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牵引床上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脊柱骨折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18081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功能牵引床上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脊柱骨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多功能牵引床上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脊柱骨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多功能牵引床上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脊柱骨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功能牵引床上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脊柱骨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功能牵引床上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脊柱骨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多功能牵引床上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 术治疗老年性脊柱骨折作者:尚晖,王达义,温国宏,余刚,戴志坤【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引起新鲜脊柱骨折治疗的新方法,改善老年脊柱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自 2003 年 7 月2004 年 7 月,应用多功能牵引床下复位后再行经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因骨质疏松症引起的老年新鲜脊柱骨折患者 37 例。结果 37 例患者腰痛有不同程度改善,手术 3 天后即下床活动,术后复查 X 线片 32 例伤椎形态有明显改善,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因骨质疏松引起老年脊柱骨折患者,治疗方法特殊,传统复位、手

2、术、石膏外固定禁忌证多,一般治疗方法为绝对卧床休息 23 个月,并发症多,采用三维牵引床复位结合 PVP 治疗患者多能耐受,可减轻疼痛,早期下床,并发症少,多数能恢复脊柱生物力学特性,是治疗该类患者的好方法。【关键词】 多功能牵引床;老年性脊柱骨折我国有 8400 万人患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这些患者常产生剧烈的腰背痛,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以往对于这类老年新鲜脊柱骨折患者的传统治疗方法是需要长时间卧床,腰背部垫枕等方法;目前采用单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虽能减少疼痛,但因不能恢复椎体高度,无法重建脊柱生物力学特性,增加远期腰痛可能性;

3、另有采用球囊经皮椎体成形术效果满意,但价格昂贵,满足不了大众需要。我院采用多功能牵引床复位结合 PVP 治疗骨质疏松症引起的老年新鲜脊柱骨折 37 例,随访 1 年,疗2效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 2003 年 7 月2004 年 7 月,共治疗 37 例,其中女 27 例,男10 例。年龄 5589 岁,平均 72 岁。无明显外伤史 12 例,平地摔伤 21 例,车祸伤4 例。椎体压缩 1/4 有 7 例,1/3 有 15 例,1/2 有 13 例,超过 2/3 有 2 例。椎体为T8L5,胸腰段损伤占 91%。所有患者均有明显腰背部疼痛,不能负重及坐、立,无双下肢瘫痪及根性

4、症状。1.2 治疗方法1.2.1 术前检查 入院后 3 天内先行绝对卧床休息,腰部垫薄枕,常规行心电图、胸片、椎体 CT、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排除椎管内有碎骨块压迫神经患者,排除心肺功能极差、凝血机制差的患者,车祸伤患者常规查 B 超排除腹腔脏器损伤,有高血压患者应用降压药稳定血压。1.2.2 三维牵引床复位 常规在第 3 天开始复位,最迟不超过 7 天。患者仰卧于 DFQ-400 型多功能牵引床上,注意使伤椎正对牵引床中间调节倾角部位,并垫薄枕。胸部与骨盆上牵引带,保持牵引张力在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力量,约 5min 后调节三位牵引床倾角,使倾角在 1520,保持腰部于前凸姿势下最大力量牵引,

5、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再持续 3050min,缓慢放松牵引,保持该位置休息 30min 后回病房卧床休息,持续腰部垫枕,每日 1 次,持续 3 天,3 天后复查 X 线片。1.2.3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术后处理 所有患者在俯卧位下正位透视,显3示病灶椎弓根投影并在皮肤做标记,在无菌条件下局麻后应用骨穿刺针对准椎弓根投影外上缘向内下方向穿刺。估计达椎体后缘时,在侧位透视下,将穿刺针钻入椎体前 1/3 处,将非离子碘造影剂 310ml 通过穿刺针注入椎体内,观察造影剂在椎体内弥散情况及静脉回流情况,证实椎管内和椎间孔内均无造影剂分布。采用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P),粉液比为 32,加入

6、1ml 造影剂,当骨水泥处于黏稠阶段时用加压注射器注入椎体内,注意在透视下观察有无向椎体外渗漏,待压力明显较大或骨水泥已布满椎体时停止注射。本组有 3 例因一侧阻力较大,采用双侧均注射骨水泥。每个椎体均注入骨水泥 410ml,术后卧床休息 1 天,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2 结果本组 37 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后 3 天内腰背部疼痛不同程度减轻,术后所有病例复查 X 线片,部分椎体复查 CT,其中 29 例患者伤椎高度明显恢复,骨水泥布满椎体,8 例患者伤椎高度恢复欠佳(其中 2 例为椎体压缩程度超过 2/3 的患者,1 例为 89 岁高龄患者,3 例为牵引后诱发心前区不适无法耐受牵引的患者,3

7、例患者对疼痛耐受极差),术后 1 年随访,9 例经常出现腰酸胀痛,与天气变化有关,28 例基本没有经常腰背部疼痛的后遗症,生活质量较高,能完成正常的生活起居,身体锻炼,较术前椎体高度和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3 讨论对于骨质疏松症引起的老年新鲜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以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能缓解疼痛,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1,2,国内已有多处报道。PKP 在增强伤椎强度、术后临床症状改善以及恢复脊柱生物力学均优于其他方式3,但因该手术材料昂贵,未得到广泛应用;PVP 虽在增强伤4椎强度及对于腰背痛止痛效果较好4,5,但对于恢复伤椎高度以及恢复脊柱生物力学特性方面效果不

8、佳,有引起腰椎不稳、慢性腰痛的可能。老年患者普遍存在心肺功能欠佳的身体状况,一般无法耐受传统的俯卧位下的两桌法复位以及双踝悬吊法复位,单纯的卧床休息、腰部垫枕难以改善椎体高度。采用多功能牵引床,患者仰卧,呼吸通畅,耐受程度强于俯卧状态,牵引力度可随时调节,逐渐加重,同时可调节牵引床倾角,保证腰椎呈前凸姿势,符合脊柱生理特性,也有利于对楔形压缩性骨折的复位。通过牵引,椎体高度部分或明显恢复,可保证注入更多的骨水泥到达椎体,使椎体稳定性更强。应注意在患者牵引时尽量保持较大的张力,伤椎对准牵引床倾角处,维持牵引最好 1h 以上,因开始牵引时患者反射性肌肉韧带紧张对抗牵引,牵引后必须绝对卧床休息,腰部

9、垫枕。采用多功能牵引床复位也有一定局限,比如受到不同患者对疼痛耐受力差异的影响,有少数患者对疼痛耐受力极差,应用止痛剂也不能配合治疗,故效果欠佳。另外有肋骨骨折、肺气肿等严重肺部疾患的患者,行胸带牵引固定时感呼吸困难,则不宜选择此方法。行 PVP 治疗时应注意6:(1)有神经压迫症状者禁忌使用 PVP;(2)灌注剂严格按照 21 调制,过稀易渗漏;(3)良好监测设备下缓慢注射,一旦发现渗漏现象,立即结束灌注。【参考文献】1 陆检,唐天驷,杨惠林.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进展.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2,12(4):302-304.52 王海蛟,王齐超.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

10、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所致腰背疼痛.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3(6):361-363.3 邹德威,马松华,邵永霖,等.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华骨科杂志,2003,5(5):257-261.4 Deramond H,Depriester C,Calibert P,et al.Percutaneouvertebroplasty with polymethylethacrylate:techniques,indication and results. Radiol Clin North Am,1998,36:533-546.5 Cotton A,Bontry N,Corter B,et al.Percutaneou vertebroplasty:state of the art. Radiographics,1998,18:311-320.6 胡伟,宋洁福,常得国.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及近期疗效.实用骨科杂志,2003,9(5):387-3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