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化学实验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18201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中学化学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谈中学化学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中学化学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中学化学实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谈中学化学实验【摘要】化学实验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使学生易于取得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化学实验 中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学科特点,知识点多,内容繁杂,实验多,而且系统性差等,作为一个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为一个愉快学习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绚丽多彩的化学现象积极探索化学奥秘,发展智慧和创造力,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是我们化学老师应该重视的问题。 1.授课教师和实验员要过好实验关 化学实验在化学

2、教学中最有魅力,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验的主要形式是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种,要过好实验关,教师必须切实做到以下几点:坚持亲自准备实验,提前试做实验,切不可只靠实验员准备好。不要怕麻烦,对实验现象差,成功率低的实验,要反复做,寻找突破口,力争做到演示实验成功率百分之百。 教师过好实验关方面,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学校在抓好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制定严格的实验教学计划,传帮带活动,并建立实验教学考核档案,使青年教师顺利通过实验关。教研组内积极开展演示实验,探讨与改进,对成功率低,在实践中可观性差的实验设立专题共同研讨,大家动手设计实验,改进方案,使得实验

3、效率明显提高。例如:对甲烷制取采用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中加入适量氧化铁,并用座式喷灯加热的方法,使甲烷气体产生平稳。积极创造条件,协助实验2员搞好学生实验的准备工作,确保学生能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新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使学生易于取得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2.提高学生实验学习兴趣要注意以下几点 2.1 创设趣味实验。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上,学生能专心致致地获取知识,引起注意,学生兴趣盎然,产生探求知识的强大动力。如,在讲授酒精性质时,用一块棉手帕,在盛有 70%酒精的

4、烧杯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展开手帕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奇妙的实验表演,学生进入了学习的最佳状态。 2.2 投影演示实验,借助摄影演示实验,即能放大实验现象,增强实验的可见度,更易于学生认真,细腻有序的观察。如,教学“分子运动”时,把一培养皿放在投影下加点水,滴一滴品红、观察现象,效果更佳。 2.3 开展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目前中学化学开展的探究性实验是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很好的素材,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动脑思维,动手实验和渴望创新的积极性。 如,在学习氢气时,介绍 16 世纪中叶和 17 世纪的一些科学家发现了某些金属与酸(无强氧化性)

5、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氢气的方法,在工业上虽无实用价值,但却是实验室制取少量氢气的极为简捷的方法,设计化学实验是个需要技巧和能力的问题。 3.化学实验设计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要求 (1)熟练掌握中学化学常规实验手段,熟悉常见仪器的规格,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2)设计实验必须在化学实验总体观。 (3)任何一个化学实验都包含以下内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设计;3实验药品,仪器装置;实验操作及操作规程;实验结果的处理。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可称为化学实验的六要素,具备这六要素,才能完成好实验。 符号和数据混合,数据式同样不能代替方程式,演算过程要求简洁,不能把大量演算过程写在卷面上。 4.讲清

6、思路,渗透方法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果讲课叙述繁琐,将很难使学生具有明快的思维方式,如果思维不顺,将很难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强调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叙述和对知识的讲解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讲解中注意渗透分析问题的方法。物理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方法,不仅对物理学的研究,而且对整个自然科学甚至社会科学的研究都有较大影响,能力的高低、一定意义上表现为掌握方法的多少和运用方法的灵活,熟练程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让学生初步领会一些科学方法。领会方法重在“潜移默化”和“渗透”,而不可能把方法当作知识向学生灌输。如理想化模型的方法、极限的思想、等效

7、的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应让学生逐步积累,逐步体会。 5.鼓励独立思考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就学习过程而言,有独立思考才能真正做到对知识的理解,有效地培养思维能力。也就是说,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都必须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对知识既要讲清,又不能什么都讲清,要给学生留有独立钻研、独立思考的余地。主干知识讲好,派生知识不一定都由教师讲述。不分巨细,都“嚼碎”了“喂”给学生,这种传播知识的方法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要代劳,能让学生自己概括、4推理、证明的,应该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去做,如关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推导。还有些问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提出恰当要求,鼓励学生自己独立钻研,并给予指导。也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的能力。最好不要由教师包办,都由教师讲给学生。 好习惯要从小培养起,好的高中学习物理习惯要从高一抓起。 总之,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顺应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方能顺利的圆满完成高一物理教学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