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18072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终身体 育观念【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对体育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提高学生所学运动技能水平的同时,要全面发展学生体能,对奠定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为了使体育教育改革得以进一步完善,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体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挖掘问题的同时,善于借鉴他人的方法和经验,摸索出一条适应中国体育教学的新路子。 【关键词】体育教学终身体育加强 体育教学不仅是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主渠道,也是灌输终身体育观念的平台。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真正的热爱体育运动的思想。高中阶段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与将来终身体育锻炼之间承上启下的

2、关键时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的特殊阶段,学生身体形态、心理已逐渐趋向成熟,身体素质也开始接近成人水平,已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学生渴望掌握富有时代感和实用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健身手段和保健方法,这些都对体育教学提出了一些特殊的要求。根据实施素质教育、面向未来的需要,学校体育必须突破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实现从单纯的生物体育观向生物、心理、社会的多维体育观转变;实现从以竞技为主的教学目标向强身健体、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及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的多元教学目标转变;实现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1.终身体育的内容 所谓终身体育观念是指一个人认识到在各个

3、时期接受体育教育,参加体育活动,坚持体育活动的必要性,要求人们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应将体育作为生活内2容来看待和安排,充分享受体育的乐趣。人们在与各种疾病作斗争中发现,体育运动是保持人体机能、体能处于最佳状态的有效手段。人在一生中都必须选择不同的身体锻炼形式和内容,以增强体质,延缓生命衰老。这就是“终身体育”的思想。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终身体育”这一观点后,逐渐被各国所接受。 终身体育习惯有赖于终身体育意识和兴趣的培养,以及持之以恒的意志努力,并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习惯到习惯的逐步养成过程,终身体育习惯一经养成,体育活动就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终身体

4、育能力有赖于对体育与保健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与运用,也有赖于体育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充实、更新和教法的改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主要依赖于有关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对体育实践的情感体验。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其培养必须通过体育实践、体育教学在组织形式、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改革,为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的确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2.加强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方式 (1)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体育教学大纲规定:“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任务的基本途径,要面向全体学生。 ”由此可见,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向全体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实践体育理论的

5、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每个学生身体素质、渗透体育教育的基本形式。体育教师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积极探讨新教法,认真了解和研究学生,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来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步骤,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与生理需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学习和锻炼。体育教师不仅要关心优秀学生,更要关3心后进生。对优秀学生应扩充内容,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要求,进行超前教学;对后进生应加强个别辅导,降低练习难度,在练习次数上和时间上进行强化,对他们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 (2)提高教师素质,充分发挥其在教学改革

6、中的作用。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为我们理解、认识体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体育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迎接时代的考验。学习与研究健身教育方面的系统知识是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体育教学改革中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健身意识,传授健身原理、健身方法以及健身效果评价的基本知识,推广被人们认同的健身行为。要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包括知识、体力、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还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后要着眼于学生终身体育的发展。这些课堂教学理念是指导我们搞好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生动、活泼,才能使

7、课堂教学沿着素质教育的轨道不断前进。 (3)优化体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兴趣。 传统的体育教学,压抑学生个性,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体育课产生消极情绪。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教材情况,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优化体育教学方法,采取分组比赛、师生同赛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4)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 学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要根据学校和学生自身两方面的特点与实际,发挥集中系统学习的优势,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

8、教育和培养,让学生充分认4识到体育的功能,体验到体育的魅力,意识到终身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作用。其次,对学生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走出应试教育的框框,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不失时机地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培养学生持续性的体育自学能力。最后,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下苦功夫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独立地获取运动技术、技能和锻炼方法,从而为其终身受益打下基础。 3.小结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和课改的深入,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和经验必将受到冲击,通过体育与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学生的各项能力将得到加强。这些能力不

9、仅使他们学会学习,而且帮助他们终身不断地学习,让他们毕生受用。运动兴趣和爱好对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还要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其积极的自我价值感。在提高学生所学运动技能水平的同时,要全面发展学生体能,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 ”所以体育教学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服务,使他们在少年时期起打下良好的终身体育基础,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著.毕淑芝等译.育人三部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郑贺.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体育科技,200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