进步性任何其它种类的理由都不是我们可得到的。为了说明科学事业的合理性和进步,我们也不需要任何其它的理由”8。第三,范式的界说与背景信息如此不同,在于两者分别与外两个不同的概念,即科学共同体和域紧密联系在一起。按库恩的观点,在科学发展的常规时期,科学共同体遵从同一个范式,探索共同的目标,使用共同的语言交流,在科学革命阶段,新旧范式相互竞争,科学共同体决定竞争的胜负。关于范式与科学共同体的关系,库恩在 1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