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318475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创造。但是根据中外建设新农村的经验,以下途径可以作为广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参考。321 着力发展生产,促农增收,建立产业支撑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因此,发展生产,促农增收,始终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从广西的现实情况来看,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关键是建立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的农业优势产业和二、三产业充分发展的产业支撑机制。一是继续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在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基础上,增加物质装备,提升粮食、糖蔗、水果、蔬菜、生猪、

2、家禽等现有六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培育桑蚕、食用菌、烟叶、中药材、香料、花卉、草食动物、牛奶、水产品、林产品等十大优势产业。对这十大产业要增加投入,实行种养管理科学化、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把它们做强做大,培育成为广西新的优势产业集群,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特色优势向市场优势转化。二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首先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经济,实行粗加工和精加工并举;特色农产品加工和常规农产品加工并举;家庭作坊和现代化大工厂并举;鼓励民间投资和引进区外、境外资本并举,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率,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其次要大力支持农村个体工商户、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

3、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应降低门槛,简化手续,降底收费,积极为这些领域的企业提供服务,推动这些企业的繁荣和发展。三是大力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要做好劳务输出前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建立上下沟通、左右协调、区内外对接的农村劳动力市场网络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开发、配置、利用和流动,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322 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立政府推动和农民群众广泛参与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财政要投入是毫无疑义的。但也不能错误地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国家出钱出物把农村所有的建设都包揽下来。新农村建设必须明确各方面的职能定位。该中央出的钱由中央出,

4、该地方政府出的钱由地方政府出,该由农民出钱出力的由农民承担(属合理负担)。新农村的村庄规划建设能搞到什么程度,应当由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以及当地政府能够对农村的支持程度决定,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要互相攀比,不能搞大拆大建。但是,必须从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入手。比如对农民饮水、燃料、通路、通电、通讯、改厕等最基本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对农民的这些实际问题,当地政府应当分清楚轻重缓急,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切实加以解决。政府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光是投钱,还要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据有关部门测算,就上述这些农村最基本的基础设施改造,国家要花 5 万亿元的投资,再加上中小型水利建设投资、

5、堤岸修建等基础设施投资,国家大约要花 7 万亿元以上。如果这些投资都由国家包下来是不现实的。因此,要建立政府推动和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的激励机制,引导农民对自身直接受益的公共设施建设投资投劳,国家财政通过直接补助资金、补助原材料或“以奖代补”等方式给农民以鼓励,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23 把公共品投入的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建立新农村建设投入保障机制 长期以来,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主要由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筹集资金,政府对农村提供的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导致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城乡存在很大差距。例如 2004 年全国农民具有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 391%,远低于城市 654%

6、这一平均水平;2003 年农村人均卫生总费用水平仅相当于城市平均水平的 2477%,2004年农村文化事业费仅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 265%4。根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从中央到地方,必须把公共品投入的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不断增加对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广西各级地方政府要建立新农村建设投入保障机制,自治区、市、县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土地出让金要切出一块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各部门的资金要挤出一定比例投入

7、新农村建设,有关涉农资金要统筹安排投入新农村建设;要尽量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加快广西新农村建设进程。324 创新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建立农村合作社发展机制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打乱家庭承包制度,这是一个基本原则,不能动摇。但是,创新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应当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原来希望作为统一经营层次的农村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把“一家一户办不好或不好办的事”承担起来,实践证明,大部分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担当不了“统”的职责,而且现在要“统”的职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中大量的小规模兼业经营农户与专业经营农户并存,从事专

8、业化生产和营销的农户需要“统”的内容是市场销售渠道、技术、信息、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和品牌等。这些“统”的内容需要从事农产品生产和营销的专业合作社来承担。另一方面,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乡村基层组织弱化,亟待新型合作组织填补乡村组织弱化留下的空白,这也说明了创新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紧迫性。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建立农村合作社发展机制。一是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让民主与公平体现在合作社自愿与开放的社员制中。二是建立和完善合作社的运行规则,合作社作为市场经济中的民间自助组织,要通过自身的物质生产和流通、消费等活动来满足社员的利益需要,帮助社员妥善应对市场风险等问题,体现合作社在市场经济

9、体制下应有的经济价值。同时合作社的运行规则还要体现合作社的盈余属于全体社员共有,在合作社内合理分配。三是明确合作社的法律地位,在国家尚未出台合作社法之前广西先出台合作社地方法规。四是营造有利于合作社发展的社会环境。325 大力培养农民的经营意识,建立新型农民的培训机制 广西农民总体素质比较低,全区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 6 年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不仅缺乏文化技术,更缺乏经营意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建立新型农民培训机制。一是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包括资金、师资、设备等资源。明确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由新农村建设工作综合部门负责,资源统一安排使用。二是制定新型农民学习培训制度,规定成年农民要

10、全部完成 9 年义务教育,并且要求农村成年居民在达到规定学习年限基础上,选学经营方面的知识和相关技术技能,以适应二、三产业就业需要。三是建立学习奖励制度,对学习经营技能取得相应证书,并能带领农民从事营销活动,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者,由政府给予一定奖励,以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326 优化社会环境,建立农民创业鼓励扶持机制 建设新农村,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让农民早日过上富裕的生活,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农民自主创业。从中国百姓创业调查报告来看,农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 报告列举许多创业成功的农民,他们并不是出身名门,也没有很高的学历,却能够白手起家,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机会,

11、找到了别人找不到的市场,做成了很多人能做却没人去做的生意。特别是在国有企业转型之后,许多地方国有企业被兼并了,这给创业者提供了很大的创业机会。而且新农村建设本身也会派生出很多行业,出现许多商机。因此,在大力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希望各地政府要抓好社会环境的优化,通过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健全市场信息网络,构建诚信社会等办法,切实解决农民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困难、市场信息不灵、客户拖欠帐款等各类棘手问题,为农民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催生农村民营企业,使新农村建设有雄厚的产业支撑。327 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使用效益,建立资金跟踪检查监督机制 广西是欠发达地区,工业化水平较低,筹集新

12、农村建设资金很不容易,必须大力提高新农村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要根据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重点项目,加强资金协调和整合,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筹集资金来源渠道多,流程长,如果管理松驰,不仅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而且会导致国家财政资金流失,延误新农村建设进程。因此,要建立资金跟踪检查监督机制。每个项目安排投入的资金要“两头明白”,即拨出的资金和到位的资金两头要公开透明,让广大农民群众监督。财政等资金拨付部门,要组织力量定期检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纪检、监察部门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贪污、挪用、截留国家财政资金的行为,要严格查处,建立责任追

13、究制。触犯刑律的,要移交司法部门予以严惩,切实保障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328 落实统筹和反哺措施,建立部门参与工作协调机制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落实好工业反哺农业、城乡统筹发展各项政策措施。而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关系到方方面面。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公众参与工作协调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综合工作部门,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协调工作。二是建立新农村建设项目规划和资金筹集评估审核制度,明确各类项目规划的责任单位,疏通各类资金来源渠道,审核各项资金配置是否科学合理。三是建立新农村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明确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具体内容和标准,为评判新农村建设成就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四是制定政府机

14、关事业单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细则,提出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要求和检查考核办法。五是建立社会公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引导、接纳和激励制度,为吸纳社会力量建设新农村创造机会。探索新苏南模式探索新苏南模式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华西村的经验及启示华西村的经验及启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华西人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跳出原有苏南模式,创新发展路径,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城镇化发展农村的华西之路,形成了物质文明、社会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同步发展、良性互动的新局面。华西村创新发展模式的成功实践和宝贵经验,对于我们推进社会主义

15、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探索生产发展新路子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走以集体经济为主的混合型经济之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是生产发展,找到一条切合实际的经济发展道路。华西村的经济发展之路,是苏南模式的缩影,既承传于原苏南模式,又超越了原苏南模式,既保留了集体经济的精华,又吸收了现代股份制经济的优势,向我们展现了“新苏南模式”的新风采。从上世纪 !“ 年代起,华西村就跳出原模式,探索新路子。他们实行一村两制,村民既可以搞集体经济,也可以从事个体经营;实行抓大放小,对大企业抓住不放,深化改革,提高效益,同时将一些效益较差的小企业转给个人经营;健全现代

16、企业制度,推动华西集团整体上市,成为“中国农村第一股” 。华西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共兴的经济发展新路子。透过华西村,可以窥见“新苏南模式”正日益显现出混合经济的发展趋向。以往单纯以集体经济为主的苏南模式在改革开放后逐渐暴露出不足。而华西村既不全盘否定公有经济,又不一味求公求纯,适时适度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基因,注入了新的动力,促进了苏南模式的自我变革和成功转型,进一步开拓和展示出“新苏南模式”的广阔前景。!树立生活宽裕新追求把致富群众作为第一责任,走共同富裕之路,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民华西村从分配入手,在积累和分配的平衡中实现共同富裕。具体而言,就是实行“多提积累少分配,少分现金多转制”的分配方式。农民每月领取 #“$的工资作为生活费,另外 #“$存在企业作为流动资金,到年底一次性兑现。把奖金作为股金投入企业,第二年进行分红,村民称之为“转制” 。这种分配方式,使闲置资金在统一经营中实现裂变增值,既避免了收入差距过大,又保证了广大农民在资产的不断增值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